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数据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监测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大数据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监测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ID:284275

大小:93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0-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四川省 2018 级高三大数据精准教学第一次统一监测文科综合能力测 试地理部分 酸奶是七类营养价值很高的乳制品。传统低温酸奶需冷链(2-6℃)加工、储运销售,保质期一般不超 过 30 天。2009 年,第一款可常温储运、销售,保质期达 120 天的酸奶在我国上市。目前,多个品牌不同口 味的常温酸奶进入我国大小城市并远销偏远乡村,但低温酸奶在偏远乡村却鲜有销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09 年之前,我国酸奶乳制品生产企业基本布局在( ) A. 都市郊区 B. 城市中心 C. 交通枢纽 D. 优质牧场 2. 与低温酸奶相比,常温酸奶能远销偏远乡村主要得益于( ) A. 交通条件改善 B. 冷藏技术进步 C. 保质时间延长 D. 居民收入提高 3. 各大品牌都先后推出了不同口味的常温酸奶,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营养价值 B. 拓展消费市场 C. 扩大生产规模 D. 提高技术水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从材料“2009 年,第一款可常温储运、销售,保质期达 120 天的酸奶在我国上市。目前,多个品牌不同口 味的常温酸奶进入我国大小城市并远销偏远乡村”可以看出,我国酸奶乳制品生产企业基本布局在都市郊区, 便于在市区销售,A 正确;城市中心成本太高,B 错误;交通枢纽说法过于笼统,C 错误;传统低温酸奶需 冷链(2-6℃) 加工、储运销售,保质期一般不超过 30 天,优质牧场距离较远,不利于保鲜,D 错误;故 选 A。 【2 题详解】 常温酸奶保质期达 120 天,便于较远距离销售,C 正确;交通条件改善、居民收入提高不是主要因素,AD 错误;常温酸奶受冷藏技术的影响小,B 错误;故选 C。 【3 题详解】 各大品牌都先后推出了不同口味 常温酸奶,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拓展消费市场,B 正确; 不同口味的常温酸奶营养价值相差不大,A 错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不是企业的目的,CD 错误; 故选 B。 的【点睛】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和可持续发展,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窝子(下图)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新疆建设兵团在戈壁沙漠垦荒时的居所。垦荒部队因地 制宜,就地取材,在地下挖约 2 米深的坑,顶部用土环垒起约半米的房项,土坯上面盖上柽柳枝,地面铺 上芦苇和杂草。大多数的地窝子不设门。2017 年,地窝子成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4. 根据地窝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柽柳最可能为( ) A. 常绿大乔木 B. 落叶大乔木 C. 常绿小乔木 D. 落叶小乔木 5. 地窝子一般不设门,主要是因为( ) A. 缺乏建筑材料 B. 利于通风透气 C. 缩短建设周期 D. 增强通讯信号 6. 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发现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且多朝南,此设计主要是为了( ) A. 采光 B. 防风沙 C. 防晒 D. 防洪涝 【答案】4. D 5. A 6. B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地窝子位于戈壁沙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应为小乔木,冬季寒冷,应为落叶植被,柽柳最可能为落叶 小乔木,D 正确,C 错误;大乔木水资源消耗量大,排除 AB;故选 D。 【5 题详解】 新疆戈壁沙漠水资源不足,林木资源较少,缺乏建筑材料,故地窝子一般不设门,A 正确;建在地下,主 要不是利于通风透气,B 错误;设门不会影响太多建设周期,C 错误;当时 居所不考虑通讯信号的问题, D 错误;故选 A。 【6 题详解】 的南面为向阳面,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不是为了采光,A 错误;多朝南不是为了防晒,该地降水少,洪涝少,D 错误;冬季多偏北风,进出口较小且多朝南可防风沙,B 正确;故选 B。 【点睛】本题以地窝子景观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夷平面是指各种外力作用占主导,侵蚀山地,形成的起伏平缓,近似平坦的陆地平面。川藏铁路经过 的横断山区在地貌上表现为三级夷平面和其间的三级斜坡过渡带。下图示意“川藏铁路毛垭坝一巴塘段沿 线夷平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形成最早的夷平面及其形成时期的地壳运动特征是( ) A. 高原面 地壳持续抬升 B. 高原谷地 地壳运动稳定 C. 高原面 地壳运动稳定 D. 高原谷地 地壳持续抬升 8. 过渡带形成过程中,横断山区( ) A. 河道变弯 B. 河谷加宽 C. 河谷加深 D. 河床抬高 9. 推测图示区域中,川藏铁路工程量最小、地质灾害最少的路段经过( ) A. 高海拔地区 B. 深切河谷区 C. 各级过渡带 D. 各级夷平面 【答案】7. C 8. C 9. D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得,夷平面的形成过程中有外力侵蚀,所以最早的夷平面海拔较高,岩层较新,所 以是高原面夷平面,B、D 错误。