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卷B(河南专版).doc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卷B(河南专版).doc

ID:278144

大小:1.16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0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期末检测卷 B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蛮横/横幅    丧乱/丧魂落魄    千挑万选/挑拨离间 B.辗转/碾轧 寒噤/正襟危坐 出类拔萃/鞠躬尽瘁 C.缥缈/渺小 钟磬/罄竹难书 避暑纳凉/开天辟地 D.纤夫/纤指 勉强/强词夺理 朝气蓬勃/朝夕相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蜿蜒    霹雳舞    讲信修睦    振耳欲聋 B.挂罥 尾椎骨 携手并进 奈人寻味 C.黧黑 一股劲 岩壁巉峻 草长莺飞 D.巍峨 雕塑感 永往直前 接踵而至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4.古诗文默写。(8 分) (1)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2)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一切景语皆情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点明时间,渲染了秋风怒吼、风势极大的恶劣的天气情况,为后文作者叙事抒情做铺 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云梦泽水 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这种景象让人心胸激荡。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 分) (1)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 的特点。 《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将《傅雷家书》推荐给你的父母,并说明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2 分) 新华网郑州 8 月 31 日电(王雅楠) 8 月 31 日上午,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自 2016 年秋季开始,在全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 动,并定于 9 月 9 日下午在河南省实验小学正式启动。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8 分) 材料一:2016 年摩拜单车横空出世,引爆共享单车市场。摩拜单车和 ofo,以及小鸣单车、 优拜单车等品牌单车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共享单车整体用户数 已达 1886.4 万。下载相应 app 后须先支付押金,扫二维码或蓝牙连接后开锁,就可以开始 骑行了。费用便宜,每次大概一元左右。 材料二: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了方便,同时也遭遇到了公众不文明行为的困扰。一段时间以 来,接二连三曝出“负面”新闻:原本是用来“分享”的单车被私自上锁或搬回自家、二维 码被蓄意破坏甚至作伪,造价不低的单车“被肢解”“被上树”“被焚烧”…… 材料三: (1)关于共享单车,你从以上三则材料中能得出哪些结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共 16 分) 祖父和他的牛 ①祖父爱牛,是因为从小就与牛打交道。对地处浙东四明山麓的小山村而言,耕牛就是最重 要的生产工具。没有耕牛,庄稼的收成就无法保障。因为家里养了牛,孩提时的祖父,白日 便天天与牛在一起。 ②我从小寄养在小山村祖父祖母家,颇能感受祖父对牛的爱怜。祖父赶牛耕田时,似乎很少 吆喝,虽手握竹鞭,但那竹鞭小得似乎只能用来挠痒,且只是悬而不抽。我很是纳闷,同样 的牛,何以到了祖父手里,就那般驯服了呢? ③渐渐地,我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每当田间休息时,祖父并不急于吃我送去的点心,而是将 牛牵到田塍旁的水渠边,先让牛饮水解渴,再让它吃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草料。看着牛不慌不 忙、舒心惬意地吃着草,祖父这才安心地坐下来吃点心。可不知为何,祖父一边吃着点心一 边仍不安地双眼紧盯着耕牛,我心里想祖父怎么这么不放心呢。“你看,这畜生又来了,拍 死你!”不一会儿,只见祖父一把放下碗和筷,像离弦的箭一样,腾地冲向耕牛,用他那长 着老茧但却结实有力的手“啪”地按向耕牛的臀部一侧。未等我反应过来,祖父已经带着他的战利品回来了。原来,他拍死了一只体积硕大的牛虻。他神情严肃地说:“这牛虻最讨厌, 总是吸牛的血,若时间长了,叮咬的次数多了,牛会生病的。” ④每次耕田回来,祖父总是赶牛下溪滩,用他那把自制的大板刷替耕牛洗澡。到了暑天的晚 上,祖父还会在牛棚一隅点上一堆驱蚊蝇的草,以确保耕牛能睡上一个安稳觉,好好恢复体 力。冬天是耕牛歇息的时光,一般养牛者只是给准备一些稻草吃就完事了。然而,祖父还是 会千方百计地去一些山坡暖阳处找寻青草。即便是准备稻草,他也是精心挑选。牛棚的窗户 破漏了,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自己动手去修。年三十的傍晚,他还会烧一锅粥并掺和些蔬菜给 牛吃。他笑呵呵地对家人说:“人要过年,可别忘了牛。没有牛的帮助,哪来丰收?”同样 的牛,大凡经祖父打理过的总是长得格外地膘肥和健壮。按祖父的说法,那就是“一分投入 一分产出,放水则必缩水”。 ⑤养了这多年的牛,牛会老,也会死,村里人称为“倒”。按照传统的习惯,以及当年的政 策规定,牛只有“倒”了,才可宰牛并分配给各家各户。祖父祖母家,有时能分到一二斤牛 肉。无论是宰牛的现场抑或家里烧煮牛肉之时,祖父总是在自言自语“罪过罪过”中远走, 去亲戚家做客。 ⑥祖父九十三岁以前还在放牛,只是不同于当年为生产队养牛,这牛是他自己买的。他说, 看不到牛,心里堵得慌。因为牛,祖父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充实。尽管农村而今实现了机械化 耕田,这牛已然失去了它本来耕田的价值,但祖父还是像先前那样爱着他的牛,视其为伴, 精心侍弄,毋敢懈怠。有一年,祖父将养了几年的一头牛转让给了附近村里的村民,可想不 到,几个月后它竟偷偷跑了回来,细心的祖父发现这头牛的身上有几处伤痕。祖父爱怜不止, 于是跟人家商量,又把它买了回来,直至善终。 ⑦祖父这种对待耕牛的态度,在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淳朴认知。须知道, 物也是有尊严的,对待物的态度,究其实,也是对待人的态度和对待自己的态度。祖父走后, 我记得最深的,恰恰是他赶着拖犁铧的老牛,耕耘在小山村无垠的土地上,翻飞一坨坨肥沃 的泥土,像一种丰收的预告。 8.文章围绕“祖父和他的牛”主要写了五件事,请结合下面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的两件事。 (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休息时祖父先让牛吃喝然后自己才吃饭。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祖父远离宰牛现场和烧煮牛肉的场所。 ⑤自己买牛放,与其相伴度过晚年。 9.说说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祖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不安地双眼紧盯着耕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将第④段中画线句改为“人不可忘恩负义,过年,不能忘却牛的贡献,是牛的辛勤 劳作,换来了五谷丰登”。你认为好不好?请阐述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一处伏笔,请在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作用。(4 分) 我很是纳闷,同样的牛,何以到了祖父手里,就那般驯服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共 12 分)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 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 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 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 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 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 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 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 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 5~10 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 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 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 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 80 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 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 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 得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 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 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 2004 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 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 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 800 岁! (选自《博物》总第 146 期,有删改)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6—19 题。