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不跟陌生人走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班健康:不跟陌生人走

ID:111493

大小:6.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2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班健康:不跟陌生人走今天小班健康活动“不跟陌生人走”,原来的备课,是进行一个情景表演,然后看一个绘本,一个视频,跟孩子们谈话,不跟陌生人走。想想情境表演应该是个好方法,可是,临时还真找不到一个孩子们不认识的人,而且,即使表演,孩子们也不会看到跟陌生人走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对他们的心灵难以产生触动,因此,我改变了方法。我从网上搜索了一些儿童被拐卖的图片,有的是哭喊着要亲人的;有的是亲人找到孩子之后相拥而泣的;有的是警察将孩子送到亲人手中,亲人痛苦流涕的;有的是小朋友被卖的;有的是小朋友被关锁着,没吃没穿的;有的是小朋友沿街乞讨的;有人贩子被警察抓起来的……当我上课时,将这些图片打开时,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我先让他们看了一幅孩子大哭的照片,让他们猜一猜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会哭,当孩子们猜了几点之后,我告诉他们:这个孩子因为和爸爸妈妈上街,没有跟紧爸爸妈妈,后来,一个不认识的人来了,说带他出去玩,他就跟着去了,结果,这个人把他给卖了,他找不到爸爸妈妈了急得大哭。后来,一幅幅讲图片时,孩子们专注极了,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对被不认识的人拐走之后,遭遇到的后果,内心触动非常大。此时,我提问:“我们遇到不认识的人能不能跟他走呢?”小朋友们纷纷表达:“不跟他走”!态度很坚决。“有一个小朋友,曾经遇到一个不认识的人,他是怎么办的呢?”于是,我将小朋友的注意力引到《不跟陌生人走》这个绘本上,和孩子们一页一页欣赏绘本,他们非常安静地听我讲述着故事,心儿随着主人公起起伏伏。小朋友早晨去上学,上学路上遇到一辆车,车里有个人坐着,他吓坏了,想起了小红帽,他不敢说话,悄悄从车旁边走了,到了学校,他告诉了小伙伴们,小伙伴们都鼓励他,没关系,别怕。放学时,几个人一起走,又走到那辆车那里,那个人还在车上,眼睛盯着他们,他们不敢大声说话,可是,旁边又没有人,他们只好在那里躲着,他们想用吹口哨的方法让大人听到,来救他们,可是又没有口哨。后来,妈妈们发现孩子没回家,就相互打电话问,然后一起出来接他们,当妈妈们知道是有个陌生人时,她们就一起将陌生人赶跑了,孩子们得救了。后来,小朋友们就每人带了一个哨子,如果遇到坏人,一吹哨子,大人听到了就会来救他们。孩子们非常认真地听完了故事,虽然这个故事里孩子的遭遇跟我们小朋友的经验不太相符,但是,他们还是认真听着,而且听懂了故事。当我问起他们: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人怎么办呢?“叫大人”“打报警”“吹哨子”“不跟他走”“不理他”“打110”……孩子们也许已经受到过大人的教导,他们基本知道如何处理。根据他们的经验,我选择了打电话的方法来试一试,他们要求我做小朋友,他们做警察。好吧,我拿起电话,拨了110“喂,你好。”“你好”小警察们礼貌地回话。“你是警察吗?”我再问“是的。”回得很干脆且自豪!“有一个不认识的人要带我走,请你们来救我。”“哦,好的。”孩子们爽快地答应了。“谢谢,再见。”“再见!”小警察们满足地挂了电话。我问:“小警察们,你们知道到哪里救我吗?”“不知道。”孩子们茫然。“对了,我刚才打电话的时候还忘了说我在什么地方。我重新打一次吧。”于是,我再次拨通110,孩子们也欣然和我通话,这回我告诉他们,我在大润发二楼。相信,通过这两次通话,孩子们最起码有些报警的感知了,他们知道拨什么电话,知道要和警察说清楚自己的情况,所在地点等。为了让孩子们用更为有效的方法自救,我再次启发,如果当时我没有电话怎么办呢?在大润发里面,我们找谁帮忙呢?“阿姨”“大润发警察。”看来,孩子们还是能够想到一些的,最后我小结:“我们跟爸爸妈妈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跟紧爸爸妈妈,如果万一走散了,有陌生人要带我们走,我们就要跟靠近的阿姨讲,或找大润发的警察,或者大声喊叫,这样就会有大人来帮我们了。”孩子们似乎有些明白了。课后,不少孩子玩起了打电话找警察的游戏,相信今天的活动对他们是有触动的!对情境的反思:我们一般理解的情境,都是要有一个表演、或者一个什么外在的形式,这节课中老师备课时要求的情境就是一个表演,而当我感觉表演有些不可能,且不一定能起到效果时,我使用了图片,这个图片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充满感情的图片讲解,一下子将孩子们带入了小朋友被拐卖而遭遇不幸的情境中,语言的情境,图片的直观性,非常适合小班孩子!那种表演,不但让人感觉假假的,而且不能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被拐卖的后果,我感觉这样的情境比表演式的情境效果要好得多,而且这种情境又简约,不费人力物力。今后的情境创设,得考虑其效果,不是为情境而情境,表演式的情境,孩子们没有真正的情感体验,那也是枉然!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