根据夷平面的概念可得,夷平面是经外力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从构造的 角度理解,地壳稳定,地面经长期剥蚀-堆积夷平作用,容易形成夷平面,A 错误,C 正确。故选 C。 【8 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得,过渡地带坡度大,地势陡峻,这些地形特征主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地壳抬升, 河流侵蚀下切,A、B 主要是流水侧蚀,A、B 错误。河谷加深表示河流下切侵蚀强烈,使得过渡地带地势 陡峻,C 正确。河床抬高只是内力作用,缺少外力作用侵蚀下切,不符合过渡地带地势陡峻的地形特征,D 错误。故选 C。 【9 题详解】 高海拔地区有缺氧、冻土等困难,会加大工程量,A 错误。深切河谷区,可能经过河流,需要建桥,增加 工程量,B 错误。各级过渡带,坡度大,地势陡峻,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 错误。各级夷平面地势 相对平坦,地壳运动稳定,地质灾害少,D 正确。故选 D。 【点睛】夷平面是指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 用形成的平原等。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 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区多分布在 4600 米以上(下左图)。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可分 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下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称永冻层(下右图)。 过去几十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分布、冻土层的结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都发生 了相关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过去几十年来,青藏高原( ) A. 多年冻土区下界海拔升高 B. 多年冻土区上界海拔降低 C. 多年冻土层冻结深度增大 D. 多年冻土层融化深度减小 11. 由于全球变暖,多年冻土发生相关变化,使该区域的( ) A. 高寒草甸增加 B. 高寒湿地增加 C. 地下径流总量减少 D. 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答案】10. A 11. D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过去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是全球变暖导致。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原来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下界附近的多年冻土可能变成季节冻土,因此多年冻土区下界海拔升高,A 正确、B 错误;图中显示,永冻层下面是不冻层,两者交界面的深度为多年冻土层冻结深度,该交界面的深度取决于 物质性质(如基岩)和外界气温,前者一般变化极小,但随着全球变暖,外界气温升高,冻结的最深处有 可能变浅,即多年冻土层冻结深度减小,C 错误;随全球变暖,当地地表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接近地表的 冻土层更容易融化,冻土层融化深度加深,D 错误。故选 A。 【11 题详解】 由于全球变暖,多年冻土层活动层增厚,地下水向下移动,夏季地下水水位可能会有所下降,地表水丰 富度可能下降,因此高寒草甸增加、高寒湿地增加的可能性都小,A、B 错误;由于全球变暖,多年冻土层 在夏季融化更多,地下径流总量有可能增多,C 错误;由于全球变暖,多年冻土层活动层增厚,地下水更 加活跃,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更显著,因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D 正确。故选 D。 【点睛】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 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 层)。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 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随着气候变暖,冻土在不断退化。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后,日本工业发展迅速,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日本大分县(下图)长期主要种植水稻,仅能维 持温饱。70 年代末改种梅子与板栗,并通过后期加工,产值较高,效益较好。在此基础上,日本发起“一 村一品”的运动,每个村、镇都拥有至少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或别的产品、商品、观光点、节庆“秀” 活动等创意,并使之享誉全国,进入国内及国际市场。(1)简述上世纪 70 年代日本工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不利影响。 (2)推测大分县种植梅子、板栗代替水稻的原因。 (3)简述“一村品”运动对当地产品进入国内及国际市场的作用。 (4)说明大分县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答案】(1)工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业劳动力缺乏:工厂、城市 发展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农村经济爱展缓慢。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小,不利于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或山地、丘陵面积广,适宜种植梅 子、板栗 土地面积广);梅子、板栗的产值更高能够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需要劳动 力较(种植水稻)少。 (3)利于分工协作,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利于相关产业的集聚,产生规模效益:提高产 品的知名度。 (4)因地制宜,发挥本地优势,发展有文化特色的农业产品及相关产业; 重视人才培养,创立品牌(或不 断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面向全国、全球市场; 大力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日本大分县位置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工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 的量涌入城市,导致农业劳动力缺乏;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不足,工厂、城市发展占用土地,使耕 地面积减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2)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大分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种植梅子、板栗的土地面积广,耕地 面积小,不利于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梅子与板栗通过后期加工,产值较高,产值更高,效益较好,能够延 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水稻种植业为劳动力密集农业,梅子、板栗种植需要劳动力较种 植水稻少。 (3)每个村、镇都拥有至少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或别的产品、商品、观光点、节庆“秀”活动等创意,利 于分工协作,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一村一品有利于相关产业的集聚,产生规模效益, 使之享誉全国,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4)大分县利用地形条件发展梅子、板栗种植,即因地制宜,发挥本地优势,发展有文化特色的农业产品 及相关产业;重视人才培养,创立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知名度和附加值,面向全国、全 球市场;学习日本发起“一村一品”的运动,大力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 【点睛】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 M 河流域(图一)曾水土流失严重,后该流域在坡地上大量修筑鱼鳞坑(图二),并在鱼鳞坑 内栽种植被,大大减弱了地表径流对坡面的侵蚀作用,流域内水土流失明显减轻。画鳞坑是山坡上挖掘有 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成片的坑群形如鱼鳞, 故称鱼鳞坑。M 河流域不同坡面和同一坡面不同坡位的鱼鳞坑规格标准不同。 (1)说明鱼鳞坑内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2)阐释鱼鳞坑能使坡面侵蚀大为减弱的原因。 (3)指出大量修筑鱼鳞坑后 M 河水位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4)M 河流域不同坡面和同坡面不同坡位的鱼鳞坑规格标准不同,试推测原因。 【答案】(1)坑内拦蓄雨水及地表径流,增加土层湿度,保证植被存活所需的水分;坑内利于泥土沉积,土 层深厚肥沃,利于植被生长。 (2)鱼鳞坑分段拦截地表径流,减少了地表径流;鱼鳞坑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了地表径流;鱼鳞坑呈品字 形,分散了地表径流;鱼鳞坑利于植被生长,增强了植被对坡面的保护。 (3)变化特征: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臧小。原因:夏季(汛期时),由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汇入减少,河流 水位降低;冬季(枯水期时),由于汛期下渗量增加,地下水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河流增多,河流水位升 高;使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4)不同坡面的坡度、降水、土壤等特征存在差异,需因地制宜修建不同规格标准的鱼鳞坑;同一坡面不 同坡位的流速和流量有差异,需合理设置上坡、中坡、下坡鱼鳞坑的规格标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鱼鳞坑景观图和黄土高原 M 河流域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 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鱼鳞坑是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坑内拦蓄雨水及坡面地表径流,增加土层湿度, 保证植被存活所需的水分;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坑内利于泥土沉积,土层深厚肥沃,利于植被生长。 (2)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鱼鳞坑分段拦截地表径流,减少了地表径流;鱼鳞坑增加地表粗糙度, 减缓了地表径流,降低了地表径流对地表的侵蚀;鱼鳞坑呈品字形,分散了地表径流,水流速度减慢;在 鱼鳞坑内栽种植被,鱼鳞坑利于植被生长,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增强了植被对坡面的保护。 (3)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夏季为汛期,由于鱼鳞坑的拦蓄作用,下渗增加,地表径流汇入减少,河流 水位降低;冬季降水少,为河流枯水期,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水,由于汛期下渗量增加,地下水水位升高, 地下水补给河流增多,河流水位升高,使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4)不同规格标准的鱼鳞坑拦蓄地表径流和泥沙的能力不同,而不同坡面的坡度、降水、土壤等特征存在 差异,需因地制宜根据坡度、降水、土壤等差异修建不同规格标准的鱼鳞坑;同理,同一坡面上坡、中坡、 下坡的流速和流量有差异,需合理设置上坡、中坡、下坡相应的鱼鳞坑规格标准。 【点睛】 14.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兰屿岛临近台湾岛东南部,面积约 45km2,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岛。岛上物种丰富、满日葱绿。岛屿海滨 怪石林立,海水清澈透明,每年 4~6 月可赏神秘飞鱼。岛上的达悟族原住在民文化、充满神秘感的地下屋、特色的民族服饰和习俗别具魅力。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让更多人认识了神秘的兰屿岛。 近年来,来兰屿岛旅游的游客数量显著增加。 有人建议兰屿岛大力发展旅游业。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赞同:(自然与入文)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游览价值高,对游客吸引力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 季》的热播,使兰屿岛知名度提高;可带动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 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不赞同: (台风、地震等)来自自然的威胁多,游客安全难以保证; 岛屿面积 狭小,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不足,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可能冲击当地传统文化,干扰达悟族原住居民 的生产生活方式:可能造成当地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同时考查学生的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详解】观点理由类问题要有自己观点,理由要充分合理。若赞同兰屿岛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结合材料 从以下方面分析:“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岛。 岛上物种丰富、满日葱绿。岛屿海滨怪石林立,海水清澈透明, 每年 4~6 月可赏神秘飞鱼。岛上的达悟族原住在民文化、充满神秘感的地下屋、特色的民族服饰和习俗别 具魅力”,据此可知 岛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景点比较独特,游览价值高,对游客吸引力强;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让更多人认识了神秘的兰屿岛”使兰屿岛知名度提高;大力发展旅游业可带动 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 民经济收入。若不赞同:“兰屿岛临近台湾岛东南部,面积约 45km 2”,台湾岛台风、地震等来自自然的威 胁多,游客安全难以保证,且岛屿面积约 45km2,面积狭小,说明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不足,岛上接待能 力有限;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对岛上的达悟族产生冲击,干扰达悟族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游客增加, 污染物增加,可能造成当地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环境污染,用水量增加会加剧水资源短缺。 【点睛】 15. [地理一 选修 6:环境保护] 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虽然开发历史不长,但表土流失、肥力衰退 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翻地耕作。近年来,东北的一些地方采用免耕法(不翻动或少翻动 土壤,收割后留下作物的根、茎、叶,覆盖土壤表层)种植农作物。下图示意地面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减弱 作用。据图分析翻地耕作对黑土肥力 影响,并说明免耕法对保持士壤肥力的作用。 【答案】翻地耕作的影响:使土壤变疏松,并破坏土壤表面的作物茎叶覆盖层,加剧风力和流水(雨水)对 表土的侵蚀,黑土肥力下降。免耕法的作用:少翻动土壤和覆盖率增加,减轻有机质淋失和黑土流失;减少 对土壤结构破坏:减少土壤和空气接触,减缓土壤有机质分解和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水肥条件;根、茎、叶 腐烂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黑土肥力下降的影响因素及免耕法对保持士壤肥力的作用。 【详解】据材料分析可知,黑土虽然开发历史不长,但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翻地耕作。说明翻地耕作对黑土肥力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翻地耕作使土壤变疏松,翻地耕 作将土壤表面的作物茎叶覆盖层部分翻至地下,破坏了土壤表面的作物茎叶覆盖层,地面覆盖率减小,侵 蚀加强,会加剧风力和流水(雨水)对表土的侵蚀,导致黑土肥力下降。免耕法不翻动或少翻动土壤,收 割后留下作物的根、茎、叶,覆盖土壤表层,提高了地面覆盖率,侵蚀减弱,减轻有机质淋失和黑土流失; 不翻动或少翻动土壤,减少对土壤结构破坏;不翻动或少翻动土壤,土壤不会变疏松,减少土壤和空气接 触,从而减缓土壤有机质分解和水分蒸发,进而改善土壤水肥条件;作物的根、茎、叶,覆盖土壤表层, 根、茎、叶腐烂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的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