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西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ID:281201

大小:65.7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8 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 文 命题: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共 8 页,答题卡 2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填涂学号; 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谓言官,是指拥有上疏言事和弹劾官员权力的官员,包括监官和谏官,合称台谏。监官就是职司监察的官员,主 要秉承皇帝旨意监察各级官吏;谏官则是负责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谏、促其改正的官员。随着皇帝集权的强化,谏官制 度自元朝以后便遭到虚置甚至废止。不过,监官却承继言官的传统,兼负谏官的职责。在明代,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明 代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明代言官制度既具有专业性督察和通盘性监督并举的特点,又具有“位 卑权重”的特点。 一般而言,六科给事中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督,属于专业性督察;都察院御史则对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进行 监察,属于通盘性监督。这是大面上的专与通的结合。实际上,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 六科给事中虽然针对六部事务进行专门性监察,但也对其他事务进行通盘性的监督。如洪武间,工科给事中陈洽等人上 疏称:如果大臣犯了重罪,虽蒙皇帝恩宥,上朝时不宜仍列本班,必须稍加降抑,以示劝惩。显然这不是对工部事务作 监察,而是对刑部和礼部事务进行督察。因此,明代言官既有专业分工,又不受分工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纠弹和监察 功能。而且,明代都察院与六科互不统属,可互相弹劾,彼此制约。 明代言官的两大主体——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均只是正七品官员,但却拥有对上至内阁首辅,下 至州县官吏进行弹劾和纠察的权力。特别是六科,虽然官员品级很低,但却是个独立的机构,无上级机关掣肘,可以有 效实行监察。明代言官之所以设计成位卑权重的模式,与传统言官制度一样,主要是考虑到监察的有效性,如果言官地 位很高,他就会“爱惜羽毛”和“明哲保身”,不愿冒政治风险去监察他人,以免受到还击。地位低的言官,会在“赤脚 的不怕穿鞋的”心理驱使下,孤注一掷地弹劾权臣,即使被贬也损失不大;若冒险成功,则一战成名,名利双收。明代 统治者正是考虑到这种因素,故将言官设计成“位卑权重”的状态。 明代的六科给事中,针对六部的专门事务进行专业督察,虽然级别很低,但却是独立机构,不隶属任何机构,如此 才能行使监察之权。我们今天在完善监察制度时,也应该让监察机构拥有独立的地位,不受上级机关的掣肘,以便更好 地发挥监察职能。明代言官制度,是君主与儒臣双方协商和博弈后建立起来的,由于缺乏人民群众的介入和参与,因此 最终难以起到更大的作用。当今,在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应该在设计监察制度时,引入人民群众的 力量,对政府官员实行民主监督,这样才能有望克服传统言官制度的弊端。 (摘编自谢贵安《明代言官制度的历史镜鉴》,《人民论坛》2018 年 5 月 12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明代的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他们都属于监官,可监察官吏,却无劝谏君主之责。 B. 明代的六科给事中属专业性督查,却并不局限于此,但都察院御史则只做通盘性监督,不做专业性督察。 C. 我国当今的监察制度只要借鉴明代让监察机关独立的经验,并引入人民群众力量,就必定能克服传统言官制度的弊端。D. 明代统治者考虑到监察的有效性,因此将言官设计成“位卑权重”的状态,并使其保持独立,不受上级机关掣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按总分总结构展开,在提出言官制度的论题后从两个方面展开分述明代言官制度的特点,最后阐述写作意图。 B. 文章第二段举明朝洪武年间工科给事中陈洽等人上疏的例子意在说明明代的六科给事中有责任监督刑部和礼部。 C. 文章第三段“爱惜羽毛”“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论述语言生动活泼,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具体,饶有趣味。 D. 文章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并且能够和我国当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来挖掘传统言官制度的现代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从明代言官的构成来看,明代只有监官而没有谏官,这是皇帝集权强化的结果。 B. 明代都察院与六科互不统属,可互相弹劾、彼此制约,这有助于强化监察效果。 C. 言官地位过高会导致其顾虑重重,不利于监察工作,因此明代言官“位卑权重”。 D. 明代言官制度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有很大历史局限性,因此是落后的制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 4 月 15 日下午,一场巨大的火灾席卷了法国巴黎市中心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火灾令巴黎圣母院受损 严重,但大教堂主体建筑和一些重要文物得以保存。 大火发生后,工程人员逐渐固定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结构,起重机把部分建筑材料运走。