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专题 复习三 地貌、植被、土壤的专题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专题 复习三 地貌、植被、土壤的专题复习

ID:284227

大小:1.36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0-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自然地理专题复习三 【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特点; 2、通过图文资料,识别主要的地貌类型; 3、掌握植被的类型、特点及其分布; 4、掌握土壤的组成和形成因素。 【考点透析】 考点一:外力作用与地貌 1.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1)风化:花岗岩的球状风化、植物的根劈作用。 (2)侵蚀 侵蚀类型 对地貌的影响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柱)、雅丹地貌 沟谷、峡谷、“V”型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流水侵蚀 溶蚀:喀斯特地貌、溶洞、石林、桂林山水 海浪侵蚀 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平台、海蚀拱桥 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U 型谷、北美五大湖、芬兰千湖之国、挪威的峡湾 (3)堆积 堆积类型 对地貌的影响 风力堆积 沙丘(风从缓坡吹来),黄土高原的形成 流水堆积 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 海浪堆积 沙滩、沙坝 堆积作用具有分选性,颗粒大、 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 比重小的后沉积 冰川堆积 冰碛地貌(杂乱无章) 常见地貌类型: 2.喀斯特地貌(溶蚀作用、淀积作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1)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体成分及溶蚀力;水体流动性 (2)喀斯特地貌的代表形态及成因: ①地面喀斯特地貌: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溶水洞- (溶蚀) ②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 (溶蚀);石钟乳、石笋、石柱 (淀积) 3.河流地貌 (1)河流地貌类型及成因: 位置 地貌形态 形成 地貌特征 山区 “ V ”形河 谷 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 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 V"形河谷。 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 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2 平原 地区 冲积平原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堆积而 成。 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山前部分坡度较大, 沉积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沉 积物颗粒较细;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 沉积物颗粒很细 。 地势 平缓 地区 河曲 、 牛轭湖 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 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 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河道呈“S”形弯曲。 河口 三角洲 河流入海或入湖处,泥沙堆 积 形成。 三角形状;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 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 (2)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及成因 ①山口——冲积扇(冲积扇平原):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峻,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 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 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 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互联合,就形成了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 ②中下游地区——河漫滩平原: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 体的面积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 起,形成广阔的河漫滩平原。 ③入海口—三角洲: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 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4.风沙地貌: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但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 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 (1)风蚀地貌: ①类型: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雅丹地貌、戈壁等地貌。 ②雅丹地貌:垄脊走向和主风向一致,垄、槽的更替方向和主风向垂直。 (2)风积地貌 ①沙丘是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较为常见的是新月形沙丘。 根据植被覆盖:流动沙丘与固定沙丘 流动沙丘危害:埋没房屋、道路、侵占农田、牧场 ②风积地貌的形成,与风向、风速有密切关系,如图中新月形沙丘,迎风 坡缓 ,背风坡 陡 。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的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风向大致垂直 。 ③判断风向 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3 ④防治移动沙丘的措施: 第一,严禁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第二,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第三,草方格沙障。作用: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减少蒸发;截留地表径流, 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5.海岸地貌:(1)海岸侵蚀地貌: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等; (2)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沙坝 【针对训练一】 兴文石海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度地带。 右图为地表石海景观,东西延绵十多千米,南北约四千米,异峰竞秀,怪石争奇。 1. 该景观属于( ) A. 海岸地貌 B.雅丹地貌 C.岩溶地貌 D.丹霞地貌 2. 形成“地表石海”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3. 该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可耕地面积小,宜大力发展畜牧业 B.地势起伏大,不利于发展林业 C.岩层透水性弱,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D.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 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 34°- 40°,东经 103°- 114°。黄土高原海拔高度在 1000 一 2000 米,面积 64 万平方千米。黄土厚度一般超过 100 米,最厚处可达 150 米,是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 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 土壤遭到侵蚀。然而,要把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很难做到。