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业 :高一地理作业 2 人口空间的变化
1.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入员。近年未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
450 万,约 130 万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去农村创业。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大量的“城归族”将首先改变农村人口的( )
A.受教育水平 B.职业构成 C.地区分布 D.性别比例
2.城归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 )
A.增大了交通运输压力 B.加大了城市病的强度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增大了城乡经济差距
2.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春运是一道特殊的风景。2017 年春运期间,某网站发
布了我国《2017 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下图为 2017 年 1 月春运网络购票
十大出发城市分析。据此完成下面两道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 年春运出发地的十大城市除北京外,其余都分布在南
方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 )
A.乡村生态良好,吸引城市居民
B.经济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
C.侨乡众多,海外游客迅猛增加
D.气候温暖,来此越冬人数增加
(2)某网站发布的《2017 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
出我国的( )A.环境人口容量 B.城市科教水平
C.人口迁移状况 D.城市建设水平
3.“候鸟式”养老,是一种特殊的养老方式,像鸟儿一样随着季节变化,选择不
同的地方旅游养老。酷暑前,“候鸟一族”飞去哈尔滨、大连、青岛等北方城市,冬
天则去三亚、广州等南方城市“取暖过冬”。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地每年到海
南三亚过冬的老人超过 40 万人。据此完成 1-2 题。
1.影响“候鸟式”养老方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异 B.地区间就业机会差异
C.地区间气候条件差异 D.地区间医疗水平差异
2.“候鸟式”养老对迁入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A.缓解人地矛盾 B.提高科技水平 C.带动服务业发展 D.降
低住房价格
4.下图为 2019 年春运十大出发地和十大目的地统计图。读图,完成 1〜2 题。
1.导致每年“春运”期间人口大规模迁徙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灾害 B.传统文化 C.国家政策 D.经济危机
2.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成为春运旅客集中出发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收入高
②历史文化传承好,文化先进
③交通运输便利,出行方便
④环境人口容量大,开放程度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5.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
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
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
A.男性比例降低 B.女性比例降低 C.青壮年比例降低 D.村
中心人口减少
2.“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 )
①播种面积减小
②机械化水平下降
③农药用量增加
④技术进步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
A.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B.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 D.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6.农村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农村户口的人,农村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农村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农村人口外流率
=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常住人口×100%。农村人口外流率用来反映农村人口的外流状
况。下图示意 1978—2017 年我国农村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1978—2017 年,我国农村人口外流率最高的年份是( )
A.1995 年 B.2007 年 C.2014 年 D.2017 年(2)近年来,我国农村户籍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农村老龄化程度缓解 B.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C.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 D.农产品的商品率下降
7.根据下表所给资料,完成 1~2 题。
省区
辽
宁
京
津冀
山
东
沪
苏
浙
江
福
建
广
东
人均 GDP(元)
1
1017
1
0087
9
409
1
4413
1
2906
1
1293
1
1180
第二产业占 GDP 比
重(%)
5
0.21
4
6.96
4
9.69
5
0.25
5
2.74
4
3.65
5
0.39
第三产业占 GDP 比
重(%)
3
9.01
4
2.31
3
5.46
4
1.27
3
6.26
4
0.01
3
9.26
省外迁入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0
.19
0
.35
0
.10
0
.46
0
.60
0
.40
1
.32
1.对外省人口吸引力最弱的是( )
A.辽宁 B.福建 C.山东 D.广东
2.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
A.京津冀 B.广东 C.浙江 D.沪苏
8.读“1850 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
其原因是什么?
(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______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A.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立
C.环境质量的改善 D.环境难民的影响
(4)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
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参考答案
1.答案:1.B; 2.C
解析:1.大量“城归族”在农村地区创业,会带动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使农村
居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大量的“城归族”将首先改变农村人口的
职业构成。故选 B。
2.农民工回到农村创业,完善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使人口的跨地区流动性减弱,减小了地区之间
的交通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病。故选 C。
2.答案:(1)B;(2)C
解析:(1)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差异。春运出发地主要分
布在南方地区,共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外
来人口,春节前民工返乡过年,B 项正确;乡村生态良好,吸引城市居民迁移主要
为人口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迁移,与南北方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无关,A 项错误;
春运即春节前后的交通运输,以外出务工人员和离校返乡学生为主体,海外游客和
越冬人数比重较小,C、D 项错误。
(2)某网站发布的《2017 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反映我国东部各大城市
春运网购车票所占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我国的人口迁移情况,C 项正确;
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图中数据并未体现上述影响因素,A 项错误;城市的科教水平和建设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发展影响,不能通过网络购票这一现象反映,B、D 项错误。
3.答案:1.C; 2.C
解析:1.“候鸟式”养老是一种特殊的养老方式,像鸟儿一样随着季节变化,选择不
同的地方旅游养老。形成“候鸟式”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故选:C。
2.读材料可知,“候鸟式”养老,像鸟儿一样随着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地方旅游养
老,可以带动服务发展。故选:C。
4.答案:1.B; 2.A
解析:1.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
节日,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风俗传统习惯,平时在外工作、务工、经商的人都会在春
节前回团聚,所以有了“春运”。其影响因素属于传统文化因素。故 B 正确,ACD 错误。
2.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广东、上海、北京、浙江等
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同时环境人口容量大,开放程度高,吸引大量外
地人口到此工作、生活。历史文化传承、交通便利不是促使人口大规模迁入的主要
影响因素。故 A 正确,BCD 错误。
5.答案:1.C; 2.D; 3.B
解析:1.由题意知,农村“人口空心化”是指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务工,故最
科学的表述是指农村青壮年比例降低,而不是男性比例降低、女性比例降低、村中
心人口减少,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作物播种面积减小,①对;
机械化水平会提高,②错;农药用量增加与耕地低效益无关,③错;农业技术进步会比
较缓慢,④对。综上,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
3.A.农产品的种类不一定丰富,A 错误。B.耕地流转将会带来某种农作物种植规
模的扩大,专业生产程度会提高,B 正确。C.市场预测会更准确,农产品价格波动减
小,C 错误。D.农村劳动力会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人口依然会流向城市,D 错误。故
选 B。
6.答案:(1)C;(2)B解析:(1)根据农村人口外流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农村户籍人口和农村常住
人口差异越大,外流率就越高。结合图中信息,通过计算可得,我国农村人口外流
率最高的年份是 2014 年。故选 C 项。
(2)农村常住人口下降明显,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促
使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根据现实情况可知,外流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伴随着
青壮年的外流,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A 项错误,B 项正确。由于农村青
壮年的外流,农业劳动力主体弱化,复种指数下降,C 项错误。农村人口外流,单
位人口耕地面积增加,使得农产品商品率提高,D 项错误。
7.答案:1.C; 2.D
解析: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
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根据表格可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
重中山东省最低,故 C 正确,ABD 错误。
2.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越大,人均 GDP 越高,省外迁入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越高,结合表格可知,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沪苏,故 D 正确,ABC 错误。
8.答案:(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
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
(2)国内人口迁移
(3)ABC
(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解析:美国 19 世纪中期以来,国内人口流动非常频繁,曾出现四次国内人口迁
移的高潮。第四次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由于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冷湿,
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推力因素(而西部和南部又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
业、阳光充足和空气清新等拉力因素),促使人口从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冷冻地带”向
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又具备了城市环境改
善和经济的重建等拉力因素,从而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