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
必考题型押题练(四)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米格尔岛(下图)距葡萄牙本土约 1500 千米,为孤悬于大西洋
的亚速尔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新航路开辟后,该岛成为大西洋航线上
过往帆船(以风为动力)的重要物资补给站。此后的 300 年间,各地船
只停靠在大里贝拉附近的海港,岛上熙熙攘攘的集市里食品堆积如山。
19 世纪后期,大型蒸汽机船出现,该岛一度衰落。20 世纪以来,该
岛逐渐发展成为夏季的疗养、旅游胜地。
(1)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圣米格尔岛成为大西洋航线上的重要物资补
给站的原因。
(2)说明过往该岛的帆船大多选择大里贝拉附近海港停靠的原因。
(3)分析大型蒸汽机船的出现导致圣米格尔岛衰落的原因。答案 (1)大西洋航线距离较长,而帆船载重量小,速度慢,中途需
物资补给;该岛为航线上为数不多的陆地之一;岛屿面积较大,淡水
资源丰富,且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适合谷物、水果种植,物产
丰富。
(2)沿海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地带,便于
船只停靠;地形平坦开阔,便于货物装卸。
(3)大型蒸汽机船载重量大,速度快,停靠该岛的船只减少,导致该
岛商贸业衰落;该岛面积狭小且远离大陆,工业落后。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河流沿岸平原是我国小麦重要产区,也是北方著名的水稻生
产区,所出产的稻米品质优良。近年来该地“深水淹灌”的稻田面积
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分析该平原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2)有专家对该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表示担忧,请阐释其理由。
(3)请为该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理位置、气候、水源和土
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担忧”说明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可能
带来不利影响,根据我们对水稻生产的了解,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
的条件,结合当地降水少、水源不足的现实与水稻需水量大的矛盾,
从大面积种植水稻对河流、生态环境及其他农作物生产带来的影响等
方面分析即可。第(3)题,基于上题的分析,水源是该地水稻生产的
限制性因素,解决这一矛盾可从控制水稻种植面积、改进灌溉技术、
增加科技投入、改良水稻品种等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 (1)该地区纬度较高,水稻生长期较长;夏季光照充足,昼
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
(2)该区域降水少,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因水稻耗水量大,)
过度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会造成河流水量减少,引发水荒和土地荒
漠化;与小麦争夺水源,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不合理的灌溉还会造成
土壤次生盐碱(渍)化。
(3)依据水资源的承载力,控制水稻的种植面积;改进灌溉技术和种植方式,节约水资源;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
等。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式家具是指以人造板(利用天然木材以及加工过程中的边角废
料,添加化工胶黏剂制作而成的板材)为基本材料,经表面封边、喷
漆装饰和五金件连接的拆装组合式家具,与传统实木家具相比,板式
家具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增速明显。
20 世纪 80 年代,四川省崇州市周边乡镇就有许多家具手工小作
坊,90 年代,成立了多家家具厂。21 世纪初,崇州政府规划建设家
具产业园区,2010 年崇州被授予“中国板式家具产业基地”的荣誉
称号。截至 2013 年,崇州有各类家具企业 300 余家和上百家配套生
产企业,对起步更早、规模更大的广东、浙江地区家具生产带来了很
大冲击。下图示意崇州及我国主要家具生产聚集地的位置。(1)推测板式家具市场份额增速明显的原因。
(2)指出因板式家具生产而迅速发展的配套企业,并分析崇州集
聚多家配套企业的原因。
(3)与广东、浙江地区相比,评价崇州板式家具生产的区位条件。
解析 第(1)题,板式家具市场份额增速明显的原因可以结合板
式家具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市场等因素来分析。由材料可知,板式家具
主要利用人造板,能够节约木材资源,提高木材利用率,有利于降低
生产成本;板式家具是由五金件连接的拆装组合式家具,因此可以根
据需求拆卸组装,从而方便运输和仓储,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随着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板式家具的需求量增大。第(2)题,由材
料可知,板式家具需要表面封边、喷漆装饰和五金件连接,因此板式
家具的生产会吸引油漆(涂料)、五金、木工机械等企业集聚;板式家
具需要从工厂输送到市场,因此会有大量的包装、物流等企业迁入。
这些相关的配套工厂在位置上接近家具厂,能够节省运输费用,加强
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
上靠近,能够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增强产
品的市场影响力。第(3)题,评价类试题需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两方面分析。板式家具生产的区位条件可以从原料、劳动力、地租、市场、技术等方面来分析。读图可知,崇州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我国的
西南林区,原料丰富;该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劳动力的价格和土
地租金都比较低,因此生产成本较低;但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远离东部发达地区的消费市场,且该地工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技
术与创新能力不足。
答案 (1)节约木材资源,提高木材利用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可拆卸安装,方便运输和仓储,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我国经济快速
发展,市场需求量增大。
(2)油漆(涂料)、五金、木工机械、包装、物流等与家具制造、
运输相关的企业。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
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3)有利条件:接近(西南)林区,原料丰富;劳动力、土地租金
等成本较低。
不利条件:偏居西南,远离主要消费市场;工业发展起步晚、规
模小,技术与创新能力不足。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9 年 2 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0~2017 年,地球新增的绿叶面积(植物叶片总面积)相
当于多出一块亚马孙雨林;其中,净增长率最高的是中国(17.8%)。
以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例,昔日其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
90%以上,年输沙量 616 亿吨,是黄河中游和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
地区之一。现今它的植被覆盖率从 1949 年初的不到 10%提高到 2017
年的 67.7%,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输沙量减少了 58.4%,古老的
黄河变成了“清河”。
材料二 绿色度的大小可以反映植被覆盖度的高低。气候变暖及生态
退耕对绿色度产生极大影响。1982~2007 年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
区年平均温度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春季温度有上升趋势,绿色度也
呈现增加的趋势,5 月份绿色度增加的显著性达到年内的第一个高峰;
夏季温度上升趋势比春季更加显著,相反绿色度呈现出降低趋势;秋
季 9 月份温度变化为增加趋势,10 月显现弱的降低趋势,而绿色度
