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探究式教学,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以《摩擦力》一课教学为例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注重探究式教学,不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以《摩擦力》一课的教学为例,浅谈几点看法: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在引入新课时,以一辆汽车在路上行驶,突然急刹车产生的音效和轮胎在地面留下一段黑色痕迹的视频,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用电教设备投影出几个问题:①从这段视频中,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②汽车为什么在最后停了下来?③如果在雨天时,情景又会怎样?让学生思考讨论,但教师先不用给出正确答案或意见。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把手放在桌面上往前推,感觉桌面对手有一个阻碍的力从而引出摩擦力的概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觉。在学生理解摩擦力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力向前推,再次感受摩擦力,并与第一次实验对比,使学生有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欲望。在学习摩擦的种类时,让学生看几组图片:①金字塔的建设情景;②输送带上的货物;③行李箱地下的轮子。让学生讨论这些情景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再做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思考:在一端绳子的一端挂上一个钩码(50g),绳子跨过一根木棒,放手后,钩码会下落;再使绳子在木棒上绕圈。放手后,钩码不会下落,让学生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的实验中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启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二、发掘学生自主探究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实验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出几段视频让学生从中体会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是给出情景,教师不作任何评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且回答或演示怎样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教师适时点拨,诱导探究方向:如有学生提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质量)。接触面粗糙程度(学生预习的结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课本提出的方案进行实验,但要学生思考回答:怎样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教师点拨:用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摩擦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又有学生提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运动速度、材料、密度、形状……有关,让学生在上述实验方法基础上说出简单的探究方法,并付之行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想出更好的探究方法:如教师诱导学生概括摩擦力概念中提到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实验中拉着测力计,测力计在运动中时,读数较麻烦而且有误差。如何改良实验?启发学生如果让木板运动,效果又会怎样?并让学生动手做,从中体现实验的创新性。又如在实验中学生通过铺手巾来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但在拉木块时毛巾也随着运动。除了固定毛巾的方法外,有学生还想到在木板上洒水,(从雨天路滑中想到)等方法;又有学生在实验过程发现,刚开始拉动木块(特别是加了钩码后)时,拉力很大,但运动之后拉力又减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作为课后作业上网查找答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突破了课本探究实验的局限性,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设计,勇于尝试;教师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究过程,由学生参考探究方案到设计方案进行探究、联想应用、继续逐步加强,自主性愈加凸显,让学生在经历中领会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创新能力。三、培养学生勤观察,多思考,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学习创新。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多思考,抓关键,找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摩擦种类”的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给出一些摩擦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找出规律,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如何区分几种摩擦的方法:物体没有相对运动,但有运动趋势的摩擦是静摩擦;物体相对运动时,有一个接触面位置不变的摩擦是滑动摩擦:两个面的位置都在改变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给出一些生活中摩擦现象学生进行判断,并说出判断结果的理由,由此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相互间出题,分小组讨论,找出答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一些难以判断的现象,如:刨铅笔、汽车行驶时与刹车时等,在巡堂时教师加以点拨。在“改变摩擦的方法”的教学中,先提出问题:①穿钉鞋跑步时为什么会快一些?与踩在西瓜皮上有什么不同?②家中铺设的地板,室内和室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坐?让学生思考分析,在学生讲出答案后,教师不急于纠正,而是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例子并解释。在提问几个平时较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后,其他同学也会有一种竞争心理,积极发言,这样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再引导学生总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启发学生思考,不仅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总结规律能力,而且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程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并为学习创造更好的实验条件,从而增强他们勤观察,多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物理知识,并能够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这样反复进行,从而发挥学生物理学习的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