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6 1840—1900 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
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
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命题分析】
命题视角
宽
考查辛亥革命——清帝退位,“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扩大了
考查知识面,拓宽了教材内容
注重能力
素养
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
国情怀等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
A 项,据材料可知双方都强调共和制度,排除 A 项。
B 项,据材料“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和“共和政府不能由清
帝委任组织”可知双方争论的是由谁组建政府,即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故选 B 项。
C 项,材料提及共和政府的组织属于政治革命,不是社会革命,社会革
命是实现平均地权,排除 C 项。
D 项,材料强调的是共和政府的主导权,据所学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
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排除 D 项。
【知识攻略】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原因:
A 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 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B 直原因接: 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
(2)时间:1840 年 6 月——1842 年 8 月
(3)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①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 通商口岸;②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此外通过条约附件,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4)影响:
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C、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⑴原因:根本原因是:(1)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修约要求被清政府
拒绝。
(2)经过:1856 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60 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⑶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内容:①增开天津等 11 个城市为通商口岸;②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③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
商、传教;④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 800 万两白银等
⑷影响:①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②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总
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③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3.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评价
①兴起-------1851 年金田起义
②发展--------1853 年定都天京
③全盛-------北伐和西征,至 1856 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军事行动 北伐 西征 东征
目的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充实力量
领导 林凤祥、李开芳 赖汉英、石达开 秦日纲、石达开
结果 失败 败湘军,进江西 夺扬州,破两大营
作用 牵制清军 巩固天京 达到全盛
④转折--------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原因:①建都天京后,统治集团内部开始腐败
②恢复等级制度
③诸王争权斗争
⑤挽救危局-------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⑥失败------1864 年天京陷落
对两个方案的认识:
《田朝田亩制度》:①革命性--------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无法实现。
③落后性---------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
《资政新篇》:①进步性-----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②空想性-----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必要的社会条件
4.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原因:A 根本原因: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
(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B.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以“朝鲜改革案”纠缠
2、过程:A 爆发:1894.7 日军在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运兵船
B.1894 年 9 月中日在黄海大战.海军提督丁汝昌、“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结果:1895 签订《马关条约》
4.《马关条约》的内容:①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5.影响:
①、《马关条约》的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
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
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②、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
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③、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了
中国的主权。
④、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
⑤、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
存的斗争。
5.义和团运动
1、起因:A、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B、19 世纪末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口号:1898 年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清政府政策:镇压—招抚—镇压
4、影响:义和团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
6.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过程:A、1900 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B、慈禧太
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
3、 结果:1901 年签定《辛丑条约》
4.内容:(1)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税和盐税等收入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反对
外国侵略。(3)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4)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5)惩治“首祸诸臣”等
5.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不仅加深人民的苦难,而且是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控制;
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开始形成 加 深 进一步加深 最终形成
【易错攻略】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
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
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
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
了资本主义。
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字眼。
2、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
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
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以后团运动是民族矛盾的产物。
考向一 鸦片战争
【例 187】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载:“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他们(英军)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
