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导学案

ID:299500

大小: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1-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 圆锥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和圆柱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以及本节教材的内容特点,本节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1.重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的系统性和新旧知识的连贯性,新知总是在旧知的某一连接点上生长起来。因此,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设法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架起通向新知的桥梁。基于以上认识,上课伊始,通过复习学生熟悉的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唤起学生关于研究立体图形方法的记忆;通过复习圆柱的高的测量方法,为学习圆锥高的特点及画法埋下伏笔,为学生自主探究圆锥的各部分名称、特征以及理解圆锥与圆柱高的区别作铺垫。 2.重视动手操作与课件演示的高效结合。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是解决这一矛盾,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体验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互变换的奇妙。还重视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动态演示圆锥侧面展开的过程及高的画法,使学生对圆锥侧面展开后的形状以及圆锥高的画法有明确的认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圆锥模型 平板 学生准备 圆锥形实物 直角三角形硬纸板 木棒 胶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铺垫。(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有什么特征?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圆锥的认识) 1.回答教师的提问。 (1)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两个底面是大小相等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有无数条高,并且长度都相等。 2.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6 cm,高是2 d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圆锥的认识。 (1)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个圆锥形的物体有哪些特征? (2)引导学生触摸圆锥形实物。教师结合实物讲解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特别强调:圆锥曲面上的线不是圆锥的高,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师边演示边叙述测量方法: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把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 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课件演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学生观察。 (反复演示其操作过程,使学生明确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4.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指导学生利用学具。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硬纸板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 1.(1)读题、观察并进行思考。 (2)通过触摸圆锥实物,结合教师讲解,尝试总结圆锥的特征: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2.拿出学具,同桌的两名同学相互指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并按照教师的演示动手测量圆锥的高。 3.通过观看课件,明确: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4.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直角三角形硬纸板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出来的立体图形是圆锥,并能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丰富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判断。 (1)圆锥有无数条高。(  ) (2)圆锥的底面是一个椭圆。(  ) (3)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 (4)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圆锥的高。(  ) 3.一个直角三角形硬纸板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 cm、5 cm。绕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旋转能获得几个不同的圆锥?它们的高分别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教材32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对学生及时辅导) 2.完成教材35页1题。 (指导学生自由观察,并说一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或圆锥组成的)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锥模型,分别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2.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4.说一说,圆锥有哪些特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四、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