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常熟市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答案)

ID:277144

大小:985.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历史 2020.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第 I 卷为选择题,第 II 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 100 分,考 试时间为 90 分钟。 2.请将第 I 卷客观题的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卷上,第 II 卷答案用黑色钢笔直接书写在答 题卷上的规定位置。 第 I 卷 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的征伐只能 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始创皇帝名号,着 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由天命所“赐予”。这说明了 A.周代天命观念的消亡 B.秦朝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神权不再与王(君)权相结合 D.秦始皇欲打破旧的权力逻辑 2.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 ①宗法观念 ②自然经济 ③道家思想 ④理学思想 ⑤社会习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3.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只通 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 十载,幸大盜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巳瓦解4.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 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 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 A.走向成熟的轨迹 B.因循反复的特点 C.天下私有的本质 D.集权体制的根源 5.读下表,表中根据史实得出的推论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梁启超曾指出:“今日列强之通患,莫甚于资本过度,而无道以求厚贏,欲救此敞,惟有别 趋一土地广人民众而母财涸竭之地,而全地球中最适此例者,莫中国若。”下列条约的内容能 体现梁启超观点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1905 年 5 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 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 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 A.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 C.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8.陈独秀说,“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 背驰”。可见,陈独秀意在 A.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反孔批儒以开民智 C.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治国之术 D.否定孔子及其思想 9.近代中国国民党曾经发表宣言指出:“目前中国之唯一需要在建设统一政府。统一政府成立, 则外足以抵抗帝国主义之恫吓压迫,内足以断绝军阀之祸国殃民”,该宣言发表的历史阶段应 该是 A.中华民国建立之初 B.在国民大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全民抗日战争时期 10.下图是民国三十年为壮大中国空中作战力量而发行的一种债券,这体现出当时A.国民政府推行人民战争路线 B.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空战阶段 C.国民政府增发货币以备抗战 D.国民政府借助统一战线抗战 11.1948 年 4 月 30 日,中共中央发表著名的“五一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 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 联合政府!”这一方针 A.明确了建立新中国的基本路径 B.首次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C.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D.赋予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2.“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将东北地区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将东部 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影响这两次决策的共同因素是 A.苏联对我国的积极援助 B.国内阶级矛盾的发展变化 C.对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 D.便于接受国外资金和技术 13.1979 年,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985 年后,他又说“我们不要贫穷的社 会主义”。这些论断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上述论断反映出邓小平 A.肯定了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B.认识到改革就是要解放生产力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不断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14.“5 月 6 日,西方母亲节这天,他(熊光远)和数万老兵走上台北街头,要求台湾当局准许他 们回乡探亲。老兵们一起合唱歌曲《母亲你在何方》,整个集会哭声一片,令人动容。他们的 要求引发了台湾社会广泛同情。10 月 14 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11 月 2 日,老兵熊光远拿到了第 001 号探亲证。”上述场景发生于 A.1979 年 B.1987 年 C.1992 年 D.2008 年 15.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第-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的西绒线胡同正式挂牌开张 后,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社记者采访后,发出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 放的又一次进行”。“又一次进行”的含义是指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6.美国史学家斯东说:“苏格拉底需要鸩酒,就像耶稣需要十字架一样,来完成一项使命, 这项使命却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里的“使命”就是履行苏格拉底的理念。该“理念”是 A.美德即知识 B.质疑神灵 C.法律至上 D.追求民主 17.中世纪晚期至 18 世纪之间,欧洲人均肉类消费量是下降的。如用谷物衡量德意志工人的工 资购买力,在 1500 年到 1650 年之间下降了约 50%。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受“商业革命”的影响 C.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D.受“价格革命”的影响 18.“它所代表的,不仅是新的科学理论取代旧的,而且要求人类对世界和人类本身进行再思 考。更具体地说,它要求西方人抛弃那些得到最广泛把握和赞同的旧观念。”此处的“它”指 的是,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 19.1836 年 6 月,英国一部分工人和手工业者组织了“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提出废除统治 阶级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各种反动立法,要求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要求社会一切阶级获得平 等的地位。这表明当时在英国 A.民众要求废除议会立法权 B.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提高 C.议会的贵族色彩浓厚 D.工人运动有科学理论指导 20.列宁说:“7 月 3-4 日的运动是用游行的方式促使苏维埃掌握政权的最后一次尝试。也就 是从那时起,在苏维埃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实际上把政权交给了反革 命。”这表明当时的俄国 A.武装起义的方针已经确定 B.革命对象主要是妥协主义者 C.改变斗争的策略势在必行 D.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开始具备 21.斯大林曾说:“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假如我们不是唯一 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 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这说明斯大林认为 ①核心任务是实现工业化 ②工业化是维护无产阶级政权的重要途径 ③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提供条件 ④工业化快速得到了实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④ 22.1970~1973 年,法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5.8%。但是 1974~1980 年最高的年增长率也仅为 4.6%,其中 1975 年还出现 0.3%的负增长。