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过关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
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答案】C
【解析】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钙,在金属元素中含
量最多的是铝。
故选:C。
2.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
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C
【解析】A、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异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装饰材料中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故
正确;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很小,故正确;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气体的体积变
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是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可以再分,故正确。
故选:C。
3.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中的氟是(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答案】D
【解析】在宏观上讨论物质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加碘盐、含氟牙膏中的
“碘”和“氟”通常是指元素。所以,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
4.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 )
A.碳 C B.钠 Ne C.贡 Hg D.铝 AL
【答案】A
【解析】
A、碳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C.故选项正确;
B、钠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Na.故选项错误;
C、汞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Hg.故选项错误;
D、铝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Al.故选项错误。故选:A。
5.某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9 个质子和 10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7 B.9 C.10 D.19
【答案】B
【解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9,故该原子
的核电荷数为为 9。故选:B。
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
A.铜锌合金 B.医用酒精 C.氯化钠溶液 D.液态氧
【答案】C
【解析】A、铜锌合金中的铜、锌均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铜、锌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
误。
B、医用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和水分别是由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溶液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故选项正
确。
D、液态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
C。
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4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 14 个电子
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14,表示原子序数为 14;根据原子
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 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14,表示原子序数为 14;根据原子序数=核
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 14 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带“石”字
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所示元素是 2017 年 5 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172
B.②可用符号表示为 Mg+2
C.原子变成离子后电子层数一定会改变
D.③④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答案】D
【解析】A、图①所示是 2017 年 5 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115;中子数为 288
﹣115=173,故错误;
B、由 B 为镁离子,离子符号表示为 Mg2+,错误;
C、原子变成离子后,电子层数不一定会改变,如③是氯原子得电子后变成氯离子,电子层数没
有变,故错误;
D、③④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故选:D。
9.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原子,其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
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答案】A
【解析】A、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原子,其核内中子
数不相同;故错,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属于宏观;故对,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不变;故对,
D、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故对,
故选:A。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O2 B.H2O C.CO2 D.H2O2
【答案】A
【解析】A、O2 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H2O 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C、CO2 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D、H2O2 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
11.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B
【解析】A、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
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菠萝蜜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
错误。
C、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
确。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
温度有关,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12.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答案】D
【解析】A、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
说明了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 A 说法正确;
B、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了
分子在不断运动,故 B 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
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故 C 说法正确;
D、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
色,丙烧杯内溶液不能与酸接触,颜色不变,故 D 说法错误。故选:D。
1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可能不同
C.单个 SO2 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答案】D
【解析】A、原子不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故 A 错误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错误;
C、物理性质是很多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单个二氧化硫分子不具有刺激性气味,错误;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正确;故选:D。
14.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
碘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答案】D
【解析】“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不是以单质、
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
D。
15.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B.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
【答案】C
【解析】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没有条件限制,原子还可分为原子核和
核外电子数,故 A 错;
B、分子的质量与原子质量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
大,故 B 错;
C、温度越高,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故 C 正确;
D、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增大,分子体积不变,故 D 错。故选:C。
16.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 117 号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94g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7
C.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117
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A
【解析】A、由上图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94,单位不是克,故说法错误;
B、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7,故说法正确;
C、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7,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
核外电子数为 117,故说法正确;
D、根据钙和铕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为金字旁可知,都属于金属元素,故 D 说法正确;故选:
A。
17.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因为有氨气分子生成
