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陈奕运供稿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1.(北京 2017)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5分)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体(字体)。(2分)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3分)
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 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
心理学上有一种“凡勃伦效应”,即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lài( )。这具体表现为希望他人看到自己的支付能力,通过建立心理优势实现自我满足。现实中,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品、服务的真实性价比。但一些人或是因为生活①(A.品位B.品味)的过高定位,或是为了寻求②(A.特殊B.特定)群体的社会认同,往往会陷入“虚假需求”的泥淖( ),不自觉地接受某些和实际收入并不匹配的消费理念。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给生活的承重墙涂抹几缕亮色,________,破坏了应有的平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青lài( ) 泥淖( )
(2)为空白处选出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4分) ①___ _ ②___ _
(3)结合上下文,划线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墙上的色彩和谐被打破了 B.但是他们打破了原有和谐的色彩
C.实际却是悄悄抽走了几块“砖” D.实际上墙上的砖被悄悄抽走了
3. (株洲 20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4.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2分)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5.下面这则申请书有两处格式错误,请找出并修改。(2分)
申请书
尊敬的校团委: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成立了吉他社团。本人喜欢音乐和乐器,并有一定的基础,请求加入吉他社团,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请校团委批准!
2020年3月13日
申请人:XXX
(1) 。
(2) 。
6.班级要召开“我看小事”的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参与解决。(9分)
(1)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着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了人品修养的高下。大家想拟一个能突出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请你拟一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
(2)小组推选李明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李明请大家为他列举一种人们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请你来完成任务吧!(3分)
生活现象:
(3)演讲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小声说笑,作为主持人,请你结合本次班会主题对他们提出忠告,你会怎样说?(60字左右)(4分)
二、名著阅读(7分)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共(186封,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请大根据对全书的阅读,按要求作答。
7.填空题。(4分)
(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 )家。 A.钢琴 B.翻译 C.书法
(2)《傅雷家书》是一部( )。 A.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励志篇 C、.随笔
8.判断题。((对的打“√”;错的“×”)(3分)
(1)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的人。( )
(2)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随遇而安。( )
(3)《傅雷家书》凝聚着对祖国、儿子的爱。( )
三、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阅读下面选段,完成第9—12题。(13分)
《最后一次讲演》(节选)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2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9.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4分)
(1)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2)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10.选文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3分)
11.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3分)
12.选文第二段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选段,完成第13—16题。(11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3.阅读选段,属于正确论点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4.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3分)
15.“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3分)
16.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2分)
(三)(学科网)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7—21题。(9分)
《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节选)
雨 果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人物。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他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甲]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个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在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乙]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有删改)
17.雨果在这篇演讲中。是怎样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8.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意的? (3分)
19.赏析文中[甲][乙]两处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五、写作与表达(50分)
20.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符合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