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基础过关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
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答案】C
【解析】A.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开发新能源属于化学
研究的领域,故 A 不选;
B.合成新物质属于化学的研究领域,可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故 B 不选;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 C 选;
D.防止环境污染属于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的研究,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故 D 不选;
故选:C。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
为 10.8g(1 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
A.9.2g B.9.8g C.10.8g D.10.2g
【答案】A
【解析】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码反放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0.0 g﹣0.8 g=9.2 g。
故选:A。
3.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与研究有规律可循,这位科学家是( )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阿伏加德罗 D.道尔顿
【答案】B
【解析】A、张青莲对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故选项错误。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C、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判断蜡烛燃烧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 A、B、C
均是描述了蜡烛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 D 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
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D。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
B.用碱石灰做干燥剂
C.铁粉放在月饼盒内作保鲜剂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答案】D
【解析】A、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碱石灰做干燥剂是利用碱石灰的吸水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铁粉放在月饼盒内作保鲜剂是利用铁生锈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属于乳化作用,与其化学性质无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人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C.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大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
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高,不能说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在呼出的气体中支持燃烧的氧气的含量大幅下降,则呼出的
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
旺,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小,而不是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呼出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还含有水蒸气,其它气体等,不完全是二
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答案】D
【解析】
A、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所以错误。
B、烧瓶可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或蒸馏实验,所以错误。
C、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所以错误。
D、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所以正确。
故选:D。
8.下列仪器中,常用于盛装少量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集气瓶
【答案】A
【解析】
A、燃烧匙、试管都能用于盛放固体粉末药品来直接加热;B、量筒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
C、烧杯常用于较大量试剂反应的玻璃容器;
D、集气瓶常用于盛装气体的容器;
故选:A。
9.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正确的是( )
A.“新物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答案】D
【解析】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
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 A 不正确;
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 B 不正确;
C、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此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氧气在降温、加
压的条件下变为淡蓝色的液氧,故 C 不正确;
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
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 D 正确。
故选:D。
10.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有发热、发光现象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气体放出 D.有物质状态的变化
【答案】B
【解析】由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可知,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则没有生成
新物质。故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故选:B。
11.化学变化一定存在: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 ②发光,放热 ③生成新物质 ④气体的放出 ⑤
能量的变化( )
A.③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化学变化不一定有状态和颜色的变化;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化学变化中不一定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有的化
学变化吸热;
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伴还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故③⑤正确。
故选:B。
12.下列抗击新冠疫情的措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室内燃烧艾条 B.服用药物抵抗病毒
C.用“84”消毒液消毒 D.经常开门开窗通风
【答案】D
【解析】A、室内燃烧艾条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服用药物抵抗病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84”消毒液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经常开门开窗通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药品放在右盘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C.将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
D.没有说明用量,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 1﹣2mL
【答案】D
【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错误;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故错误;
C.不能将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以免腐蚀胶头滴管胶头,故错误;
D.没有说明用量,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 1﹣2mL,故正确。
故选:D。
14.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的探究肯定没有意
义的是( )
A.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B.探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有一氧化碳生成
C.探究盐酸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粒子是 H+
D.探究滴加了酚酞试液的中和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答案】D
【解析】A、铁锈蚀需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是有意义的,故选项
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可能有一氧化碳生成,是有意义的,故选项错误。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盐酸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粒子是 H+,是有意义的,故选项错误。
D、探究滴加了酚酞的中和反应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NaOH,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酚酞溶液遇
NaOH 溶液变红色,探究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是没有意义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取用液体试剂 B. 倾倒液体
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
【答案】D
【解析】A、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
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
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
的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1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答案】C
【解析】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该选项
说法不正确;
B、实验后的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时,会污染试剂,因此不能放回原试剂瓶,该选项说法不
正确;
C、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不小心碰到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由于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不能用水
灭火,应该用湿抹布盖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7.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 A 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B.实验 B 中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 C 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 D 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
【答案】B
【解析】A、实验 A 中是烧杯倒扣住蜡烛,随着氧气被消耗,实验 A 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和黑色的炭黑,用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能获得炭
黑,实验 B 中的白瓷板表面会变黑,故选项说法错误。
C、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外焰温度最高,实验 C 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故选项说
法正确。D、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具有可燃性,是实验 D 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故选
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8.某兴趣小组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根据现象作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出现水雾,说明石蜡中含有氢、碳元素
C.用一个烧杯将燃着的蜡烛罩住,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一般需要氧气
D.燃着的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答案】B
【解析】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选项说
法正确。
B、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出现水雾,H2O 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根据质量
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蜡烛中一定含氢元素,可
能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一个烧杯将燃着的蜡烛罩住,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是因为氧气被耗尽,说明物质燃烧一
般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燃着的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空气的流动而带走了热量,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说明燃烧
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9.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
的 ;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答案】C
【解析】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不会引起试管炸裂;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引起试管炸裂;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引起试管炸
裂;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会使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喷出,不会引起试管炸裂;⑤
加热时没有不时上下移动试管,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会引起试管炸裂;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的中下部,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
故选:C。
20.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引燃,容易发生火灾,故 A 操作错误;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
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要夹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与桌面呈 45 度角。故 C 操作正确;
C、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故 C 操作正确;
D、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放置,以免灯芯上的酒精挥发导致下次使用时难以点燃,故 D 操
作正确。
故选:A。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满分 24 分)
21.(4 分)描述物质性质的词语有:可燃性、吸附性、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填入下
列物质用途所利用的性质。
(1)木炭做燃料是 。
(2)活性炭做净水剂是 。
(3)铝做成锅是 。
(4)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碳棒是 。【答案】【解析】(1)可燃性;
(2)吸附性;
(3)导热性;
(4)导电性
【解析】(1)木炭做燃料是利用木炭的可燃性;故答案为:可燃性;
(2)活性炭做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故答案为:吸附性;
(3)铝做成锅是利用铝的导热性;故答案为:导热性;
(4)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碳棒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故答案为:导电性。
22.(5 分)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①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 ,也不应少于 (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
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②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 (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③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④应用 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⑤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盖灭,不可 。(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 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答案】②添加酒精;
④酒精灯外焰;
⑤酒精灯灯帽、用嘴吹灭;
⑥湿抹布扑灭。
【解析】
②添加酒精;
④酒精灯外焰;
⑤酒精灯灯帽、用嘴吹灭;
⑥湿抹布扑灭。
23.(7 分)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块状药品用
夹取.液体药品通常放在 里.实验室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
取用,液体通常取 mL.固体只需 即可.
