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解析版)

ID:275347

大小: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7-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 z=1+i,则|z2–2z|=( ) A. 0 B. 1 C. D.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首先求得 的值,然后计算其模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得: ,则 . 故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法则和复数的模的求解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2.设集合 A={x|x2–4≤0},B={x|2x+a≤0},且 A∩B={x|–2≤x≤1},则 a=( ) A. –4 B. –2 C. 2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 2 2 2z z− ( )22 1 2z i i= + = ( )2 2 2 2 1 2z z i i− = − + = − 2 2 2 2z z− = − = 由题意首先求得集合 A,B,然后结合交集的结果得到关于 a 的方程,求解方程即可确定实数 a 的值. 【详解】求解二次不等式 可得: , 求解一次不等式 可得: . 由于 ,故: ,解得: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交集的运算,不等式的解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3.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以该四棱锥的高为边长的正方 形面积等于该四棱锥一个侧面三角形的面积,则其侧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 ,利用 得到关于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设 ,则 , 由题意 ,即 ,化简得 , 解得 (负值舍去). 2 4 0x − ≤ { }2| 2A x x−= ≤ ≤ 2 0x a+ ≤ | 2 aB x x = ≤ −   { }| 2 1A B x x∩ = − ≤ ≤ 12 a− = 2a = − 5 1 4 − 5 1 2 − 5 1 4 + 5 1 2 + ,CD a PE b= = 2 1 2PO CD PE= ⋅ ,a b ,CD a PE b= = 2 2 2 2 4 aPO PE OE b= − = − 2 1 2PO ab= 2 2 1 4 2 ab ab− = 24( ) 2 1 0b b a a − ⋅ − = 1 5 4 b a += 故选:C. 【点晴】本题主要考查正四棱锥的概念及其有关计算,考查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道容易题. 4.已知 A 为抛物线 C:y2=2px(p>0)上一点,点 A 到 C 的焦点的距离为 12,到 y 轴的距离为 9,则 p=( ) A. 2 B. 3 C. 6 D. 9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建立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设抛物线的焦点为 F,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即 ,解得 . 故选:C. 【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计算焦半径,考查学生转化与化归思想,是一道容易题. 5.某校一个课外学习小组为研究某作物种子的发芽率 y 和温度 x(单位:°C)的关系,在 20 个不同的温度 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由实验数据 得到下面的散点图: 由此散点图,在 10°C 至 40°C 之间,下面四个回归方程类型中最适宜作为发芽率 y 和温度 x 的回归方程类 | | 122A pAF x= + = 12 9 2 p= + 6p = ( , )( 1,2, ,20)i ix y i =  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散点图的分布可选择合适的函数模型. 【详解】由散点图分布可知,散点图分布在一个对数函数的图象附近, 因此,最适合作为发芽率 和温度 的回归方程类型的是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模型的选择,主要观察散点图的分布,属于基础题. 6.函数 的图像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求得函数 的导数 ,计算出 和 的值,可得出所求切线的点斜式方程,化简即可. 【详解】 , , , , 因此,所求切线的方程为 ,即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求解函图象的切线方程,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7.