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
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B.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
C.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D.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表明鸦片战争时,中国民众没有支持中国军队,袖手旁观,甚至为英军提供服务,没有认
识到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众缺乏民族意识,故选 D 项,A 项与题中“从根本上反映”不符,
排除 A 项;有民众为英军提供服务,排除 B 项;“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现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是对
鸦片战争袖手旁观,但不能说明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排除 C 项.
【例 188】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认识到随着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体制被打破,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向中国要求条
约特权。为维护英国在列强对华关系中的领导地位,英国遂从中国攫取了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协定关税的特权
【答案】B
【解析】题干中体现英国希望其它列强在中国的特权英国一体享有,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的体现,故
选 B 项;领事裁判权是破坏中国司法主权,排除 A 项;居住及租地权体现在租界设置上,排除 C 项;协定
关税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排除 D 项。
【例 189】1841 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
来犯英军。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
台中,不敢出入”。三元里抗英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
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 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
【答案】D【解析】材料“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体现出民众团结抗击外来侵略,故选 D 项;A 项是 1842
年《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排除 A 项;材料反映出民众的抗争精神,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关,
排除 B 项;战斗的意志影响战争成败,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排除 C 项。
【例 190】清代乾隆以后,我国外贸出口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出口产品的主产地长期分离,直至 1842
年才被打破。这是因为 1842 年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近代工业传入中国
C.外贸港口格局变动 D.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842 年,当年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中国外贸港口格局
发生变动,使出口港和生产地长期分离的现象发生变化,故选 C 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强调的是农村生产
关系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近代工业传入中国影响的是工业格局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自南宋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南方,并未发生转移,排除 D 项。
【例 191】美国有位总统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导致该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狂妄无知的中国人装腔作
势,严拒平等对待外邦,尽管是通商,也要把主仆关系强加于外人,并将其尽情羞辱。”他这样评论是为了
A.否认战争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 B.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根源
C.污蔑中方狂妄自大以混淆是非 D.假借争取外交平等为英国辩解
【答案】D
【解析】“导致该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狂妄无知的中国人装腔作势,严拒平等对待外邦,尽管是通商,
也要把主仆关系强加于外人,并将其尽情羞辱”该评论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为了争取外交上的平等,故选
D 项;评论的内容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外交上的不平等,没有提及否认战争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
排除 A 项;鸦片战争的真正根源是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大门,不是外交问题,排除 B 项;材料对鸦片战争的
评论是为英国辩解,中国当时的狂妄自大是事实,不是污蔑,排除 C 项。
【例 192】“……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即
移请华官共同查明其事,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
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
A.出自 1842 年《南京条约》 B.体现工业革命商品输出需求
C.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可知英人在中国犯罪应交由英
国领事按照其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条款是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故选 C 项;该条款出自 1843 年《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中
国司法主权被破坏,体现工业革命商品输出需求的条款是“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排除 B 项;直接导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是朝鲜东学党起义,排除 D 项。
【例 193】鸦片战争爆发一年后,清政府仍不承认这场冲突是一场“战争”,而更倾向于是一场“边衅”,官方
文书中也把英国人被看作是“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这表明清政府
A.认识不到近代战争的残酷 B.对殖民者的本质认识不清
C.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 D.无力应对国家安全的危机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边衅”“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等关键词可知清政府仍然存在天朝上国的观念,
不能正确认知中英间的关系,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故选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中英国际关系
的认知,不是对战争本身的认识,排除 A 项;“强盗”反映了此时清政府认识到殖民者的本质,排除 B 项;
材料涉及主旨为清政府对中英国际关系的认识,并非清政府实际能力,排除 D 项。
【例 194】《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
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上述材料说明
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 B.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
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
安”表明使中国人真正不安的是放下之前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外国人平等往来,这明显是受到“天朝上国”思
想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外国人平的往来是一种侮辱,故选 B 项;英国希望,与材料中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不符,排除 A 项;C 项是《辛丑条约》,排除 C 项;D 项与材
料中“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不符,排除 D 项。
【例 195】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在华侵略权益。下列条款按签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②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③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④英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执照由领事官发给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答案】D
【解析】从①可知反映的是 1901 年签订的《军辛丑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斗争,②是 1895 年《马关条约》内容,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③是 1842 年《南京条约》内容,中英协商关税,④是 1858 年《天