C.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OH﹣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答案】A
【解析】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
错误。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因为有氨气分子生成,故选项解释正
确。
C、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OH﹣,故选项解释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
18.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 价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答案】B
【解析】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上述②④中质子数都是 11,属于同种元素,故上图表示三种
不同元素;错误;
B、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所以化学反应中易失掉最外层的 2 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表示
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 价;正确;
C、①中质子数为 8,属于氧元素,④的质子数是 12,是镁元素,③的质子数是 11,是钠元素,
所以①是非金属元素,③④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D、①中质子数为 8,核外电子数为 10,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④质子数为 12,核
外电子数为 10,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故 D 错误。故选:B。
19.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 14 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 212 万年。碳 14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6,相对原子质量为 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 B.8 C.14 D.20
【答案】A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核内质子数为 6,则电子数为 6。故选:A。
20.下列是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③是一种阴离子
C.只有④形成稳定结构 D.②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A【解析】A、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②③的核内质子数相同,②③属于同种元素,故
选项说法正确。
B、③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①③④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 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②最外层电子数是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A。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满分 28 分)
21.(5 分)根据下列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如图中,六种粒子属于 种(填数字)元素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
(2)如图中,其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有 (填序号),表示阳离子的符号为 。
(3)如图中,A 与 (填名称)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
(1)6;AB;
(2)BCD;Al3+;
(3)硫。
【解析】(1)图中六种粒子属于 6 种元素的粒子,AB 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故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B。
(2)多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 达到稳定结构,故如图中,其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有
BCD,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表示阳离子的为 D,符号为 Al3+。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故图中 A 与 E 的化学性质相似,E 表示的是硫。
22.(5 分)如图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
(3)②是 (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得到、失去)电子。
【答案】(1)②④,⑤;
(2)②⑦或③⑧;
(3)非金属,得到。
【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②④的核内质子数相同,表示的是同种元素;⑤核内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阳离子;故填:②④,⑤;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②⑦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7,③⑧的最外层电子
均为 8,化学性质相似,故填:②⑦或③⑧;
(3)②是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填:非金属,得到。
23.(4 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原子
是 ;离子是带电的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
是 .
【答案】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或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
分.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
子或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是: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24.(4 分)某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Br﹣。
(1)图中 x= ,Br 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如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几种微粒是 。(填序号)以下微
粒中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答案】(1)8;非金属;
(2)AD 或 BC;E。
【解析】(1)溴离子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溴原子核外有
7 个电子,属于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溴离子,因此。X=8;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核外电子数有关,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
致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A 和 D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1,B 和 C 都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因
此化学性质相似,溴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是 7 个电子,E 的最外层也是 7 个电子,因此,溴和 E
的化学性质相似;
25.(5 分)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
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是 .
(2)“醋酸糖甜”是因为 .
(3)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 .
( 4 ) 原 子 内 部 含 有 带 电 荷 的 质 子 和 电 子 , 而 整 个 原 子 不 显 电 性 的 原 因
是 .
(5)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 .
【答案】(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2)分子构成不同.
(3)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氧气中含有一种分子.
(4)原子核内的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正负抵消,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解析】(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故填:在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2)“醋酸糖甜”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填:分子构成不同.
(3)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氧气中含有一种分子,故填:空气中含有
多种分子,氧气中含有一种分子.
(4)原子核内的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正负抵消,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故填:原子核内的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正负抵消,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
性.(5)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答案为:溶液中都含
有氢离子.
26.(5 分)在①分子、②原子、③离子、④原子核、⑤质子、⑥中子、⑦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
合条件的粒子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
(2)带正电荷的是 。
(3)不显电性的是 。
(4)质量最小的是 。
(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
【答案】(1)①②③;
(2)④⑤;
(3)①②⑥;
(4)⑦;
(5)⑤⑦。
【解析】(1)分子、原子、离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故填:①②③;
(2)原子核和质子是带正电荷的微粒,故填:④⑤;
(3)分子、原子和中子是不显电性的微粒,故填:①②⑥;
(4)电子是质量最小的微粒,故填:⑦;
(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质子和电子,故填:⑤⑦。
三.解析题(共 2 小题,满分 14 分)
27.(5 分)下表是某市场今年 10 月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文字说明.
配料 含碘量 保质期 食用方法 生产日期 贮藏指南
氯化钠
碘酸钾
20mg~
40mg
18 个月 勿长时间炖炒 2005 年 1 月 18 日 避热、避光、
密封
(1)“含碘量”中的碘是指(填序号)
①碘酸钾 ②碘元素 ③碘分子 ④碘离子
(2)该“加碘食盐”属于 (填序号),食盐中的氯化钠属于 (填序号)
①纯净物 ②混合物 ③单质 ④氧化物
(3)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答案】(1)②; (2)②;①; (3)受热分解(或见光分解).