1973 年以前,法国的通胀率一直被控制在 10%以 内,但在 1974 年首次突破两位数达到 15.2%,此后直至 1981 年,这一数字基本均在 10%以上。 这表明 20 世纪 70 年代法国A.“福利国家”制度弊端日显 B.“滞胀”状态长期存在 C.“混合经济”效果逐渐降低 D.步入“新经济”转型期 23.阅读下表《2009~2012 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从中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加快 B.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不断萎缩 C.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实力相对上升 24.下列哪一国际组织可以为中国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城镇化均衡发展,保障农村生活,扩 大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改革公共部门等事务提供帮助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5.《出了毛病》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作者有意用外观散乱的结构来显示他所描 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同时调动其丰富的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使读者在凄 然的笑声之后去回味,去思索。下列作品与其创作流派一致的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人间喜剧》 C.《安徒生童话》 D.《等待戈多》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1 分,第 29 题 13 分,共 50 分。 26.(14 分)在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长期博弈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选拔官员和文学之士,让他们在内省侍从左右,他们因随时得到天子垂 询而得以参与大政。同时宫中传发书奏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武帝在临 终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将军,辅政新帝(汉昭帝),领尚书事,为内朝之主,大将军领尚书事 由此成为惯例。西汉后期,丞相制开始向三公制变迁,到东汉初年,太尉、司徒、司空等三 公成了宰相,宰相的独尊已被三公分权所取代。 ——摘编自张传玺、王邦维《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 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 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 他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 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 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此类谕旨即所谓的“廷寄”。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4 分) (2)据材料二,概述三省制度的变化。(2 分) (3)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5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加强君权的基本策略。(3 分) 27.(12 分)战略核武器不仅是遏制对手的重要筹码,也是军事手段在当代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 的表现形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联政府于 1955 年 1 月 17 日声明,将帮助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动原子 能和平利用”,并提供用于科学研究的原子反应堆和供研究的裂变材料。 ——王纪一《毛泽东与“两弹一星”战略决策》 材料二 60 年代初,苏联撕毁援助合同时,我国国民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防 尖端科技项目是“上马”还是“下马”,意见很不一致。毛泽东明确指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 术,不能放松或下马。 ——摘编自王素莉《“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历史经验》 材料三 中国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在刚实现建交的法国引起热烈反响。戴高乐政府的 官员普遍表示欢迎,新闻界普遍给予肯定,众多民间人士更表达了自己的祝贺。法国人认为 中国在进入联合国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并将在第三世界赢得更多的尊敬。戴高乐的“喉 舌”报纸指出,中国的成功说明世界和平不能只取决于美苏,中国研制原子弹是符合逻辑的, 呼吁法国应进一步壮大核力量。 ——摘编自梁清峰《苏美英法四国对中国 1964 年爆炸首颗原子弹的反应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援助中国核研究的原因。(2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国民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指 出国家坚持发展核武器的主要目的。(4 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当时法国对 华外交的出发点。(6 分) 28.(11 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或四个阶段。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 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全球化空前曲折及调整时期,一战爆发 和 1930 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全球化开始了第一次逆转过程;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 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 来。总体上看,近 500 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 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 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 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材料三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 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 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 TPP 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 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出全球化发展进程的若干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波全球化浪潮” 的最终成果。(4 分) (2)据材料二,“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二、三,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 原因。(5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应对“逆全球化暗流”所秉持的理念。(2 分) 29.(13 分)法国学者拉布鲁斯指出:“载入科学技术史册的,不仅有创造与发明的智力和个人因素,而且还有传播这种创造和发明的社会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 期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 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崛起雕像、阅读原文。……若无西欧有利的社会氛 围,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在这个环境中,匠人与学者之间的 鸿沟被缩小。匠人在文艺复兴期间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 世纪)基督教传统的衰落是许多因素其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科学发展,其次是 新科学事实的发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社会革命的冲击下,宗教内部从信仰到行动都 发生了变化,他们也会和世人一样,对阻碍科学发展的障碍进行批评和反对…… ——李思孟、宋子良《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17 世纪的科学工作十分成功,但其成就的性质殊出意外。……人们开始把牛顿 的方法十分不恰当地应用于整个自然科学中去,甚至应用到神学和伦理学中去。认为人类单 凭理性和计算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 18 世纪哲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它已经远远地超出 了科学思想的范围。……18 世纪变成了一个理性的世纪,虔诚而保守的牛顿成为法国大革命 的先驱。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资料”指的是什么?“科学革命”为什么能够在文艺 复兴时代发生?(4 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 14~18 世纪世界史相关史实,围绕“近代思想文化运动与科学发展的 关系”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 晰;250 字左右)(9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