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考前核心突破:人口迁移——易地安置与脱贫攻坚(附:高考预测及冲刺演练)
◆高考预测
在抗疫之年,脱贫攻坚也进入尾声,其中有一项措施就是易地安置,即年贫困地区
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到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集中安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生
存困境,摆脱不利自然条件的束缚,从而达到就业安置,增加收入的目的,最终让贫困
人口脱贫。一般情况下,贫困山区致贫的原因很多,山区交通落后,对外联系不便,土
地贫瘠,生产能力低,生态恶化等成为主要原因。人多地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为
缓解人地矛盾,人口迁移,易地安置就成为一起方式。
高考对于人口迁移的考查近年有回暖的趋势,如 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 4—5 题;
2019 年海南卷 4-6 题;2018 年海南卷 10-11 题;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 4—5 题、预
测 2020 年高考将以社会热点为载体、数据统计图表为背景,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及带来的影响等,试题难度不大,关键是准确研读图文信息,找准解题的关键点进而联
系相关知识作答。
◆真题回顾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 2015 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
构。据此完成 1-2 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 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 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 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答案】1.C 2.B
【解析】1.图中给的信息是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不同年龄人口占各自总人口的比
例,没有欧盟籍和非欧盟籍各自的总人口数量信息,因此无法比较二者男性人口数量多
少,A 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欧盟籍 25-50 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 2 倍,
因此非欧盟籍 25-50 岁女性比例较大,B 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
25-50 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 正确;欧盟籍 50 岁以上人口比
例大于非欧盟籍,D 错误。故选 C。
2.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
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 错误;从图
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 25-50 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
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
区老龄化进程,B 正确;欧盟地区每年 GDP 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
导致欧盟地区人均收入降低,但不会剧降,C 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
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 错
误。故选 B。
(2019·海南卷)下图分别示意 1995 年、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3.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4.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迁移规模变小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5.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A.经济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答案】3.B 4.C 5.A
【解析】3.据图可以判断,三个最粗的箭头,即迁移人口数量最大的箭头,从三
个不同地区指向了南部地区,说明 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南部,故 B 正
确,ACD 错误。
4.据图可以看出,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各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数量明
显变小,故 C 正确。图中只是显示了国内人口迁移情况,因为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受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材料中既没有提到自然增长,也没有提到与
其他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所以单从材料中,是无法判断美国本土的人口数量变化的,
故 A 错误。通过计算,可知 1995 年中西部地区以迁出为主,2010 年依然是迁出为主,
故 B 错误。1995 年只有南部为净迁入,2010 年南部和西部都是净迁入,所以净流入的
地区增多,故 D 错误。
5.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哪个地方发展速度较快,
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会较多,就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南部新兴企业的发展曾经吸引大量
人口迁入,随着人员的逐渐饱和,以及西部的发展,南部地区净迁入变小,西部也由净
迁出,变为净迁入,所以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经济,故 A 正确。
交通、文化、教育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是材料中没有明显的提示内容,故 BCD
错误。
……
◆冲刺演练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
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
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 1—2 题。1.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C.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 D.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2.“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 B.带动服务业发展 C.降低住房价格 D.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1.D 2.B
【解析】1.据材料“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分析,形成“生活方式型移
民”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故选 D。
2.移民使迁入地人口增加,可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如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加剧
人地矛盾,促使住房价格增长,也会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故选 B。
下图示意 2010 年我国迁移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这里的迁移流动人口是指离
开户口所在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据此完成 3—4 题。
3.影响图中人口迁移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务工经商 B.工作调动 C.学习培训 D.婚姻嫁娶
4.图示信息反映 2010 年后我国政府需重点关注
A.人口性别比 B.留守儿童 C.人口老龄化 D.医疗改革
【答案】3.A 4.B
【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迁移的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 15~50 岁之间,大都属于
劳动力人口,务工经商最符合,故为经济因素,A 对;B、C、D 也是影响流动人开迁移
的因素,但结合图示信息并不是主要因素,故选 A。
4.材料中强调迁移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家进城务工经商,会导致大量的孩子会成为留守儿童,B 正确;图中性别
比并没有失衡,A 错;图中是迁移流动人口,并不能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信息,C 错;
医疗改革于图中信息无关,D 错;故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