高考地理重难点:人口(附:典题探究及备考秘籍)
★★重难点解读★★
人口部分的考查重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口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人口迁移
及其产生的原因、影响等。我国人口发展已进入新的时期,无论是人口数量、人口增长,
还是性别结构、知识结构等,又或者人口迁移等都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人口迁移量、人口变
化等数据资料,继续考查人口变化特点和人口问题,仍是命题热点趋势。这部分题目多
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均以数据图表为载体,重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以及不
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地理数据与地理图表间的转化能力。
★★典例探究★★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 2015 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
构。据此完成 4—5 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 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 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 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答案】4.C 4.B
【解析】4.图中给的信息是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不同年龄人口占各自总人口的比例,没有欧盟籍和非欧盟籍各自的总人口数量信息,因此无法比较二者男性人口数量多
少,A 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欧盟籍 25—50 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 2
倍,因此非欧盟籍 25—50 岁女性比例较大,B 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
集中在 25—50 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 正确;欧盟籍 50 岁以
上人口比例大于非欧盟籍,D 错误。故选 C。
5.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
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 错误;从图
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 25—50 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
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
区老龄化进程,B 正确;欧盟地区每年 GDP 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
导致欧盟地区人均收入降低,但不会剧降,C 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
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 错
误。故选 B。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
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
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 5~6 题。
5.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6.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答案】5.C 6.D
【解析】5.该直辖市近十年来户籍人口数量多于常住人口数量,说明外来务工人
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 错。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额缩小,常住人口增
长快于户籍人口,说明当地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口在本地就业,C 对。
根据图示信息,不能判断当地老年人口比例变化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D
错误。
6.由上题可知,该直辖市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多于迁入人口数量,因此应当位
于我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且该直辖市 2016 年的户籍人口大约是 3 400 万,可推断为重
庆市,D 对。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十年来迁出人
口数量少于迁入人口数量,且 2016 年三市的户籍人口均少于 3 000 万,A、B、C 错。
(2019·北京卷•节选)40.古往今来,社会关怀是一个重大议题。
2018 年德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 20.6%。图 20 示意德国各州 65 岁及
以上人口密度分布。据图,回答第(2)题。
(2)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10 分)
【答案】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东部密度小,东北部差异显著。影响:劳动力数量减少,养老压力加大等。
【解析】结合右侧图例,从图中看,德国老龄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匀,西部密度较大,
东部密度较小,差异显著。人口老龄化表明德国人口增长过慢,老年人比重过大,造成
德国劳动力数量减少,国防兵源不足,养老压力加大,老年人孤独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
题。
★★备考秘籍★★
人口专题在复习中针对基础知识要注意梳理清楚人口变化的类型(自然变化和机械
变化),掌握一些重点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及人口变化,如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名称
及人口数量、中国人口前几位的省份等,并注意适当扩展一些课本外关于人口的概念,
如人口红利、人口抚养比、人口净迁移率等。本部分试题多以数据图表等为考查方式,
可见注重考查学生观察图表、分析数据的能力,因此在平时复习中要多呈以典型图表信
息,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学会准确归纳图表所传递的信息。
★★重难点突破★★
1. 人口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考向透析]
本部分考题往往通过最新的社会热点如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等
为背景资料,考查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人口增长材
料的分析,判断区域人口增长模式,说明出现的人口问题并分析原因。而人口问题可以
设问的角度比较多,如增长快慢的问题,人口结构问题(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
构)等。其中年龄结构导致的社会问题(如老龄化)是一个重点方向,因此要多注意分
析人口年龄结构,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带来的社会问题。
[学法指导]
(1)注重培养图表阅读能力,如多坐标曲线图、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等。要掌
握人口增长特征相关的数字表征,如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的划
分标准,如自然增长率 1%以上为高增长率,以下为低增长率;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
是 60 岁以上占到 10%、65 岁以上占到 7%为人口老龄化等;0-14 岁划归为少年儿童,14-64岁为劳动力人口,65 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等。
(2)判定人口问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明确由于人口增长(或年龄结构)产生的人
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和老龄化问题;二是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分析和
提取;三是对题目给定有关人口新概念的理解,如人口红利、老少比等,注意新概念中
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和老年人口的变化,
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
2.人口迁移现象
[考向透析]
考查重点围绕在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进
行考查。试题以图文形式呈现的统计资料或区域图为载体,依托热点背景材料或者国家
人口政策调整及区域经济、城乡发展成就,考查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人口迁移;
通过对人口迁移材料的分析,判断区域人口空间变化,分析其原因与产生的影响。
[学法指导]
(1)宏观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现象
①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角度进行分析人口迁移现象
人口迁移是由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拉力因素主要指迁入地吸引人口迁移的
因素,迁入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推进速度快、工业布局、区域大规模开发等对人
口有较大的吸引力。推力因素主要指迁出地促使人口迁出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恶化、
经济落后等。阻力因素主要指交通不便等是阻碍人口迁移的因素。特别注意:在不同的
情境下,站在不同角度,推拉力的含义有时会发生改变,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高
端技术人员的迁入;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向外转移,大量的劳动力也随之发生迁
移。
③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二三产
业发达,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因此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微观分析人口迁移现象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因此某具体案例中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应辩证地
分析。如美国老年人向西部迁移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中国老年人迁移的主要因素可能
更多地是家庭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