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语文6月最后一卷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语文6月最后一卷试题(Word版附答案)》 共有 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东莞市 2020 届高三高考冲刺试题(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第 1页 共 5 页 东莞市 2020 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6 月)高考冲刺试题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主观题阅卷评分细则 6.为什么说我国的 5G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还面临着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①5G 通信标准尚难统一。5G 必要专利申请角逐激烈,中国企业尚未形成绝对领先优势。 ②5G 与各行业融合存在较大难度。5G 应用终端要适配各行各业,应用终端测试面临巨大压 力。 ③5G 成本压力大。运营商面临建设周期长、投资额高与回报缓慢等多重压力。 ④5G 网络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网络数据管理存在巨大风险。 (每点 2 分,其中观点概括 1 分,举例分析 1 分;答对任意 3 点即可得满分) 【补充细则】(若没有概括,只有分析,按得分点给分) 1.答案的前三个要点,观点概括与举例分析可分开作答,也可合并作答;第四个要点必须将 观点概括和举例分析分开作答。 2.第一个要点的给分应围绕 “在全球 5G 通信标准统一过程中全球竞争激烈”和“中国企业 在 5G 必要专利申请的角逐中未占据绝对优势”来作答,前者点出关键词“通信标准”和“全 球竞争”,任答一个可得 1 分;后者从材料二的两则图表隐含信息解读出“中国企业未能完 全占据优势或者主导地位”,可得 1 分。 3.第二个要点的给分应围绕“应用终端与各行各业的关系”和“应用终端在实际场景中的 性能变化”来作答,各得 1 分;前者如果只答“应用终端”而没有涉及“应用终端与各行各 业”的关系的话,不给分;后者如果没有举例说明“应用终端测试在实际场景中的不稳定情 况”,不给分。 4.第三要点的给分应围绕“运营商面临的成本压力”和“归纳周期长、投资额高与回报缓 慢三个具体压力”来给分: ①如果考生能够概括出观点 “运营商面临成本压力”,即使后面三个具体压力的举例要点不 够完整,也按照观点概括 1 分和举例分析 1 分来给 2 分; ②如果考生将观点与举例合并作答,则要求必须概括出运营商的三个具体压力中至少两个, 才能给 2 分; ③如果考生完全摘抄“电信运营商 5G 网络的建设也不会一蹴而就”和“运营商将面临巨大 的高额投资与缓慢回报的成本压力”这两句,并没有观点概括,亦没有举例要点概括,只能 给 1 分。 5.第四要点的给分应严格按照“观点概括和举例分析”的格式来给分,因为“5G 网络安全 面临巨大挑战”这个观点是对材料四文本内容的整体概括,“网络数据管理存在巨大风险、 容易暴露在黑客视野、没有足够防御能力”属于举例分析。考生必须围绕材料四来进行观点 概括与举例分析。 6.答对任意 3 点即可得满分,考生答案有 3 点以上,挑选其中最好的 3 点来给分。 【评分示例】 6 分示例: 示例 1:①在 5G 通信标准仍未统一上(观点概括 1 分),各国竞争激烈,我国面临争夺 5G 市场主导地位的巨大竞争(举例分析 1 分)②5G 应用终端要适配各行业,挑战巨大(观点 概括 1 分),实际应用与普通测试差距大(举例分析 1 分)③4G 建设成本尚未收回,运营商 的成本压力大(观点概括 1 分),投资额高且回报缓慢(举例分析 1 分) 示例 2:①全球统一 5G 标准时,国家利益将引起一场不小的角逐战(观点概括 1 分);中国 企业还没有绝对优势(举例分析 1 分);②应用终端需适配各行各业,这将是极大的挑战; ③运营商在 4G 建设成本未收回的情况下开启 5G 运营面临巨大的高额投资和缓慢回报(举例 分析 1 分)等成本压力(观点概括 1 分);④5G 的“万物互联”将面对黑客的攻击(举例 分析 1 分),一旦出安全事故,网络安全代价将非常大(观点概括 1 分)。 示例 3:①5G 仍未统一通讯标准,通信行业涉及国家利益,仍需加强统一;②应用终端未东莞市 2020 届高三高考冲刺试题(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第 2页 共 5 页 能适配各行业(观点概括 1 分),实际场景运用困难,需加强产业链中各类企业合作(举例 分析 1 分);③5G 流量贬值,流量资费红利消失,在 4G 建设成本未收回的情况下,运营商 成本压力大(观点概括 1 分),5G 网络建设缓慢(举例分析 1 分);④5G 网络面临巨大的 安全风险(观点概括 1 分),对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防御问题需建立安全体系保护(举例分 析 1 分)。 