消防部门称,他们已冷却大 教堂的墙壁及从屋顶跌下的碎片,外墙再没有倒塌的风险。 巴黎圣母院短期内难以对外开放,负责管理圣母院的主教表示,他相信法国总统马克龙有关圣母院能在 5 年内完成 重建的承诺,他期望届时圣母院能恢复原貌。他较早前表示,圣母院大火迅速蔓延,或与电脑系统故障有关。 负责监督巴黎圣母院消防安全系统设计的建筑师承认,他们低估了火势蔓延的速度,造成比他们预计更严重的后果。 他们一直认为,阁楼的古老橡木木材会缓慢燃烧,即使圣母院的保安要花约 6 分钟登上阁楼确认起火后,才通报消防部 门,仍有充裕时间灭火。但这次火灾由警钟响起,到消防员携带重型器材登上阁楼开始灭火就需 20 分钟,多番延误才导 致损失惨重。 有消防安全专家批评巴黎圣母院火灾应变机制不合理,而建筑师为了避免水浸及损毁建筑结构,拒绝在阁楼装设洒 水器及防火墙,也低估了这幢复杂建筑物所需的防火措施。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 年 04 月 22 日) 材料二: 巴西国家博物馆去年 9 月发生大火后,12 日首次对媒体开放。2000 万件馆藏仅 10%得以被幸运救出。预计整个修复 工作将在 2020 年完成。 巴西国家博物馆位于里约热内卢市,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曾是葡萄牙和巴西皇室的居所,后成为巴西历史上最悠 久也是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去年 9 月初,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大火,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除了外墙之外,全部被烧毁。 2000 万件收藏品中,除了本身耐高温的陨石以及保存在钢制柜子里的古生物样本以外,多达 90%的藏品被破坏。火灾原 因至今尚不清楚,巴西联邦警察仍在调查起火原因。 截至目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已抢救出约 2000 件完整的文物或文物碎片,抢救出的文物包括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美洲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卢西亚”,以及距今上千万年的化石和贝壳等。巴西《环球报》13 日称, 研究人员表示已救出文物的数量远超预期。 巴西新闻网站“Terra”称,由于建筑物的天花板、多处墙壁和若干楼层被烧毁,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对整个建筑进 行加固。目前,博物馆的加固措施已经能够允许人们走进建筑物内部,展开救援工作。 文物抢救协调员克劳迪亚称,经历大火之后,文物都非常脆弱,一经碰触就有可能会被损毁。目前的抢救工作仍然 非常“表面”,只是记录、查找等基础工作。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凯尔勒表示,抢救工作虽然进展顺利,但抢救出来的文 物暂时无处存放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节选自《环球时报》2019 年 2 月 15 日) 材料三: 山西省大同市西郊 16 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 1 公里,存有主要洞窟 45 个,大小窟龛 254 个,石雕造像 59000 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200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1500 年来,石窟不断经受着大自然的风化、雨水等侵害。 “从目前的保护手段来看,人类并没有能力通过化学、物理的方法来彻底阻止石窟老化。”浙江大学文化遗产院副教 授李志荣说,遵守考古学的原则和方法,把石窟现存的信息全面、科学地记录,原真地呈现,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从 2003 年起,云冈石窟就开始了数字化探索。据宁波介绍,云冈石窟通过与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长期研究与探索, 逐步形成了依托高精度测绘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手段, 永久地保存云冈石窟珍贵文物及历史档案的方法。 数据采集建档是第一步。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生成洞窟中各个方向的剖面图,使洞窟得以多角度展示,为云冈 石窟建起三维“数字档案”。 在高清三维数据的支持下,云冈石窟研究院打造了一套基于 VR 眼镜的沉浸式石窟体验系统。该系统可支持最多 15 人同步在云冈石窟第 18 窟的虚拟场景中进行漫游,游客还可乘坐虚拟的莲花升至空中欣赏石窟高处的艺术细节。 借助于精准数据,云冈石窟得以复制还原,皇家石窟的宏伟气势得以跨时空跨地域展现。 (节选自《新华网》2019 年 4 月 23 日) 材料四: 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区刘亚楼旧居等 7 处不可移动文物遭拆除案,行政追责 34 人,刑事追责 7 人;湖北红安县七里 坪革命旧址遭破坏案,违法建筑被拆除,行政追责 8 人,刑事追责 3 人……近日,国家文物局对外通报“文物法人违法 案件专项整治行动(2016—2018 年)”情况,曾经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几起文物破坏案件,再次走进人们视线,成为我们 整治文物违法犯罪的标志性案件,也见证着我们保护文物、维护文物安全的坚定决心和坚实行动。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无论是登临万里长城,还是探 访石刻洞窟,无论是瞻仰革命遗址,还是踏足名人故居,只要你走近文物,就能穿越历史的烟云,与过往的岁月对话, 与绵延的文明相拥。可以说,文物是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文物一旦毁损,消失的不只是文物本身,还有文 物背后珍贵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深蕴的精神。 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破坏文物的现象仍 不时发生。以长城为例,“拆砖建房”者有之,“将野长城用水泥抹平”者有之,“为了修路将长城强行掐断”者亦有之。 