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
山东省 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打靶题Ⅰ)
地理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
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 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俄 17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万里茶道”与当今世纪的“中俄输油气管
道”并称为“世纪动脉”,“万里茶道”由晋商开拓并主导,以福建武夷山的下梅
为起点,北上经晋中谷地到达大同,通过东口张家口、西口归化,经库伦到达俄
国。据此完成 1-2 题。
1.晋商成为“万里茶道”的核心,是因为山西地处
A.集散中心 B.种植产地 C.消费市场 D.加工产地
2.晋商把茶叶加工成茶砖,其主要目的是
A.便于运输 B.美化包装 C.提升品质 D.方便饮用
3.俄国大量需求茶叶,是由于茶叶
A.属于奢侈品,利润高 B.能改善高脂饮食结构
C.有抗寒、抗湿的功效 D.具有明显的药用功能
传统村落也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价
值的村落。截至 2019 年 6 月,国家先后公布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其中黄
河流域(下图所示)现存 673 个。据此完成 4-5 题。 第 2 页 共 7 页
4.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分布于
A.湿润地区 B.平原地区 C.行政中心附近 D.河流附近
5.黄河下游流域传统村落少主要因为
A.经济落后 B.开发历史短 C.涝灾多发 D.旱灾多发
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
城镇的情况下,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老龄化水平的现象。下图为 2000-2010
年我国各地区乡村分布变化示意图(暂缺港澳台数据),从各地区乡村数量和平均
规模的变化特点来看,乡村分布正在经历三种类型的变化:乡村碎片化、乡村收缩、
乡村扩张。据此完成 6-7 题。
6.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第 3 页 共 7 页
A.农村生育率低 B.农村居民身体素质好
C.农村青壮年外流 D.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7.乡村碎片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A.辽宁 B.贵州 C.四川 D.内蒙古
某学校高一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内容时,选择学
校附近开阔平坦的地方用指南针、量角器等进行研学实践活动(如右下图示意)。
某日 11 时 20 分(北京时间)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夜晚测得的北极星高度(量角
器方位固定不变,如左下图所示)。还观测到,这一天过后,同一时刻、同一地
点测量学生的身影稍变短。据此完成 8-9 题。
8.根据活动情况记录可判断,观测地点位于
A.华北平原 B.长白山区 C.塔里木盆地 D.云贵高原
9.观测日期为当地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浏阳菊花石最早发现于湖南浏阳河上游大溪河中,具有层理构造。下图为大
溪河某菊花石矿区出露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 10-11 题。
10.从成因上看,浏阳菊花石为第 4 页 共 7 页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11.与沿 XY 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是指持续 2 年或 2 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下图
示意我国主要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分布。据此完成 12-13 题。
12.影响东部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风速 D.光照
13.西部山地多年冻土下界较同纬度的东部山地高,主要原因是
A.土温高 B.土质硬 C.土壤干 D.土层厚
土壤水分是土壤关键的物理性质,又是土壤系统养分循环和维持植物生长的
主要因子。其高度的时空变异性主要受不同区域自然和人为作用共同影响。在干
热河谷地区,土壤水分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因子,探讨干热河谷区不同林草植
被下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可为干热河谷区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植被快
速恢复等方面提供基础资料。下图示意我国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不同林草植被下
旱、雨季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读图,分析 14-15 题。第 5 页 共 7 页
14.对比旱、雨两季三种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可知
A.同一植被覆盖下,雨季土壤含水量大于旱季
B.雨季,同一深度林地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最小
C.随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差异减小
D.旱季,植被类型是影响土壤水分变异的主要因素
15.与灌丛地相比,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林地所在坡段降水较少 B.森林所在坡段坡度较大
C.乔木树冠大,蒸腾作用强 D.林地坡段人类活动更频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乌克兰是世界重要的优质葵花籽生产国,目前人均 GDP 低于我国。自 2012
年开始,我国 M 公司在敖德萨投资生产葵花籽油。葵花籽成熟后统一收割,及
时运送到工厂加工。M 公司采用欧 洲脱壳压榨技术制取葵花籽油,所有工序全
程机械化运作,所产的葵花籽油品质优良,生产成本 低,通过管道被运送到 2km
外的港口装船,主要销往我国。下图为乌克兰简图。第 6 页 共 7 页
(1)说明 M 公司所产葵花籽油品质优良的原因。(6 分)
(2)简述 M 公司所产葵花籽油生产成本低的主要原因。(4 分)
(3)与公路运输相比,说明 M 公司采用管道运输将葵花籽油运往敖德萨港的理由。
(4 分)
17.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 在 21 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
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
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
园区。第 7 页 共 7 页