设函数 在 的图像大致如下图,则 f(x)的最小正周期为( ) y a bx= + 2y a bx= + exy a b= + lny a b x= + y x lny a b x= + 4 3( ) 2f x x x= − (1 (1))f, 2 1y x= − − 2 1y x= − + 2 3y x= − 2 1y x= + ( )y f x= ( )f x′ ( )1f ( )1f ′ ( ) 4 32f x x x= − ( ) 3 24 6f x x x′∴ = − ( )1 1f∴ = − ( )1 2f ′ = − ( )1 2 1y x+ = − − 2 1y x= − + ( ) cos π( )6f x xω= + [ π,π]−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得:函数图象过点 ,即可得到 ,结合 是函数 图象 与 轴负半轴的第一个交点即可得到 ,即可求得 ,再利用三角函数周期公式即可 得解. 【详解】由图可得:函数图象过点 , 将它代入函数 可得: 又 是函数 图象与 轴负半轴的第一个交点, 所以 ,解得: 所以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性质及转化能力,还考查了三角函数周期公式,属于中档题. 10π 9 7π 6 4π 3 3π 2 4 ,09 π −   4cos 09 6 π πω − ⋅ + =   4 ,09 π −   ( )f x x 4 9 6 2 π π πω− ⋅ + = − 3 2 ω = 4 ,09 π −   ( )f x 4cos 09 6 π πω − ⋅ + =   4 ,09 π −   ( )f x x 4 9 6 2 π π πω− ⋅ + = − 3 2 ω = ( )f x 2 2 4 3 3 2 T π π π ω= = = 8. 的展开式中 x3y3 的系数为( ) A. 5 B. 10 C. 15 D. 2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求得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 且 ),即可求得 与 展开式 的乘积为 或 形式,对 分别赋值为 3,1 即可求得 的系数,问题得解. 【详解】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 且 ) 所以 与 展开式的乘积可表示为: 或 在 中,令 ,可得: ,该项中 的系数为 , 在 中,令 ,可得: ,该项中 的系数为 所以 系数为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项式定理及其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还考查了赋值法、转化能力及分析能力,属 于中档题. 9.已知 ,且 ,则 ( ) A. B. C. D. 【答案】A 的 2 5( )( )x xy x y+ + 5( )x y+ 5 1 5 r r r rT C x y− + = r N∈ 5r ≤ 2yx x  +   5( )x y+ 6 5 r r rC x y− 4 2 5 r r rC x y− + r 3 3x y 5( )x y+ 5 1 5 r r r rT C x y− + = r N∈ 5r ≤ 2yx x  +   5( )x y+ 5 6 1 5 5 r r r r r r rxT xC x y C x y− − + = = 2 2 5 4 2 1 5 5 r r r r r r rT C x yx C yy y xx − − + + = = 6 1 5 r r r rxT C x y− + = 3r = 3 3 3 4 5xT C x y= 3 3x y 10 4 2 1 5 2 r r r rT C xx yy − + + = 1r = 5 2 1 3 3 2T Cy xx y= 3 3x y 5 3 3x y 10 5 15+ = π( )0,α∈ 3cos2 8cos 5α α− = sinα = 5 3 2 3 1 3 5 9 【解析】 【分析】 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将已知方程转化为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得出 ,再用同角间的三角 函数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得 , 即 ,解得 或 (舍去), 又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和同角间的三角函数关系求值,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求解能 力,属于基础题. 10.已知 为球 的球面上的三个点,⊙ 为 的外接圆,若⊙ 的面积为 , ,则球 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可得等边 的外接圆半径,进而求出其边长,得出 的值,根据球截面性质,求出球的半径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圆 半径为 ,球的半径为 ,依题意, 得 , 由正弦定理可得 , ,根据圆截面性质 平面 , , 球 的表面积 . 故选:A cosα cosα 3cos2 8cos 5α α− = 26cos 8cos 8 0α α− − = 23cos 4cos 4 0α α− − = 2cos 3 α = − cos 2α = 2 5(0, ), sin 1 cos 3 α π α α∈ ∴ = − = , ,A B C O 1O ABC 1O 4π 1AB BC AC OO= = = O 64π 48π 36π 32π ABC 1OO 1O r R 2 4 , 2r rπ π= ∴ = 2 sin60 2 3AB r= ° = 1 2 3OO AB∴ = = 1OO ⊥ ABC 2 2 2 2 1 1 1 1 1, 4OO O A R OA OO O A OO r∴ ⊥ = = + = + = ∴ O 24 64S Rπ π= = 【点睛】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应用球的截面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1.