津条约》内容准许外国人在内地游历经商,按签订时间先后朋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②①;选择 D 项符合
题意。
【例 196】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
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这表明鸦片战争
A.惊醒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B.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
C.使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 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鸦片战争之后,满清统治者……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
争……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可知鸦片战争的爆发并没有改变清政府的政策和观念,没有给清朝统治者
造成实质性的震动,故选 B 项;材料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对于满清统治者的影响很小,而鸦片战争惊醒先进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只是少数开明官员的行为,不是满清统治者的改变,排除 A 项;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是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与材料中满清统治者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表现无关,排
除 C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一致,都是西方列强企图把中国变为资本
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两次鸦片战争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排除 D 项。
【例 197】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划定了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如图)在中国人
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上海道台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据此可知
A.华洋隔离很好地避免了中外的冲突
B.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现代视野
C.西方列强对地理风水缺乏正确认知
D.文化差异使列强不愿意与华人相处
【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城北划定了居留地,这被上海居民和上海道台认为是荒蔓之地,
而暗自窃喜,这是上海的官民缺乏国家主权意识的表现,表明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现代视野,故选 B
项;华洋隔离不能避免中外冲突,排除 A 项;材料强调列强利用上海官民缺乏现代视野攫取侵华特权,用
中国特有的“地理风水”去解读是错误的,排除 C 项;材料同文化差异无关,排除 D 项。
【例 198】鸦片战争期间,英军驻浙江舟山部队发生瘟疫。林则徐说英军因“定海阴湿,病死甚多”,主张乘
势攻击;而另一官员琦善则奏说:“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头目较少,现已安然无恙”。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天朝上国观念决定政治决策 B.林则徐的报道较为客观
C.政治立场不同影响事实判断 D.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
【答案】C
【解析】面对英军入侵,林则徐主张坚决抵抗,琦善主张与停战和谈,两人的政治立场直接影响其对英军
瘟疫的奏报,故选 C 项;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政治决策,“决定”一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A 项;林则徐与琦
善的奏报都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法推知判断谁的报道更为客观,排除 B 项;林则徐与琦善都是清政府官员,
无法推知英军是否掩盖瘟疫的真实伤亡状况,排除 D 项。
【例 199】鸦片战争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五,
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南京条约》危害性有限 B.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C.自给自足的经济发挥优势 D.清政府积极维护关税主权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中国官员认为外交的成功之处就是“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以往的自主关
税略高”,但是他们不知道“协定后的关税”相比较“自主关税”而言是对国家主权的破坏,说明清政府缺乏国
家主权意识,故选 B 项;《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自此以后,列强开启了侵华的进
程,其危害是非常大的,排除 A 项;题干所述现象是清政府的关税问题,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无关,排
除 C 项;题干现象表明清政府不重视国家的关税自主权,而不是积极维护关税主权,排除 D 项。
【例 200】
1843 年起,英国指派港督管治香港,同时港督兼任在华贸易总监和全权大臣。1859 年后,英国解除了港督
的兼任职务,港督专司总督一职。英国进行上述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香港人民抗英运动高涨 B.列强侵华格局发生变化
C.中英形成暂时和好局面 D.英国扩大对华侵略需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843 年起,港督兼任在华贸易总监和全权大臣,1859 年解除了港督的兼任职务”,结合所学可知,港督不再担任在华贸易总监,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可知,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故选 D 项;据材料“解
除了港督的兼任职务”,可知港督的调整主要与对华贸易有关,排除 A 项;依所学,甲午战争前,在华通商
口岸主要以英国为主,排除 B 项;据材料“1859 年后”,可知处在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排除 C 项。
【例 201】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
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
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尚未形成 B.英国的利诱政策非常有效
C.英方记载有违基本的事实 D.民众对清朝封建统治严重不满
【答案】A
【解析】材料鸦片战争期间民众的表现可见,当时中国民众的观念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许多人还看不
到民族国家利益的存在,没有意识到英国军队的侵略性,故选 A 项;民众主动为英军服务,并非英军利诱,
排除 B 项;材料“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可知,材料有一定的可信性,排除 C 项;材料中只反映的是中国民
众和英军的关系,没有涉及民众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态度,排除 D 项。
【例 202】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
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
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他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A.使中国蒙受屈辱 B.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
C.激发了救亡意识 D.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C
【解析】“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体现鸦片战争激发救亡意识,故选 C 项;“似
乎只是”则否定了旨在强调蒙受屈辱,排除 A 项;意在强调是“一个新的起点”,并不是历史转折点,排除 B
项;甲午战争引发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 D 项。
【例 203】有学者认为,“尽管澳门在它坎坷的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危机,但一八四二年才是它真正衰落下
去的日子。”该学者观点
A.真实揭示了澳门政治地位变化 B.基于澳门在远东贸易地位的变化
C.号召澳门人民起来抗击侵略者 D.为侵略者侵占澳门寻找现实依据
【答案】B
【解析】材料随着 1842 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上海在远东贸易中的地位上升,带来澳门贸易地位的衰落,
故选 B 项;材料反映出澳门在远东贸易地位的变化,而非政治地位,排除 A 项;材料反映出澳门在远东贸
易地位的变化,而非号召民众反抗殖民者,排除 C 项;材料现象出现在 1842 后,葡萄牙殖民者已经侵占了澳门,排除 D 项。
【例 204】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
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而《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
秉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嬗变 B.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C.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驰 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