4 (1)简析黄土高原成为世界最大黄土堆积区的原因。 (2)简述黄土高原古代发展农业耕作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请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考点二:地貌观察 1.地貌观察的内容: ①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②还要注意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③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2)高度:包括 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①绝对高度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绝对高度是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 ②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 的绝对高度(海拔)之差。 (3)坡: 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5 ①坡度: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巨大,影响农业耕作以及交通建设等。 坡度对水文特征的影响表现在坡度大、流速快,从而冲刷能力强,这又导致坡度大的 坡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坡度对铁路线的影响大于公路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区,为了克服高差或对超过道路设 计所能允许的坡度,有意展长线路,降低线路的坡度,以适应地貌,称为“展线”。 ②坡向: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 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4)综合观察地貌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 一般比较 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描述某地区地形特征的思路 ①地势特征:海拔;地势高低;地面起伏; ②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主要地 形的分布(分布位置、延伸方向);典型的地貌形态 【针对训练二】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科林斯运河在希腊南部科林斯地峡上,连接科林斯湾和萨罗尼克湾,接通伊奥尼亚海 和爱琴海,是极少数在坚硬石区开凿出来的运河之一(如下右图),它将伯罗奔尼撒半岛与 希腊大陆分割开来,使得伯罗奔尼撒半岛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岛。科林斯运河于 1881~1893 年开凿,长 6.3 km,深 7.9 m,河谷底宽 21 m,河面宽 25 m,缩短了从亚得里亚海到比雷 埃夫斯 320 km 的航程。目前,科林斯运河每天约有 30 条船经过,且大多数是摆渡船和旅 游船。 (1) 简述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地形特征。 (2) 简述伯罗奔尼撒半岛铁路线布局特征。6 2.(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 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3.(15·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下图是非洲某 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 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 90 km/h、40 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 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考点三:植被的类型及分布 1.森林 (1)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森林类型 分布地区 我国的分布 气候特征 生态特征 热带 雨林 热带雨林气 候区和热带 季风气候区 海南岛、云 南西双版纳、 西藏东南部、 台湾南部 终年高温,降水 丰沛 植物全年生长旺盛;森林呈深 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 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 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 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常绿 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和亚 热带湿润气 候区 秦岭—淮河 以南的地区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和且无 明显干季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 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 植物、附生植物较少;没有板 根、茎花现象7 落叶阔叶 林(夏绿 林) 温带季风气 候区和温带 海洋性气候 区的纬度较 低的地区 北方地区 温暖生长季节 达 4~6 个月, 冬季寒冷并延 续 3~4 个月, 降水适宜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 冬季落叶 亚寒带 针叶林 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的 亚寒带地区 东北北部、 新疆北部 夏季短促、温和, 冬季漫长、寒冷 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 叶短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2)不同区域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不同 ①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尤其丘陵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长江中下游防护林 ②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西北防护林 ③沿海地区:防止海浪侵袭,保护海堤——红树林 ④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声 2.草原(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 草原类型 分布地区 我国分布 气候特征 生态特征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带南 北两侧 热带草原气候 无 全年高温,分 干湿两季 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 草原葱绿,干季为 4~6 个月, 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 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温带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 候 内蒙古高 原 夏季温暖,冬 季寒冷而漫长, 气候干燥 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 草原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 的灌木 3.荒漠(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 植被类型 分布地区 我国分布 气候特征 生态特征 热带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 无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温带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 漫长,气候干燥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 以旱生灌木为主,具 有耐长期干旱的形 态和结构。 【针对训练三】 塞罕坝海拔 1 010~1 940 米。20 世纪 60 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 多年来, 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 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 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昼夜温差大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变暖趋势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 4.