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特征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特征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测量,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在整个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了有效的自主探究目的。 2.加强引导,交流成果。 通过概念的介绍和教师的亲自演示,让学生明白画平行四边形高的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认知过程,对教材中关于平行四边形高的描述就有了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两组对边之间的距离,并进行组内成果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框架 学生准备:三角尺、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框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5分钟)
1.复习旧知。 师: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吗? 2.课件出示教材64页例1的情境图。 组织学生在实物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 3.根据实物图抽象出平行四边形。 4.揭题。 师: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板书课题)
1.思考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并汇报。 2.观察实物图,找出平行四边形。 3.认真观察实物图,思考怎样抽象出平行四边形。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选一选。(填序号) (1)下列图形中,( )是平行四边形。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20分钟)
1.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用两把三角尺探究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 (2)相对的两条边的长度相等吗? (3)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平行吗? (4)揭示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1)揭示平行四边形高与底的概念。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指导学生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①教师演示用三角尺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②注意:要用虚线画高,标出垂直符号,并写上高和底。 3.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应用。 (1)教具演示。 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框架,两手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 (2)让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总结。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说明。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5)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升降机、伸缩门等)
1.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用学过的知识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对边互相平行。 (2)通过测量,验证对边长度相等。 (3)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对边互相平行。 (4)记忆并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明确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 (1)阅读教材中的内容,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底的概念。 (2)按照教师的演示,自己尝试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并说出画法。 3.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应用。 (1)认真观察,并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拉成了平行四边形) (2)先动手测量,再汇报结果。 (3)明确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区别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5)举例说明。
(2)下列图形中,( )不是平行四边形。 2.判断。 (1)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 (2)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 3.填空。 (1)两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 )和( )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9厘米,比它的邻边短4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2.画下面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并标出高和底。
1.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画法。 2.独立完成,并交流,集体订正。
5.如果在下面的平行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部分可能是什么图形?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