【答案】A
【解析】材料清康熙时独立制定关税税则,掌握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协定关税,丧失关税自主权,
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嬗变,故选 A 项;材料反映出清政府丧失关税自主权,但没有体现出英国商
人的目的,排除 B 项;材料列强的侵略导致关税主权的变化,而非自身管理的问题,排除 C 项;鸦片战争
的实质是侵略战争,排除 D 项。
【例 205】天津城的历史不长,从直沽寨算起,至今不过 600 余年。然至 19 世纪末,天津“由一个近畿的府
属县城,发展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也就用了几十年时间。近代天津崛起的
主要原因是
A.临近京畿 B.开埠通商 C.洋务倾斜 D.列强汇集
【答案】B
【解析】根据“发展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结合自 1860 年《北京条约》签订
后,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成为外国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的重要基地,故选 B 项;
近代以来,天津城一直临近京畿,排除 A 项;19 世 90 年代初,洋务运动逐渐失败,排除 C 项;天津作为
西方列强的租界,列强的汇集不能直接推动天津的崛起,排除 D 项。
【例 206】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尽管中英军队在广东对峙,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官和记者居然坐船绕过清
军防线,进入广东山区度假、狩猎,山区里的居民向他们兜售农产品,提供食宿,并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
人潜入。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 B.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C.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 D.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英军队在广东对峙的时候,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官和记者居然坐船绕过清军防线,进入
广东山区度假、狩猎,山区里的居民向他们兜售农产品,提供食宿,并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体现
当时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故选 A 项;材料中山民向列强提供食宿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排除 B 项;
普通民众不可能把战争置身事外,排除 C 项;从材料中可得知国人对当时国家形势茫然无知,排除 D 项。【例 207】1871 年郑观应在《易言》中指出:“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
殊抱杞忧。”造成作者忧心忡忡的原因是
A.《南京条约》签订后领事裁判权的实施
B.《天津条约》签订后大批通商口岸开放
C.《北京条约》签订后对英支付巨额赔款
D.《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商开办工厂
【答案】B
【解析】《天津条约》签订后,南京、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开放,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中下游各口
岸自由航行,故选 B 项;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
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材料不涉及,排除 A 项;材料强调列强获得通商、自由航行权,
而不是对英支付巨额赔款问题,排除 C 项;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例 208】总理衙门成立之初,署内官员分大臣、章京两级。其中大臣主要从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及各部
尚书、侍郎中选派,没有定额;由一名亲王担任总署大臣,共同办理衙门事务。这反映出当时的总理衙门
A.具有临时性机构的性质 B.全权处理涉外事务
C.与军机处处于同等级别 D.受内阁大学士牵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其中大臣主要从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派,没有定额;由一名亲
王担任总署大臣,共同办理衙门事务。”可知总理衙门的人员没有固定编制,随意调配,具有临时机构的性
质,故选 A 项;“全权处理”说法绝对化,排除 B 项;根据材料“其中大臣主要从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及各
部尚书、侍郎中选派”可知总理衙门的大臣部分从军机大臣中选派,并非“与军机处处于同等级别”,排除 C
项;根据材料“其中大臣主要从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派”可知总理衙门的大臣从内阁
大学士中选派部分,并非“受内阁大学士牵制”,排除 D 项。
【例 209】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
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
A.清廷舍弃了传统外交观 B.该条约体现友好协商原则
C.英国谋求扩大侵华权益 D.中英间形成平等外交关系
【答案】C
【解析】“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表明英国想通过《天津条约》扩大自己的
利益诉求,故选 C 项,材料表明英国的利益诉求,没有反映清政府的态度,排除 A 项;《天津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不是友好协商,排除 B 项;中英两国没有形成平等的外交关系,排除 D 项。
【例 210】《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派人到上海与列强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列强放弃公使
进京。清朝官员认为,“进京一节,万不能允”。这说明清政府
A.主张与外国人平等相待 B.竭力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C.拒绝与外国的直接交往 D.仍然固守天朝上国尊严
【答案】D
【解析】“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列强放弃公使进京。清朝官员认为,‘进京一节,万不能允’”表明清政府
为了所谓的“脸面”不惜进一步放弃关税主权,反映清王朝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故选 D 项;
已经打得体无完肤多次签署不平等条约,排除 A 项;为了面子牺牲关税主权,排除 B 项;题干主旨是不允
许列强进中国政治中心北京,而且自鸦片战争以来已经开放多处通商口岸,故拒绝直接交往错误,排除 C
项。
考向二 太平天国运动
【例 211】1865 年,清政府诏令从人口密集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移民到江南地区,允许移民对无主田
山、房屋“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受其影响,安徽宁国县十余年后移民与土著人口比例达 3:1。
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秩序逐步恢复 B.人地矛盾有效缓解
C.土地制度发生变革 D.边疆开发成效显著
【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频繁战乱致使江南地区人口数量迅速下降,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战后清
政府鼓励移民的政策,有利于人口迁入地区的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故选 A 项;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在
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之后的恢复发展,与人地矛盾无关,排除 B 项;清代仍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 C
项;江南地区不是边疆地区,排除 D 项。
【例 212】下表为太平天国的出版和宣传机构(部分)及其职能。由此可知,太平天国出版和宣传机构的成立
机构名称 职能
诏书衙 撰写诏旨、谕告、编书,填写兵册、家册
镌刻衙 刊刻诏旨、谕告、书籍及饮印戳记
刷书衙 印刷诏旨、谕告、书籍
删书衙 删改孔孟和诸子百家之书
宣诏衙 收发、分送各种文书 A.以毁灭儒家文化为主要目标 B.旨在宣传洪秀全的宗教思想
C.推动了中国舆论宣传近代化 D.有助于其思想和政策的宣传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太平天国的出版和宣传机构用于宣传政府思想及政策,故选 D 项;根据教器信
息可知,太天平天国希望借此宣传其思想政策,以加强思想控制,并且其中的删书街也只是“删改孔孟和诸
子百家之书”,并未毁灭儒家文化,排除 A 项;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太平天国的出版和宣传机构目的是宣传
政府政策及思想,排除 B 项;太平天国的此种做法,依然带有封建统治的色彩,不是近代化的宣传方法,排
除 C 项。
【例 213】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太平天国所宣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史上传统民间宗教的思想并没
有很大的差别。“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材料表明
A.洪秀全融合了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
B.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在中国缺乏实施条件
C.太平天国革命实践与革命理想出现背离
D.太平天国的思想很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可知太平天国并没有把“平均主
义”的理想变成实践,故选 C 项;据材料“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太平天国所宣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