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5.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考点四:土壤 1.观察土壤 (1)土壤的物质组成 理想土壤的构成:矿物质颗粒 45%,有机质颗粒 5%,水分 20%-30%,空气 20%-30% (2)土壤观察的内容 ①土壤颜色:红壤、棕壤、黑土、黑钙土、黄土、褐土紫色土等 ②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通气性、透水性、蓄水性、保肥性、耕作情况 ③土壤剖面构造  自然土壤 森林土壤:自地面垂直向下 ——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 耕作土壤: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 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 (1)成土母质: 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 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2)生物:①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苔藓类生物 苔藓类生物 高等植物生长9 裸露岩石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风化作用 大量繁殖 增加有机质 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高低取决于两大方面: 有机质的来源:枯枝落叶、植(动)物残体 有机质的流失:微生物分解作用、淋溶作用、植物吸收。 (3)气候 ①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 冷地区快得多。 ②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 黏粒比重高。 ③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 少。 ④总体而言,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4)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①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山顶与山麓、迎风坡与背风坡、阴坡与阳坡的土壤发育不同;②从 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 土、壤土和黏土。10 (5)时间:在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 案例分析 现象 主导因素 原因 四川盆地岩石、 土壤成紫色 成土母质 四川的岩石是紫色的,形成的风化壳也是紫色的,因此土壤呈紫 色 东北土壤肥沃 ①东北地区植被茂密,有机质来源丰富 ②东北气候冷湿,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慢,容易积累 ③作物一年一熟 ,有机质消耗少,土壤肥沃 南方土壤贫瘠 气候 ①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快,有机质积累较 少。②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的有机 质含量低。 ③作物一年两或三熟,有机质消耗多,土壤贫瘠 山顶土壤颗粒 粗,山前平原颗 粒细 地貌 山顶气温较低、水分较少 ,风化作用弱,细小风化产物易流失, 成土母质颗粒粗; 山前平原 气温较高、水分较多,风化作用强,易接受细小颗粒物, 成土母质颗粒细 热带雨林砖红 壤贫瘠 气候、生 物 ①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快,有机质积累较少;②高温多 雨的气候条件导致淋溶作用强烈;③生物循环旺盛,养分几乎全 部储存在植物体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  红壤的特点及改良:①瘦(有机质少、肥力低)——种植绿肥作物,增施矿质肥料;② 酸(酸性强)——施用熟石灰。 ③黏(土质黏重)——掺沙子、 【针对训练四】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 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 重。20 世纪 60 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现象明显减少。11 (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2)分析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3)说明滴灌对减轻该地区黑土侵蚀的作用。 (4)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的生态效益。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问题,下图示意 我匡某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形成过程。 (1)指出土壤盐渍化的成因。 (2)简述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12 (3)试提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3.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 50 万平方千米。高原上广泛分布石灰岩,许多地方 由于土壤贫瘠,虽降水较多但地表缺水严重,很多只能生长灌木植被,是我国农业生产条 件较差的地区之一,山间盆地(坝子)是农业精华地带。下图是云贵高原的等高线(单位: 米)地形图。 (1)分析云贵高原土壤贫瘠及缺水的原因。 (2)分析云贵高原发展“坝子”农业的有利条件。 (3)简述云贵高原在道路建设时,保护土壤的措施。13 【针对训练一】 1C 2B 3D 4.【答案】 (1)原因:①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春季节多大风(西北风);②黄土高原西北部有广袤 的沙漠;③沙漠的外缘,风力减弱,颗粒较小的黄土沉积;④秦岭、太行山等山脉对冬季 风的阻挡,风力进一步减弱,黄土大量沉积 (2)条件:①有充足的黄河水源为黄土高原古代农业耕作提供灌溉水源;②古代的黄土 高原气候温暖湿润,地表植被茂密;③黄河及其支流流经的河谷平原,地形宽阔平坦,耕 地成片;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建议:①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生态移民。把生 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生态退耕。政府部门要加大宣 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调 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 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解析】整体分析: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从地形、沙源、动力等方面分析。农业生产条 件,主要是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因素。从地理位置、环境要素、人类活动分析区域 抵御灾害能力弱的原因。 【针对训练二】 1.【答案】(1)地形特征: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②地形以山地为主。 (2)布局特征:①呈环状分布;②多沿海和沿城市分布。 2.【答案】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②(沿河谷 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3.【答案】 ①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 ②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 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针对训练三】 1.C 2.A 3.B 【解析】1.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塞罕坝得海拔在 1 010~ 1 940 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所以,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 于针叶林,故 A 错误,C 正确。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B 错误。常绿阔叶 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 错误。故选 C。