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外国语学校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试卷(含解析)
命题人: 审核人:
(总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青
春正值,初一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请同学们认真审题、
规范答题!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共 24 分)
1.下列字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菡萏(hàn) 决别 咄咄逼人(duō) 攒成小球
B.荫蔽(yīn) 一霎 水波粼粼(lín) 淅淅沥沥
C.绽开(zhàn) 倜傥 花团锦簇(zù) 接然不同
D.高邈(miǎo) 瘫痪(tān) 翻来覆去(fù) 浑为一谈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
眩。
B.在这次科学盛会上,科学家都滔滔不绝油嘴滑舌的表明自己的见解。
C.辩论会上,他往往能够抓住要点,随机应变,击败对手。
D.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动词的一项是( )(2 分)
A.我走在乡村的小路上。
B.经过努力,小明的英语成绩提高了许多。
C.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了。
D.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2 分)
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修改:去掉“之一”)
B.刘翔虽然在跨栏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修改:将“虽然”改为“不但”)
C.在上海汽车展上,国产汽车不断层出不穷。(修改:删掉“不断”)
D.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 修改:在句尾加上“任务”)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 分)
A.新生的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B.小鸭子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般哭起来了。
C.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D.难道你不向往百草园里快乐的童年生活吗?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济南的冬天》选自《一些印象》,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茶馆》、
话剧《骆驼祥子》等。
B.《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题目,“秋思”是副标题。作者马致远,号
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诗经》《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D.《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作者史铁生,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
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7.综合性学习(4 分)
某中学七年级(3)班的同学们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班会,现邀请你参加。
(1)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分)
A.妙手回春 B.家和万事兴 C.博古通今 D.举天地之正气
(2)下面有四位同学都说了各自的家庭,主持人要求他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自己家庭的特点。你最
羡慕哪一位同学的家庭?请简要说明理由。(1 分)
第一位说:相亲相爱
第二位说:相依为命
第三位说:相敬如宾
第四位说:相安无事
(3)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2 分)
8.默写(8 分)
(1) ,洪波涌起。
(2)乡书何处达? 。
(3)沾衣欲湿杏花雨, 。
(4)夜发清溪向三峡, 。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写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规律的名句是 , 。( 6 )《闻 王 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 中 借 明 月 表 达 对 朋 友 的 思 念 与 牵 挂 的 诗 句
是 , 。
二、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 题(5 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诗中用“ ”和“ ”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出边塞 的环境特点。(3
分)
10.这首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 11~14 题(11 分)
文言文阅读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乙】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①,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②者也。儒生不博览,
犹为闭暗,况庸人无篇章之业③,不知是非,其为闭暗,甚矣!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涉
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故入道④弥深,所
见弥大。
——东汉王充《论衡·别通》
【注】①类,种类。②痈:毒疮,这里指失去嗅觉的鼻病。③篇章之业:指读书经历。
④道:指先王之道。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
(3)犹为闭暗____________ (4)其为闭暗,甚矣____________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 分)A.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B.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C.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D.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
14.甲乙两文论述学习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9 题(12 分)
春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
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
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
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
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
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
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
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⑤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
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
