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分类复习资料.doc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分类复习资料.doc

ID:272786

大小:850.25 KB

页数:99页

时间:2020-06-3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分类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字 ●1《邓稼先》 yuánxūn 元勋 diànjī 奠基 xuǎnpìn 选聘 yáoyán 谣言 bèisòng 背诵 zhòuyè 昼夜 kūnlún 昆仑 zhìyǒu 挚友 kěgēkěqì 可歌可泣 xiǎnwéirénzhī 鲜为人知 zhì 至 sǐ 死búxiè 不懈 jūgōngjìncuì 鞠躬尽瘁 dāngzhīwúkuì 当之无愧 jiāyùhùxiǎo 家喻户晓 fēngmángbìlù 锋芒毕露 fùrújiēzhī 妇孺皆知 ●2《说和做》 shūtóu 梳头 bàoqiàn 抱歉 zhìxù 秩序 shēn 深 xiāo 宵 bànlǚ 伴侣 xiǎokǎi 小楷 shuòguǒ 硕果 zhuóyuè 卓越 diéqǐ 迭起 péngpài 澎湃 dàwúwèi 大无畏 qièérbùshě 锲而不舍 mùbùkuīyuán 目不窥园 lì 沥jìn 尽xīnxuè 心血 xīnbúzàiyān 心不在焉 kāngkǎi 慷慨 línlí 淋漓 qì 气chōngdǒuniú 冲斗牛 ●3《回忆鲁迅先生》 yǎo 舀 kāi 揩 dié 碟 kǔn 捆 késou 咳嗽 tiáogēng 调羹 jiǎo 绞 ròu 肉 xīnjīn 薪金 jiàoduì 校对 cǎoshuài 草率 xǐzǎo 洗澡 yōurán 悠然 fēnfù 吩咐 mǒshā 抹杀 gēda 疙瘩 shēnwùtòngjué 深恶痛绝 bùyǐwéirán 不以为然 咳嗽 ké sòu(口语: késou) ●5《黄河颂》 diān 巅 pī 劈 qì 气pò 魄 kuáng 狂 lán 澜 zhuó 浊 liú 流 wǎn 宛 zhuǎn 转 píng 屏 zhàng 障 bǔ 哺 yù 育 bǎng 榜 yàng 样 hào 浩 hào 浩 dàng 荡 dàng 荡 ●6《最后一课》 wǔ 捂 duó 踱 wǎn 婉 zhuǎn 转 xuān 喧 nào 闹 qì 气fēn 氛 chà 诧 yì 异 ào 懊huǐ 悔 chéng 惩 fá 罚 nú 奴 lì 隶 yào 钥 shi 匙 zì 字 tiè 帖 qí 祈dǎo 祷 ●7《土地的誓言》 niǎn 碾 shìyán 誓言 xiōngtáng 胸膛 háo 嗥 míng 鸣 shānjiàn 山涧 gāoliáng 高粱 bānlán 斑斓 chánrào 缠绕 gèngǔ 亘古 mòqì 默契 tiánlǒng 田垄 máizàng 埋葬 gǎotou 镐头 tǔrǎng 土壤 hé 禾dào 稻 fēngráo 丰饶 wūhuì 污秽 chǐrǔ 耻辱 ●9《阿长与》 gē 搁 zhì 掷 qí 脐 zēngwù 憎恶 púsà 菩萨 zhúgān 竹竿 fánsuǒ 烦琐 tǔfěi 土匪 biànzi 辫子 xiōngpú 胸脯 chuāngbā 疮疤 jiéwèn 诘问 āidào 哀悼 mòlì 茉莉 shūzhāi 书斋 pīlì 霹雳 zhèn 震 sǒng 悚 cūzhuō 粗拙 shǒuguǎ 守寡 ●10《老王》 dēng 蹬 bēng 绷 shāo 捎 huáng 惶 kǒng 恐 zhǒng 肿 zhàng 胀 huāng 荒 pì 僻 qǔ 取 dì 缔 jiàng 降 gé 格 xiāng 镶 qiàn 嵌 mén 门 kuàng 框 zhì 滞 bèn 笨 wǔ 侮 rǔ 辱 kuì 愧 zuò 怍 ●11《台阶》 kěn 啃 bèng 蹦 qiào 撬 kē 磕 mén 门 kǎn 槛 hòu 厚 dào 道 zāo 糟 gāo 糕 xǐng 醒 wù 悟 shǎng 晌 wǔ 午 fán 烦 zào 躁 tóu 头 lú 颅 zì 自yán 言 zì 自yǔ 语 yán 言 wài 外 zhī 之 yì 意 wēi 微 bù 不 zú 足dào 道 dà 大tíng 庭 guǎng 广 zhòng 众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xiū 修 rùn 润 shēngshū 生疏 shāngzhuó 商酌 kěnqiè 恳切 pìrú 譬如 ménglóng 朦胧 léizhuì 累赘 bièniu 别扭 tuōtà 拖沓 tuǒtiē 妥帖 huìrénbújuàn 诲人不倦 bùchǐxiàwèn 不耻下问 diānpèiliúlí 颠沛流离 yǐshēnzuòzé 以身作则 ●14《驿路梨花》 zhài 寨 niǎn 撵 káng 扛 yì 驿lù 路 mí 迷máng 茫 dǒu 陡 qiào 峭 lù 露sù 宿 zhú 竹 miè 篾 jiǎn 简 lòu 陋 yōu 悠 xián 闲 xiū 修 qì 葺 jīng 晶 yíng 莹 zhé 折 sǔn 损 ●15《最苦与最乐》lǎn 揽 shī 失 yì 意 dá 达guān 观 qì 契yuē 约 jiān 监 dū 督 pái 排 jiě 解 xún 循 huán 环 rú 如shì 释 zhòng 重 fù 负 hǎi 海 kuò 阔 tiān 天 kōng 空 bēi 悲 tiān 天 mǐn 悯 rén 人 ●17《紫藤萝瀑布》 pù 瀑 bù 布 bèng 迸 jiàn 溅 tiǎo 挑 dòu 逗 níng 凝 wàng 望 fán 繁 mì 密 lǒng 笼 zhào 罩 kū 枯huái 槐 yí 遗hàn 憾 rěn 忍 jùn 俊 bù 不 jīn 禁 xiān 仙 lù 露qióng 琼 jiāng 浆 ●18《一棵小桃树》 tuì 褪 chànhuǐ 忏悔 duōsuō 哆嗦 jīnchí 矜持 zhízhuó 执着 fúshì 服侍 wěisuǒ 猥琐 miǎoxiǎo 渺小 húnpò 魂魄 yòuzhì 幼稚 chàndǒu 颤抖 chìluǒ 赤裸 xuèqìfānggāng 血气方刚 hōnghōnglièliè 轰轰烈烈 huòbùdānxíng 祸不单行 ●19《外国诗二首》 shùn 瞬 xī 息 huái 怀 liàn 恋 shè 涉 zú 足 qī 萋qī 萋 yōu 幽 jì 寂 ●21《伟大的悲剧》 zhuài 拽 bǎng 绑 lǒu 搂 xīrì 昔日 bǎolěi 堡垒 gūfù 辜负 lǐnliè 凛冽 tūnshì 吞噬 píbèi 疲惫 qīnpèi 钦佩 lǔmǎng 鲁莽 zhānxié 毡鞋 bǎoyòu 保佑 èyùn 厄运 zhěngjiù 拯救 yàowǔyángwēi 耀武扬威 shānshānláichí 姗姗来迟 yōuxīnchōngchōng 忧心忡忡 yǔ 语wú 无 lúncì 伦次 hǎishìshènlóu 海市蜃楼 ●22《太空一日》 hú 弧 chìrè 炽热 lúnkuò 轮廓 fǔkàn 俯瞰 mónǐ 模拟 áoyóu 遨游 yánjǐn 严谨 chóumì 稠密 gàilǜ 概率 shāozhuó 烧灼 wǔzàngliùfǔ 五脏六腑 qiānjūnzhòngfù 千钧重负 nàirénxúnwèi 耐人寻味 jīngxīndòngpò 惊心动魄 ●23《带上她的眼睛》 diǎnzhuì 点缀 mànbù 漫步 chídùn 迟钝 ménglóng 蒙眬 xiánxiá 闲暇 tūxiàn 凸现 pāishè 拍摄 wèilán 蔚蓝 hélǒng 合拢 yínchàng 吟唱 gūlínglíng 孤零零 bù 不 qī 期ér 而zhì 至 xīn 心 yǒu 有 língxī 灵犀 tiānyáhǎijiǎo 天涯海角第二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词语解释 第一单元字词汇总 1.邓稼先 至死不懈 xiè: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 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 pìn:挑选聘用。 锋芒毕露 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 zǎi 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 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 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鲜 xiǎn 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 xūn:立大功的人。 鞠 jū躬尽瘁 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 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 diàn 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 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 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 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铤 tǐng:疾走。(铤而走险)挚 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 chóu 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 páng 徨 huáng:犹豫。 殷 yān 红:带黑的红色。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 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仰之弥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 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炯 jiǒng 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迥 jiǒng 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 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沥 lì尽:滴完。 群蚁排衙 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深宵 xiāo 独裁 cái: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非常危险。 迭 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昂áng 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精神高度集中、聚集。 钻探:动词,这里是钻研的比喻说法。疏懒:形容词,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高标:名词,很高的标准。标,标准。 慷 kāng 慨 kǎi 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 dǒu 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安顿:安详,安稳。 阿司匹林:一种解热镇痛药。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揩 kāi:擦,抹。 阖 hé:闭合。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第二单元字词汇总 5.黄河颂 烽 fēng 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也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 气魄 pò:魄力;气势。 体魄:体格和精力。 巅:山顶。 澎 péng 湃 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掀起:揭起,往上涌起。 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也作“婉转”。 狂澜 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谰 斓)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 bǔ育:喂养,培养。 九曲连环:曲折,回环,多弯道。 发扬滋 zī长 zhǎng 6.最后一课 诧 chà异:觉得意外和奇怪。 喧闹:喧哗热闹。 懊悔: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悔不该这样。 婉转:形容抑扬动听。 惨白:(面容)苍白。 惩 chéng 罚:严厉的处罚。 踱 duó:慢步行走。 祈 qí祷 dǎo: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赚 zhuàn 钱:攒 zǎn 钱 钥 yào 匙 shi 思量:动词,考虑。 字帖 tiè:供学习写字的人临摹的范本。(贴) 哽 gěng 住 7.土地的誓言蕻 hóng(端木蕻良) 蕻 hòng(菜蕻) 碾 niǎn 谷 (辗 zhǎn 转) 挚 zhì痛:诚恳而深切。 泛滥:动词,汹涌。 呻 shēn 吟:由于痛苦或兴奋,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声音。 嗥 háo 鸣:(野兽)大声嚎叫。 斑 bān 斓 lán:灿烂多彩。 谰 lán 语: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 dàn:奇怪,古怪。 亘 gèn 古:远古。 默契 qì: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丰饶:形容词,富饶。(饶 yáo 挠 náo) 白桦 huà树 (喧哗 huá) 镐 gǎo 头:刨土用的工具。(蒿 hāo 篙 gāo) 田垄 lǒng:田埂;田地中种植农作物的垄。 蚱 zhà蜢 měng:昆虫,像蝗虫,是害虫。 污 wū秽 huì:肮脏的东西。 第三单元字词汇总 9.阿长与《山海经》 惶 huáng 急:恐惧,慌张。 诘 jié问:追问,责问。疮 chuāng 疤 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 kě慕 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 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 pī雳 lì: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 gū孀 shuāng:寡妇。 疏 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 tǎng 使 shǐ:假如,如果。 惧 jù惮 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 zēng 恶 wù:憎恨,厌恶。 震悚 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 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掳 lǔ:俘获,抓获。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 10.老王 攥 zuàn:用手抓住或抓稳。 翳 y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 huáng 恐 kǒng:惶惧,惊恐。 荒 huāng 僻 pì:人迹罕至且偏远。 塌 tā败:塌陷破败。骷 kū髅 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取缔 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镶 xiāng 嵌 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愧 kuì怍 zuò:惭愧。 滞 zhì笨:呆滞笨拙。 伛 yǔ:弯(腰)曲(背)。 肿 zhǒng 胀 zhà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11.台阶 凹āo 凼 dàng:周围高中间低的水坑。 晌 shǎng 午:中午。 尴 gān 尬 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 fán 躁 zào:烦闷焦躁。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神不定。 涎 xián 水:口水。 大庭广众 dà tíng guǎng zhòng: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微不足道 wēi bù zú dào: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 第四单元字词汇总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诲人不倦 huì rén bù juàn: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商酌 zhuó:商量斟酌。 不妥 tuǒ:不好,不合适。 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累 léi 赘 zhuì:指拖累、麻烦。 别 biè扭 niu: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 tà:形容做事拖拉。 14.驿路梨花 延伸:延长,伸展。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 悠闲:闲适自得。 恍 huǎng 惚 hū: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漫步:没有目的悠闲地走。 晶莹:光亮而透明。 折损: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修葺 qì:修理(建筑物)。 15.最苦与最乐 契 qì:用刀子刻;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符合。本文取第二种意思。 失意:不得志。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悲天悯 mǐn 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第五单元字词汇总 17.紫藤萝瀑布 终极:终点。 繁密:多而密。 伫 zhù立: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凝 níng 望:凝神而望。 蜂围蝶阵:是指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释义比喻花开得非常茂盛,以至于 引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 仙露琼 qióng 浆:古代传说中神仙所喝的美酒。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来指极少,不多 见。 盘虬 qiú卧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迸 bèng 溅 jiàn:向四处飞溅。 伶 líng 仃 dīng:瘦弱无力的样子。 忍俊 jùn 不禁 jīn: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沉淀 chén diàn 遗憾:这里指不称心。 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枯槐:枯死了的槐树。 依傍:依靠。18.一棵小桃树 褪尽:指年龄、颜色、物体、岁月等消散、消失、褪散。 傲慢: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 矜持:自鸣得意;自负。 孱 càn 头:称呼软弱无能的人。 猥 wěi 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忏悔: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并决心改正。 19.外国诗二首 镇 zhèn 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 yù:忧伤、愁闷。 瞬 shùn 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霎时,刹那。 怀恋:动词,怀念依恋。 人迹:人的足迹。 涉 shè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 qī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寂 jì:幽静,寂寞。 延绵:绵延。 第六单元字词汇总 21.伟大的悲剧 拽 zhuài:拉。 坚持不懈 xiè:坚决保持、维护,不松懈。战栗 lì:颤抖。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徒 tú劳:无益的耗费劳力。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夺眶 kuàng 而出: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精疲力竭 jié: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闷 mèn 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怏 yàng 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毛骨悚 sǒng 然:形容十分恐惧。 