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全能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全能卷(含答案)

ID:285091

大小:394.06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1-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全能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完成情况 《孟子》二章 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 372 一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 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把孔子和他以“孔孟”并称。 文章思想内容 《富贵不能淫》针对景春说的大丈夫形象,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历史上有名的六个人物从卑微中崛起的事例,通过个人正面的角度,国家反 面的角度,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 重点字词 衍(yǎn) 冠(guàn) 淫(yín) 畎( quǎn)亩 傅说( yuè ) 曾( zēng )益 胶鬲(gé) 拂 (bì)士 拂( fÚ)乱 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古今异义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古义:真正。今意:诚实) 父命之(命:古义:教导,训诲。今意:性命,命令。) 丈夫之冠也(丈夫:古义:成年男子。今意:女子的配偶。) 富贵不能淫(淫:古义:使……迷惑,惑乱。今意:淫乱。)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筑:古义:捣土用的杵。今意:建筑,修建。)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古义:这,今意:判断动词。) 管夷吾举于士(士:古义:狱官。今意:军人。) 一词多义 戒: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 之:往之女家(动词,到),妾妇之道:(助词,的),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此之谓大丈夫(结 构助词)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启用),征于色发于生而后喻(发:显露)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 拂: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词类活用 1.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2.饿(使......饥饿) 其体肤 3.空乏(使.... 穷困缺乏) 4.所以动(使......惊动)心 5.忍(使.......坚韧)性 6.行拂乱(使......颠倒错乱)其所为 7.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8.入则、出则 ( 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背诵及翻译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3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译: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 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 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 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 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 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 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 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4 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 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 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 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 灭亡的道理了。 要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法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分为类比论证和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因果论证: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 引用论证:(初中语文将其归类到道理论证中)引用名言或引用一些普通人的说法,使其更具有权威性和 大众性,使论证有力。 理论论证:(初中语文将其归类到道理论证中)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愚公移山 文学常识5 列子(约前 450—前 375),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 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 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其中《愚 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 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只有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重点字词 始龀(chèn)  万仞(rèn)   曾不(zēng)  荷担(hè) 一厝(cuò) 箕畚(jī )( běn ) 亡以应(wú) 孀 (shuāng )妻 穷匮( kuì ) 魁(kuí )父 智叟(sǒu ) 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 古今异义 惩山北之塞 惩:古义:苦于;今义:惩罚 指通豫南  指:古义:直 ;今义:手指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古义:肩负、扛 ;今义:莲。 其妻献疑 献:古义:提出 ;今义:贡献。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羽毛 。 一词多义 其,其如土石何?(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帝感其诚。 (其:代词,他。)6 以:以残年余力(以:凭借) 河曲智叟亡以应(以:来) 而:而山不加增(而:但是,表示转折关系)何苦而不平(而:和,表示顺承关系) 且:年且九十(且:将近) 且焉置土石(且:况且) 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阻止)身已半入,止露尻尾(止:仅仅) 苦:何苦而不平(苦:愁苦,担心)必先苦其心志(苦:使……苦恼) 诚:帝感其诚(诚:诚心)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 重点语句翻译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译: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你太不聪明了,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 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要点: 愚公移山,困难多多,请试列举两例,并说说文中突出其移山困难的作用是什么? 困难:(1)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2)愚公年且九十,残年余力,能荷担者只有三夫。(3)工具简单。(4)运 土路程遥远。(5)河曲智叟劝阻,讥笑。作用:以此衬托出愚公的决心和气魄,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 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愚公移山的寓意是什么?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寓意: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7 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启示:①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②要像愚公一样坚持不懈、顽 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译: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 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传说中的太行、王屋两座山,周围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 90 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 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使 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家人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 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 “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挖土,用箕 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 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 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 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8 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 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 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 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周亚夫军细柳 文学常识 司马迁,字子长(公元前 145—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祖先世为史官,父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 史令。十岁随父至长安,受学于儒学大师董仲舒和孔安国。二十岁南游江淮 ,以后任职郎中、太史令时, 又曾游历各地,考察各地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调查了历史故实。公元前 108 年,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为太 史令,四十二岁主持制定“太初历”,完成改革历法工作之后,着手写作《史记》。四十七岁为李陵事上 奏武帝,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为中书令,继续写作。到五十三岁,基本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 (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 历史)、七十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五个部分,共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 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 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情。表现出周亚夫刚正不阿、治军严谨的高贵品质。 重点字词 棘 jí 彀 gòu 弩 nǔ 辔 pèi 胄 zhòu 嗟 jiē 曩 nǎng 被 pī 诏 zhào 车骑 jì9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 一词多义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军队。军:驻军) 军中不得驱驰(军:军营) 上自劳军(劳:慰问)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已而之细柳军(之:到、往)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之:的) 居无何(居:经过) 居天下之广居(居:居住。居:住所,住宅) 重点语句翻译 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哎呀!这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至于周亚夫, 能够侵犯他吗? 要点 作者以对比、衬托的手法,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从正面、侧面较详细地来描述刻画细柳营威赫森严的军 容,和一丝不苟的军纪。 24. 诗词五首学常识 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他被后人称为“田 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 史”。代表作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10 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2.