已知⊙M: ,直线 : , 为 上的动点,过点 作⊙M 的切线 ,切点为 ,当 最小时,直线 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 题 意 可 判 断 直 线 与 圆 相 离 , 根 据 圆 的 知 识 可 知 , 四 点 共 圆 , 且 , 根 据 可知,当直线 时, 最小,求出以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根据圆系的知识即可求出直线 的方程. 【详解】圆的方程可化为 ,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所以 直线 与圆相离. 依圆的知识可知,四点 四点共圆,且 ,所以 ,而 , 当直线 时, , ,此时 最小. ∴ 即 ,由 解得, . 所以以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即 , 两圆的方程相减可得: ,即为直线 的方程. 2 2 2 2 2 0x y x y+ − − − = l 2 2 0x y+ + = P l P ,PA PB ,A B | | | |PM AB⋅ AB 2 1 0x y− − = 2 1 0x y+ − = 2 1 0x y− + = 2 1 0x y+ + = , , ,A P B M AB MP⊥ 2 2PAMPM AB S PA⋅ = =△ MP l⊥ PM AB⋅ MP AB ( ) ( )2 21 1 4x y− + − = M l 2 2 2 1 1 2 5 2 2 1 d × + += = > + l , , ,A P B M AB MP⊥ 12 2 22PAMPM AB S PA AM PA⋅ = = × × × =△ 2 4PA MP= − MP l⊥ min 5MP = min 1PA = PM AB⋅ ( )1: 1 12MP y x− = − 1 1 2 2y x= + 1 1 2 2 2 2 0 y x x y  = +  + + = 1 0 x y = −  = MP ( )( ) ( )1 1 1 0x x y y− + + − = 2 2 1 0x y y+ − − = 2 1 0x y+ + = AB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以及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 转化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2.若 ,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 ,利用作差法结合 的单调性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设 ,则 为增函数,因为 所以 , 所以 ,所以 . , 当 时, ,此时 ,有 当 时, ,此时 ,有 ,所以 C、D 错误. 故选:B. 【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与方程的综合应用,涉及到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是一道中 档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若 x,y 满足约束条件 则 z=x+7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首先画出可行域,然后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其最大值. 【详解】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2 42 log 4 2loga ba b+ = + 2a b> 2a b< 2a b> 2a b< 2( ) 2 logxf x x= + ( )f x 2( ) 2 logxf x x= + ( )f x 2 2 4 22 log 4 2log 2 loga b ba b b+ = + = + ( ) (2 )f a f b− = 2 2 22 log (2 log 2 )a ba b+ − + = 2 2 2 22 log (2 log 2 )b bb b+ − + 2 1log 1 02 = = − < ( ) (2 )f a f b< 2a b< 2( ) ( )f a f b− = 2 2 2 22 log (2 log )a ba b+ − + = 22 2 2 22 log (2 log )b bb b+ − + = 22 22 2 logb b b− − 1b = 2( ) ( ) 2 0f a f b− = > 2( ) ( )f a f b> 2a b> 2b = 2( ) ( ) 1 0f a f b− = − < 2( ) ( )f a f b< 2a b< 2 2 0, 1 0, 1 0, x y x y y + − ≤  − − ≥  + ≥ 目标函数 即: , 其中 z 取得最大值时,其几何意义表示直线系在 y 轴上的截距最大, 据此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 A 处取得最大值, 联立直线方程: ,可得点 A 的坐标为: , 据此可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 故答案为:1. 【点睛】求线性目标函数 z=ax+by(ab≠0)的最值,当 b>0 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 y 轴上截距最大时,z 值 最大,在 y 轴截距最小时,z 值最小;当 b<0 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 y 轴上截距最大时,z 值最小,在 y 轴 上截距最小时,z 值最大. 14.设 为单位向量,且 ,则 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整理已知可得: ,再利用 为单位向量即可求得 ,对 变形可得: ,问题得解. 