扬扬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满意的样子。 履 lǚ行:实践。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姗 shān 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 chōng 忡:忧愁的样子。 吞噬 shì:吞食。 语无伦 lún 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羸 léi 弱:瘦弱。(赢 yínɡ) 角逐:动词,这里指竞争。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厄,灾难、困苦。 遗孀:某人死后,他的妻子称为某人的遗孀。孀,指寡妇。 冰凌:凌,(多指块状或锥状的)冰。 海市蜃 shèn 楼22.太空一日 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 负 fù荷 hè:承受的重量。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俯 fǔ瞰 kàn: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无虞:不用忧虑。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耐,禁得起。 23.带上她的眼睛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闲暇:闲空 凸现:清楚地显现。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第三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一)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 静照耀。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 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是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 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并非常人可与之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 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皇) 啸(肃 萧) (二)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 洛阳城。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 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 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人静,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 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是笛子的美称,或是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 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唯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 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 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 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 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 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 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 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园(圆) (三)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 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 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 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只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 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 好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 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 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 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 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 雄心,所以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 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漫(曼) (四)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 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寻常景,但写得工巧 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 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 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 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 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 “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这勇气非常可爱。这就给人以启示: 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 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大历平弱纤巧诗风的、主张“不平则鸣”的“韩孟诗派”开山人物,颇 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 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不也属 于“杨花榆荚”之列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 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诗人对“杨花榆荚”是爱而知其 丑,所以嘲戏半假半真、亦庄亦谐。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 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惟(唯) 作(做) 【练习巩固】 1.《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夜静 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此夜曲 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一诗中借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诗人勤奋努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杨花榆 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 分担忧。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 中来、潸然泪下呢! 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 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 见,却不为武则天采纳,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 使他的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 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 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 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 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 居士藏用七首》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 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 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 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 的共鸣。 诗之取胜,途径非一。有以词藻胜的,有以神韵胜的,有以意境胜的,有以气势胜的,取胜之途不 同,欣赏的角度也就不一样。《登幽州台歌》纯以气势取胜,诗里有一股郁勃回荡之气,这股气挟着 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我们如能反复 涵咏、反复吟诵,自然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得到艺术的享受。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悠悠(幽幽) 怆(仓) (二)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 苍翠的青色。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故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赏析:本诗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 大抱负。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第二句的“齐鲁青未了”生 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坐落之广大,青翠 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三、四两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 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雄伟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 昏暗的两个天地。“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曾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 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 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像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 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顶的愿望。“会当 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顶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 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 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 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诵不绝。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曾(层) 眦 凌(临) (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 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赏析: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 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 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 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 对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自(只) 身(生) (四)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足。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时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趁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赏析: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所酿的酒。豚,是小猪,这里指猪 肉。足鸡豚,指菜肴丰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 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 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 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 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 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 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 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 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 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怀对丰收的期待。陆 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尾联“从今 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即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 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 句诗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 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乡亲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诗人于家乡淳朴的生活之中产 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执掌朝政的人)目光短浅, 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 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五)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 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泥土,还能起着培育 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广大无边。“白日斜”,夕阳西斜。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 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闷的。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个“愁”不是 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更为愁绪抹 上一种浓浓的色彩。 “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是说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地方。才离京城何来“天涯”呢?这是作者的 心态所致。因为这次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 的心绪。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落花。“红”,比喻理想与信念。“落红”,是作者自 比脱离官场。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 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 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 己的理想和信念。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他仍执着地“化 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涯(崖) 作(做) 【练习巩固】 1.《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 而涕下! 3.《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山势雄伟高大、景色秀丽。 4.《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 切的雄心和气魄。 5.《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深刻哲理。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此句不仅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 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而且蕴意深刻,常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 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 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亡国之音《玉 树后庭花》。