而在当前各种破坏文物的行为中,法人违法已成影响文物安全的首要风险。据了解,在国家文物局督察督办的文物违法 案件中,法人违法占比高达 76%。解决文物法人违法难题,还需地方政府加强文物安全主体责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开展 文物保护工作,同时,文物行政部门和执法机构监管责任也亟待进一步加强。 (节选自《中国文化报》2019 年 4 月 19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 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凯尔勒表示,文物抢救修复工作进展顺利,但文物的存放问题暂时没有得到解决。 B . 负责监督巴黎圣母院消防安全系统设计的建筑师认为,阁楼的古老橡木会缓慢燃烧,发生火灾后仍有充裕时间进行灭 火。 C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院副教授李志荣认为,目前的保护手段无法彻底阻止石窟老化,把石窟现存的信息全面、科学地记 录,原真地呈现,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D .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破坏文物的现象仍不时发生。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巴黎圣母院大火造成损失惨重,不仅与电脑系统故障有关,更是因为负责监督消防安全系统设计的建筑师低估了火势 蔓延的速度,没有在阁楼装设洒水器及防火墙。 B .在高清三维数据的支持下,人们运用 VR 眼镜足不出户就能近距离感受到云冈石窟的艺术魅力。 C .整治文物违法犯罪,不仅需要地方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还需要文物行政部门和执法机构加强监督 和监管。 D .巴西国家博物馆 2000 万件馆藏仅 10%得以被幸运救出,这些文物经历大火之后非常脆弱,一经碰触就有可能会被损毁, 修复难度非常大。 6、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请你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几点建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烟火气 吕峰 自我有了记忆,母亲就与灶台、与烟火联系在了一起。灶台是乡村生活的恒久风景,它和那些粗糙干裂的手掌、那 些因烟熏火燎而迎风流泪的眼睛,共同构成了农家生活最本质的背景,掩映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凡常四季。有了灶 台就有了安宁和温饱,就有了繁衍和生存。   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有一个大大的灶台,里面镶嵌着一口大大的铁锅。母亲忙碌之时,身影总是被白炽灯映照着, 在墙壁上晃来晃去。她在灶前煮东西的时候,便把我放在厨房门口的一张小小的矮凳上。我坐在那儿,托着腮,看灶下 熊熊的火,把整间厨房照得通红,而母亲瘦削的脸也淡淡地染上一层美丽的红晕。此刻,母子俩都没有说话,只有食物 的香味,兀自在小小的空间里静静地回旋。   当时的条件相当艰苦,母亲总是想尽办法改善生活。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无非是在玉米饼中加点白菜或绿 豆做成的馅儿,或是偶尔炒个糖豆,蒸个花卷。母亲每每为了哄我多吃一些,便带我做一些小游戏。现在回想起来,玉 米饼如何下咽似乎已经记不起来了,而留在记忆深处的则是那缭绕在灶台前无法割舍的浓浓亲情。   那时候,村里的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一个灶间,有一个烟囱通向屋顶。每当在野外割草或是放学回来,老远就会看到 炊烟从村子里的一座座青灰色或红色的瓦房间袅袅升起。每当炊烟升起时,就会看见田埂上许多荷锄归来的人们朝着各 自熟悉的那道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对于孩童们来说,我们熟悉村子里的每一座房子,也熟悉每一个烟 囱、每一道炊烟。透过炊烟,我们可以知道是谁家的母亲在做饭;透过炊烟,我们可以亲吻四处飘逸的饭香,咂巴着口 水,生出对生活的眷恋和向往;透过炊烟,我们还可以懂得父亲的汗水怎样瘦了自己的筋骨,肥了田间的谷穗。灶台和 烟火就是乡下人的日子,是乡情浓聚成的一道优美独特的风景线,也是乡亲们生活的希冀和灵魂。   在我看来,烟火的味道也就是母亲的味道,它是母性的,缓缓上升,维系着整个村庄,也承载着村庄沉甸甸的希望 和淌不干的汗水。所以,有村庄就有人家,有人家就有灶台,有灶台就有喜怒哀乐里的一日三餐。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烟火,就是守着一份幸福,一份满足。   一天天一年年,日子就在灶台前母亲的忙碌身影中流走了,我也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背井离乡。可是,母亲却怎 么也不愿意离开她居住的老屋。每次去看她,她总是蹲在厨房的灶台前,默默地给我们做饭做菜。生火以后,火势不够 猛,她便用一根长长的吹管,对着灶下的柴火呼呼地吹气,火星子在灶下狂乱地飞舞。   火势够猛后,母亲便在灶台上以亲情为味精,为她的儿子、儿媳与孙儿做丰盛的饭食。厨房狭小而局促,我常常被 烟气呛得呼吸困难。可是在烟气缭绕中掌勺的母亲那张汗水淋漓的脸上,总是隐隐地含着笑意。   母亲的烟火是不一样的烟火,也是独一无二的味道。每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一顿母亲做的饭,我会萌生一种 自信、一种满足,那就是在生活这条路上,我会很知足地工作着、生活着、爱着,不会再有饥饿感,会让一切都简单、 平和、从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善于描写:乡村灶台的描绘、母亲忙碌的身影、村民晚归的画面……语言生动,充满深情,也令人难忘。 B.荷锄而归的人们朝着各自熟悉的炊烟走去时,“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是因为回家时人们摆脱了身上的重担, 前行更为轻松。 C.文章第二段和第七段写我与母亲在厨房的场景,描绘母亲忙碌而幸福的形象,突出了母亲对我潜在的影响。 D.文章以“烟火气”为题,写乡下的灶台与烟火,写忙碌的母亲,表现了母亲的满足和幸福,突出了滋养我一生的浓浓 亲情。 8.文章语言真情而隽永,请说说末段中“不会再有饥饿感”的理由。