呈现增加趋势,并且增加的显著性在 10 月份达到最大。
材料三 开封附近黄河“地上河”示意图。(1)描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夏、秋三季绿色度变化特点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变绿了,古老的黄河“变清”了。分析“变绿”对黄河“变
清”的影响。
答案 (1)黄河中游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很大;下游
地区进入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
抬高;为了防止水患(洪水),人们筑堤束水;泥沙在大堤内继续沉积,
大堤继续加高,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地上河”。
(2)春季温度升高,植被开始生长的时间提前,明显增加了植被覆盖;
夏季温度上升加速了地表蒸发过程,加剧了地表水分的缺乏,对植被
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为退耕还林(草)前的耕地占比大,10
月份农作物成熟收获,绿色度很低,而现在 10 月份(水分蒸发减弱)
林草茂盛,绿色度提高。
(3)①绿色植被增多,地面覆盖度增加,泥沙裸露减少;②绿色植物
的根系能够固结土壤;
③茂密的枝叶削弱了暴雨对地表的直接冲刷力;④地表径流流速减慢,
下渗增多,对地表的侵蚀力减弱,使得进入黄河的泥沙大大减少。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挪威是世界上重要的三文鱼养殖与捕捞国,三文鱼产量长期居全
球首位。三文鱼生长在冷海水域,被国际美食界誉为“冰海之皇”。
近些年,挪威由近海养殖走向“深海渔场”养殖。“深海渔场”是包
括鱼苗投放系统、进食系统、营养均衡系统、生物调光系统、送氧系
统、鱼群实时监控系统、自动捕鱼系统、死鱼收集系统、渔网自清洁
系统、水文监测系统在内的智能养殖系统。
(1)分析近些年三文鱼等深海鱼越来越被大众喜爱的原因。
(2)简述挪威适合三文鱼养殖的自然条件。
(3)分析挪威发展“深海渔场”养殖的社会经济条件。
(4)评价挪威“深海渔场”养殖相对于近海养殖的优越性。
答案 (1)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内河及近海水质遭到破坏,增加了人们对水产品安全问题
的担忧;三文鱼等深海鱼受污染少,肉质鲜美。
(2)纬度高,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温低但不至于过低,海区几
乎都适合三文鱼养殖;沿岸入海河流多,且受寒、暖流交汇的影响明
显,饵料丰富;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养殖场地宽广;北大西洋暖流
加速海水交换,使海水得到净化,水质好等。
(3)养殖经验丰富;科学技术先进;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等。
(4)可使渔业养殖摆脱近海峡湾等地域限制,拓展养殖海域;减少污
染物的沉积,减轻近海的环境压力;“深海渔场”养殖的水质好,利
于提高鱼类品质;能够有效减少鱼类病害的发生和控制病害的蔓延,
大幅提高养殖产量;增强了养殖监控和运营管理能力等;降低了人工成
本。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位于东太平洋三大洋流(秘鲁寒
流、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交汇处,由 15 个大岛、42 个小岛和 26
个岩礁组成。该群岛距离南美大陆约 1 000 km,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
积物形成。由于加拉帕戈斯群岛远离南美大陆,这里的动物以自己固有的特色进化,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
炉”。虽然该群岛距离赤道近,但并非终年高温多雨,只有一些仙人
掌和灌木丛分布在其沿海地区。下图示意加拉帕戈斯群岛地理位置。
(1)说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形成过程。
(2)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和附近海域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
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的原因。
(3)简述加拉帕戈斯群岛干旱、凉爽的气候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4)若在该群岛拟建一处新港口,说明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
答案 (1)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沿张裂带喷出,冷却凝固后逐渐
堆高;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最终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
(2)岛屿孤立于海洋上,自然环境独特单一;远离南美大陆,受其他
生物干扰少;位于赤道附近,热带海洋生物种类多;生活在高纬度海
域的海洋生物顺洋流到达该海域附近,使不同生活习性的海洋生物在
该海域附近聚集。(3)岛屿面积小,对水汽的抬升作用小;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
的作用。
(4)多火山地震活动,地质条件不稳定;气候干旱,且岛屿面积小,
淡水补给不足;海洋生物聚集海域,对周边海域海水水质的保护。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
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 3 000 年前,
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
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
河输入泥沙 1.6 亿吨。但经过人民 30 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
复、绿化沙漠 6 253 平方千米,创造 5 000 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
10 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
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 库布齐地区利用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
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
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解析:第(1)题,可从自然与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注意“深厚
冲积物”体现了物质条件;“3000 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现
今寸草不生,体现了植被破坏。第(2)题,“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
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 1.6 亿吨”,体现了增加河水含沙量、淤塞河
床、堵塞河道;同时向黄河岸边推进也会造成区域荒漠化面积扩大,
从而减少注入黄河的水量。第(3)题,注意结合“板上发电、板下种
草、板间养殖”,从减小风力、减少水分蒸发,以及提供能源、增加
收入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1)该地气候干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
发强烈;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邻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
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使地
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
(2)大量流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淤塞河
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流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且气候变得更加干
旱,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
(3)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
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
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