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首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 融合成一幅朦胧清冷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 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 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两句由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 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 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 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诗人深夜泊舟秦淮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 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 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 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 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兴 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故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沙(纱) (二)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赏析:本诗借古讽今,意在借贾谊的遭遇,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纯粹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特标“求”“访”, 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 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 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彩照人的精神风貌, 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 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 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 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法,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过人之处。 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 转,也就在这高潮中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 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 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余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 “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蓄,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汉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 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可怜”与“虚”连用,增强语气,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 对汉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诗人引而不发,并未点 出其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 艺术处理,精炼自然,浑然无迹。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心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 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 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 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 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的“抬得高,摔得重”(也就是反跌手法)。整 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 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 岭的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赏析: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 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了“万山”以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 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 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 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 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 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 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 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拦(栏) (四)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点油灯的灯芯结出 的灯花。 赏析: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 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耳边响。这看似 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反衬)。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诗人耐心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只好“闲敲棋子”,静静地看 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 明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 显示出诗人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 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 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全诗通过对诗人所处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细节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 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 诵。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蛙(洼) 【练习巩固】 1.《泊秦淮》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句子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贾生》一诗中表现当权者表面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句子是: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 伦。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4.《约客》一诗中表现暮春时节,江南鲜明的景致特点的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 蛙。 第四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梳理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 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 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 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 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 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 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 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⑪见⑫往事⑬耳。 卿言多务,⑭孰⑮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 “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 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 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⑪见:了解。⑫往事:指历史。⑬耳:表 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⑭孰:谁。⑮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惊:惊奇。⑤才略:才干和谋 略。⑥非复:不再是。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 拜蒙母,结友而⑪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 擦拭眼睛。⑤相待:看待。⑥何:为什么。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 可译为“啊”。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⑪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 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__这 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四)课文分析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 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6.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 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 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 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里是侧面描写。__作用: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 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这最后的一 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3.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4.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 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吕蒙的学习过程。__好处: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 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木兰诗 《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歌塑造了一位我国古代北方勤劳、 孝顺、勇敢、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主人公木兰的传奇性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 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诗歌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广受欢迎。 (一)课文字词详解 唧唧①复唧唧,木兰②当③户织。不闻④机杼声,⑤唯闻女叹息。 ①复:又。②当:对着。③户:门。④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⑤ 唯:只。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①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②军帖(tiě),③可汗大 ①忆:思念。②军帖:军中的文告。③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 呼。①点兵,②军书③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④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 5 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①点兵:征兵。②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③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 指。下文的“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④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5 市:买 东①市买骏马,西市买鞍②鞯(ān_jiān),南市买③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①市:集市。②鞯:马鞍下的垫子。③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①旦:早晨。②但:只。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①燕山胡骑(jì)鸣②啾啾。 ①燕山:当时北方的山名。②啾啾:马叫的声音。 万里赴①戎机,关山②度若飞。③朔气传④金柝(tuò),寒光照⑤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①戎机:战事。②度:越过。③朔气:北方的寒气。朔,北方。④金柝:古时军中白天 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⑤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①明堂。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③强。 ①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②策勋:记功。③强:有余。 可汗问所①欲,木兰不②用尚书郎,③愿驰④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①欲:想要。②用:愿做。③愿:希望。④千里足:千里马。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①红妆; ①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小弟闻姊来,磨刀①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②著(zhu ó)我旧时③裳。 ①霍霍:磨刀的声音。②著:穿。③裳:古代女子的下裙。 当窗理①云鬓(bìn),对镜②帖③花黄。出门看④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 知木兰是女郎。 ①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②帖:同“贴”。③花黄:古代妇女的一 种面部装饰物。④火伴:同伍的士兵。 雄兔脚①扑朔,雌兔眼②迷离;双兔③傍地走,④安能辨我是雄雌? ①扑朔:动弹。②迷离:眯着眼。③傍地走:贴近地面跑。④安:怎么。 (二)重点句子翻译(特别注意括号内的字词) 1.不闻机杼声。(机杼声) 不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鸣溅溅) 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骑鸣啾啾) 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多年之后壮士(得胜)归来。 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记最大的功,被赏赐很多的财物。7.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希望驰骋千里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8.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 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装饰物。 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 (三)揣摩语言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四句排比,写出战事紧急,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里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以及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 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概括上文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 一座座高山的情形。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打更声, 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多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 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四)课文分析 1.整体把握。 主要情节:①停机叹息,决定从军。②出征准备,奔赴沙场。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④ 建功封赏,还朝辞官。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⑥双兔难辨,隐喻作结。 歌颂了木兰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淳厚质朴、机敏活泼、热爱亲人、深明大义、不慕功 名等美好品德。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勤劳。“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孝敬父母, 深明大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坚毅勇敢,报效国家。“可汗问所欲,木兰 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淳厚质朴,不慕功名,热爱和平生活。“出 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敏。 2.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家喻户晓,木兰还成为美国迪士尼大片中的主要角色。是什 么原因使得她有如此魅力? ①木兰的形象既有传奇性,又有丰富性。她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 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②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 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又热爱和平生活。