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通知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帮助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的广大教师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课程教材改革领导小组将启动2010年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活动。通过以案例为核心的教学设计研究,有效地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各学科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研究新课程、探索新模式,推动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
为此,在2009年尝试新的评选方式的基础上,2010年的工作将继续实践,力图全面展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过程。
二、目的与意义 教学设计是一个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程进行动态调整的设计方案,要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对课程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在教学背景分析中进行研究,体现出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思路。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征集北京市课程教材改革以来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引导教师从以往单一的教案撰写转变为进行有意识的教学设计活动,帮助学科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研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主题
“关注教学方式的实效性”
四、日程安排
2009年10-2010年1月,各校组织开展教学设计研究。
2010年1月20日前,各校务必将教学设计交到教研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室(未按时交稿不能参加评比)。
五、教学设计评选要求
本次活动征集的教学设计为课后一课时或主题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源、本课时教学实录。
(一)教学设计要求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单元)课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2.教学背景分析
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3.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等。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本部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应把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表达清楚,可附教学流程图。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要具体、实事求是,评价方式应尽可能做到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强,灵活多样。
6.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建立在总结个人以往相关教学经验、借鉴他人已有教学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特点及对学生的学情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应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创新性。请用300-500字简要描述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色之处。
由于教学设计都是已经实施后的教学过程,因而文字资料中必须要包括教学反思。
(二)多媒体资料要求
多媒体资料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包括:教师演示文稿、教学课件、教师用素材、学生用素材等,也可包含学生作品。
(三) 教学实录要求
1.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完整教学现场实录(45分钟)。
2.要求图像清晰、声音清楚。
3.教学实录视频文件必须采用mpg2格式压缩,分辨率720×576(DVD格式)。
(四)上交材料要求
1.参评材料以光盘形式上交(每个拷贝3张),包括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资料和教学实录。
2.光盘中的文件应按照文件夹模板所示结构存放,文件夹模板可从北京教研网下载(网址:http://www.bjjy.net)。 “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学生作品”等文件夹下可根据需要再建子文件夹。空文件夹应删除。
3.“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文档资料须使用Word文件格式;文档不得设置密码。文档模板仅供参考。
4.“教师基本信息表.xls”为参评必备文件,参评教师只需将本人情况如实填入即可,不要调整各项目排列顺序,也不要对文档格式重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