史上传统民间宗教的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可知洪秀全并没有融合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排除 A 项;
材料中的“平均主义”来自中国传统民间宗教而不是基督教,排除 B 项;“平均主义”思想容易发动群众斗争,
排除 D 项。
【例 214】下图摘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目录。据此判断,第十章的主题应为
第十章 ?
社会动荡的根源 223
社会经济因素;鸦片战争的影响;政冶腐败;武备松弛;
自然灾害;客冢人和基督教
外国的中立立场 237
……
捻军叛乱和回民叛乱 252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清末新政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捻军是与太平天国同时期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时间为 1853 年——1868 年,再结合材料“鸦片战
争的影响”“基督教”等信息可知,为太平天国运动,故选 C 项;据材料“外国的中立立场”可知,该主题并不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 A 项;清末新政开始于 1901 年,与“捻军”时间不符,排除 B 项;辛亥革命时间为
1911 年,与“捻军”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例 215】1850 年,上海租界人口所占比重不足 0.1%,1865—1866 年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人口分别占
上海人口总数的 13.4%和 8.1%。出现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A.战争影响人口布局 B.租界内生活设施较为完善
C.上海经济发展迅速 D.上海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
【答案】A
【解析】19 世纪 60 年代初期,太平军进攻上海,大量人口躲到租界寻求庇护,与材料中“1865—1866 年间,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人口分别占上海人口总数的 13.4%和 8.1%”迅速上升相符,故选 A 项;租界生活设施
短时间变化不会太大,难以说明材料中“1850 年,上海租界人口所占比重不足 0.1%”,排除 B 项;是“上海
租界人口所占比重”而非上海,排除 C 项;上海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不等于“上海租界人口所占比重”猛增,
排除 D 项。
例 216.近代中国一场战争,使“向存鱼鳞册、黄册荡然无存”,江、浙、皖诸省往往“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
廛。其中强有力者,飞来客燕,敢欺本地篱鷃,有主田畴,强行霸占,有喧宾夺主情形”。导致该情形
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中英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中日甲午战争 D.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向存鱼鳞册、黄册荡然无存”,表明是反封建的战争,发生在江浙皖地区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故选
B 项;中英鸦片战争没有波及到皖,排除 A 项;中日甲午战争没有波及到江浙皖,排除 C 项;义和团运动
主要是在北方,针对的是洋人,没有出现“向存鱼鳞册、黄册荡然无存”这种现象,排除 D 项。
【例 217】中国近代某文献提出了一系列“新事物”,如:禁止与外国交涉时使用“夷狄”等带侮辱性的文字
主张建设铁路、轮船等设施,提倡学习欧洲建立银行,并提出废除八股等改革措施。该文献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B
【解析】“主张建设铁路、轮船等设施,提倡学习欧洲建立银行,并提出废除八股等改革措施”,这些学习西方的新事物首次提出是在《资政新篇》中,《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改革方
案,故选 B 项;《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带有“夷狄”字样,排除 A 项;《变法通议》是
梁启超的著作,是要求变法,学习西方的制度,排除 C 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
阶级性质的宪法,是学习西方的制度的成果,超出了学习西方器物的范围,排除 D 项。
【例 218】1860 年 11 月,太平天国政权在常熟贴出告示:“谕各业户,各粮户,不论庙田、公田、学田等
俱要造册,收租、完粮。”第二年再出告示:“勒令百长司马,细查田数,尽数补出,如再隐匿,察出二
罪俱罚。”这些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政权
A.重视地方经济的恢复 B.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
C.注重削弱地主的实力 D.与农民的关系在日趋紧张
【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在常熟的两则告示表明收租、完粮及对抗粮、抗租行为采取严厉的刑罚,而田赋、地租、
杂税均是传统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指标,故选 B 项;材料强调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征收租税,而不是重视
地方经济的恢复,排除 A 项;材料的主旨是太平天国筹集粮饷,不涉及削弱地主的实力,排除 C 项;材料
强调太平天国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与农民的关系在日趋紧张”不是材料论述的主旨,排除 D 项。
【例 219】1861 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巴夏礼照会天国政府,以维护英国在华商务利益为由,要求太平
军不得进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内。对此,天国声明:“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
寸土于不顾。”这说明太平天国
A.坚守闭关锁国政策 B.渴求国家统一与民主政治
C.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D.具有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可知太平天国英勇抵抗西方列强
的入侵,具有国家主权意识,故选 D 项;鸦片战争已经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 A 项;民主
政治的表述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对西方列强侵犯中国的态度而非
外交观念,排除 C 项。
【例 220】有学者评论道:作为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它代表着 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国人
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这一评论提及的“近代化纲领”
A.详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B.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 D.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答案】B
【解析】1859 年太平天国颁布了《资政新篇》第一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题干中“先进……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故选 B 项;《海国图志》详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
学技术,排除 A 项;19 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排除 C 项;该纲领主
张发展资本主义不反映农民的愿望,故不能调动农民反封建积极性,排除 D 项。
【例 221】《资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多条建议,如“兴车马之刹”、“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在
外交、法制、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这些建议
A.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体现了落后性和空想性
C.符合当时世界近代化的潮流 D.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外交、法制、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可知《资政新篇》是先进中
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近代化时代发展潮流,故选 C 项;《资政新篇》集中反映了当
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排除 A
项;《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落后性和空想性,排除 B 项;《天朝田亩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排除 D 项。
【例 222】孙中山先生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从孙中山这
则评论可知
A.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任何价值 B.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性
C.孙中山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D.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其合理性
【答案】B
【解析】材料“不知有民权”“不知有民主”可知,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建立民主政权,而趋于封
建化,故选 B 项;材料“知有民族”,孙中山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打击清王朝的进步意义,排除 A 项;