(1)说出 B 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4 分)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4 分)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4 分)
(4)近年来在 P 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
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
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4 分)
观点 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 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
长江源区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地形、降水、冰雪融水等影响,形成
了大量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每年 4-10 月份,
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
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每年的冬春季午后,“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源地,
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下图示意沱沱河
“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第 8 页 共 7 页
(1)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原因。(4 分)
(2)分析每年 4-10 月份,沱沱河“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条
件。(3 分)
(3)分析“辫状河道”在冬春季午后成为风沙源地的原因。(4 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毛乌素沙地(如左下图所示)位于陕西榆林市明长城中段西北的农牧交错带
上,年降水量约为 250~440 毫米。地形多为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曾经
河水清澈,水草肥美。近千年来,由于气候变迁、不合理开垦和战乱等,该地地
面植被丧失殆尽,逐渐扩展成我国第四大沙漠。1959 年以来,这里大力兴建防
风林带,引水控沙,引洪淤地,如今的毛乌素沙漠已从陕西省版图上消失。2011
年,某种业公司在榆林市流转土地 22000 亩,陆续建成四个大型农场,主要种植
玉米、马铃薯和优质牧草等农作物。种植中,作物秸秆冬季往往不收割,次年播
种前再收割,生态效益显著。第 9 页 共 7 页
(1)分析毛乌素沙地能够成功恢复植被的自然原因。(4 分)
(2)简述毛乌素沙地变成森林后地表径流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 分)
(3)根据资料分析改良毛乌素沙地、发展种植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4 分)第 10 页 共 7 页打靶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B D C C A B A B D A C D C
【答案】16.(1)原料品质好;(2 分)靠近(优质)葵花籽产区,便于及时运输和加
工,减少营养物质流失(或保证品 质);(2 分)生产技术先进。(2 分)
(2)劳动力(或土地)成本较低;(2 分)所有工序全程机械化运作,生产效率高(或
可节省劳动力成本)。 (2 分)
(3)液体,适合管道运输;运输距离短,输油管道建设投资少;管道运输运量大,
安全性、损耗少 和连续性好(四点至少答出两点);装卸次数少,运输效率高。(每
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答案】17.(1)位于 30°N 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
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
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
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
高的农业。(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4)观点 A:有利。
论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
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
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观点 B:不利。
论据: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
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等环境问题。
【答案】18.(1)河流两岸比降(落差)大,雨季季节性洪水流速快,侵蚀和搬运能
力强,泥沙来源丰富;河床平坦开阔,流速慢,两岸侵蚀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河床
内;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河流水量大,水流易分叉;枯水期沙洲裸露。(每点 2 分,共 4 分)
(2)4—10 月份沱沱河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浅滩沙洲广布,水源和食物丰富;浅
滩水系阻挡了大量的天敌。(每点 1 分,共 3 分)
(3)冬季河流封冻,河面光滑,摩擦力小,风力增大;冬春季水位低,沙洲裸露,
内部水分少,抗风力侵蚀能力较弱;午后大气对流运动旺盛,利于扬沙。(每点 2
分,共 4 分)
【答案】19.(16 分)(1)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多,植被
易成活;(2 分)地势较低且靠近河流,地下水资源较丰富。(2 分)
(2)变化:地表径流减少,(1 分)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变小。(1 分)原因:植被覆
盖率高,截留降水多、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缓,下渗增多;(2 分)地下根系发达,
涵养水源能力强。(2 分)
(3)营造防护林,恢复地表植被,抑制风沙活动,可有效减少沙尘天气(或抑制风
沙活动);空气湿度增大,改善气候条件;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增多,增加土
壤粘度、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涵养水源,河流径流量更稳定;秸秆冬季不收割,
有利于削减风力、减轻风沙侵蚀;喷灌可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每
个要点 2 分,共 4 分;答出其中 3 个要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