她的身上集中体 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这是其形象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3.“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的心事是什么? 可汗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但父亲已经年老,家中又无长男,木兰不禁忧愁。 4.表明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语句是什么?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原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根本原因: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5.文中用了两个“旦辞……暮宿(至)……不闻……但闻……”的重复句式,这样写的好 处是什么? 以反复手法夸张地表现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和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 争氛围。 6.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声音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7.表明军情紧急和木兰奔赴沙场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什么?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画面是什么?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9.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什么?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侧面表明木兰功劳之大的句子是什么?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辞官还乡除了因为她眷恋家园生活外,还可能有 别的原因吗? 还可能因为自己是女儿身,不便向天子明言。 12.表明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的句子是什么?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13.“开我……坐我……脱我……著我……”这一排比句通过木兰一连串的行动表现了 木兰的什么心情?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对女儿妆的喜爱,以及情不自禁的喜悦。 14.巧妙解答木兰从军十二年没有被发现的奥秘的句子是什么?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特点?这样结束全诗好不好? 使用隐喻作结。__这样结束全诗,不但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对读者必 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了回答,还表明了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丰富 了木兰的形象;同时使全诗锦上添花。 16.为什么全诗将战斗过程写得格外简略,对其余内容却写得特别详尽? 作者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担重任的品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 而对能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不惜笔墨。也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 冷淡和远离。再者,这样写,女儿情、英雄气汇集于木兰一身,使其形象有血有肉、真 实感人,从而丰富了木兰的性格。这样安排突出了人物性格和作者的思想倾向。 17.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其他巾帼英雄。 穆桂英五十岁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卖油翁 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 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其寓意 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一)课文字词详解 陈康肃公①善②射,当世无双,公③亦④以此⑤自矜(jīn)。⑥尝射⑦于 ①善:擅长。②射:射箭。③亦:也。④以:凭借。⑤自矜:自夸。⑥尝:曾经。⑦于:在。 家①圃(pǔ),有卖油翁②释担(dàn)③而立,④睨(nì)⑤之久而不⑥去。见其发⑦矢(sh ǐ)十中八九, ①圃:园子。②释:放下。③而:连词,表示承接,可以不翻译。④睨:斜着眼看,这 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⑤之:指代陈尧咨射箭。⑥去:离开。⑦矢:箭,“发矢”就是 射箭。 ①但微②颔(hàn)③之。 ①但:只。②颔:点头。③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康肃问曰:“①汝(rǔ)亦知射乎?②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③但手熟(shú)④ 尔。” ①汝:你。②吾:我。③但:只,与前一个“但”意思相同。④尔:同“耳”,相当于 “罢了”。 康肃①忿(fèn)然曰:“②尔③安敢④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⑤之。”⑥ 乃取一葫芦 ①忿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在翻译句子时“忿然曰”可以翻译为 “生气地说”。②尔:你。注意称呼的变化,前面“汝”,这里“尔”,翻译虽相同,但 语气实则大不同。③安:怎么。④轻:作动词用,轻视。⑤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 理。⑥乃:于是。 ①置②于地,③以钱覆④其口,⑤徐以杓(sháo)酌油沥(lì)⑥之,⑦自钱孔入,⑧而钱 不湿。 ①置:放置。②于:在。③以:用。④其:代词,指代葫芦。⑤徐:慢慢地。⑥之:指 油。⑦自:从。⑧而:连词,表示转折,翻译为“但是”。①因曰:“我亦无他,②惟手熟(shú)尔。”康肃笑③而遣(qiǎn)④之。 ①因:于是。②惟:只是。③而:连词,表示修饰,相当于“着”。④之:代词,指卖 油翁。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开。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的老头儿)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的老头儿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 5.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三)揣摩语言 1.“尔安敢轻吾射!” 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2.“手熟”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不以为意的态度。 3.“以我酌油知之。” 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 4.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 格,文章中心也得以突出。 5.第一段写“公亦以此自矜”,又写卖油翁“微颔之”为下文两人起冲突做铺垫。 (四)课文分析 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陈尧咨由生气到不得不为卖油翁高超的酌油技巧所折服。因为他从卖油翁的表演中明白 了“无他,但手熟尔”的道理。 2.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该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要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__ 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汲取所长、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3.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的道理。 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我 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陋室铭 (一)课文字词详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①名。水不在深,有龙则②灵。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①名:出名,有名。②灵:灵验。③斯:这。④是:判断动词。⑤陋室:简陋的屋舍。⑥ 惟:只。⑦德馨:品德高尚。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①上阶绿,草色②入帘③青。谈笑有④鸿儒,往来无⑤白丁。可以⑥调⑦素琴,阅⑧金经。 ①上:长上。②入:映入。③青:青色。④鸿儒:博学的人。鸿,大。⑤白丁:平民, 指没有功名的人。⑥调:调弄。⑦素:不加装饰的。⑧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无①丝竹②之③乱耳,无④案牍之⑤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⑥ 之有? ①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 的声音。②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乱:使……乱,扰乱。④案牍:指 官府文书。⑤劳形:使……劳神伤身。形,形体、躯体。⑥之: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7.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课文分析 1.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 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那么本文的主题应如何概括呢? 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 趣。 3.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的写作手法。_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 与“灵”的性质。 4.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景色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特征:雅。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 情感? 反面虚写。__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 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7.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 吾德馨”这一主题。 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9.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爱莲①说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说:古代一种文体,也称杂说。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 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水陆①草木之花,②可爱③者甚④蕃(fán)。晋陶渊明⑤独爱菊。⑥自李唐来, ①草木:草本。②可爱:值得喜欢。③者:……的花。④蕃:多。⑤独:只。⑥自:从。 世人①甚爱牡丹。②予③独爱莲④之出淤泥而不⑤染,⑥濯(zhuó)⑦清涟而不⑧妖, ①甚:特别,十分。②予:我。③独:只。④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 染:沾染(污秽)。⑥濯:洗。⑦清涟:清波。⑧妖:过分艳丽。 中①通外②直,不③蔓(màn)不④枝,香⑤远⑥益清,⑦亭亭净⑧植,可远观而不可⑨ 亵玩焉。 ①通:贯通,通透。②直:挺立。③蔓:生藤蔓。④枝:生枝茎。⑤远:远播,远远地 传送出去。⑥益:更加。⑦亭亭:耸立的样子。⑧植:竖立。⑨亵玩:靠近玩弄。亵, 亲近而不庄重。 予①谓菊,花之②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③君子者也。①谓:认为。②隐逸者:指隐居避世的人。③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①噫!菊之爱,陶后②鲜(xiǎn)有③闻。莲之爱,④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⑤宜乎⑥ 众矣。 ①噫:叹词,表示感慨。②鲜:少。③闻:传闻。④同:和……一样。⑤宜:应当。⑥ 众:很多。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 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 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 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三)课文分析 1.归纳主题。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 不满。 2.莲之爱(君子形象)。 (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 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后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体态,象征君子通达正直、豁达大度、行为 端正;“香远益清”是香气,志洁行廉,美名远扬。 (3)气质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仪态庄重, 令人敬重。 3.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的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 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 什么呢? 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 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 辈。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名远播的君子。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 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河中石兽 《河中石兽》是纪昀(字晓岚)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 主要内容是石兽掉进了河里,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 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文章的主旨是凡事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每做一件事前, 不要妄下结论。 (一)课文字词详解 沧州南一寺①临②河干(gān),③山门④圮(pǐ)⑤于河,二石兽⑥并沉⑦焉。 ①临:靠近。②河干:河岸。③山门:佛寺的外门。④圮:倒塌。⑤于:到。⑥并:一 起。⑦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①阅十②余③岁,僧④募金重修,⑤求二石兽于水中,⑥竟不可得,⑦以为顺流⑧下矣。 ①阅:经过,经历。②余:多。③岁:年。④募金:募集资金。⑤求:寻找。⑥竟:终 了,最后。⑦以为:认为。⑧下:动词,流到下游。 ①棹(zhào)数小舟,②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③迹。 ①棹:划(船)。②曳:拖。③迹:踪迹。 一①讲学家②设帐寺中,闻之笑曰:“③尔辈不能④究⑤物理。⑥是非木杮(fèi), ①讲学家:讲学的人。②设帐:设馆教书。③尔辈:你们这些人。④究:研究、探求。⑤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⑥是非:这不是。 ①岂能②为③暴涨④携之⑤去?乃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⑦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 深耳。①岂:怎么,哪里。②为:被。③暴涨:暴涨的大水。④携:带。⑤去:离开。⑥石性 坚重: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⑦湮:埋没。 沿河求之,不亦①颠乎?”众②服③为④确论。 ①颠: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②服:信服。③为:认为。④确论:正确的言论。 一老①河兵闻之,又笑曰:“②凡河中失石,当求之③于上流。④盖石性坚重,沙性松 浮, ①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②凡:表示范围,所有的。③于:到。④盖:表示议论的 句首语气词。 水不能冲石,其①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②啮(niè)沙为③坎穴。渐④激渐深,至 石之半, ①反激之力: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②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③坎 穴:坑洞。④激:冲。 石必①倒掷坎穴中。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③已,④遂⑤反⑥溯流逆上矣。 ①倒掷:倾倒掉入。②如是:像这样。③已:停止。④遂:于是。⑤反:反而。⑥溯流: 逆流。 求之下流,①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②如其言,③果得于数里外。 ①固:本来。②如:按照。③果:果然。 ①然则天下之事,②但知③其一,不知④其二者多矣,可⑤据理⑥臆(yì)断⑦欤(yú)? ①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②但:只。③其一:表面现象。④其二:根本道理。⑤据理: 根据某个道理。⑥臆断:主观地判断。⑦欤:吗。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大水带走呢? 3.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在沙层上,越沉越深罢了。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即下游)寻找石兽,不是很疯狂吗? 5.众服为确论。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6.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洞。 7.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不是更疯狂吗? 8.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难道可 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三)课文分析 1.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人物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求之下流 以为顺流下矣 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 求之地中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 众服为确论,深耳 但没找到 老河兵 求之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 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 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 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 逆上矣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2.