【详解】因为 为单位向量,所以 所以 解得: 7z x y= + 1 1 7 7y x z= − + 2 2 0 1 0 x y x y + − =  − − = ( )1,0A max 1 7 0 1z = + × = ,a b | | 1+ =a b | |a b− = 3 ( )2 a b a b+ = +    ,a b  2 1a b⋅ = −  a b−  2 2 2a b a a b b− = − ⋅ +      ,a b  1a b= =  ( )2 2 2 2 2 2 1a b a b a a b b a b+ = + = + ⋅ + = + ⋅ =          2 1a b⋅ = − 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及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 15.已知 F 为双曲线 的右焦点,A 为 C 的右顶点,B 为 C 上的点,且 BF 垂直于 x 轴.若 AB 的斜率为 3,则 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根据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可知, , ,即可根据斜率列出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依题可得, ,而 , ,即 ,变形得 , 化简可得, ,解得 或 (舍去).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以及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6.如图,在三棱锥 P–ABC 的平面展开图中,AC=1, ,AB⊥AC,AB⊥AD,∠CAE=30°, 则 cos∠FCB=______________. 【答案】 ( )2 2 2 2 3a b a b a a b b− = − = − ⋅ + =        3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2bBF a = AF c a= − 3BF AF = 2bBF a = AF c a= − 2 3 b a c a =− 2 2 23 3c a ac a− = − 2 3 2 0e e− + = 2e = 1e = 2 3AB AD= = 1 4 − 【解析】 【分析】 在 中,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 ,可得出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 、 ,可得出 ,然 后在 中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 的值. 【详解】 , , , 由勾股定理得 , 同理得 , , 在 中, , , , 由余弦定理得 , , 在 中, , , , 由余弦定理得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 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设 是公比不为 1 的等比数列, 为 , 的等差中项. (1)求 的公比; (2)若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答案】(1) ;(2) .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结合等差中项关系,建立公比 的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ACE△ CE CF BC BD BF BCF cos FCB∠ AB AC⊥ 3AB = 1AC = 2 2 2BC AB AC= + = 6BD = 6BF BD∴ = = ACE△ 1AC = 3AE AD= = 30CAE∠ =  2 2 2 32 cos30 1 3 2 1 3 12CE AC AE AC AE= + − ⋅ = + − × × × = 1CF CE∴ = = BCF 2BC = 6BF = 1CF = 2 2 2 1 4 6 1cos 2 2 1 2 4 CF BC BFFCB CF BC + − + −∠ = = = −⋅ × × 1 4 − { }na 1a 2a 3a { }na 1 1a = { }nna n 2− 1 (1 3 )( 2) 9 n n nS − + −= q (2)由(1)结合条件得出 的通项,根据 的通项公式特征,用错位相减法,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1)设 的公比为 , 为 的等差中项, , ; (2)设 的前 项和为 , , ,① ,② ① ②得, , .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基本量的计算、等差中项的性质,以及错位相减法求和,考查计算求 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8.如图, 为圆锥的顶点,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 为底面直径, . 