孙中山既看到了太平天国的进步意义,也看到了他的不足,是客观评价,并非局限性,排除 C 项;材
料反映出孙中山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客观评价,与三民主义的提出无关,排除 D 项。
【例 22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大沽口,客观上减轻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洪秀全
曾将洋人过境说成是“兄弟团圆”,言称“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衷心归顺成藩属,替爷
替哥杀妖魔”。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与外国平等往来的愿望 B.与英法合作共同反抗清朝
C.继续秉持传统宗藩观念 D.和西方国家宗教信仰相同
【答案】C
【解析】根据“西洋番弟听朕诏”,“衷心归顺成藩属”可知,太平天国认为自己是宗主国,西方国家是藩
属国,仍然固守着传统的宗藩观念,故选 C 项;中国古代的宗藩关系属于朝贡体系,这种外交关系并不是一种平等关系,排除 A 项;根据“替爷替哥杀妖魔”可知,太平天国幻想英法联军替天国推翻清王
朝,排除 B 项;西方国家的基督教与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并不完全相同,排除 D 项。
考向三 甲午中日战争
【例 224】以下关于台湾的诗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②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汪辜会谈开先河,二老共创新关系。 ④窃喜战功归祖国,更欣光复到台湾。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答案】A
【解析】“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指的是清朝施琅收复台湾;“汪辜会谈开先河,二老共创新
关系”是在 1993 年;“窃喜战功归祖国,更欣光复到台湾”指的是 1945 年抗日胜利,台湾光复;“四万人
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指的是 1895 年《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选择 A 项符合题意。
【例 225】1894 年黄海大战开战之初,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
名称 火炮/门 鱼雷发射管/架 总排水量/吨 总兵力/人 平均航速/节
北洋水师 195 556 32100 2126 10.2
日本联合舰队 268 568 40840 3916 14.5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日本综合国力的强大 B.清朝政治制度的腐败
C.中日经济水平的差异 D.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
【答案】D
【解析】图中表格展示了中日海军力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的军事实力的对比,故选 D 项;材料仅
反映了日本海军的军事力量,没有反映日本的综合国力情况,排除 A 项;材料反映了中国的海军军事
力量,不能反映清朝政治制度是否腐败,排除 B 项;表格仅体现了黄海大战前中日双方海军实力对比,
无法体现中日经济水平的差异,排除 C 项。
【例 226】1894 年 11 月,日本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在美国《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声称:“这场战争在
一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粟野慎一郎的
言行表明,当时日本
A.深受《独立宣言》的影响 B.获得了西方列强广泛支持
C.重视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 D.致力于推翻中国封建制度
【答案】C【解析】由材料“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
间的斗争”可知日本积极构建自身文明形象和清政府的野蛮形象,把自己标榜为文明和进步的国家,把
清政府描述为腐朽落后的国家,迎合了西方的文明思维,注重掌握国际舆论的话语权,故选 C 项;《独
立宣言》发表于 1776 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日本驻美国公使发表的文章,
并未提及西方列强的态度,排除 B 项;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在于抢夺资源,侵略中国,排除 D 项。
【例 227】台湾巡抚唐景崧在《马关条约》签署当日上奏清廷“挽救英、俄为同盟,许其保辽、保台”。台湾
绅士代表向英国领事提出:在中国保有主权情况下,将行政权与各种捐税交予英国以换取英国的保护。
上述行动说明台湾官绅
A.在保台策略上分歧严重 B.寄希望于国际干预
C.放弃了自主保台的努力 D.主张国际共管台湾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台湾官绅为了保住台湾,希望在给予外国一定特权的基础上,由外国帮助收回台湾,
体现的是台湾官绅为了保台,寄希望于国际干预,故选 B 项;从台湾巡抚和台湾绅士代表提出的主张,
可知都体现出在保留中国主权的基础上获得外国帮助,守住台湾的意见是一致的,排除 A 项;材料中
台湾巡抚和台湾绅士代表提出的主张建议,违抗清政府的割台条约,就已经体现出台湾人民自主保台
所做的努力,排除 C 项;从材料中“由清政府挽救英俄同盟”和“在中国保有主权情况下”,可知台湾官
绅是希望保留台湾归属中国的权利,并不是主张国际共同管理台湾,排除 D 项。
【例 228】
姓名 国籍 职务 服务军舰
汉纳根 德国 北洋舰队总查
阿壁成 德国 舰总管轮
戴乐尔 英国 舰帮办副管驾
尼格路士 英国 舰炮手
舰队指挥舰定远舰
哈卜门 德国 炮务总管
马吉芬 美国 帮办管带
主力战舰镇远舰
余锡尔 英国 总管轮 主力战舰致远舰
哈富门 德国 总管轮 济远舰
上面为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洋员参战表,这一状况
A.是黄海海战中清军战败的根源 B.体现了清廷向西方学习的态度C.反映出北洋海军整体装备落后 D.导致北洋水师受到列强的牵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洋员参战表,可知北洋海军军舰聘用外国人担任管理职位,这体现
了清政府向西方学习的态度,故选 B 项;黄海海战清军战败的根源是制度的落后,排除 A 项;材料说
的是北洋水师洋员参战表,并不是装备,排除 C 项;导致北洋水师受列强牵制夸大了洋员的作用,北
洋舰队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由中国人担任,排除 D 项。
【例 229】历史学者马勇认为此战“让之前的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恢复的
自信丧失殆尽。此后,孙中山、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政治新秀相继出场,由他们上演了一
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近代中国的政治激进主义渐渐成为思想主流,一浪高过一浪。”这场战争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据题干中“三十年发展……同光中兴”及此后维新派、革命派登场可以判断此战是甲午中日战争,
故选 C 项;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A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
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 B 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排除 D 项。
【例 230】近代中国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
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签订后
A.多口通商,闭关政策被打破 B.邓世昌等人进行了英勇抵抗
C.列强开始在华掀起瓜分狂潮 D.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
产”可知,割让澎湖列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故是《马关条约》,
列强开始在华掀起瓜分狂潮,故选 C 项;《南京条约》多口通商,闭关政策被打破,排除 A 项;甲午
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人进行了英勇抵抗,但材料强调《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影响,排除 B 项;《辛丑
条约》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排除 D 项。
【例 231】据统计,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共派出从军记者 114 名,还有 15 名画师、摄影师连篇累牍地报道
战争的进展状况、战斗经过、双方死伤人数、俘获战利品、俘虏处置及战地情形等,战争爆发后仅一
个月,有 17 名西方记者获得了随日军采访的许可。而清政府则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拒绝外国武官
随军观战。这一差异突出反映了A.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 B.中日近代化程度差距巨大
C.日本借机宣扬军国主义 D.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日本对待战地报道积极开放,而中国则很保守,反映了两国对新闻通讯的态度差异,而
新闻通讯是西方近代化的产物,反映两国近代化程度差距巨大,故选 B 项;发动战争蓄谋已久,是通
过对战争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体现的,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A 项;材料并未提及日本记者宣传的内容,
无法看出其是否借机宣传军国主义,排除 C 项;战争进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舆论宣传并不
能左右战争进程,排除 D 项。
【例 232】1820 年,中国的 GDP 约为英国的 7 倍,却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60 年,中国的 GDP 大
于英法的总和,却没能阻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0 年,中国的 GDP 约为日本的 5 倍,但中国军队