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寺僧:“阅十余岁”“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3.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而寺僧与讲学家都错了呢? 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人们凡事要全面具体分析,不可主观臆断。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解释: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 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5.试分析讲学家与老河兵“笑”的含义。 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去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 理论,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糊涂,轻信讲学家的说法,说明老河 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 6.老河兵比讲学家高明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实践经验,联系水流、泥沙与石兽三者关系综合判断,得出结论。 第五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导读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他一生写了约计 800 万字的作品。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 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的作品已被译成 20 余种文字出版,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 彩。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 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 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二)作品简评 《骆驼祥子》用同情的笔触描绘出这样一幕悲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 的底层社会小人物——祥子,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不顾生活的万千磨难努力地生活,却最 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主人公祥 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点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 典型命运。 《骆驼祥子》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结构紧凑,笔触严谨;心理描 写丰富多变,细腻深刻;“京味儿”描写真实生动,亲切随和。语言上的京腔京调简洁朴实、自然明快,北京口语更凸显了人物特色。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位置。它以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视角, 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因此,《骆驼祥子》奠定了老舍在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骆驼祥子》开始,老舍才真正地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做出 了传世的贡献,而这种贡献的突出表现就在于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文体风格(或称“文学风格”)—— “北京味儿”,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京味小说”。 (三)内容简介 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 这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省吃俭用,花了三年的时间, 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一起”)。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 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 (“一落”)。祥子没有灰心,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这次还没等他再买上 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二起二落”)。当他又一次 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 (“三起三落”)。生活捉弄了他,他也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祥子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变 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四)人物性格简析表 主要人物 相关故事情节 性格特点 祥子 拉车三年,买到自己的第一辆车;车被乱军抢 走;逃出虎口,拉回了三匹骆驼;到人和车厂 拉车;被虎妞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缠住; 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被孙侦探抢了辛苦积攒欲 祥子是一个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 洁憨厚、坚强健壮、自尊好强、吃苦 耐劳的人,但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 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变得第二次买车的钱;和虎妞成亲;离开人和车厂, 住进大杂院;用虎妞的钱第三次买车;虎妞难 产而死,祥子卖车葬虎妞;被夏太太勾引,染 上淋病。 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 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虎妞 管理车厂工人;灌醉祥子,欺骗祥子与她结婚; 拿钱给祥子买车,难产而死。 一方面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 祥子有真诚的感情;另一方面剥削者 的意识已渗透进她的灵魂,她想控制 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刘四爷 开办车厂;不同意祥子与虎妞的婚事,与虎妞 争吵,变卖车厂,离家而去。 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厂。 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 失面子。封建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 当他醒悟过来已为时过晚。 曹先生 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由于当局说他教书时的思 想过激而被认为是革命党,逃到上海去避了避 风头,又回到了北平;愿意帮助祥子重新生活。 爱好传统美术,信奉社会主义,待人 宽和、民主,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高妈 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令祥子 很佩服的人。 心地善良、为人要强,乐于帮助别人, 经历诸多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 层生活的方法。生活教会了她在社会 上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仔细、有心 眼。 小马的 祖父老马 眼睁睁看着小孙子死在了自己的怀里。他把这 辈子的所有财产——一辆破车给卖了,最后 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 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只能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最后悲惨地 死在街头。 小福子 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 到了娘家,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 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自己上吊 自杀了。 善良的、可悲的人物。 二强子 卖了自己女儿买车,钱用完了就喝酒、在家发 脾气,结果将自己的妻子打死。卖了车办完丧 事,又开始拉车,天天喝得烂醉,家里的两个 孩子也不管。女儿回来后,还逼着女儿卖身养 活一家人,时常回家找女儿要钱,要了钱又去 喝得烂醉。 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不要强,身体 也不够硬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类。 《红岩》导读 (一)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1967),四川成都人。194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运工作,并利用其家庭 关系进行统战和策反工作。1948 年 9 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 狱中坚持斗争,拒绝其兄罗广文(蒋介石嫡系)的保释,宁愿坐牢,也不写悔过书,和难友一起秘密 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1949 年 11 月 27 日大屠杀之夜,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 功。解放后历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长、市文联作协会员等职,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 事迹的工作,是《红岩》小说主创人之一。1967 年被诬为叛徒,迫害致死。 杨益言(1925-), 四川武胜县人。1940 年在同济大学读书,后因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 年 8 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解放后 在重庆市委工作,先后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1963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四川省重 庆文联专业作家。1979 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 会委员。1980 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二)背景介绍 建国初期,为了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罗广斌、杨益言和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 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1950 年 7 月 1 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 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1958 年又在 《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 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 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文革”中该书被诬蔑为“叛 徒文学”成为禁书,作者亦备受摧残。罗广斌和杨益言在“文革”爆发后受到残酷迫害,其中作者 之一罗广斌于 1967 年 2 月含冤去世。“文革”结束后小说重新出版发行。 (三)内容简介 1948 年,中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 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 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 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 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忍住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 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行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 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 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尽 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 政治犯。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 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趁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 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 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 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 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江姐的英雄气概惊天地,泣鬼神!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 底。全国革命形势呈现一片开朗的景象,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开始放出“和谈空气”。阴历 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与他们取得 了联系。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称释放了一批政治犯,但实际上只将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共 产党员刘思扬一人遣回家中软禁。在他被送回刘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共产党员潜入 刘家,说他受区委书记李敬原的委派,前来了解刘思扬在狱中的表现,并要他详细汇报狱中地下党 的情况。正当刘思扬对此人怀疑时,李敬原派人送来真实情报,揭穿了这个伪装特务郑克昌的真面 目。刘思扬来不及转移,又被抓起来关进另一所监狱“白公馆”。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 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 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 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同时,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当解放军攻入 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人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当天的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发生了暴动。刘思扬、丁长发等一些同志牺牲了。 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迎接黎明时分外灿烂的曙光! 《创业史》导读 《创业史》一书是当代著名作家柳青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 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等一批十分成功的形象。柳青 在皇甫村踏踏实实地生活了 14 年,对农村中各种人物了如指掌,这给他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极为 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两个人物,已排进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的 行列。梁生宝是全书的中心人物,是社会主义农村中的英雄典型。 在披荆斩棘带头创社会主义大业中,他有胆有识,既有宏伟的气魄,又有实干精神。他身上既 有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传统美德的闪光,又有公而忘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时代精神的张扬。 这是一个讲原则、重情感,使读者倍感亲切可爱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梁三老汉是书中写得 最凝重、最精彩的人物,是极有感染力的艺术典型。作者不是单线条地勾勒这一人物,而是深挖精 凿,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他鲜明感人的多重性格。这是一个最有深度、最 能显示作者艺术潜能的不可多得的中国老农的形象。 梁生宝: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他小时讨过饭, 长大熬过长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岭当过“地下农民”,跟继父一道饱尝了创家立业的辛酸,并从父辈 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坚忍不拔的劳动者的优秀品质。这个年轻的预备党员,在党的教育下,一 旦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就决心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正当“老资格” 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 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然而小说并没有把他写成“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 角色”。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画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嫩口拙,爱情生活上更是缺少勇气和机智。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 有牺牲精神,是他最可贵的思想品质。小说抓住他的性格中这一最主要特点,着重描绘了他为党的 事业奋斗的坚实有力的行动。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世富时,他跑 到郭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搞稻麦两熟。这件事比郭世富楼房架梁仪式更能牵动庄稼人的心,人 们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粮食增产措施上来了。此一举动使郭世富深为不安,他想:“没想到让 他小子跑到咱前头去了!”