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⑦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⑧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5.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16.第②段在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的三个词语。(3 分)
17.“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体现了“风”的什么特点?
第④段中,哪一个词语能说明在下雨的同时,还有微风在吹拂着?(3 分)
18.文中有一句话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请你找出来。(2 分)
19.写出上面几段文字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无理由不给分)(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12 分)
德宏的冬色
依屯
①“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在异乡的日子里,每读唐代诗人谢
良辅的这首《状江南·孟冬》,总会想起德宏秀美的冬色来。
②其实,我从小在德宏长大,春夏也好,秋冬也罢,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不曾刻意地观赏和
体味。直到我离开德宏,在异乡的土地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而寂寥的冬天后,才真正体味出德
宏冬色的秀美来。
③我喜欢毛泽东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景;也喜欢江南冬末春初凝雪余冰、露出片
片鹅黄的娇怯,但我更爱德宏的冬色。德宏的冬天就和德宏人一样热情,让人感受不到四季轮回的
冷暖爽凉。即使时令已是三九,但那满山的绿还浓得化不开;那春日间开放的花儿,还在一朵接着
一朵地开放;那蜜蜂和蝴蝶也仍旧飞来绕去,曼舞轻歌;村头的芭蕉树和大青树并不把四季刻进年
轮里,翠绿依旧。所以,我更喜欢德宏冬日里那种依然故我的姹紫嫣红。
④北方的农人,把瑞雪与丰年联系在一起。但天空阴沉、飞雪飘落,张扬的是冷酷的色彩,飘
落的是孤寂的情绪。而德宏却是“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德宏冬日的雨,是雪的精
魂,是对冷寂的抗争。冬雨飘落,唰唰作响的雨声奏出别致的音乐,渗入土中,就变成了孕育春天
的乳汁。才进入立春,那浮翠的荷叶,就像从卜哨的手掌里流淌出来,从地心里涌出来,覆盖了门
前的荷塘和小溪。这时,春天的花更红、树更高、苗更青、色更艳。
⑤德宏的冬天并非是没有起伏的,落叶就是它扯起的冬天的旗帜。当绿叶用自己编织的浓荫为人们抹去骄阳、送走炎热后,当他们以依依惜别的深情,把一年里创造的果实交给培育它的人们之
后,就开始从枝头一片片飘落下来。另一面,在落叶的芥蒂上,新生嫩叶又朝气蓬勃地长出来,长
出水灵灵嫩生生的新绿笼罩的树冠。绿的树、绿的山、绿的天、绿的地,就连那剩芽分蘖的麦子也
不褪色,为田野弹奏起绿的旋律。这德宏的冬天永远是一派绿色的生机。
⑥早晨,在德宏冬日的原野上,当东方的太阳把温柔的红光撒在地上的时候,那偶然点缀沃野
的白霜,便在阳光下化成袅袅的白烟翩然升起,和那些在枝头呢喃的小鸟,还有那些在林间悠闲散
步的孔雀一起,被阳光演绎成无数童话,染蓝高远的天空,染蓝这个季节独有的希望。
⑦这就是德宏秀美的冬色。置身德宏的冬日,听野外的鸟语虫鸣和悠然的牛铃声,看漫山遍野
的绿色植被,就会让人感觉到这冬日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正拥着出土的梦在尽情歌唱;是一支熊熊
的火把,正躯赶季节的低速,照彻生命的向往。由此,我不禁想捧起这块土地的三江四河。这三江
四河只是壮实的堤岸,德宏的冬日才是流泻的大波。绿波翻滚中,冬变成来年的春,春又孕育出冬,
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它使我明白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在这块沃野上生息,我们的历史怎样从
这里起步,然后又怎样一页一页地写到今天。
⑧感谢三江四河,捧出了这一方宝地。感谢德宏的冬色,润涧泽了我灵感的诗篇!
(文章局部有改动)
20. 文中第④~⑥段是从哪三方面来描写德宏冬色的?(3 分)
21. 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2 分)
22. 结合文意解释第⑥段中加点词“点缀”的含义。(3 分)
23. 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在离开德宏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呢?(4 分)
四、名著阅读(共 6 分)
24.《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
回答(1)(2)题。
(1)如图是为《朝花夕拾》画的一组插图。根据画面和文字提示,请分别写出三幅图的篇名。
(3 分)(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
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3 分)
五、作文(共 50 分)
25.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
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透漏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兰州外国语学校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 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共 24 分)
1.B(2 分)
2.C(2 分)
3.D(2 分)
4.A(2 分)
5.C(2 分)
6.D(2 分)
7.综合性学习答案:
(1)B (1 分)
(2)例:第一位,相亲相爱体现了家庭各成员间的亲密,这种融洽、温馨的家庭气氛也是我们每个人
所向往、所喜欢的。(1 分)
(3)示例一:家是如此温馨,如此令人牵挂,爱不是飞驰的火车,而是火车晚点时站台上妈妈不安
的脚步。家不是翱翔的飞机,而是飞机平安落地时拨通的第一个长途电话。家是生命的港湾和力量
的源泉。下面,“我爱我家”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2 分)
示例二:如果把人生比做一种漂流,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家也是温暖的港湾。如果把人生比做
一次飞翔,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风筝,家是宽广的天空,家也是永远的线。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次旅
行,那么家是沿途最美的风景,家是旅行的全部意义和最后的终点,家也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示。
(2 分)
例三:朋友,我想请问你是否心底有“家”这个概念呢?那你是否热爱她呢?要爱家的话就用你的心
去思考,用你的心去感觉——让你自己的灵魂与她一起燃烧!(2 分)
8.默写(8 分,每空 1 分,错一字不得分)
秋风萧瑟
归雁洛阳边
吹面不寒杨柳风
思君不见下渝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
9.古诗文鉴赏(5 分)沙似雪 月如霜 寒冷、凄清(3 分,前两空只只能按原文填,后一空意思对即可给分)
10.抒发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 分)
11.(2 分)
(1)愉快;(2)生气,恼怒;(3)尚且;(4)严重,厉害。
12.(1 分)C
13.(4 分)
(1)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快乐的人。
(2)足迹到过的地方不同,所以见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14.(4 分)
甲文孔子从学习的态度(1 分)、方法(1 分)和兴趣来论述学习(1 分)。乙文王充则论述博览
群书的重要性(1 分)。
参考译文:
【乙文】人不博览群书,不通古今,不能识别各种事物,不懂得是非,就像眼瞎、耳聋、鼻子得病
受堵的人一样。儒生不博览群书,尚且是闭塞不明,何况俗人没有读过书,不知道是非,他们就更