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 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 正确。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 多,B 错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不属于不利条件,C 错误。北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 温冻害影响大,D 错误。故选 A。 3.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14 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B 正确。不能使京津地区增加生物多样性,A 错误。涵养水 源,是水源林主要作用,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C 错误。减缓变暖趋势是全球性 作用,不是对京津地区主要作用,D 错误。故选 B。 【点睛】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气水净美物尘沙”: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水: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 沙:防风固沙。 4.A 5.C 【解析】4.该植被地上部分矮小,地下根系扎的深,生长范围广,有利于吸收充足的地 下深层的水分。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地表水缺乏,A 对。湿润区植 物根系浅,B 错。寒冷、炎热不是植物根系发达的主要原因,C、D 错。 5.随着全球变 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获取足够生存的 水分,C 对。地上部分植株变更矮小,A 错。地上部分叶片变小或变成针叶或刺,B 错。地 下部分分支增多,D 错。 【针对训练四】 1.【答案】(1)①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物生长;②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③ 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 (2)原因:①种植面积扩大,森林、草地遭破坏,加剧黑土退化;②黑土区深居内陆, 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③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3)作用:①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于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②防止 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 (4)生态效益:①减少大气中的扬尘;②改善水质③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 物的多样性 【解析】 (1)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 土壤。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雨热 同期,利于植被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冬季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 枯枝落叶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黑土的形成。 (2)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该地区的种植面积扩大,导致森林、草地破坏,黑土退化 加剧。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初夏 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导致黑土侵蚀严重。 (3)滴灌利于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度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滴 灌的灌溉水量小,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 (4)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裸露土壤少,产生的生态效益是利于减少大气中的扬尘。 水土流失少,利于改善水质。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保护生物的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 性。 【点睛】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 壤。冬季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黑土的形成。滴 灌利于保持黑土水分,减少风力侵蚀,水土流失。15 2.【答案】(1)成因: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②地势较低,排水不畅;③地下水位高(埋 藏浅);④灌溉措施不当,如大水漫灌。(其他:海水倒灌) (2)影响:①加剧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作物根系的伸展;②土壤水盐碱度较高,不利于农 作物的成活;③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造成农业减产。 (3)措施:①改进农业灌溉措施,合理灌溉,实施喷灌、滴灌;②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 位;如竖井排盐③选择适当的覆盖物,抑制蒸发返盐,如覆盖地膜减少蒸发的影响;④种 植耐盐碱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⑤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部区含盐量;⑤营造防 护林带,果、棉、椿间作 3.【答案】(1)原因: 缺水:①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多裂隙,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②地表起 伏较大,水流速度快,保水能力差;③土层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贫瘠:①石灰岩抗风化能力强,成土过程慢,土层薄,成土母质颗粒细小,土质不够 疏松;②石灰岩作为成土母质含钙较高,而植物生长需要的钾等矿物质不足;③云贵高原 植被较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2)条件:①山间盆地土层较厚,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灌溉便利,有利 于机械化作业。④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3)措施:①修路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② 修路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道路两旁,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③也可以将土壤移到 土层较薄的农田。 【详解】 (1)土壤贫瘠的表现是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含量低,以及土质状况。土壤中矿物质来 自成土母质,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成土母质含钙较高,而植物生长需要的钾等矿物质不 足。土壤中有机质来自植被腐烂后在土壤中聚集,云贵高原植被稀疏并且水土流失严重, 有机质在土壤中积累较少。土质与成土过程有关,云贵高原石灰岩风化慢,成土颗粒小再 加上多雨的天气使得土质黏重,土层薄。地表缺水指地表河湖存不住水,与云贵高原的喀 斯特地貌有关,也与地形崎岖带来的水土流失有关。 (2)云贵高原发展“坝子”农业的有利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农业区位条件 分析,“坝子”是山间盆地,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云贵高原纬度低,海 拔较低的山间盆地热量充足适合农业发展。 (3)云贵高原在道路建设时尽可能减少较薄土层的损失,有效措施是建设前和建设中吧 仅有的土壤保护起来,具体可以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 盖)。在修路之后再将土层恢复,路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道路两旁,并采取防止土壤流 失的措施。也可以将土壤移到土层较薄的农田。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