是底面的内接 正三角形, 为 上一点, . (1)证明: 平面 ; (2)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 【解析】 { }na { }nna { }na q 1a 2 3,a a 2 1 2 3 12 , 0, 2 0a a a a q q= + ≠ ∴ + − = 1, 2q q≠ ∴ = − { }nna n nS 1 1 1, ( 2)n na a −= = − 2 11 1 2 ( 2) 3 ( 2) ( 2)n nS n −= × + × − + × − + + − 2 3 12 1 ( 2) 2 ( 2) 3 ( 2) ( 1)( 2) ( 2)n n nS n n−− = × − + × − + × − + − − + − − 2 13 1 ( 2) ( 2) ( 2) ( 2)n n nS n−= + − + − + + − − − 1 ( 2) 1 (1 3 )( 2)( 2)1 ( 2) 3 n n n nn − − − + −= − − =− − 1 (1 3 )( 2) 9 n n nS − + −∴ = D O AE AE AD= ABC P DO 6 6PO DO= PA ⊥ PBC B PC E− − 2 5 5 【分析】 (1)要证明 平面 ,只需证明 , 即可; (2)以 O 为坐标原点,OA 为 x 轴,ON 为 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算出平面 的法 向量为 ,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利用公式 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由题设,知 为等边三角形,设 , 则 , ,所以 , 又 为等边三角形,则 ,所以 , ,则 ,所以 , 同理 ,又 ,所以 平面 ; (2)过 O 作 ∥BC 交 AB 于点 N,因为 平面 ,以 O 为坐标原点,OA 为 x 轴,ON 为 y 轴建 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 ,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PA ⊥ PBC PA PB⊥ PA PC⊥ PCB n PCE m cos , | || | n mm n n m ⋅< >=      DAE△ 1AE = 3 2DO = 1 1 2 2CO BO AE= = = 6 2 6 4PO DO= = 2 2 2 26 6, ,4 4PC PO OC PB PO OB= + = = + = ABC 2sin60 BA OA=  3 2BA = 2 2 23 4PA PB AB+ = = 90APB∠ =  PA PB⊥ PA PC⊥ PC PB P= PA ⊥ PBC ON PO ⊥ ABC 1 2 1 3 1 3( ,0,0), (0,0, ), ( , ,0), ( , ,0)2 4 4 4 4 4E P B C− − − − 1 3 2( , , )4 4 4PC = − − − 1 3 2( , , )4 4 4PB = − − 1 2( ,0, )2 4PE = − − PCB 1 1 1( , , )n x y z= 由 ,得 ,令 ,得 , 所以 ,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 ,得 ,令 ,得 , 所以 故 , 设二面角 的大小为 ,则 . 【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以及利用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运算 能力,是一道容易题. 19.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羽毛球比赛,约定赛制如下:累计负两场者被淘汰;比赛前抽签决定首先比赛 的两人,另一人轮空;每场比赛的胜者与轮空者进行下一场比赛,负者下一场轮空,直至有一人被淘汰; 当一人被淘汰后,剩余的两人继续比赛,直至其中一人被淘汰,另一人最终获胜,比赛结束.经抽签,甲、 乙首先比赛,丙轮空.设每场比赛双方获胜的概率都为 , (1)求甲连胜四场的概率; (2)求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 (3)求丙最终获胜的概率. 【答案】(1) ;(2) ;(3) . 【解析】 【分析】 (1)根据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求得事件“甲连胜四场”的概率; (2)计算出四局以内结束比赛的概率,然后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可求得所求事件的概率; (3)列举出甲赢的基本事件,结合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出甲赢的概率,由对称性可知乙赢的概率 和甲赢的概率相等,再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可求得丙赢的概率. 0 0 n PC n PB  ⋅ =  ⋅ =   1 1 1 1 1 1 3 2 0 3 2 0 x y z x y z − − − = − + − = 1 2x = 1 11, 0z y= − = ( 2,0, 1)n = − PCE 2 2 2( , , )m x y z= 0 0 m PC m PE  ⋅ =  ⋅ =   2 2 2 2 2 3 2 0 2 2 0 x y z x z − − − = − − = 2 1x = 2 2 32, 3z y= − = 3(1, , 2)3m = − 2 2 2 5cos , 5| | | | 103 3 n mm n n m ⋅< >= = = ⋅ ×      B PC E− − θ 2 5cos 5 θ = 1 2 1 16 3 4 7 16 【详解】(1)记事件 甲连胜四场,则 ; (2)记事件 为甲输,事件 为乙输,事件 为丙输, 则四局内结束比赛的概率为 , 所以,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为 ; (3)记事件 为甲输,事件 为乙输,事件 为丙输, 记事件 甲赢,记事件 丙赢, 则甲赢的基本事件包括: 、 、 、 、 、 、 、 , 所以,甲赢的概率为 . 由对称性可知,乙赢的概率和甲赢的概率相等, 所以丙赢的概率为 . 【点睛】本题考查独立事件概率的计算,解答的关键就是列举出符合条件的基本事件,考查计算能力,属 于中等题. 20.已知 A、B 分别为椭圆 E: (a>1)的左、右顶点,G 为 E 的上顶点, ,P 为直 线 x=6 上的动点,PA 与 E 的另一交点为 C,PB 与 E 的另一交点为 D. (1)求 E 的方程; (2)证明:直线 CD 过定点. 