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败涂地。据此推知
A.经济总量对一国来说没有意义 B.GDP 排名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C.中国国际地位与 GDP 排名背离 D.经济结构优劣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中国在 GDP 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却在屡次战争中失败,是因为在 19
世纪,中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一样,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而西方是以工业经济为主,这反映出
经济结构的优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故选 D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总量对一个国家的
国际地位非常重要,而不是没有意义,排除 A 项;GDP 的排名不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它仅是一个具体的指标,更重要的要看其工业发展的质量如何,排除 B 项;题干仅是述及中国在 GDP
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却在屡次战争中失败,而没有论及其国际地位,排除 C 项。
【例 233】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国存在七误:一误于战前对朝鲜问题始终犹豫不决;二误于日军侵朝时无
备战决心;三误于平壤战役的用人不当;四误于国境线上的仓促布防;五误于大连旅顺迅速陷落;六
误于北洋舰队困守威海;七误于不敢坚持长期抗敌。这学者旨在
A.指出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 B.强调改革是重振国威的关键
C.强调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 D.突出中国军备远远落后日本
【答案】C
【解析】根据甲午战争中国存在“始终犹豫不决”“无备战决心”“用人不当”“不敢坚持长期抗敌”等七误可
知,这些都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密切相关,腐朽的政治统治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故选 C
项;题干分析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并没有指出要结束君主专制政体,排除 A 项;甲午中
日战争的失败,表明洋务派发起的改革洋务运动走向失败,改革不再是重振国威的关键,排除 B 项;当时中国经过洋务运动,在军备上略胜于日本,排除 D 项。
【例 234】西方军事理论家约米尼说:“一支军队假使采取绝对守势,则无论它的形势是如何有利,实力是
如何坚强,终究还是给敌人赶出阵地以外去。”下列最符合此言论的战争是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李鸿章“避战自保”,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
海卫港,不准巡海迎敌,最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选 C 项;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都是主动迎
敌,而不是“采取绝对守势”,排除 A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都是主动迎敌,而不是“采取绝
对守势”,排除 B 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军民是奋起反抗的,与材料“采取绝对守势”不符,排
除 D 项。
【例 235】(2020·河南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末·28)下表为 1892—1900 年间进入四川的洋货总值。据此可知
年度 1892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价值(海
关两)
582 . 5
万两
457 . 4
万两
511 . 4
万两
561 . 8
万两
692 . 9
万两
844 . 4
万两
796 . 7
万两
1307.5
万两
1291.8
万两
A.进入四川的商品在逐年增加 B.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
C.新口岸的开放加剧商品倾销 D.商品输出是列强主要经济侵略手段
【答案】C
【解析】从材料表格可以发现,从 1895 年之后,洋货在四川的输入量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可知材料反
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了重庆作为新的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对四川地区的商品输入,故
选 C 项;从材料图表可知,1893 年洋货输入四川的数量呈下降趋势,排除 A 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但材料主要表现的是列强商品输
出的状况,不能体现出列强侵华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排除 B 项;甲午战争后,列强经济
侵略已经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故 1895 年后商品输出不是列强主要的经济侵略手段,排除 D
项。
【例 236】甲午战后,海军衙门要求幸存的官佐总结教训,条陈败因,表 1 为相关概况。由此可见
表 1
条陈者 职务 条陈内容 曾嘉祥 枪炮官 西人创立海军多年,其中利弊,无微不至,既设海军,必全按西法。
饶鸣衢 守备 海军章程,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所以难而操胜算也。
郑祖彝 千总
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去一不合宜,则生
一弊。
A.统治集团深刻认识到战败根源 B.制度变革已经不可回避
C.学习西方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D.战败导致崇洋情绪弥漫
【答案】B
【解析】海军下级军官总结甲午战败经验教训,指出封建制度阻碍全面学习西方,是战败的根本原因,
故选 B 项;写条陈的是海军下级军官,不能代表统治集团,排除 A 项;“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
去之”不是学习西方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而是以是否不违背封建“朝制”为取舍准则的,以“中体”限制“西
用”,所以“难而尽仿”,“难而操胜算”,排除 C 项;“必全按西法”“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万不
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是说海军这种近代化军事建置就得按近代化的“西法”去管理,
不是“崇洋情绪”,排除 D 项。
考向四 义和团运动
【例 237】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
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材料表明
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答案】D
【解析】“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
济事”中可以体现中国人的力量的只有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他们不得不改变一味镇
压的方式,故选 D 项;“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
硬手段,还不济事”这时的历史事件主要指对帝国主义造成冲击的事件,而不是赔款,增加赔款只加促
进中国人的反抗,排除 A 项;“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反应了帝
国主义侵略中国方式的转变,无法体现孙中山的外交思想,排除 B 项;“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
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是指扶持中国人来管理中国人,不是条约的内容,排除 C 项。
【例 238】《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
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
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 1900 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 D.表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答案】C
【解析】“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这些失业的人成为推
动社会矛盾发展很重要部分,同时把矛头指外外洋事物,故选 C 项;“《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
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仅是代表经济方面的行为,不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的工具,真
正成为列强的工具应是辛丑条约签订的结果,排除 A 项;“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
这是外资行为,不是民族亲本行为,排除 B 项;“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应是鸦片战争后就开
始了,排除 D 项。
【例 239】如表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相关表述,据此可知
义和团在北京前门点火焚烧洋货铺和洋药店,结
果火势蔓延,烧掉了附近的商铺和民居
李希圣的日记(1900
年任职在北京刑部)
义和团“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劳乃宣(负责剿杀义和团的官员)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晚清大臣刚毅记载
义和团运动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情绪和怒火的