(6 分) 9.“母亲的烟火是不一样的烟火”,结合全文,分析“烟火气”的深刻意蕴。(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孙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宠见爱.好学下士,甚见称述。赤乌五年,立为太子,时年十九。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 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皆从容侍从。   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和 谓晏曰:文武在事,当能几人,因隙构薄,图相危害。岂有福哉?遂两释之,使之从厚。和常言: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 校习射御,以周世务,而但交游博弈以妨事业,非进取之谓。后群寮侍宴。言及博弈,和以为妨事费日而无益于用,劳 精损思而终无所成,非所以进德修业,积累功绪者也。且志士爱日惜力,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耻非其次。乃命侍 坐者八人,各著论以矫之。于是中庶子韦曜退而论奏。和以示宾客。时蔡颖好弈,直事在署者颇敩①焉,故以此讽之。   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权尝寝疾,和祠祭于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 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于废黜。鲁王霸觊觎 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適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鲁王霸支党,谮诉日兴。粲遂下狱诛,谭徙交州。 权沈吟者历年,后遂幽闭和。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权登白爵观见,甚 恶之,敕据、晃等无事忩忩②。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 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太元二年正月,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选自《三国志吴书孙和传》有删节) 【注释】  ①敩:xiào,效仿;xué,古同学,学习。  ②忩忩:(cōngcōng)纷争。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B.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C.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 宝。 D.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赤乌,是传说中的瑞鸟,亦指太阳,这里是指孙权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 号。古代纪年的方法还有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 B.太傅,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的老师,位尊职虚,如西汉的贾谊就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梁怀 王太傅。 C.射御,古代六艺中的两种,指射箭御马之术,都属于尚武的技艺,另外四种技能是礼、乐、书、数。韩愈《师说》中 的六艺经传即指此六艺。 D.庙,本是供奉祖宗的地方,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 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 )(3 分) A.孙和反对朝臣互相攻讦构祸。在刘宝和丁晏相互状告之时,他说,因有矛盾就相互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 有福运呢?于是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 B.孙和好学下士,对博弈妨害事业颇有微词,认为博弈耗劳精神费尽思虑而一无所获,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追 求高尚的品德,并用这样的话规劝蔡颍。 C.孙和之母与全公主有矛盾,孙和因全公主诬陷而被孙权疏远。全公主说孙和不在太庙祭祀,而专往妃子家去谋划事情, 又说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 D.在孙和与孙霸的争斗中,孙和虽有陆逊、吾粲、顾谭等人多次向孙权陈述区分嫡庶的道义,但最终仍然难免太子之位 被废的命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蔡颖好弈,直事在署者颇敩焉,故以此讽之。 (2)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寄黎眉州① 苏轼 胶西②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③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④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①黎眉州:黎錞,四川人。②胶西:诸城。③瓦屋、峨眉:四川山名。④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 B. 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人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 C. 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 D. 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景情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 15. 