【答案】(1) ;(2)证明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可得: , , ,即可求得 ,结合已知即可求得: ,问题得解. :M ( ) 41 1 2 16P M  = =   A B C ( ) ( ) ( ) ( ) 41 14 2 4P P ABAB P ACAC P BCBC P BABA  ′ = + + + = × =   31 4P P′= − = A B C :M :N BCBC ABCBC ACBCB BABCC BACBC BCACB BCABC BCBAC ( ) 4 51 1 972 2 32P M    = + × =       ( ) 9 71 2 32 16P N = − × = 2 2 2 1x ya + = 8AG GB⋅ =  2 2 19 x y+ = ( ),0A a− ( ),0B a ( )0,1G 2 1AG GB a⋅ = −  2 9a = (2)设 ,可得直线 的方程为: ,联立直线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即可求得点 的坐标为 ,同理可得点 的坐标为 ,即可表示出直线 的方 程,整理直线 的方程可得: ,命题得证. 【详解】(1)依据题意作出如下图象: 由椭圆方程 可得: , , , , 椭圆方程为: (2)证明:设 , 则直线 的方程为: ,即: 联立直线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可得: ,整理得: ,解得: 或 将 代入直线 可得: ( )06,P y AP ( )0 39 yy x= + AP C 2 0 0 2 2 0 0 3 27 6,9 9 y y y y  − +  + +  D 2 0 0 2 2 0 0 3 3 2,1 1 y y y y  − −  + +  CD CD ( )0 2 0 4 3 23 3 yy x y  = − −   2 2 2: 1( 1)xE y aa + = > ( ),0A a− ( ),0B a ( )0,1G ∴ ( ),1AG a= ( ), 1GB a= − ∴ 2 1 8AG GB a⋅ = − =  ∴ 2 9a = ∴ 2 2 19 x y+ = ( )06,P y AP ( ) ( )0 0 36 3 yy x −= +− − ( )0 39 yy x= + AP ( ) 2 2 0 19 39 x y yy x  + =  = + ( )2 2 2 2 0 0 09 6 9 81 0y x y x y+ + + − = 3x = − 2 0 2 0 3 27 9 yx y − += + 2 0 2 0 3 27 9 yx y − += + ( )0 39 yy x= + 0 2 0 6 9 yy y = + 所以点 的坐标为 . 同理可得:点 的坐标为 直线 的方程为: , 整理可得: 整理得: 故直线 过定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简单性质及方程思想,还考查了计算能力及转化思想、推理论证能力,属 于难题. 21.已知函数 . (1)当 a=1 时,讨论 f(x)的单调性; (2)当 x≥0 时,f(x)≥ x3+1,求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当 时, 单调递减,当 时, 单调递 增 (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首先对函数二次求导,然后确定导函数的符号,最后确定原函数的单调性即可. (2)首先讨论 x=0 情况,然后分离参数,构造新函数,结合导函数研究构造所得的函数的最大值即可确定 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详解】(1)当 时, , , 由于 ,故 单调递增,注意到 ,故: . 的 C 2 0 0 2 2 0 0 3 27 6,9 9 y y y y  − +  + +  D 2 0 0 2 2 0 0 3 3 2,1 1 y y y y  − −  + +  ∴ CD 0 0 2 2 2 0 00 0 2 22 2 0 00 0 2 2 0 0 6 2 9 12 3 3 3 27 3 31 1 9 1 y y y yy yy xy yy y y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0 00 0 0 0 2 2 24 2 0 0 00 0 8 32 3 3 8 3 3 1 1 16 9 6 3 y yy y y yy x xy y yy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22 2 00 0 4 2 4 3 3 23 3 3 3 y y yy x xyy y  = + = − −− −   CD 3 ,02      2( ) exf x ax x= + − 1 2 ( ),0x∈ −∞ ( ) ( )' 0,f x f x< ( )0,x∈ +∞ ( ) ( )' 0,f x f x> 27 ,4 e − +∞  1a = ( ) 2x xx ef x= + − ( )' 2 1xf x e x= + − ( )'' 2 0xf x e= + > ( )'f x ( )' 0 0f = 当 时, 单调递减, 当 时, 单调递增. (2)由 得, ,其中 , ①.当 x=0 时,不等式为: ,显然成立,符合题意; ②.