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技巧:观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第一次观察的时候,紫藤还没有开,像一粒粒饱满的小豆芽,也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又一次来到了紫藤架下,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陶醉。紫藤花儿开了!远远看去,像一串串紫色的葡萄,风儿一吹,就像无数个穿着漂亮小裙子的小精灵,他们在跳着美丽的舞蹈。”这一段话,是我的学生写的观察日记。紫藤在他们眼中,就是这样美好,这样动人。作为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做如此轻盈纯美的描述,既在我的意料之外,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自从我们项目工作室(泉山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学讲计划”而组建若干个工作室)开展工作以来,本着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我就带领我的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出语文课本,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刚开始实施这个学讲项目,我们工作室就以本草紫藤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得到锤炼和提高。其中观察力是我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因为,观察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尤其是为孩子们的写作注入了源头活水。
一、让孩子们体会到观察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是的,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我就带领我的学生去观赏紫藤。孩子们从封闭的教室,从一成不变的事物中走出来,来到清新的空气中,来到美丽的紫藤架下,其兴奋之状无以言表。我让孩子们找出春天来临的标志,孩子们瞪大眼睛看呀,用小手摸呀,即使平时听课最不专心的孩子也能说出两三种。因为一切都是新鲜的,新奇的,孩子们的心就和春天一样欢腾。
过了一个星期,孩子们又来了。他们惊奇地发现紫藤鼓包了,颜色是淡淡的绿。成串成串的搭在架子上的紫藤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在飞速地云游在想象的世界里,“像鼓包的青豆子!”“像饱满的还没变黄的稻穗!”…我乘胜追击:“那紫藤的干像什么?”“像盘旋的蛇!”“像瘦弱干枯的龙!”…再摸摸树皮吧,在听听有什么声音?对于每一个小小的发现孩子们都是那么兴奋。
过了几天,紫藤花盛开了。孩子们主动提醒我:我们去看看紫藤吧。他们迫切想知道紫藤现在怎样了?有什么变化吗?于是,孩子们说紫藤花远看像彩色的云雾,近看像紫色的小精灵,像可爱的花仙子。他们还发现了小蚂蚁在藤上爬,小蜜蜂在花间飞舞、停留,还有小蝴蝶也来和花儿比美了,小鼻子还嗅到了花儿的芬芳。孩子们简直是陶醉了。接下来,我又带领孩子们玩一个游戏,就是让他们编童话故事,编关于小动物和紫藤的故事,孩子们兴趣盎然,编出的故事精彩纷呈。正像教育家所说的那样: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地、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
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孩子们积蓄的东西喷涌而出,再也不愁无东西可写,而且写出的东西是那么美好!正像文章的开头所写的那样,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多么令人新奇、多么令人向往的乐园啊!
二、巩固孩子们的观察的意识
有了一定的观察经验和观察热情,我要继续寻找契机,寻找随手可得的教育资源,继续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养成观察的习惯,形成观察的意识。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在一天上午,做完早操之后,孩子们即将回教室的时候,飘动着新鲜银杏叶的高大的银杏树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好奇,于是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推迟了回教室的时间,所有的学生站在了银杏树下,齐刷刷地仰着头端详着银杏树。一部分阳光洒在银杏树冠上,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老师,银杏树叶一半是亮亮的,一半是暗的!”果然,受到阳光沐浴的银杏树叶闪烁着太阳的光辉,特别醒目。孩子们就此问题叽叽喳喳议论了好一阵子。有的孩子竟然说出了一些富有哲理的话语,令人惊奇。孩子的世界就此打开,大自然在向其幼小的心灵里注入着神奇的力量。
接下来,银杏叶的形状、颜色以及随风飘动的样子又成了孩子们议论的话题,平时不太说话的学生的激情仿佛也被点燃了,昂着兴奋得通红的小脸,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如同春天衔泥做窝的一群小燕子。
当天晚上的作业就是写银杏树,听说写作文,孩子们没有流露出丝毫的胆怯,而是欣然的样子,胸有成竹的感觉。当第二天我在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发现,连几个平时作文老大难的学生的笔下也流露出一些鲜活的汁液,亦如春风拂过的湖面一样生动起来了。
像这样引导学生观察的例子还有很多,目的是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留意这个世界,留意身边的人、事、物,并融进自己的思考,在大脑中形成积淀,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三、观察要抓住重点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当生活中众多的事物扑面而来,或者是一个复杂的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捕捉其信息,要抓住重点,有选择地留意、观看,同时要渗透进情感。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印象深刻的观察。经过抓住重点、渗透感情的观察,不仅能够抓住人物、事物自身的具体特点,而且使人物、事物具有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把它写出来就容易打动人。
比如,我们二年级有一个写作片段,就是描写一种动物。于是,我将装有小白兔的笼子拎进了教室。笼子里的小白兔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青菜。孩子们兴奋地一下子围了上来。此时,我就引导学生:“看到小白兔,留给你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眼睛红红的!”“吃东西的嘴真快!”“两只耳朵真长!”“嘴巴跟其他动物不一样,是三瓣嘴!”“身上是的毛真白!”孩子们一下子抓住了最主要的东西,抓住了小白兔的特征!我趁机又说:“是的,我们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要抓住这个东西最最有特点的地方,绝不要面面俱到。不引人注意的,或者是次要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花时间、精力。当然,最后,孩子们的片段中小白兔是跃然纸上了。
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观察有特点的同学;在春游时,我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柳树、春花;在动物园里,我引导孩子们观察感兴趣的动物;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路上的行人、车辆;还建议学生在家里观察家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在写观察作文时,不断减少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思路清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