思想主旨 《饮酒》: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 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春望》: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 门太守行》: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赤壁》: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 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 《渔家傲》: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 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3.重点问题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是诗人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采菊东篱下”本是写实,因为陶渊明爱菊,寄予菊花以高洁 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东篱”则象征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而“南山”在现实 里和陶渊明的精神上都显然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陶渊明以其高洁的情怀、悠然的情兴会心于南山,物我 两忘,怡然自乐。 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使听到 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这就是“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 11 赏析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开”, 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是议论。杜牧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 的命运。杜牧之所以这样写,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迈胸襟。诗人 从反面设想入手,化实为虚,评析历史,突出中心,讽喻统治者。 赏析名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环境描写。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 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背诵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簪。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 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2 渔家傲 李清照(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jiē) 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浣溪沙 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 徊。 采桑子 欧阳修(宋)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 沙禽掠岸飞。 相见欢 朱敦儒(宋)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如梦令 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四、【复习检测】6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燕脂(yān)   箕畚(běn)   始龀(chèn)  往之女家(rǔ) B.夯实(hāng) 折戟(jǐ) 介胄(zhòu) 一厝朔东(cuò) C.角声(jiǎo) 畎亩(quǎn) 提携(xié) 荷担者(hè) D.塞上(sài) 弓弩(nú) 曩者(nǎng) 山北之塞(sè)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13 A.行拂乱其所为  无法家拂士 B.成立而去 昔人已乘黄鹤去 C.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D.发于畎亩 发于声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甚矣,汝之不惠   B.曾益其所不能 C.往之女家 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明年 5 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 科学的安排。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散文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14 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饮酒》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7.默写填空。(5 分) (1)          ,          ,          。此之谓大丈夫。 (2)采菊东篱下,          。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条件的句子是:          ,          。 (4) 杜 牧 在 《 赤 壁 》 中 以 东 吴 两 位 女 子 的 命 运 , 来 间 接 反 映 政 治 军 事 情 势 变 迁 的 诗 句 是:          ,          。 (5) 李 贺 在 《 雁 门 太 守 行 》 中 , 借 用 典 故 , 抒 发 九 死 不 悔 的 报 国 之 志 的 诗 句 是:          ,          。 8.我市某中学在八年级学生中组织了一次以“传承长征精神, 感 悟 红 色 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9 分) (1)右边是本次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字。(5 分) (2)假设你也参加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要求:主题明确,感情真挚,至少15 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50 字。(4 分) 二、阅读理解(34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 9~10 题。(4 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9.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片一、二句所写的梦境。(2 分) 10.下片哪句是对“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1~14 题。(13 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16 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2)其母引刀裂其织(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 分) 1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5~17 题。(7 分)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17 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 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 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 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 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 氏。 注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 D.杂然相许 陷入尺许 1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装土石)     B.始一反焉(开始) C.观者如堵(墙) D.老人鼓腹纵之(放开)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甲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中画线句应这样划分节奏:“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中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中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18 D.乙文给我们的启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8~22 题。(10 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 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蹊 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 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 见,故曰:“自见之谓明。”(节选自《韩非子》) 注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蹊 :战国初期楚国的大盗。 1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丧地数百里(      )     (2)自见之谓明(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21.杜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22.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 分) 19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D  【解析】D 项,“弩”应读“nǔ”。 2. 【答案】B  【解析】B 项,去,离开;A 项,动词,音“fú”,违背/动词,音“bì”,同“弻”,辅佐;C 项,动词,往,到/助词, 无实义,补充音节;D 项,动词,兴起,指被任用/动词,显露、流露。 3. 【答案】D  【解析】A 项,“惠”同“慧”;B 项,“曾”同“增”;C 项,“女”同“汝”。 4. 【答案】C  【解析】A 项,搭配不当,“拓展”与“感受”不搭配;B 项,成分残缺,“婆娑多姿”后面可加“的身影”;D 项,语序不当,应该把“从现在起到明年 5 月份”放到“宣布”后。 5. 【答案】B  【解析】这几句话的内容是写诗与小说等的差别,故可以确定②为首句,据此可排除 A、C 两项;再根据 B、D 两项确定①或⑥为第二句;①句承接②句,讲文学作品都可以当诗来看;接着讲诗相对于其他文学类别的优 势,因此可以确定这三句的次序为②①⑥;最后通过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 6. 【答案】C  【解析】C 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7.【答案】(1)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悠然见南山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8.【答案】(1)活动围绕红色主题分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要制作小红旗,排练节目;在活动实 施阶段,要重走长征路,看望老红军,最后表演节目。20 (2)示例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唱着这首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浮现在眼前,我不 禁感慨万千。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重走长征路,感悟红色文化,锻造坚毅品格。 二、阅读理解 9.【答案】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 转动一般,行船的帆在风浪中飞舞。 【解析】 解答时,想象要合理、丰富,语言表达要简洁流畅。 10.【答案】“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两句是对“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表达了词 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 【解析】解答本题,一要找到对应的词句,二要理解词句表达的意思,在这基础上理解词人的情感。 11. 【答案】(1)常常 (2)拿起 12. 【答案】(1)心中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2)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 内容了。 13. 【答案】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故事明理,自然巧妙。 14.【答案】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15. 【答案】C  【解析】A 项,敲、打/磕。B 项,将近/况且。C 项,代词,他。D 项,赞同/上下。 16. 【答案】B  【解析】B 项,始:才。 17. 【答案】C  【解析】甲文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18. 【答案】B  【解析】根据句意进行划分,应在主谓之间划分节奏。21 19. 【答案】(1)丧失 (2)明智 20. 【答案】大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问题不比越国少。 21. 【答案】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 【解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段末的议论概括文章阐述的道理。 22. 【答案】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②听 了杜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 【解析】 从楚庄王不能正视自己国家的弱点和善于听取杜子的劝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