当 时,分离参数 a 得, , 记 , , 令 , 则 , , 故 单调递增, , 故函数 单调递增, , 由 可得: 恒成立, 故当 时, , 单调递增; 当 时, , 单调递减; 因此, , 综上可得,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最有效的工具,而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对导数 的应用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往往与解析几何、微积分相联系. (2)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单调性;已知单调性,求参数. (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极值),解决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4)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 ),0x∈ −∞ ( ) ( )' 0,f x f x< ( )0,x∈ +∞ ( ) ( )' 0,f x f x> ( ) 31 12f x x≥ + 2 31 12 xe ax x x+ − + 0x ≥ 1 1≥ 0x > 3 2 1 12 xe x x a x − − − − ( ) 3 2 1 12 xe x x g x x − − − = − ( ) ( ) 2 3 12 12' xx e x x g x x  − − − −  = − ( ) ( )21 1 02 xe x xh x x− − − ≥= ( )' 1xh x e x= − − ( )'' 1 0xh x e= − ≥ ( )'h x ( ) ( )' ' 0 0h x h≥ = ( )h x ( ) ( )0 0h x h≥ = ( ) 0h x ≥ 21 1 02 xe x x− − −  ( )0,2x∈ ( )' 0g x > ( )g x ( )2,x∈ +∞ ( )' 0g x < ( )g x ( ) ( ) 2 max 72 4 eg x g −  = =  27 ,4 e − +∞  22.在直角坐标系 中,曲线 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轴正半轴 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 (1)当 时, 是什么曲线? (2)当 时,求 与 的公共点的直角坐标. 【答案】(1)曲线 表示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2) . 【解析】 【分析】 (1)利用 消去参数 ,求出曲线 的普通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2)当 时, ,曲线 的参数方程化为 为参数),两式相加消去参数 , 得 普通方程,由 ,将曲线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联立 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1)当 时,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两式平方相加得 , 所以曲线 表示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 (2)当 时,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所以 ,曲线 的参数方程化为 为参数), 两式相加得曲线 方程为 , 得 ,平方得 , 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 曲线 直角坐标方程为 , 联立 方程 , 的xOy 1C cos , sin k k x t y t  =  = (t ) x 2C 4 cos 16 sin 3 0ρ θ ρ θ− + = 1k = 1C 4k = 1C 2C 1C 1 1( , )4 4 2 2sin cos 1t t+ = t 1C 4k = 0, 0x y≥ ≥ 1C 2 2 cos ( sin x t t y t  = = t 1C cos , sinx yρ θ ρ θ= = 2C 1 2,C C 1k = 1C cos (sin x t ty t =  = 2 2 1x y+ = 1C 4k = 1C 4 4 cos ( sin x t t y t  =  = 0, 0x y≥ ≥ 1C 2 2 cos ( sin x t t y t  = = 1C 1x y+ = 1y x= − 2 1,0 1,0 1y x x x y= − + ≤ ≤ ≤ ≤ 2C 4 cos 16 sin 3 0ρ θ ρ θ− + = 2C 4 16 3 0x y− + = 1 2,C C 2 1 4 16 3 0 y x x x y  = − + − + = 整理得 ,解得 或 (舍去), , 公共点的直角坐标为 . 【点睛】本题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合理消元是解题的关系, 要注意曲线坐标的范围,考查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函数 . (1)画出 的图像; (2)求不等式 的解集. 【答案】(1)详解解析;(2) . 【解析】 【分析】 (1)根据分段讨论法,即可写出函数 的解析式,作出图象; (2)作出函数 的图象,根据图象即可解出. 【详解】(1)因为 ,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2)将函数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可得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12 32 13 0x x− + = 1 2x = 13 6x = 1 1,4 4x y∴ = = 1 2,C C∴ 1 1( , )4 4 ( ) | 3 1| 2 | 1|f x x x= + − − ( )y f x= ( ) ( 1)f x f x> + 7, 6  −∞ −   ( )f x ( )1f x+ ( ) 3, 1 15 1, 13 13, 3 x x f x x x x x   + ≥ = − −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