【答案】广口瓶;药匙或纸槽;镊子;细口瓶;1~2;盖满试管底部【解析】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块状药品用镊子夹
取.液体药品通常放在细口瓶里.实验室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
取用,液体通常取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4.(2 分)称量前,当天平的指针不在零点而偏右时,即用以称量物质,天平达到平衡时,与实际质
量相比 (填“相等”“偏小”“偏大”或“无法判断”);称量时,当天平达到平衡时游码位
置如图所示,砝码用了 20g,则药品的质量是 g。
【答案】偏小;22.4。
【解析】天平实际上是一个等臂杠杆,称量时是左物右码,使用前先调节天平平衡,天平平衡后,
放上药品和砝码(也可同时用游码)后,左盘的质量恰好等于右盘的质量,如称量前,当天平的
指针不在零点而偏右时,则称量时天平平衡后,相当于是事先先用部分药品平衡天平又进行的称
量,即药品的实际质量大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和,而需要称量的质量是砝码和游码的质量和,故
称得的物质质量与实际需要称的质量相比偏小。
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20g+2.4g=22.4g。
25.(6 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内焰和焰心,把一根火
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 (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
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
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
【答案】
(1)外焰 a 外焰 (2)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
(1)根据火焰各部分温度的不同,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火柴梗 a 处正好处于外焰部分所以会最先被碳化;
(2)由实验现象可知,烧杯内壁会出现水雾,说明石蜡燃烧可生成水;由题意可知,向烧杯内
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
碳酸钙沉淀,说明烧杯中有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水和二氧化碳;
三.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满分 24 分)
26.(3 分)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能将 ;防止沸腾的液体冲出试管烫伤人。
(2)若试管壁有水,加热时必须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爆裂。
(3)刚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 ;(因为一冷一热,试管容易爆裂)。
(4)给试管中液体预热的方法: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外焰来回移动便可预热。
(5)预热后,集中加热盛有液体的中部,并不时来回移动试管,以防止液体受热暴沸而喷出。
【答案】
(1)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2)擦干;
(3)冷水冲洗。
【解析】(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以防止沸腾的液体冲出试管
烫伤人。
(2)若试管壁有水,加热时必须擦干,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爆裂。
(3)刚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以防止试管骤冷而炸裂。
27.(5 分)(1)填写实验仪器名称:
①从试剂瓶中取少量溶液到试管中,除了直接倾倒,还经常使用 取液。
②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用 ,如图所示:该液体的体积是 mL。
(2)将细口瓶中的液体倾倒到试管中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①细口瓶的塞子应 在桌上。
②倾倒液体时,标签应 ,瓶口要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
【答案】(1)①胶头滴管;②量筒;42;(2)①倒放;②对着手心。【解析】(1)①从试剂瓶中取少量溶液到试管中可直接倾倒,也可用胶头滴管。
②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用量筒,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液面如右图所示,读数时视线与液体
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该液体的体积是 42mL;
(2)①细口瓶的塞子应倒放在桌上。
②倾倒液体时,标签应对着手心,瓶口要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
28.(10 分)完成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
(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 含
量 .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 ,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3)对比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
比空气中水的含量 .
(4)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
拓展:(1)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法收集气体,这说明气体具 性质.
(5)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
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
验,原因是 ;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二氧
化碳含量 .
【答案】结论:(1)二氧化碳,高.
(2)熄灭,燃烧,高;
(3)多.
(4)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氧气的含量少.
拓展:(1)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高.【解析】结论:(1)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
多,证明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2)在呼吸作用发生时氧气的量明显减少,故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在空气中不熄
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少;
(3)对比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
比空气中水的含量多.
(4)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氧气的含量
少.
拓展:(1)我们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
行灯火实验,原因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
不旺,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高.
29.(6 分)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 A 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
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 B 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
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 C 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 D 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
粉 ,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答案】(1)向着手心;倒放;(2)C;(3)① ;②预热;(4)洗涤。
【解析】(1)如图 A 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的塞
子要倒放在桌面上;
(2)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时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防止温度降低压强变小,下次使用
不易打开,同时也使生成水分蒸发掉,不是为了节约酒精;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要用
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必须先预热;
(4)如图 D 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
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四.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 12 分,每小题 12 分)
30.(12 分)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操作中的两处错误、可能导致的后果并改正。
错误
后果 (1)
改正
错误
后果
(2)
改正
【答案】
错误 瓶塞正放
后果 会使试剂受到污染,也会使药品腐蚀桌面
(1)
改正 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错误 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
后果 会造成液体外流
(2)
改正 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解析】取用液体时:①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②使瓶口紧挨着容
器口,边倒边看,让液体沿器壁缓缓地流入容器底部;故答案为:
(1) 错误 瓶塞正放后果 会使试剂受到污染,也会使药品腐蚀桌面
改正 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错误 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
后果 会造成液体外流
(2)
改正 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