是闭塞不明了!这就是泥塑木雕的人,耳朵眼睛都齐全,就是听不见看不见。淌过浅水的人能看见
虾子,淌过较深的水的人能看见鱼鳖,到过深渊的人能看见蛟龙。足迹到过的地方不同,所以见到
的东西也不一样……因此掌握的先王之道更加深刻,见闻就更加广博。
三、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
15.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拟人化/赋予小草人的特性,写出了春草在不经意间偷偷地长
出来,表现出作者的惊喜;(答出拟人的修辞手法 1 分,具体作答 1 分)
16. 树上、花下、遍地。(一个词语 1 分)
17. 指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斜织”。(一问 1 分)
18.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19. 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理由: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天比作娃娃,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新”的特点。(找出句
子 1 分,答出原因 1 分)
20.冬雨 落叶 原野(1 点 1 分)
21.示例:运用对比的手法,用北国冬天的壮景、江南冬天的娇怯,衬托出德宏冬天热情的特点,给
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2.“点缀”本意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文中是指原野上有白霜装点,再配上其
他景物,使德宏冬日的原野更加美丽。
23.因为作者离开德宏后,在异乡感受了冬天的寒冷和寂寥,与家乡的冬天有了对比,才感到了家乡
冬色的秀美。
四、名著阅读(共 6 分)
24.答案:
(1)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五猖会》③《无常》
(2)“温馨的回忆”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草地上捕鸟的情景。
《五猖会》写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享受游戏的快乐。《无常》写无常看到一位母亲在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魂半刻。
“理性的批判”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五猖会》
写去迎神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无常》对打着“公理”、“正
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分析】《朝花夕拾》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
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
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
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根据提示写出篇名。①图中有个孩子在院中用簸箕捕鸟,可以判断出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百草园玩耍的场景。②《五猖会》中有“一文钱买下的,用
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
叫作“吹嘟嘟”的,呲呲地吹它两三天”一句。即可判断出“吹嘟嘟”选自《五猖会》。③根据
图画中出现的“活无常”即可判断此图出自《无常》。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温馨的回忆”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孩子们在
百草园的草地上捕鸟的情景。《五猖会》写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享受游戏的快
乐。《无常》写无常看到一位母亲在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魂半刻。
“理性的批判“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五猖会》
写去迎神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无常》对打着“公理”、“正
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点评】《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
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
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五、作文(共 50 分)
25.作文(共 1 小题)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从题目中的“我们”一词分析,应该写家庭成员群体
的活动或事件,而不是写家庭某一个成员的。“一家人”可以理解为一个家庭的成员,更可以理
解为一个班级集体,甚至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这个温馨的大家庭等等。本文以写记叙文为主。【写作思路】文首开篇点题,点明题目中的“我们”的含义。强调我们虽然不是一家人,但却胜
似一家人。文中写人记事,写我们在一起相处的美好时光,重点突出家的感觉。最后一段以抒情
或议论的形式收束全篇,升华主旨,表达自己对我们这个集体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并与首段相呼
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技巧点拨】文章要抓取典型的真实生活画面来写,尤其要从一个细小的角度入题,重点写一个
情节,写其细节,给人的印象会更深刻。另外,也要安排好行文的层次及结构。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
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解答】【范文】
我们是一家人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我准备出去玩,刚走到教室门口,王运涛同
学在门后面一推,只听见“砰”的一声,我还没反应过来,只感觉左手的中指被压得失去了知觉。
“啊!”惊住了几秒钟,我才发出痛苦地叫声,一股钻心的疼痛向我袭来。站在我身旁的朱光耀
连忙关切地问:“怎么了,没吧?”“我…”我移开把中指掩着的右手,“呀!”原来中指上的一
大块皮被门蹭掉了,肉露了出来,样子挺可怕的。这时,张亚男赶了过来关心地问:“没事吧?
要不要告诉老师?”“嗯!”我点点头。张亚男急忙奔向朱老师办公室,不一会儿,她回来了说:
“朱老师开会去了,一会就回来,去位子上歇歇吧!”这时,好多同学都把王运涛狠狠地批评了
一顿,然后又围住我,关心地询问我疼不疼,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告诉我这段时间要注意饮食,不
能吃鱼虾、鸡蛋等东西。我虽然因为疼痛一声不吭,但听着大家关心地话语,心里涌起阵阵暖意。
好不容易熬到朱老师回来了,同学们都拥上去,报告事情的经过。朱老师立刻骑车带我去了
“社区医院”。医生先用酒精帮我消了毒,上了点药,最后用沙布包扎好。朱老师问我:“现在
痛不痛了?”“不是太痛了。”我回答。“哦!那就好!”朱老师松了一口气,又载着我回到了学
校。
回到教室,大家又关心地问这问那。张亚男回过头:“怎么样了?我真想让你的伤转到我身
上啊!”我忍不住笑了,因为高兴有这样一位好朋友愿意和我一同分担痛苦。放学时,我收拾书
包没有平时方便,这时我身旁的李祖宝连忙跑来帮我收拾好,我感动得真不知说什么好。
今天虽然皮肉受了一点苦,但有了老师和同学这个温暖大家庭的关爱,我感觉整个人都被幸
福包围住了,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
【点评】这篇叙事的文章小作者通过自己的手被门夹伤这件事这件事,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从而突出“温暖的大家庭”这个主题。文章详略得当,结构合理,是一篇成功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