“活跃借贷”时,富裕中农不愿再把粮食借给困难户度春荒,连有能力的 郭振山都束手无策了,他却组织人们进山割竹,解决了困难户的粮食和互助组的肥料问题。这不是 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这些看起来似乎很“平凡”的行动,在蛤蟆滩庄稼人的心底掀起重重波澜, 使他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小说还通过“买稻种的路上”“和增福夜谈”等章节对梁生 宝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细致的揭示,展现了他的崇高的心灵美。他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的事 业,“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活得带劲儿,才活得有味”。他认为“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 就是享乐”。作者创造这个农村新人形象,自然有其坚实的现实根基。尽管作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 理想和美学理想,有意对人物作了净化的处理,略去了这个年轻农民身上不可避免的小生产者的思 想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象的可信性;但是,这个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勇于进取、坚忍不拔 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和注重求实的作风,确实曾经有力地吸引了许多读者。尤其是作 者对陕西农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行动方式、感情状态以至语言习惯的精细把握,更有助于这一形 象保持着感人的魅力。 梁三老汉:是《创业史》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小说展现了梁三老汉在那个年代的复杂心理, 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更加真实。在旧社会,这个老贫农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创立家业的辛酸史,因 而衷心拥护土地改革。作为一个小生产者,他最大的梦想是利用新社会分给他的土地,用狠命的劳 动真正地创立起个人的家业来,也做个郭世富式的“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所以,当社会生产方式 要发生重大变革时,他一时是难以相信也难以接受的。这是他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制观念因袭重担的农民的保守性所决定的;另一面,他又是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者,“被剥削过的痛苦的记 忆”,“受压迫的心灵”,使他“在精神上和王书记、党支部、生宝他们挨近”。他尽管怀疑、反对儿 子办互助组,但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关心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命运。作者相当精彩地描写了这个矛盾着 的双重性格,并着重表现了这个人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他先是反对互助组,接着对自 己迷恋的旧道路产生了怀疑,最后终于承认了自己儿子的道路是对的,站到了合作化运动的一边。 梁三老汉这样的曾经动摇于两条道路之间的艺术形象,虽然并不是《创业史》里所独有的,但是能 够把一个农民在告别私有制时思想性格的转变,及其心灵上经历的艰巨的、痛苦的斗争过程,写得 如此完整、细腻、入木三分和震撼人心,确实令人惊叹。可以说,梁三老汉是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 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 蛤蟆滩的“三大能人”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的形象,也塑造得各有特色。 郭振山的形象,具有深刻的警策意义。他身为共产党员,却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对互助组冷 眼旁观,极力打击它的威信,成为合作化运动的一块绊脚石。他虽然精明强干,头脑灵活,但只顾 个人私利,同党的要求背道而驰,这就使他在群众中丧失了威信。他明明走的是一条错误道路,却 装腔作势、强词夺理、指手画脚、咄咄逼人,一派家长作风。小说通过他自己的言与行、他的言行 与梁生宝的言行的生动对比,把他的这种思想性格揭示得十分深刻、鲜明。这个形象告诉人们:抱 着个人主义动机在党内找出路,就会同党的方针路线形成尖锐的对立,这样的共产党员如不认真改 造思想,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害,最终也会在政治上毁掉自己。 郭世富和姚士杰是作者描写的两个既有共同点又彼此区别得很清楚的反面人物。在抗拒合作化 潮流上,他们有一致性。然而社会地位的不同,又使他们在动机和行为上带有各自的特点。富裕中 农郭世富外善内奸,贪婪狡黠,精明谨慎。他出于个人的发家目的,处处跟党的号召相对抗,但搞 的是“合法斗争”。姚士杰这个富农分子则跟新社会有深刻的阶级仇恨,他表面“老实”“积极”,内 心阴险狠毒,诡计多端,暗地进行破坏活动,表现了阶级敌人的反动本性。此外,高增福、冯有万、任老四、任欢喜、王二直杠、梁大老汉、高增荣、改霞、素芳、生宝 妈等,都是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以相互不能取代的地位,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的形象世界,给作 品带来了丰富的思想意蕴。 【练习巩固】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 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落空,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2.祥子与车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3.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虎妞 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 4.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5.“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6.《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拉车。 7.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 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8.《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9.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 他的“心狱”。 10.《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 11.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 12.《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 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海底两万里》导读 (一)内容简介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书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随“诺 第留斯号”潜水艇船长尼摩及两位同伴一起周游海底的故事。 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 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 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掉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 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 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做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 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进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 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 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水艇 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资源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 活。尼摩船长对战俘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他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 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例如:在巴布亚新 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闪电挡住土 著人进入“诺第留斯号”;在印度洋的采珠场,他们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 凶恶的巨鲨;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和开水把 底部厚 10 米的冰层砸薄,用潜艇的重量压碎冰块,逃到大海;在大西洋,“诺第留斯号”被章鱼所 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不幸惨死;在北大西洋,“诺第留斯号”遇到一艘英 国驱逐舰(这艘驱逐舰的国籍在原文中并未说明,在《神秘岛》中才说明是英国的)的炮轰,除那三位俘虏外,所有船员个个义愤填膺,用“诺第留斯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他们眼中的海底,时 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 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航行线路: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二)片段赏析 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在漫长的旅行中,险恶的环境不时袭来。 大海呀,流动的水面呀,这时在我们眼前看来完全不像了。对着“诺第留斯号”的冲角,展开 一片崎岖不平的广大平原,夹杂了混乱不清的大冰群,再加上那种乱七八糟、凌乱无序的景象,就 像在解冻前不久的时候,河面所显出来的一样,不过面积是十分巨大罢了。到处都有峭削的尖峰, 像直升到二百英尺高的细针,远一点,削成尖峰的一连串悬崖,带着灰白的色泽,像一面一面的大 镜,反映出一些半浸在云雾中的阳光。其次,在这凄绝荒凉的自然界中,是那野得可怕的寂静,就 是那海燕和海鸭的振翅声也没有能把它打破。一切都冰冻了,连声音也冰冻了。所以,“诺第留斯号” 就在冰场中间停止了它的冒险行动。 (选自下部第十三章《冰山》) 赏析:“诺第留斯号”沿着西经 55 度行驶,在南极海域地区遇到了冰山的阻隔。“混乱不清的 大冰群”“峭削的尖峰”“连声音也冰冻了”,对所有以前的航海家来说,冰山是不可超越的障碍。尼 摩船长经过观察决定从海底潜行,到达南极后再利用“诺第留斯号”厉害的冲角,沿对角线的方向 向冰层直冲上去从而脱险,并登上南极大陆。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曲折紧张,瞬息万变即可改变人物 的命运。其他诸如海底狩猎,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 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同样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丰富的海洋知识林间空地寸草不生;丛生的灌木枝条既不攀缘匍匐,也不弯腰下垂。所有植物的枝叶全都垂直 向上。每一根细茎,每一条叶带,无论多细多薄,都像铁杆一样挺拔向上。墨角藻和藤本植物,受 其生长环境——海水密度的影响,都好像是沿着挺拔的垂线蓬勃向上地生长。而且,它们矗立在那 里纹丝不动,我用手将它们扳开;过后,它们又迅速恢复原状。这里是垂直王国。 ………… 我注意到,这里植物界的所有产物与土壤只有很肤浅的联系。它们没有根系,只要是固体,不 管是沙、贝壳、介壳或卵石,都可以支撑它们。它们不需要它们提供营养,只求有个支撑点。这些 植物自生自灭,其生命的源泉就是那支撑和滋养它们的海水。它们大都不长叶子,而是奇形怪状的 叶带,色彩也不丰富,只有玫瑰红、胭脂红、青绿、暗绿、浅黄、灰褐等颜色。 (选自上部第十七章《海底森林》) 赏析:在描绘海底森林的自然景观时,作者着力表现其“最美丽”和奇异的特点。那里是“垂 直”王国,“所有植物的枝叶全都垂直向上”“没有根系”“不长叶子”,完全不同于人们所见到的陆 地植物的生长状况。另外,海底还有千奇百怪的生物,同样引人入胜。比如“蝇鱼”“囊虫鱼”等众 多鱼类,还有文中其他部分描绘的“漂亮的海獭”“美丽的信天翁”、令人毛骨悚然的“角鲨”等等。 作者描绘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令人感到好奇和新鲜。小说所描绘的海底世界是世人完全陌生的世 界,作者丰富的海洋知识可见一斑。 《基地》导读 阿西莫夫一生总共写了七大册的基地故事,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当然是核心部分的 “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以及《第二基地》。不过阿西莫夫生前常常偷笑,说当初 虽有明确的故事架构,却并未刻意写成什么三部曲,而是以连载方式一篇篇发表在科幻杂志上。直 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正式出书,三部曲的架构才首度出现。“基地三部曲”篇幅巨大,可能除了三十年代早期的 E.E.史密斯外,在阿西莫夫之前尚无人敢 问津这样的鸿篇巨著。刊登在三十年代流行杂志上的史密斯的“水晶体人”系列也是以短篇小说形 式创作的,但阿西莫夫的这部作品远超过了它。 俄裔美籍犹太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是本世纪科幻文坛的超级 大师,也是举世闻名的全能通俗作家。著作逾身的阿西莫夫无所不写,但不论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 实读者,衷心挚爱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说,尤其是他经营了半个世纪的科幻史诗“基地”。 长达七巨册的“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十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阿西莫夫晚年撰写的两本前 传与两本续集。依照故事的先后顺序,完整的书目如下:前传《基地前奏》《迈向基地》;三部曲《基 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续集《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其中三部曲由九个中、短篇组成, 《迈向基地》包括四个中篇(由于阿西莫夫遽然辞世,计划中的第五篇成了短短数页的跋),其他三 册则是真正的长篇巨著。 “基地”系列的灵感最初来自《罗马帝国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构中,气数已尽的银河帝国占 有很重的分量。这一类的时空背景,如今早已成为科幻小说的重要原型。 “心理史学”是这部史诗的中心奇幻因素,而贯穿其间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 学”宗师、“基地之父”哈里·谢顿。在三部曲中,谢顿已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人物,因此作者 晚年特地以他为主角,用两本前传详尽刻画谢顿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学”与“基地”的创建经过。 耐人寻味的是,阿西莫夫晚年似乎愈来愈认同这个笔下人物,而他也的确与谢顿一样,对人类文明 有着高瞻远瞩、悲天悯人的关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正是大师胸怀的最佳写照。 博学多闻、博览群书的阿西莫夫博士从不闭门造车,笔下的科学幻想多少都有原型。例如“心 理史学”便是“气体运动论”(物理学)、“群众心理学”(心理学)、“历史决定论”与“群体动力论” (历史学)的综合体;而刺激“基地”不断茁壮成长的“谢顿危机”,则取材自历史哲学家汤恩比的“挑战与回应”理论。 由于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过于复杂,人类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个人行为绝对无法预测。然而 当众多个体集合成群时,却又会显现某些规律,正如同在巨观尺度下,气体必定遵循统计方法所导 出的定律。阿西莫夫将这些事实推广,借着笔下不世出的天才谢顿,让“心理史学”发展到出神入 化之境,成为一门探索未来世界巨观动向的深奥科学。 透过“心理史学”的灵视,谢顿预见了人类悲惨的未来:国势如日中天的银河帝国正一步步走 向灭亡,整个银河将要经历三万年蛮荒、悲惨的无政府状态,另一个大一统的“第二帝国”才会出 现。 倘若上述发展丝毫无法改变,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没什么戏剧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 胜,在于谢顿进一步发现,虽然阻止帝国崩溃为时已晚,但若想要缩短这段漫长的过渡期,在当时 则尚有可为。于是谢顿开始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努力,试图将三万年的动荡岁月缩减为一千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穷尽后半生的精力,设立了两个科学家的据点:第一基地(简称“基地”,由 物理科学家组成)与第二基地(隐身在银河舞台幕后,由“心理史学”家组成)。 两个基地的位置经过特别计算,分别设在“银河中两个遥相对峙的端点”(光是这句语带玄机的 话,便衍生出《第二基地》这本书)。此后一千年间,许多预设的历史事件将一环扣一环发生,以促 使一个更强大、更稳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国早日实现。“基地”系列的主线,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 一个接一个的周期性危机,激发出无穷无尽的潜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实现为期千 年的谢顿计划。 不过,“奇正相生”正是大师的拿手好戏。在既定的情节中,他总有办法再写出变奏,令读者忍 不住感叹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变奏之一,是无端出现一个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异种人“骡”,以 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整个银河;变奏之二,则是在“骡乱”成为历史之后,两个基地间竟发生 了阋墙之战!三部曲结束于第二变奏告一段落之处,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三十年后,在全世界科幻迷的 千呼万唤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写的续集便是第三变奏。 这一变奏令人拍案叫绝,甚至连谢顿计划都为之颠覆!却也唯有经由这最后变奏,“基地”与 “机器人”(阿西莫夫另一重要科幻系列,包括四个长篇与三十几个短篇)才得以遥相呼应,两大系 列方能融铸成浑然一体,化为一部俯仰两万载、纵横十万光年的银河未来史。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导读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是英国女作家 J·K·罗琳 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本,也是系列的最后一本。 小说主要讲述了十七岁的哈利本应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继续最后一年的学业,但为了完成已故 魔法学校前任校长邓布利多留给他消灭伏地魔的任务,哈利和好友面对伏地魔及其追随者食死徒的 围追堵截,隐形遁迹、历经艰险,最终销毁多个魂器并战胜伏地魔,取得魔法世界伟大胜利的故事。 