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情境式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劝学》中,用 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用 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2)在《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在自我标榜之后,以反问语气做出了 的结论,而庄子在用生活常理 论述一番后,也以反问语气质问: ! (3)《阿房宫赋》中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从建康村再往前走几千米,便是骆驼城了。( )我顺着城墙,一路走过城门、角楼、马 面、瓮城。黄土夯筑的城墙早已斑驳,许多地方业已坍圮,却依旧雄伟壮观;城门空空荡荡,被铁丝网拦起来,曾经 的 和 早已经留在了记忆中。我走走停停,两个小时才绕着这座庞大的城池走了一圈——骆驼城 总面积约 30 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汉唐时期最大的古城。晚上,鸟儿悲鸣着回巢,远方的村落亮起灯火,古城渐渐 被夜色吞没。眼下,晚风呼啸,帐篷摇曳,四野看不到一个行人。 骆驼城后期的历史 ,却如同一出 的大戏。这里先属前凉,再属后凉,此后卢水胡(汉代至 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西北的少数民族)人沮渠蒙逊又占据这里,创立北凉。再次唐置建康军,驻军 5300 人,七十 余年后建康军被吐蕃攻占,从此消失在史书中。盛极一时的骆驼城走向了衰落。伴随着骆驼城的湮没,古城周围 也逐渐被沙漠侵蚀。从骆驼山再往北,穿过大片的丘陵,翻过合黎山,便是巴丹吉林沙漠了。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它被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落寞而沧桑,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 B.它落寞而沧桑,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 C.它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落寞而沧桑,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 D.它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落寞而沧桑,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 模棱两可 走马观花 B.万人空巷 摩肩接踵 语焉不详 走马观花 C.车水马龙 摩肩接踵 语焉不详 走马换将 D.万人空巷 络绎不绝 模棱两可 走马换将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唐再次置建康军,驻军 5300 人,七十余年后建康军被吐蕃攻占,从此消失在史书中。 B.唐再次置建康军,驻军 5300 人,七十余年后建康军被吐蕃攻破,从此消失在史书中。 C.再次唐置建康军,驻军 5300 人,七十余年后建康军被吐蕃攻破,从此消失在史书中。 D.再次唐置建康军,驻军 5300 人,七十余年后建康军被吐蕃攻取,从此消失在史书中。 20. 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6 分) 文化遗产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对当代人来说,不仅要看到其外在形式,① 。 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现在,随着新技艺的不断兴起,② ,因为它们多 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有些物件可能会从生产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 出的可以是外在的“形”,③ 。 21. 下面是一位导游暑期为某高中学生所作的解说词,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 分)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莅临中原花木博览园游览!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备感荣幸,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任何疑问,我都 会不吝赐教。中原花木博览园是花都万亩林海最精华的部分,以“入目皆芳菲,处处皆花影”的美景名闻中原,目 前,已有多位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来这里拜谒,表达对平原森林、天然氧吧的喜爱之情。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 的心情,瞧一瞧中原花木博览园的风采吧! 答:①_______改为_______ ②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③_______改为_______④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⑤ ______改为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近些年,以李咏、马东、刘建宏、柴静、张泉灵、张羽为代表的诸多央视名嘴纷纷辞职,转战新媒体, 他们在央视大门之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2)主持过《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的白岩松 1993 年开始进入央视,时至今日依然在坚守岗位, 他说:“守土有责,在央视可能会比去互联网更好。”他还在自己的新书《白说》中直言要“做好你一个新闻 人该做的事情”。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8 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 D【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 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 细微的差别。