示例 4:①5G 频率标准还未统一:各国为利益在 5G 统一标准中,必将相互角逐,竞争压 力大。②应用终端还未适配各行各业(观点概括 1 分):尚未给各类企业合作推出适合终端, 应用终端在实际场景中性能变化大(举例分析 1 分),③5G 成本压力大(观点概括 1 分): 流量贬值,红利消失,运营商面临高投资慢回报的成本压力(举例分析 1 分);④5G 网络安 全不够有保障(观点概括 1 分):防御力不足,智慧城市数据管理可能受到黑客攻击(举例 分析 1 分)。 8.小说从“我”的视角来塑造老田的形象,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每点 2 分,答对 3 点即可得满分。) ①作为抗洪事件的参与者,“我”见证了老田超强的治洪能力,使老田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②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我”既参与了抗洪事件的始终,还从旁了解到老田在 1954 年防汛 排涝中受伤的情况,在小说结尾处补叙出来,使老田形象更加丰满感人;③作为老田的下级, “我”在最初认识老田时觉得他疲沓散漫,后来才发现实际上他精通业务、果敢有魄力,叙 述上先抑后扬,使老田的形象更加鲜明高大。 【补充细则】 1.分析从“我”的视角来塑造老田形象的好处,分 3 点作答,每点 2 分。其中效果(好处) 表述 1 分,结合文本分析 1 分。 ①第一点效果可表述为:使老田的形象更真实可信。 分析可表述为:因为“我”是抗洪事件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也可表述为:使用第一 人称叙述。 ②第二点效果可表述为:使老田的形象更加全面、立体、丰满。 分析可表述为: “我”既参与了抗洪事件的始终,还从旁了解到老田在 1954 年防汛排涝中 受伤的情况,在小说结尾处补叙出来,或者表述为通过“我”的视角可以用多种途径、从 多个角度表现老田这一人物形象。 ③第三点效果可表述为:使老田的高大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高大”一词具体表述为老田的 优秀品质也可得 1 分。 抓住“我”的视角的有限性,分析出“我”对人物形象由不了解到 了解的过程,或者分析出先抑后扬的手法均可得 1 分。 2.给分原则不拘泥于分层、分点,而应该关注是否答出关键词句。 3.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示例】 6 分示例: 示例 1:①以“我”的视角塑造老田形象(结合文本分析 1 分),使其更具真实性(效果概 括 1 分),②以“我”的视角更全面地展现老田抗洪救灾的动作、神态,语言,转换不同的 时间,空间下的场景,(结合文本分析 1 分)使老田形象更丰富而鲜明,(效果概括 1 分) ③通过“我”对老田的逐步了解,从对步子慢,讲话无力的不解,对防洪措施的不解,对老 田的谋略、果断,领导力的敬佩与对他关节炎的了解,“我” 的态度转变,(结合文本分析 1 分)突出了老田果断周全,有勇有谋,为民的形象,(效果概括 1 分)④“我”的初来乍 到与对老田的敬佩衬托了老田形象,体现作者对其有勇有谋形象的肯定。 示例 2:①使老田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效果概括 1 分)。“我”作为抗洪事件的参与者,见 证了老田的事迹(结合文本分析 1 分);②使老田形象更加全面丰富(效果概括 1 分)。“我” 参与了抗洪事件,最后还了解到老田在 1954 年防汛排涝中受伤的情况,呼应了文章开头老 田走路慢,讲话少气无力(结合文本分析 1 分);③使老田的形象更加鲜明高大(效果概括 1 分)。通过与老田一起抗洪,改变了“我”对老田的认识,使他的形象更加鲜明(结合文 本分析 1 分)。东莞市 2020 届高三高考冲刺试题(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第 3页 共 5 页 9.小说既刻画了老田这一典型形象,也塑造了抗洪民众的群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处 理的作用。(6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每点 2 分,答对 3 点即可得满分。) ①既叙写了老田抗洪经验丰富,也写到了村民面对洪灾群策群力,点面结合,描绘了惊心动 魄的抗洪斗争场景,使小说的内容更丰富;②既刻画了老田等基层干部形象,又塑造老姜头 等普通村民抗击洪灾的群像,两者互相烘托,充分展现了中国劳动者的整体形象;③既有 基层干部身体力行,也有人民群众全员参与,反映了中国劳动者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深化 了小说的主题。 【补充细则】 1.本题围绕 3 个点给分,一是对内容表现的作用,二是对人物形象的作用,三是对主题的 作用。