故事从还有四天,哈利就要迎来自己十七岁的生日,成为一名真正的魔法师开始。然而,他不 得不提前离开女贞路 4 号,永远离开这个他曾经生活了将近十七年的地方。 凤凰社的成员精心谋划了秘密转移哈利的计划,以防哈利遭到伏地魔及其追随者食死徒的袭击。 然而,可怕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与此同时,卷土重来的伏地魔已经染指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占领了魔法部,控制了半个魔法界, 形势急转直下。 哈利在罗恩、赫敏的陪伴下,不得不逃亡在外,隐形遁迹。为了完成校长邓布利多的遗命,一 直在暗中寻机销毁伏地魔魂器的哈利,意外地获悉如果他们能够拥有传说中的三件死亡圣器,伏地 魔将必死无疑。但是,伏地魔也早已开始了寻找长老魔杖的行动,并派出众多食死徒,布下天罗地 网追捕哈利。哈利与伏地魔在魔法学校的禁林中相遇了,哈利倒在伏地魔抢先到手的一件致命的圣器之下。 然而,伏地魔未能如愿以偿,魂器不可能战胜纯正的灵魂。哈利赢得了这场殊死较量的最终胜 利。 哈利·波特虽然差点身亡,但最后神奇地死而复生,还和好朋友罗恩的妹妹金妮结婚生子,而之 前传出最可能会死亡的罗恩和赫敏也逃过一劫,还幸福地走上红毯。 所有的秘密都已揭晓。19 年 后,哈利和金妮有三个孩子,赫敏和罗恩也结婚生子。两家人重聚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送孩子们去 霍格沃茨。 整部书中哈利都在奋力完成他的朋友和导师邓布利多临终前交付给他的使命。哈利一直在竭尽 全力按照邓布利多的要求去做,但是完成这项使命的最大困难不是它的危险或神秘性,而是哈利疑 惑于邓布利多是否真正关心过他。当哈利得知,邓布利多的母亲和妹妹与他的父母埋葬在同一个地 方,他奇怪为什么邓布利多没有告诉过他。当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的时候,他不明白邓布利多为什 么没有将他完成使命所需要的信息告诉他。当哈利不断面对丽塔·斯基特所写的居心叵测的传记时, 他甚至开始怀疑邓布利多是否值得他爱戴和尊重。在整个故事中,哈利是否应该信任邓布利多的内 心斗争与寻找并摧毁剩下魂器的战斗一样重要。 哈利的故事表明,对死者的爱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很难相信他们是爱你的。他们不能再为自己的 行为辩护,也不能再表达他们的爱,所以很容易陷入他们就这样离去了,不再关心或者爱护任何人 的想法之中。哈利在去探望自己父母墓地的路上就被这种感觉所占据。 他来到高锥克山谷是因为他想要找到一些与自己的父母及邓布利多相关的线索,但是整个行程 只让他觉得他们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不能再听他倾诉,给他答复了。 然而这本书里传达的关于离世的亲友的启示是非常乐观的。摘自威廉·佩恩的那段引语说,“朋 友是不会被死亡分隔的”,尽管哈利直到故事结尾处才理解了这个真谛。当哈利最后平复了对于邓布 利多不关爱他的担忧时,他在心里收获了一个邓布利多——他头脑中想象的邓布利多——他如此生动真实,几乎就是真的。直到那时,哈利才重新体味到自己对于邓布利多的爱。 唯一有能力设计筹谋打败伏地魔的只有邓布利多,因为只有他拥有可以推断出伏地魔的所作所 为并且找到解决办法的智慧和知识。但是,邓布利多知道这项艰巨的任务只有在他死后才能完成。 不仅是哈利、罗恩和赫敏,斯内普、卢平、穆迪还有凤凰社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在邓布利多死后仍然 忠于自己的职守,实践他的设想。在邓布利多死后仍然坚守他交代的使命对于哈利来说并不容易, 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如此。 然而,邓布利多不是唯一一个需要生者的忠诚和爱的死者。斯内普是邓布利多忠实的追随者, 但是他的忠诚和勇敢却真实体现在他对莉莉·波特忠诚的信念上——在他所爱的女人死后仍然忠于 她。家养小精灵多比为了把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从马尔福庄园救出而牺牲了,埋葬多比的过程帮助哈 利更好地认清了自己的使命。多比的死毫无疑问:它是因为帮助哈利而被贝拉特里克斯杀害,死在 哈利的怀中的,哈利所能做的只有怀着对它的崇敬和追思,并且努力延续这份思念。这段经历使哈 利迅速理清对于邓布利多的矛盾情感,使他想起曾经对死去的朋友许下的承诺,他必须兑现这个承 诺。 该书多次涉及“主宰死亡”这一主题。哈利父母墓碑上写着“最后需要战胜的敌人就是死亡”, 暗示哈利:伏地魔和食死徒的最大野心就是要主宰死亡。通常认为,死亡圣器是指能使人拥有主宰 死亡之力的东西。这个词用意含糊,且根据上下文的不同也有所改变。伏地魔真正想要的,也就是 圣物集合在一起所赐予的,即长生不老——永远都不会死。可以杀死他人是主宰死亡的另一种方式, 就像长老魔杖和阿瓦达索命咒的绿光所展示的那样。还有另外一种战胜死亡的方式就是使所爱的死 者复生,就像死亡圣器故事中的二哥所做的那样,就像邓布利多试图要做的那样,就像哈利自己渴 望做的那样。事实上,唯一真正主宰死亡的办法是永远敬爱、信任那些死去的人。 【练习巩固】 1.《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象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示例:充满异国风情的海底世界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 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 2.《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国家)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3.凡尔纳的三部曲分别是: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是《海底两万里》,第三部 是《神秘岛》。 重点课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 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 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 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唧(jī ) 杼(zhù) 鞯(jiān) 辔(pèi)头 柝(tuò) 姊(zǐ) 霍(huò) 著(zhuó)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 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河中石兽》 作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 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202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内重点文章阅读练习及答案+必背古诗文+名著阅读 课内重点文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邓稼先》训练题 (一)阅读课文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答题。1.文中举了“文革”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的队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情况,说一句劝说的 话。 2.文章第三部分中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4.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 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 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符合人物身份,当时情况,合理流畅即可。 2.这样更能突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祖国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以 及中国人在面对自己国家事务时,表现出了更加可贵的优秀品质,让人再次感念邓稼先 之伟大。 3.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 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 4.有道理,作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邓稼先的气质与品 格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有着渊远的联系,所以他离不开中国这块土壤,奥本海默亦是 如此。 (二)阅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答题。 1、本文段主要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邓稼先什么精神? 2、标题“我不能走”有什么表达作用? 3、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4、最后问什么要补充“我”父亲喜欢五四时代的那首歌? 答案:1、一次实验出现意外,他坚持不愿离开。表现了他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精神。 2、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的精神。 3、写出了环境的恶劣,衬托人物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4、写出了父亲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时希望中华振兴,也写出我的爱国之情受到了父亲 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 2 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 1.《黄河颂》――光未然,选自《黄河大合唱》。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小东西》。 2.《木兰诗》――南北朝,北方,乐府民歌。选自《乐府诗集》 3.生字词 巅峰[din fng] 气魄[qì pò] 狂澜[kuáng lán] 屏障[ping zhàng] 哺育[b yù] 踱步[duó bù] 气氛[qì fn] 诧异[chà yì] 懊悔[ào hu] 惩罚[chéng fá] 钥匙[yào shi] 字帖[zì tiè] 祈祷[qí do] 碾压[nin y] 嗥鸣[háo míng] 山涧[shn jiàn] 高粱[go liang] 斑斓[bn lán] 缠绕[chán rào] 亘古[gèn g] 默契[mò qì] 田垄[tián lng] 埋葬[mái zàng] 镐头[go tou] 土壤[t rng] 丰饶[fng ráo] 污秽[w huì] 耻辱[ch r] 4.连词:起连接作用。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 和跟同而且,或者并且虽然,如果但是只有,只要因为。 排比(修辞):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 5.《木兰诗》翻译 叹息又叹息,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 问木兰想什么,问木兰思念什么。木兰也没有想什么,木兰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夜里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 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出征。 东面市场买骏马,西面市场买马鞍下的垫子,南面市场买嚼子和缰绳,北面市场买马鞭。 早晨辞别爹娘离开,傍晚住宿在黄河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的水 流声。早晨离开黄河,傍晚到达黑山,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的 战马叫声。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寒冷的月光照着将士们的铠甲。将军身经百战战死沙场,木兰征战多年胜利归来。 回来拜见可汗,可汗坐在大典的朝堂,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可汗问木兰想要 什么,木兰不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故乡。 爹娘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扶持着来到外城。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理艳丽的 服装。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东阁的房门,坐坐我西阁的床,脱 下我征战的战袍,穿上我过去的衣裳。对着窗子梳理云一样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花黄。 走出门见同伍的士兵,大家都很吃惊。一同征战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子。 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雌雄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分辨哪只 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6.木兰诗知识点 1.写木兰从军原因句子: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 大儿,木兰无长兄。 2.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3.写木兰奔赴战场、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矫健英姿和军情紧急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思念亲人的诗句: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 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 骑鸣啾啾。 5.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相似,表现边塞夜景、环境恶劣和军营寒苦 的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本诗相似句是:将军百战 死,壮士十年归。体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年归。 7.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和天子赏赐多的句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8.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9.写家人对木兰归家喜悦心情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 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 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 10.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 时裳。 11.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2.表现木兰机智谨慎、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1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 不易辨别真相。 14.“火伴”皆“惊忙”的原因: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初,权 wèi 谓 吕蒙曰:“ qīng 卿 今 dāng 当 tú 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cí 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 gū 孤 qǐ 岂 yù 欲 qīng 卿 治经为博士 yé 邪!但当 shè 涉 liè 猎 ,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 shú 孰 ruò 若 gū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 yì 益。”蒙乃始就学。及 lǔ 鲁 sù 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 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jí 即 gēng 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suì 遂 拜蒙母, 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 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 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 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 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 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 别。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 jī 机 zhù 杼 声, wéi 唯 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 yì 亦无所思,女 yì 亦无所忆。昨夜见军 tiě 帖 , kè 可 hán 汗 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juàn 卷 juàn 卷 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 ān 鞍马,从此 tì 替爷征。 东市买 jùn 骏 马,西市买 ān 鞍 jiān 鞯 ,南市买 pèi 辔 tóu 头 ,北市买长鞭。 dàn 旦 cí 辞爷娘去, mù 暮 sù 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 jiān 溅 jiān 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 yān 燕 山胡 jì 骑鸣啾啾。 万里 fù 赴 róng 戎 jī 机,关山度若飞。 shuò 朔 气 chuán 传 jīn 金 tuò 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 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cè 策 xūn 勋 十二 zhuǎn 转 , shǎng 赏 cì 赐百千 qiáng 强 。 kè 可 hán 汗 问所欲,木兰不用 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huán 还 故乡。 爷娘闻女来, chū 出 guō 郭 xiāng 相 fú 扶 jiāng 将 ;阿 zǐ 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 zǐ 姊来, mó 磨 dāo 刀 huò 霍 huò 霍 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tuō 脱 我战时 páo 袍 , zhúo 著 我旧时裳。当窗理云 bìn 鬓 ,对镜帖 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 jiē 皆 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 pū 扑 shuò 朔 , cí 雌兔眼迷离;双兔 bàng 傍 地走,安能 biàn 辨 我是 xióng 雄 cí 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 kāng 康 sù 肃 gōng 公 yáo 尧 zī 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 jīn 矜 。 cháng 尝 射于家 pǔ 圃,有卖油翁释 dān 担 而立, nì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shǐ 矢 十中八九,但微 hàn 颔 之。  康肃问曰:“ rǔ 汝亦知射 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 fèn 忿 然曰:“尔安敢轻 wú 吾射?” 