A 项,错解文意,“可监察官吏,却无劝谏君主之责”错误,明代监官兼负谏官职责。B 项,“都 察院御史则只做通盘性监督,不做专业性督察”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 ‘通’结合的特点”可知,都察院御史也不局限于通盘性监督;C 项,“只要……就必定能克服”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化,原文是“这样才能有望克服”。故选 D。 2. B【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 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 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 项,“意在说明明代的六科给事中 有责任监督刑部和礼部”错误,所举事例意在论证“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 这一观点。故选 B。 3. D【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 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 项,“因此是落后的制度”,推断过于武断,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有 着很大历史局限性,不能等同于“落后”,明代言官制度有许多地方值得今天借鉴,不能说它落后。故选 D。 4、A 目前只是表面的抢救工作,还未进行到修复阶段。 5、A 材料一说或与电脑故障有关,并未确认。 6 、(1)在不影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健全消防安全系统,规范日常消防管理和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 高防火安全意识。(2)及时对损坏的文物进行抢救修复。(3)将科技与文物相结合,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 及时记录保存文物的详细数据。(4)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法规,加强文物保护意识。(6 分) 7.B( “轻松”是因为有温暖的家在召唤) 8.(6 分)(1)物质上:母亲所做的可口饭菜让我腹中充实,不会感觉饥饿。(3 分)(2)精神上:母亲所做 的饭菜充满爱意和幸福,也带给我生活的自信与满足,让我从容而平和的行走。(3 分) 9.(6 分)(1)烟火气是乡情,是乡村生活的独特(永恒)风景,对生活的眷恋和向往,是生活的希冀和灵 魂;(2)烟火气是亲情,承载着努力和希望,带来了幸福和满足,获得自信、知足、平和、从容。 参考答案: 10.(3 分)C 11.(3 分)C(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12.(3 分)B(用这样的话规劝蔡颍错,原文是用把韦曜的论奏出示给宾客传阅的方法规劝蔡颍) 13.(1)(5 分)当时蔡颍喜欢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职的人很多都效仿(学习)他,所以孙和用这个方法(这 篇论奏)来规劝他。(焉、讽、直事在署者定语后置,各 1 分,句意 2 分。) (2)(5 分)孙权非常生气,将陈正、陈象满门抄斩,最终流放孙和到故鄣,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大臣多 达几十人。众人都为他们感到冤屈。(竟徙、坐、诛放、冤各 1 分,定后句意 1 分。) 翻译: 孙和,字子孝,他小时候因为母亲王夫人受孙权的宠爱而被孙权所喜爱。他爱好学习,礼贤下士,颇 为人们所赞誉。 赤乌五年(242),被册立为太子,当时十九岁。阚泽任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 封亻甫、严维等都是他的陪侍随从。 当时司法官员多用条例律书来问罪,孙和认为奸猾狂妄之徒,将利用讼事掺杂个人私情,从而产生为祸 作歹的念头,此风不可助长,上表表示应当杜绝。又都督刘宝状告中庶子丁晏,丁晏也状告刘宝,孙和对丁 晏说:文武官员称职主事,能有几人?因有矛盾就相互翻脸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 是他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使他们相互交往厚待。他常说当世的才学之士应探研讲习学问,操演熟习武功, 以胜任当世事务,而只知交游下棋以妨碍事业,不是进取的态度。后来群臣出席他的宴会,言谈中说到下棋, 孙和认为此玩艺只能妨碍事务浪费时光而毫无用处,耗劳精神费尽思虑而一无所获,不是可用来增进德行致 力功业,积累功绩的行为。而且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君子的最大愿望是功德崇高如山行为光明耀世, 以不能列入此种等级为耻。于是命令陪坐者中的八个人,各自写评判下棋行为的论文以矫正时弊,于是中庶 子 韦 日 翟 回 家 后 写 了 一 篇 论 文 奏 上 , 孙 和 将 文 章 给宾客传阅。其时蔡颖喜欢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职者不少人都跟着他学,故此孙和用这个方法规劝他。 在这以后王夫人与全公主有了矛盾。孙权曾大病卧床,孙和到太庙祭祀,孙和的妃子的叔父张休的住所 离太庙很近,就邀孙和到他家逛逛。全公主派人跟随监视,借机向孙权进谗说太子不在太庙里,而专往妃子 家去谋划事情,又说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孙权因此发怒,王夫人忧郁而死,而孙和 所受宠信日益减损,害怕自己被废除。鲁王孙霸图谋太子之位的欲望更为强烈,陆逊、吾粲、顾谭等多次向 孙权陈述区分和明定嫡庶的道义,指出按理太子之位不能被剥夺,全寄、杨竺是鲁王孙霸的党羽,他们天天 在孙权面前谗毁。吾粲终于被关进监狱处死,顾谭被流放交州。孙权忧郁了好几年,后来终于将孙和软禁。 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领众多将吏头上抹泥,将自己捆绑起来,接连几天到宫门外为孙和求情。 孙权登上白爵观观望,非常反感这种行径。斥责朱据、屈晃等是无理取闹。