每个点作用概括 1 分,具体分析 1 分。每个点中的具体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答案中的第①点中老田的形象可以表述为“经验丰富”“精通业务”“有勇有谋”等。 第②点,考生如果写出“为了突出老田的形象”“由群像烘托老田的形象”也视为正确,可 以给 1 分。 3.学生也可以将题干中的“这样处理”理解为“点面结合”。指出“点面结合”1 分,结合 文本具体阐释如何点面结合 2 分,分析点面结合对内容、形象、主题的作用各 1 分。 4.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 6 分示例: 示例 1:①既有个人,又有群像,描绘了抗洪的全景(作用分析 1 分),使小说内容更丰富, 不单薄(作用概括 1 分);情节更完整,真实。②通过群像人物的描写,烘托(作用分析 1 分)出老田作为领导者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作用概括 1 分),写出他平时工作尽职尽责, 百姓听服,塑造了一个工作认真尽责的领导形象。③个人和群像人物共同治水活动,彰显了 洪水来临时万众一心抗洪救灾的精神(作用分析 1 分),凸显了以田副局长带头的村民救灾 的真实场景,使得主题更鲜明、深化(作用概括 1 分)。 示例 2:①人物上:将老田的沉稳以及堵住缺口的决心与抗洪民众、姜老头等进行对比和烘 托(作用分析 1 分),更加突出了老田的沉稳,有决心(作用概括 1 分)。②主旨上:从主人 公老田及抗洪群众两方面来写,突出了文章所表达的万众一心抗洪的必胜决心(作用分析 1 分),使得文章更加富有色彩,小说主旨得到深化(作用概括 1 分)。③ 内容上:丰富了文 章的内容(作用概括 1 分),使故事更加富有亮点和特色。④情节上:使得险情的严重性更 加真实,情节更加合理,抗洪不只有老田更有广大民众的付出才得以成功(作用分析 1 分), 使情节更具有合理性、可读性和丰富性。 13.【古文翻译评分注意事项】 1.翻译题评改时关注的顺序:先看大意,然后再看重点词的意思。 2.关于大意分的说明:大意分体现为“读懂”,只要句子结构基本完整,主谓宾的意思接近, 即可得大意分,其他修饰成分可以略。 13(1)且可顿兵养锐,徐以计策縻之,不忧不克也。 【参考答案】我们最好暂且安顿军队,养精蓄锐,慢慢用计策来牵制他们,不必担心不能 打败他们。(答出“顿”“縻”“克”意各 1 分,句意 2 分) 【补充细则】 1. 大意部分,2 分 只要句子结构基本完整,主谓宾的意思接近,即可得大意分。 大意分落在“且”和补充主语上。 ①“且”,翻译为“姑且/暂且/暂时“等均可。但不能理解为“而且” ②在句前增加一个主语“我们”,如果翻译中未能体现添加了主语,则该点不得分。 2. 解词部分 ,3 分 ①“顿”字为“安顿”之意。补充:“顿”翻译为“休战”或“驻扎”。而考虑到具体的语境, 可将“顿”与后文一起翻译为“安顿军队”“安排军队休息”等相近的意思也可得分。 ②“縻”字翻译为“牵制”,补充:“縻”翻译为“束缚”或“消耗”;另外,根据考生的共东莞市 2020 届高三高考冲刺试题(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第 4页 共 5 页 认,较多学生将之翻译为了“攻打”,故此意项也给分 ③“克”字翻译为“打败”,补充:“克”翻译为“攻克”或“战胜”等相近的意思也可得分。 13(2)“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欲去者不禁。”因夜开城门。 【参考答案】“我们从东边来的文官和武将足以成就大事,想要走的人,我不制止。”于是 晚上打开城门。(答出“文武”“去”“因”意各 1 分,句意 2 分) 【补充细则】 1. 大意部分,2 分 只要句子结构基本完整,主谓宾的意思接近,即可得大意分。 关键得分点落在“东”和“济”上。 ①“东”,名词活用作状语“从东边”(1 分) ②“济”译为“成就”。(1 分) 2. 解词部分 ,3 分 ①“文武”为“文官和武将”之意。补充:文武官员等相近的意思也可得分。 ②“去”字翻译为“走”,补充:离开等相近的意思也可得分。 ③“因”字翻译为“于是”,补充:就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含义 2 分,分析情感 4 分) ①诗歌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屋檐前来回走动时,希望梅花和他一起欢笑,(1 分)而那些疏枝 上的梅花,也真有很多忍不住笑了起来。(1 分) ②诗歌最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移情入境,(1 分)借花的欢笑(1 分)更加突出表达了 诗人因弟弟携家迁至江陵,兄弟即将团圆(1 分)的喜悦和兴奋。(1 分)。 【补充细则】 1.含义 2 分,准确翻译最后两句每句给 1 分,意思相近即可 2.分析 4 分,落在写作手法分析和表达情感分析两个角度,每个角度 2 分 3.若有学生将“分析”与“思想情感”结合在一起回答,可酌情给分。 4.