(共 10 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二)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 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 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节选自《千里之马》) 【注】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浪费掉。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故故虽有名马 故人不独亲其亲      B.称不以千里称也 称善者久之 C.尽一食或尽粟一石 担中肉尽 D.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语段(一)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语段(一)和语段(二)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20—21 题。(共 4 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从修辞角度做简要赏 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50 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 分) (1)题目: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长久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 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 嬉戏和休息……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在一 起,它已经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 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 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期末检测卷 B 1.A(hèng/héng,sāng/sàng,tiāo/tiǎo;B.zhǎn/niǎn,jìn/jīn,cuì;C.miǎo,qìng,bì/pì; D.qiàn/xiān,qiǎng,zhāo) 2.C(A.振—震;B.奈—耐;D.永—勇) 3.B 4.(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4)八月 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5.(1)示例一:《朝花夕拾》,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童 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 情思,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夕拾”。示例二:《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书名中“钢铁”比喻保尔 一生经历了童年的黑暗、战场的搏杀、感情的波折、工地的艰辛以及疾病的摧残等磨炼,最 终战胜这些困难成为钢铁一般的革命战士。(2)这本书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 艺术进行悉心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循循善诱,感情真挚。 6.标题:2016 年秋季起河南省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理由:特别强调了时间是 “2016 年秋季起”;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有吸引力。 7.(1)①共享单车在我国发展迅速;②共享单车使用简单方便;③共享单车的使用存在 疏于管理、遭到破坏的困扰;④亟待法律法规引导市民合理停放共享单车。(每点 1 分,共 4 分)(2)示例:①政府和社会加大共享单车规范停放的宣传力度,政府制定相应有效的法规 来规范市民停放共享单车的行为。②设定停车桩方便市民停放共享单车。(建议合理,每点 2 分) 8.①祖父赶牛时只拿一个小竹鞭,并且悬而不抽。③祖父给牛细心洗澡,为牛驱赶蚊 蝇,精心准备饲料,修牛棚,为牛过新年。 9.动作描写,“盯”是目不转睛地看,体现出祖父的专注程度,表现了祖父对牛的关 心和爱护。 10.不好。原句采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更强调了牛的贡献,更能表现祖父对牛的感情;原句的语句更简洁,符合祖父的身份和性格;原句留下了更多空白给读者自己去补充,更有 味道,改句都是大道理,太过直白和说教。 11.呼应内容:③至⑥段用具体事例呼应,第⑦段用“须知道,物也是有尊严的,对待 物的态度,究其实,也是对待人的态度和对待自己的态度”这句话来呼应和深化主题;这样 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12.点明说明对象(1 分),引出下文(1 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 分)。(意思对即可) 13.生命指征水平极低(1 分),新陈代谢速率非常缓慢(1 分)。(意思对即可) 14.不能(1 分)。“几乎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 了完全不呼吸,这与常识不符合,也不符合科学真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 点(2 分)。(意思对即可) 15.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2 分)。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 和冬眠有关(2 分)。(意思对即可) 16.A(因此;B.著称/称赞;C.形容词作动词,吃尽/完;D.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 驱赶/马鞭) 17.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 以千里马而著称。 18.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 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才能的政治主张。 19.语段(一)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以千里 称”。语段(二)因为君主渴求和采纳正确的建议,使“千里马”得以脱颖而出。(意思接近即 可) 【语段(二)译文】我听说古代有个国君想用千金购买千里马,过了很多年仍找不到。一 位近侍之臣对国君说:“请让我来找它吧!”国君派遣他出去寻找。三个月后找到了一匹千 里马,(可是)马已经死了,他花费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颅,回来报告国君。国君非常生气地 说:“我要的是活马,你白费五百金买这死马的尸骨回来有什么用?”侍臣回答道:“一匹 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金买下,况且是活的马呢?天下人都一定会认为大王是真心实意要用重 价买千里马的,而且识货,说话算话。很快就会有人献马!”果然不出一年,国君得到了多 匹别人献来的千里马。 20.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表 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21.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犹如想出仕而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 22.略。

资料: 4978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