孙权打算废除孙和册立孙亮为太 子,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奏,引述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以致晋国大乱的史实进行劝谏。孙权大怒, 将陈正、陈象满门抄斩,最后将孙和流放到故鄣,群臣中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多达几十人。人们都为他们 感到冤屈。太元二年(252)正月,孙权封孙和为南阳王,派遣他居住在长沙。 14. C C 项,“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分析有误。颈联是说如今再无爱好人才 的贤能的欧阳修了,表达出对恩师欧阳修的敬仰。 15. ①“且待渊明赋归去”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传达出诗人志向难酬、不满时政、思乡归隐的想法,表现了作者孤 寂清寥、不得志的情感;②“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出诗人想和友人在流逝的岁月中共同饮酒作诗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 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朋友相聚的温情。 16.(1)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 C [解析] 正因为“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才会显得“落寞与沧桑”,据此排除 B、A 项。而 D 项中,最 后一句话是前面三句导致的结果,应在“这”前加上 “使得”,故排除 D 项。 18.C [解析]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 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 接,连续不断。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模棱两可:对事情不置可否,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意见。语焉不详:指话说得不详细,不清楚。走马观花:指骑在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 物。走马换将:指调换将领,泛指调换人员。 19.B [解析] 原文有二处语病:第一处“再次唐置建康军”,语序不当,“再次”应调至“唐”之后;第二处“建康 军”“被攻占”,搭配不当。 20.(1)还要看到其内在的精华(2)很多非遗技艺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了(3)内在的“魂”不能随着社会的转 型一并退出。 21. 答案:①“女士们、先生们”与“学生”身份不合,应为“同学们”。 ②“莅临”多用于书面语,多用于贵宾,尤指上 级到来,此处应为“来到”。 ③“不吝赐教”敬谦错位,此处应为“耐心解答”。 ④“拜谒”指拜访谒见,参拜(陵墓、 碑碣等处),此处应为“参观”。 ⑤“瞧一瞧”过于随意,不适合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改为“一睹”。(指出并改对一处 1 分) 22.【详解】 抓住材料关键词:坚守、变通 这是一道多材料的思辨类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的价值评判和理性思考能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坚守”与 “求变”是一个现实性极强的话题,许多珍贵的东西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是坚守还是求变,成为我们需 要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此论题看似宽泛,实则需要结合具体事例阐释,关键是要弘扬正能量,在其丰富的 内涵上做文章。第一则材料呈现的是“离开”问题,第二则材料呈现的是“坚守”问题。整体上看,是对选 择与事业(成功)的探讨,此问题关涉到在人生的选择上,是根据自己内心的追求不懈坚守还是尝试开拓。 央视名嘴截然不同的两种行为展示的是一个对立统一的二元关系命题。审题立意时,应理解“离开”“坚守” 的丰富内涵,“离开”可以理解为改变、超越、告别、放弃等,展示出一种开拓的勇气和气魄,更有美好的期 待和憧憬。“坚守”可以理解为坚持、守护、留下、传承等,展示出一种坚定的意志和恒心,由此可以联想到 必胜的信念、肩负的责任、高雅的志趣、人生的准则、精神的家园、道德的底线、传统的美德(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理解透材料的含义,就可以紧扣在人生事业选择上的“离开” 和“坚守”这两个关键词,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体验展开联想、想象,选好角度,思辨立意(可以有所侧重), 从而写出有思想深度和辩证智慧的文章来。 【立意】1.守正与变通,成功之两论。 2.坚守本美丽,嬗变亦芳华。 3.守变交融,方为上策。 4.嬗变求进,坚守求本。 5.坚守本心,砥砺奋进 。 6.坚守内心信仰,选择多彩人生。 7.忠于职守甚美,与时俱进亦佳。 8.涛拍坚守之魂,风颂嬗变之心。 【素材】1、有个农民,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坚持每天写 500 字,文 章写完后,他反复修改,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出去。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来没有片言只语变成铅字,甚至连 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29 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他多年坚持投稿的刊物总编寄来的, 信中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 也相对苍白。当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于是这个青年改练书法,现在是有名 的硬笔书法家。 