翁曰:“以我 zhuó 酌 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 fù 覆其口,徐以 sháo 杓 zhuó 酌 yóu 油 lì 沥 zhī 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wéi 惟 手熟尔。”康肃笑而 qiǎn 遣 之。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 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 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 “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 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 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 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 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 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课外古诗词背诵 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 yōu 幽 huáng 篁 里,弹琴复长 xiào 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sàn 散 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féng 逢 入京使 cén 岑 cān 参 (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 xiù 袖 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píng 凭 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 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 fāng 芳 fēi 菲 。 杨花 yú 榆 jiá 荚 无才思, wéi 惟 jiě 解 màn 漫 天作雪飞。 16、短文两篇 lòu 陋 shì 室 míng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sī 斯是陋室,惟吾德 xīn 馨 。 tái 苔 hén 痕 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hóng 鸿 rú 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 sù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àn 案 dú 牍 之劳形。南阳 zhū 诸 gě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 yōu 幽 州台歌 陈子 áng 昂 (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 yōu 悠 yōu 悠 ,独 chuàng 怆 然而 tì 涕下。 望岳 杜甫(唐) dài 岱 zōng 宗 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 gē 割 hūn 昏 xiǎo 晓 。 荡胸生 céng 曾 云, jué 决 zì 眦入归鸟。 会当 líng 凌 jué 绝 顶,一 lǎn 览 众山小。登飞来峰 王安石(唐)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 wèi 畏 浮云 zhē 遮 望眼,自 yuán 缘 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 là 腊 jiǔ 酒 hún 浑 ,丰年留客足鸡 tún 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xiāo 箫 鼓追随春社近,衣 guān 冠 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zhǔ 拄 zhàng 杖 无时夜 kòu 叩 门。 jǐ 己 hài 亥 杂诗(其五) 龚自珍(清) hào 浩 dàng 荡 离愁白日 xié 斜 , yín 吟 biān 鞭 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4、河中石兽 jì 纪 yún 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 pǐ 圮于河,二石兽并沉 yān 焉 。阅十余岁, sēng 僧 mù 募 jīn 金 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zhào 棹 数小舟, yè 曳 tiě 铁 bā 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 zhàng 帐 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 qǐ 岂能为 bào 暴 zhǎng 涨 xié 携 之去?乃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 yān 湮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 diān 颠 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 chōng 冲 石, 其反 jī 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 niè 啮 沙为 kǎn 坎 xué 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 dǎo 倒 zhì 掷 kǎn 坎 xué 穴 中。如是再 niè 啮 , 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suì 遂 fǎn 反 sù 溯 liú 流 nì 逆 shàng 上 yǐ 矣。求之下流,固 diān 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 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 yì 臆 duàn 断 yú 欤? 课外古诗词背诵 bó 泊 qín 秦 huái 淮 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qín 秦 huái 淮 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jiǎ 贾 生 李商隐( 唐 ) 宣室求贤访 zhú 逐 臣,贾生才 diào 调 更无 lún 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过松源晨 chuī 炊 漆公店 杨万里( 南宋 ) 莫言下岭便无 nán 难 , zhuàn 赚 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约客 赵师秀( 南宋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9、外国诗歌五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俄国)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yōu 忧 yù 郁的日子里须要 zhèn 镇 jìng 静 :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 yōu 忧 yù 郁: 一切都是 shùn 瞬 xī 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美国)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 xī 惜我不能同时去 shè 涉 zú 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 zhù 伫 lì 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 huāng 荒 cǎo 草 qī 萋 qī 萋,十分 yōu 幽 jì 寂, 显得更 yòu 诱 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 yán 延 mián 绵 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部编语文七下专题训练: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__,____族,________(籍贯)人,有 “__________________”的称号。 2.《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________。 3.《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是他的外号。 4.《骆驼祥子》中的________是一个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 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5.《骆驼祥子》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_、大胆泼辣又有 点儿变态的__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_、诈骗祥子的________等。 6. 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 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 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 了一口。 请写出文段中的“他”是谁,并简要分析此段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 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 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 晒化…… 连__A__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 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选文出自中国现代作家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文中 A 处的人物 是________。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 剧性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8.名著阅读。(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 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 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 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磕磕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 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A 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段 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 回到车厂,他懒睡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 祥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 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 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 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 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 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 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 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1)祥子为何懒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取其一,谈谈他(她)在祥子从“人” 到“走兽”这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两万里》 1.儒勒·凡尔纳是____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 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________、法国生物学 者________、仆人________、捕鲸手________,“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 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3.《海底两万里》叙述了________船长驾驶“____________”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4.《海底两万里》一书中的__________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生物学家。他有一个对分类学 入了迷的仆人________。 5.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铺成的,人穿的衣服是用_________________织成的,用 来写字的笔是用____________做成的,墨水是用____________做的。 6.请说出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教授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教授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其中 的三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十六世纪的吴承恩和近 300 年后的儒勒·凡尔纳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人类对海 底未知世界的向往。《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两部作品关于“海底世界”的想象有 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书中许多想象的事物如今已经成为现实,通过这 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著阅读。 他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人身边,急急把缠着的绳索割断,抱起这个可 怜人,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 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 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 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我希望他可以 成功,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 很运气,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可怜人”是____________。 11.请你阅读《海底两万里》,将下面的读书笔记补充完整。 (1)[读书笔记一:情节概括] 示例:①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②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请你仿照上述概括故事情节的示例,写出出自《海底两万里》的两个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字数与例句相同) (2)[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 示例: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 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请你仿照示例,点评尼摩船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笔记三:写推荐语] 请为《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写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语文七下专题训练:名著阅读 参考答案 1.老舍 舒庆春 满 北京 人民艺术家 2.骆驼 3.祥子 骆驼 4.小福子 5.刘四 虎妞 小福子 孙侦探 6.祥子。通过对祥子外貌(肖像)的描写,揭示其相貌普通、淳朴可爱、体格健壮、 充满生气、出身平凡等特点,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7.老舍 骆驼祥子 祥子 攒钱买车被抢 妻子难产死亡(或:钱被孙侦探骗走) 8.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 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 得哭不出声来 9.(1)因为小福子死了。(2)(示例)孙侦探: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走了祥子的钱,使祥子第 二次买车的希望成了泡影。 车夫老马:老马和他孙子的悲惨遭遇把祥子的希望给打破了,让祥子想到未来的自 己,慢慢地心里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 虎妞:从装怀孕骗婚到变态的控制欲直至最后难产死亡,她对祥子的打击一步步加 深,也是祥子从“人”到“走兽”的主要影响人物。 《海底两万里》 1.法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尼摩 阿龙纳斯 康塞尔 尼德·兰 3.尼摩 诺第留斯号 4.阿龙纳斯 康塞尔 5.贝壳类动物的足丝 鲸须 乌贼或枪乌贼分泌的汁 6.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到达南极 和北冰洋。 7.遭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写出三次险情即可) 8.示例:《西游记》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虚构了一个由龙王掌管的带有神话色彩 的海底世界。《海底两万里》则在当时人们对海洋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带有科学幻 想色彩的海底世界。 9.科幻小说往往也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书中许多知识性的介绍, 如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科学幻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10.尼摩船长 采珠人 11.(1)示例一:遭冰山封路 陷缺氧危机 示例二:海底观美景 洋面见海难 (2)示例: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 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3)示例:《海底两万里》的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 读者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将读者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 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交替出现。整本书引人入胜,令人欲罢不能。这的确是一 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来吧,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同走进《海底两万里》的世界。

资料: 215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