非理性的爆发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A.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 B.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C.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 D.历史叙述取决于时代的变化
【答案】B
【解析】评价者的角度不同,其对义和团的评价也不同,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选 B 项;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其与历史事实之间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排除 A 项;可以通过多种史料
的对比来确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C 项说法错误,排除 C 项;“取决于”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 项。
【例 240】右面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对该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A.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
B.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
D.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形成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899.10”“平原”“1900.6”“大沽”“八国联军”可知,此图反映义和团运动,当时列强掀起了瓜
分中国狂潮,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故选 B 项;鸦片战争后国人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排除 A 项,义和团运动属于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不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
排除 C 项;国民革命(1924-1927 年)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联合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任务的革命斗争,排除 D
项。
考向五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例 241】《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有一幅漫画,这反映了当时
注意,伙计们,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
A.帝国主义列强合谋门户开放 B.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
C.帝国主义列强合谋征服中国 D.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代理人
【答案】B
【解析】根据漫画“注意,伙计们,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可知其反映了各国决定武力征服清
朝,但因各自的利益,其实各有算盘,故选 B 项;1899 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
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并非“列强合谋”,排除 A 项;根据漫画“注意,伙计
们,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可知其反映了各国决定武力征服清朝,并非“征服中国”,排除 C
项;根据漫画“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可知列强合谋征服清政府,并非“扶植清政府”,排除 D
项。【例 242】有学者评论近代某条约:“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
今日所谓‘军事现代化’,怪不得此后‘瓜分’就成了舆论的持续主题。而巨额的赔款,不仅使全民直接感
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也为此后一系列内政改革的艰困埋下了伏笔。”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答案】C
【解析】《辛丑条约》规定列强控制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符合“防务上却门户洞开”,清政府帮助列
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故选 C 项;《南京条约》只是五口通
商,不符合“防务上门户洞开”,排除 A 项;《马关条约》割让领土,但并没有使京师“防务上门户洞
开”,排除 B 项;材料现象是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1922 年《九国公约》签订,不符合时间限制,
排除 D 项。
【例 243】近代某条约规定:“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
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
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对此规定所属条约理解正确
的是
①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②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③导致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流离
失所 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中“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
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辛丑条约》,故①正确;题
干中“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可知列强侧重保平安而维护列强在华利益,故②错误;导致数以
万计的无辜百姓流离失所的是近代的战争,不是《辛丑条约》,故③错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是《辛丑条约》,符合题干要求,故④正确,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例 244】1903 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中有:“群蜂结巢,既成,会议曰:如有伐我巢而残我同
种者,共刺之。人之有国,犹蜂之有巢。尔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此文
A.宣传优胜劣汰理论 B.蕴含着民主革命的思想
C.体现民族危机深重 D.表达对平等自由的追求
【答案】C
【解析】1901 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境地,与材料中“1903 年出版”“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相符,故选 C 项;材料中“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并未涉及优胜劣汰,排除 A 项;强调“当知爱国”,但未涉及革命,排除 B 项;强调
“当知爱国”,但未涉及平等自由,排除 D 项。
【例 245】慈禧太后曾降旨:“已革端郡王载漪,倡率诸王贝勒轻信拳匪,妄言主战,致肇衅端,罪实难辞。
降调辅国公载澜,随同载勋妄出违约告示,咎亦应得,著革去爵职。”这可以用来说明
A.汉人督抚开始掌握清政府实权 B.立宪派愿望落空转入革命阵营
C.清朝中央集权统治受到了冲击 D.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已革端郡王载漪降调辅国公载澜……随同载勋妄出违约告示,咎亦应得,著革去爵
职”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故选 D
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人督抚开始掌握清政府实权,与材料所述时间“慈禧太后”时期不符 排除 A 项;
“皇族内阁”组建后立宪派愿望落空转入革命阵营,排除 B 项;中央集权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
料主旨惩办反帝官员不符,排除 C 项。
【例 246】下图为近代某一侵华战争路线图(箭头代表侵略军进攻方向)与这场战争有关的正确说法是
A.使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要求发生根本转变 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答案】D
【解析】图中侵略军从天津沿海登陆,攻入北京可以判断是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签订《辛
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故选 D 项;1842 年《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
商品倾销市场,排除 A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排除 B 项;甲午中
日战争后《马关条约》标志列强经济侵略方式从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排除 C 项。【例 247】《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地督抚接连致电军机处,商讨中央能否对地方筹款予以折扣,减轻地方
负担。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这反
映出
A.地方势力依然受中央掌控 B.中央集权受到严重挑战
C.清末新政未取得明显效果 D.财政危机困扰地方政府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
求”,可知督抚仍然受制于中央,故选 A 项;据材料“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可知中央权力大于地方,
排除 B 项;清末新政此时还未开始,排除 C 项;财政危机困扰地方没有将材料内容完全反映出来,排
除 D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