2、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里面种满了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但时有花卉不翼 而飞的事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上方竖起了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窃花卉者奖金 200 美元。”打这 以后,植物园再未出现过丢失花卉的现象。有人问管理人员为什么不写成“凡偷窃花卉者罚款 200 美元”? 管理人员答道,如果那样写的话,只能靠我们有限的几个人去看管,而这样,就可能充分调动游客,使几百 几千甚至更多的人参与我们的管理;而且,还会让动机不纯者产生一种“四处都有目光”的惧怕心理。变罚 为奖,变管住人人的被动局面为人人参与管理的主动局面,这是源于管理人员转换了思维角度,巧妙地改动 了一下管理的支点。 3、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地区。那里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蒜, 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商人,临别时赠与他两 袋金子为酬谢。另一位商人听说后,不禁为之心动,他想:大葱的味道不也很好么?于是,他带着两袋大葱 来到了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还要好。他们也盛情地款待 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决定赠 予这位朋友两袋大蒜。 4、犹太有句名言,叫做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他就把豆子拿回来,加水让它发 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不好卖,那么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而如果豆苗再卖不出去,索性再 次移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这不是更大的收获吗? 5、前不久,身为学者的中共陕西宜君县委书记熊晖在宿舍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坦言:要官别找我。他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想保护我的道德底线,维护好我的精神家园”。 6、穷则变,变则通。 ——《周易》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 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坚守自 己高洁的品行,在山穷水尽时应学会变通”这一中心论点,从“坚守是一种执着,一种挺拔,一种柔韧”“有 时候一味的坚守是行不通的”两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变通趋时虽好,坚守初心亦佳 《人民日报》曾言: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在波涛汹涌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发展与走向都与社会 的进程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就是在变通与坚守之中寻求平衡,谋求发展。 笔者认为,不管是辞职转战新媒体寻求更广阔天地的诸位央视名嘴,还是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白岩 松,都自有风采。重要的是离开的人能够不忘初心,依旧坚守自我内心纯净,留下的人能够与时俱进,紧跟 时代脉博,拓展人生宽度,如此,方为最佳。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变的是时代的台阶,不变的是时代的根脉。变通与坚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 如何在变通与坚守之间寻求一个完美的平衡,才是选择的关键所在。旧时的闭关锁国,自封“天朝上国”换 来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以及统治者美梦的彻底破碎,而新中国“五四”青年的觉醒与近代改革开放的浪潮, 得到的则是国强民富的馈赠。所以就个人而言,不论是坚守自我还是创新求变,都应在认清自我的前提下实 现人生价值。 《诗经·大雅》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是说,周朝虽然是古老的邦国,但其使命却在于革 新。同样的道理,中国虽然是文明古国,但要想长盛不衰,就要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那么折射到个人,一 个人要想完成目标,到达理想的彼岸,就需要在变通中坚守初心,在坚守中趋时求变,两者并驱,通达远航。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辞职的央视名嘴与坚守岗位的白岩松,并没有对错之分,而是追求 不同,自我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林语堂曾说:“我要有能够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对比那 些盲目从众、认不清自我的人,他们都在汹涌的时代浪潮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不论是变通趋时 还是坚守本心,都有可取之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念不同,没必要非争高下。 新时代的中国正是因为在改革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传统文化根基,才能在 巨变的时代愈走愈远,愈走愈强。在前行的旅途中,变通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坚守是一簇愈烧愈旺的火, 前者如床前明月照亮我们在黑夜中前行的路,后者如北斗七星引领我们强势复兴的梦。二者相辅相成,互相 借力,直达青云。 一池清水,容得万千星光。以变通趋时为船,以坚守初心为帆,定能如鹏飞九万里,直达远方。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