【解析】(1)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
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该“加碘食盐”由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组成,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
食盐中的氯化钠只含有一种分子,因此氯化钠属于纯净物;
(3)由不要长时间炖炒的食用方法及储藏时应避热的要求,可推测碘酸钾受热分解;由避光的
储藏要求可推测碘酸钾见光会分解,受热分解;
28.(9 分)已知几种离子或原子的结构、带电情况及其化合价如下表所示:
元素名称 粒子符号 粒子结构示意
图
粒子类型(填原子、
阳离子、阴离子)
所带电荷种类和数目 化合价
氖 Ne 原子 不显电性 0
钠 Na+ 阳离子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1
氯 Cl﹣ 阴离子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1
氧
镁
(1)请将上述表格填充完整.
(2)写出由上述表格两种粒子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及名称 .
(3)通过上述表格可以总结出许多结论,如:“带正电荷的原子属于阳离子”.你能再总结出其
他的结论吗,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答案】
(1)
元素名称 粒子符号 粒子结构示意
图
粒子类型(填原子、
阳离子、阴离子)
所带电荷种类和数目 化合价
氖 Ne 原子 不显电性 0
钠 Na+ 阳离子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1
氯 Cl﹣ 阴离子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1
氧 O2﹣ 阴离子 带 2 个单位负电荷 ﹣2
镁 Mg 原子 不显电性 0
(2)NaCl;氯化钠;
(3)①带负电的原子属于阴离子;②原子不显电性;③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其元素的化合价
数,正负相同等;
【解析】(1)由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以及带电情况与其化合价关系可知:
元素名称 粒子符号 粒子结构示意
图
粒子类型(填原子、
阳离子、阴离子)
所带电荷种类和数目 化合价
氖 Ne 原子 不显电性 0钠 Na+ 阳离子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1
氯 Cl﹣ 阴离子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1
氧 O2﹣ 阴离子 带 2 个单位负电荷 ﹣2
镁 Mg 原子 不显电性 0
(2)钠元素化合价是+1 价,氯元素化合价是﹣1 价,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十字交叉再约简,
所以化学式是:NaCl.
(3)由上述表格可以总结出许多结论,例如:①带负电的原子属于阴离子;②原子不显电性;③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其元素的化合价数,正负相同等.
四.实验探究题(共 2 小题,满分 18 分)
29.(6 分)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1)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
结论是 。
(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
静置,30 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 ;
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如果继续完成图丙实验操作,对比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 。
【答案】(1)烧杯 B 中的溶液变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继续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或还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解析】(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地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酚酞试
液变成红色;故填:B 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 日
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分子存在着间隔。混合均
匀后,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
(3)图 3 丙在热水中进行实验,所以这样的设计是想研究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是否温
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实验顺利结束,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过程最主要的优点有:操作简单和闻不到刺激性气
味、更环保减少了污染;
30.(12 分)用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各题
(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 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一般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
子而形成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非常密切.
(2)下图表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物质的关系.填写有关空格.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①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②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 判断正确.
原子序数 Z>Y B.核外电子数:X=Y C.Y 和 Z 处于同一周期.
【答案】
(1)3; 7;得到;最外层电子数.
(2) ;
(3)①金属;55;②AC
【解析】
(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法,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 7;最外
层的电子数大于 4,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Cl﹣.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2)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
子组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铜、汞、金刚石、稀有气体等;原子构成分子,分子可以
直接构成物质,例如水、氧气、氢气等;原子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
氯化钠等.
(3)①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所以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又因为在原子内,质子数
等于核外电子数,所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5.故答案为:金属;55;
②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
故 A 说法正确;
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X、Y 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相等;故 B 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 Y 和 Z 同周期,故 C 说法正确;故选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