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中 21 届高三上期开学测试
地理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读某地区地形图,完成 1—3 题。
1.图中 a、b 两条河流
A.均向东流 B.a 向东流,b 向西流
C.均向西流 D.a 向西流,b 向东流
2.图示 c、d、e、f 四地中,站在山峰上可以看到
A.c 地 B.d 地 C.e 地 D.f 地
3.该地区欲在 a、b 两河之间修建一条运河把两河连接起来,图中四条线路可行的是 A.④ B.③ C.② D.① 下图为河南省登封观星台(34°N,113°E),台下有一长堤,横梁位于长堤上方 6 米
高位置,长堤位于观星台的正北方。完成 4—6 题。
高三 地理试题 第 3页(共 8 页)
4.图中照片,摄影师面向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5.当北京时间 12:00 时,横梁的影子位于长堤的
A.正中间 B.偏西 C.偏东 D.不确定
6.当横梁在长堤上的影子距离观星台为 6 米时,登封市
A.昼长夜短 B.昼渐长 C.日出东南 D.日落西北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根据一年内太阳的位置变化把二
十四节气分列在十二个月中,每月的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节气”是古人 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对时令、气候、物侯等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读二十四节气示意 图,完成 7—9 题。
7.十月份的“节气”是
A.白露 B.秋分 C.寒露 D.霜降
8.在郑州市,白昼时间与”谷雨”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A.处暑 B.雨水 C.霜降 D.惊蛰
9.二十四节气中反映降水的是
A.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B.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 D.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下图为“某日 120°E 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 10—12
题。
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20°N B.该日,新加坡正午太阳位于正南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昼长于夜
11.甲地日落时刻为
A.19 时 B.17 时 C.18 时 D.20 时
高三 地理试题 第 3页(共 8 页)
12.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与甲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当日照时长低于 10 小时 30 分时,某品种菊花才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读表,回答 13—14 题。
日期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3 月 1 日
6:48
18:21
6 月 1 日
5:21
19:20
9 月 1 日
6:00
18:46
12 月 1 日
7:03
17:21
13.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
A.2 月 B.5 月 C.8 月 D.11 月
14.仅从光照角度考虑,该品种菊花在下列四个城市中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A.石家庄、武汉、郑州、长沙 B.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
C.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 D.郑州、石家庄、武汉、长沙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下图示意 l907 年南极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位置(下左图)和 1957-1993 年哈雷站 1 月 和 7 月低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下右图)。据此完成 15—16 题。
15. 1 月份,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
A. 1.5km B. 8.5km C. 12.5km D. 22.5km
16. a 月,高度 1.5km 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A. 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B. 冰面强烈辐射冷却 C. 冰架融化消耗热量 D. 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2018 年 12 月中旬至 2019 年 1 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气 温 0℃线一度南压至华南地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2-4℃。 我国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来修建,受此天气影响,高速公路的桥面往往 比附近路面结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冰层厚,导致多条高速公路被迫关闭。据此完成
17—18 题。
高三 地理试题 第 3页(共 8 页)
17.造成上述天气现象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18.桥面比附近路面更容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是桥面
A.水汽充足 B.获得地面热量少 C.风力更大 D.获得太阳辐射少
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图 7),回答 19—20 题。
19.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
A.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 B.全球变暖
C.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 D.生物多样性增加
20.与乙处热带雨林成因有关的是
①暖流 ②寒流 ③东北信风 ④东南信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
21—22 题。
21.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22.图中环流状况出现时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南非草原上草木葱茏 D.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风盛行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 23—24 题。
高三 地理试题 第 6页(共 8 页)
2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4.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岸地区有寒流流经
B.是世界该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区域 C.全年风力都较强,都是 4 级风
D.自然带是温带荒漠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 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 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 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 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 25—26 题。
25.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
26.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昼夜温差小 B.夜间多云 C.强风 D.大气逆辐射弱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 1l0°E),乙(40°N,115°E) 是近地面的两点,据此完成 27—28 题。
27.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示合理的是
高三 地理试题 第 6页(共 8 页)
A.① B.② C.③ D.④
28.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甲地沙尘漫天 B.乙地晴朗少云 C.甲地连续性降水 D.乙地“梅雨”连绵
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 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回答 29—30 题。
29.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径流
30.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调解城市局地气候 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
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 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第ⅠⅠ卷 (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读我国大别山东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
(1)简述该区域地形特征。(4 分)
高三 地理试题 第 6页(共 8 页)
(2)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①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短需多 长。(2 分)
(3)比较②处和③处河流水量大小,并说明理由。(4 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 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早在 18 世纪就存在海上丝路——海参贸易航线。每年
12 月份“茫咖撒人”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再向东至卡奔塔利亚湾进行海参捕捞、加 工,于 7 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再通过华商输送到中国厦门,能满足当时中国海参需求的
1/4;直至 19 世纪末南澳政府禁止海参捕捞而结束。据记载,1792 年船队满载返航时在图 中甲地附近遭遇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
材料二 下图为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如表为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降水(单位:
mm)资料。
月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望加锡
734
533
391
235
127
66
48
15
32
83
273
549
艾利安格拉
204
243
269
181
37
10
4
1.3
4
16
55
161
(1)描述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6 分 )
(2)从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分析“茫咖撒人”前往澳洲北海岸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与 航线的合理性。(4 分)
(3)根据材料分析,当时望加锡远洋海参捕捞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 分)
(4)“茫咖撒人”回归途中在甲地会遭遇的气象灾害可能是什么?分析该灾害的形成过 程。(4 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 分)
太巴列湖(位置见下图)是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湖岸地势多 陡峭。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 213 米,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 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 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 平。
高三 地理试题 第 8页(共 8 页)
(1)比较太巴列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4 分)
(2)分析太巴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3 分)
(3)简述太巴列湖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5 分)
高三 地理试题 第 8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