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掷一枚图钉,设针尖向上的概率为P,连续抛3次,仅出现1次针尖向上有哪几种情形?如何计算针尖向上的概率?这些问题一下子就深深吸引了同学们,大家展开了热烈的探讨,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是学校报道我的比武课的导语。 我教学活动的课题是《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本节课我在40分钟内完成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安排是: (1)利用情景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学生归纳出它的特点。 (2)由六个系列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二项分布的定义。 (3)结合“思考”让学生找出二项分布与两点分布的关系。 (4)讲解例题,巩固基本知识,变试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5)结合民间谚语,拓展新知,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 如何既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又关注在这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情况呢?上完这节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内容如下: 1、教学方法上: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确立启发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这两种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所以学生反应热烈,出现了报道中的场面。 2、学习的主体上: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是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瓶”,课堂上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无论对错),真正做到了: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习的、观察的、讲的(口头表达)、思考探究的、合作交流的、动手操作的,尽量都放手让给学生去做、去活动、去完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提高知识的可接受度,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进而完成知识的转化,变书本的知识、老师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 3、学生参与度上:课堂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发展的权利。在我的启发鼓励下,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练习巩固时,每个学生都经过独立思考,进行了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4、媒体运用上:呈现方式具有新异性,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求知欲,体会数学的系统性、严密性,趣味性。利用多媒体形象动态的演示功能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提高课堂效益。老师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向学生呈现出可操作性强的思维和解题过程。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 5、学法指导上:采用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主探究的讲解讨论相结合,交流练习互穿插的活动课形式,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探索研究状态之中,激情引趣。教师创设和谐、愉悦的环境及辅以适当的引导。促进学生说、想、做,注重“引、思、探、练”的结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总之,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自制课件的优势,将自己的想法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充分融入自制课件中,“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以发展为方向”,展现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采取以学生发展为本,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穿插研究性教学尝试,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的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完成了教学目标,优化了整个教学。但是,在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