第②点中的写作手法任答 1 点给 1 分,还可以表述为:借景抒情/以景衬托等。 第②点中的思想情感任答 1 点给 1 分,还可以表述为:思念家人、与亲人团聚、与家人团聚 的愉悦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很多人都知道运动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医生也时常会建议, ① 。但运动是否会带来“幸福”或“满足”之类的积极心理影响,却少有相关研 究。最近有科学家就这个问题检视了 23 份运动与快乐幸福相关的研究文献。其中 15 份研究文献显示,经常运动者会比“肢体不勤”者的快乐感多出 52%,而 ② , 又比全不运动者高出两成。 这表明,运动与“快乐幸福”有着直接关联。其他 8 份研究文献则认为由于缺乏理论 支撑,最多只能证明运动与“快乐幸福”可能存在间接关联。根据 23 份研究文献,科学 家认为,尽管仍然缺乏理论支撑, ③ 。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①③每空 2 分,②空 1 分,共 5 分。意思对即可) ①有精神压力的人应该多运动 ②“肢体不勤”者的快乐感 ③但运动与快乐幸福间存在着关联 【补充细则】 语段分析:本语段节选自美国密歇根大学人体工学副教授陈蔚云发布的分析报告。报告显示, 运动健身的频率及质量,是建立快乐与运动间正面关系的重要因素。本语段共 7 句话。第 1 句话概述医生基于运动的作用做出的建议。第 2 句话分析缺少运动是否会带来“幸福”或“满 足”之类的积极心理影响的研究。第 3 到 5 句用文献证明运动与“快乐幸福”有着直接关联。东莞市 2020 届高三高考冲刺试题(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第 5页 共 5 页 第 6 句点明运动与“快乐幸福”可能存在间接关联。第 7 句总结文章。 1.第①空:“精神压力”1 分,“运动”1 分。 “精神压力”也可以写“感到焦虑、抑郁”、“精神疾病”等。但写“心理疾病”不得分。 2.第②空:“肢体不勤”者快乐感 1 分。意思对即给 1 分 “‘肢体不勤’者”也可以写成“偶尔运动者”“较少运动者”,强调运动不多这一类人。但 写“经常运动者”“偶尔不运动者”不得分,这里不是强调“多运动”。 “快乐感”1 分。本句话前面有“而”字表示承接,是一个复句,所以不能承前省略。 3.第③空:“但”1 分,“运动与快乐幸福间存在关联”1 分。 本句话前面有“尽管”,因此必须写出关联词“但”,也可以写“可是”“然而”等表示转折 的关联词。“运动与快乐幸福间存在关联”也可以写成“运动与快乐幸福有关”“运动与快乐 幸福相关”“运动可以带来快乐幸福”等表示关联的短语。 4.超字数,则每处另扣 1 分。关键词有错别字,则该关键词不得分。 【评分示例】 第①空 2 分示例: 示例 1:有精神压力(1 分)的病人多运动(1 分) 示例 2:有精神压力(1 分)的人要多运动(1 分) 示例 3:人们应该多运动(1 分)以缓解精神压力(1 分) 第②空 1 分示例:意思对即给 1 分 示例 1:“肢体不勤”者的快乐感(1 分) 示例 2:偶尔进行运动者的快乐感(1 分) 示例 3:很少做运动的人的快乐感(1 分) 第③空 2 分示例: 示例 1:但(1 分)运动确实能带来快乐幸福等心理(1 分) 示例 2:但(1 分)不可否认运动能带来快乐与幸福(1 分) 示例 3:可(1 分)运动也确实带来快乐(1 分) 21.下图是某医院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请根据该图说明废气和污泥是如何产生及处理的, 不超过 100 字。(6 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第 1 句 2 分,第 2 句 4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①废水经过 MBBR 生化池处理产生了废气,废气通过活性炭+紫外光催化净化后排出。 ②废水经过 MBBR 生化池和混凝沉淀池,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了污泥,污泥排入污泥贮存池, 经污泥叠螺脱水机脱水消毒后被定期清运处理。 【补充细则】 第①句:废气是废水经过 MBBR 生化池处理产生的;(这个得分点主要叙述了废气的产生,1 分)废气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活性炭+紫外光催化净化后排出(这个得分点主要叙述了废气 的处理方法,1 分)。 第②:污泥是废水经过 MBBR 生化池和混凝沉淀池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这个得分点主要 叙述了污泥的产生,1 分)污泥处理分三步,排入污泥贮存池,经污泥叠螺脱水机脱水消毒、 定期清运处理。(这个得分点主要叙述了污泥的处理,3 分,每步 1 分) 考生围绕这些拟写即可。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