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有余数除法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1、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 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竖式计算 43÷7 47÷9 34÷6 (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 (二)基础练习 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 )必须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中,余数最大是()。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4<30 ()×5<32 ()×7<46 ()×9<42 (三)拓展练习 1、有16个放木块。 (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放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放木块。 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 3、小猴子爬杆,一秒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 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 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 (四)提高练习 1、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 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 (1) 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 (2) 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 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 3、在( )÷( )=5……7中,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 4、请算出第22个图形和第4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
第二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基本概念 1、计数单位 (1)按顺序说出我们学过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同时它又是一个计数单位——个。 (3)提问: ①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比99多1的数是多少? ②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三位数相邻的四位数是多少? ③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五位数是多少? (4)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2、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1)提问:这些计数单位能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 (2)小结:这些计数单位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比如:计数单位“个”所站的位置就叫做“个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构建“数位顺序表”。 (4)提问:这个数位顺表,你们能记住吗?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 (二)复习“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及数的大小比较” 1、写数: 用两个0,一个6,一个9你能组成哪些数?(可任意组合,没有位数限制) 2、读数: (1)读出这些数 (2)总结: 数中间有两个0时,也只读一个0,如6009。在写数时,这两个0只写一个,不行?在这里,0是用来占位的。 3、把组成的数按顺序排列 总结: (1)位数不同,位数多数的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数。 (三)基本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万位在第( ) (2)一万里面有()个千。 (3) 一个数是四位数,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4)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 (5)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数是()。) 2、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六百零七(2)二百八十三(3)九千(4)五百(5)一千零一十(6)一万 (四)变式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 204② 2040③ 2400④ 2004 (2)550比150多() ① 600②700③400④500 (3)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 ①10②100③1000④10000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1)1090 1009 1100 1909(2)9999 8900 9990 8909 10000 (四)拓展练习: 1.你有几种填法?(最小能填几?) 7□23 〉7667 2.用7、0、2、3、0五个数按要求填空。 (1)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 (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 (3)组成比3000小的四位数是( ) (4)组成只读一个零的最大四位数是() (5)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
第三课时 混合运算、多位数加减法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口算、竖式笔算、脱式计算等方法进行计算,会估计物体数目。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竖式笔算、脱式计算等计算方法 三、复习难点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 (1)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的 (二)多位数加减法 1、口算加减法 把整百整十数看成整整百数和整十数的和,然后相加减。 1、计算的方法 (1)竖式计算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 (2)脱式计算。 (3)验算 加法:减法验算,或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减法: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2、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 (三)基础练习 l 填空题 1、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应先算()法,再算()法。 2、16÷8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法,再算()法。 3、5×7-2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法,再算()法。 4、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 5、甲数是700,乙数是125,这两个数的和是(),差是()。 6、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l 计算题 16+24÷8 18-9×2 30÷6-3 (16+24)÷8 406-168 564+256 498-(146+237) 748-279-327 (四)拓展练习 1、罐头:每盒5元 饼干:每包4元 面包:每袋6元 (1)买6包饼干和1盒鱼罐头,一共需要多少元? (2)小明带了20元钱,买了2袋面包,还剩多少钱? 2、水果店原来有123千克苹果,又运来589千克,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 3、火车上有乘客803人,到了一站后,下车320人,上车412人,火车上还有乘客多少人? 4、图书馆有故事书345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12本,科技书有多少本?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有多少本? (五)提高练习 1、红红的奶奶今年的岁数是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一个最大的一位数,你知道红红奶奶今年多少岁吗? 2、小明做了一道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错看成9,结果和是75,那么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 3、儿子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再过5年,妈妈比儿子大多少岁?
第四课时 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8个方向,能正确介绍路线。 2、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对不同物体进行描述和测量。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 1、长度单位的换算。 2、描述路线。 三、教学过程 (一)长度单位 说说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 )分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千米=( )米 (二)方向与位置 指导学生做总复习的第15题 (1)是辨认方向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小组说说,再全班交流。 (2)是简单路线图的理想,先让学生独立设计几条路线图,求出长度,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长度单位练习 l 填空。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2、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 ),毫米用( )表示,每1大格的长度是1( )。 3、10厘米就是( )分米,分米用( )表示。 4、1000米就是1( ),千米又叫公里,用字母( )表示。 5、 1厘米=( )毫米 1分米=( )厘米 1米=( )分米 1米=( )厘米 1千米=( )米 l 想一想,填一填。 5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3米=( )分米 400厘米=( )米 200毫米=( )厘米 50厘米=( )分米 70毫米=( )厘米 18分米=( )厘米 9厘米=( )毫米 40分米=( )米 70厘米=( )分米 15米=( )分米 4分米=( )毫米 300毫米=( )分米 l 三、比一比 80千米( )8000米 9分米( )3米 5厘米( )50毫米 28毫米( )6厘米 500毫米( )50厘米 6米( )58分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80厘米( )700毫米 90分米○9米 300分米( )300厘米 四、填合适的单位。 1、珠穆朗玛峰是世界高峰,高约8848( ),长颈鹿的身高约5( ) 2、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小蚂蚁的身长约3( ) 3、青蛙一次能跳7( ), 数学课本长约2( ) 4、一棵大树高12( ) 一本书厚20( ) 5、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550( ) 一张课桌高7( ) 6、猎豹每分钟约跑2( ),兔子的尾巴长约7( ) 7、小金鱼身长约1( ),蜡笔长6( ) 8、一辆小轿车每小时行驶80( ) , 粉笔长8( )9、钢笔长14( ) , 10张纸厚1( )10、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回形针长约30( )。 11、我国最长的铁路线是京九铁路,总长2536( )。 l 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5、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00米。( ) l 排列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70米 800分米 800厘米( ) 2、80米 790分米 78米( )
第五课时 角、图形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和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情感目标:认识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重、难点 1、用电子图(格子图)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图形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角 1、特点:1个顶点。2条边 2、分类 锐角:比直角小。 直角:三角板上有一个直角。 钝角:比直角大。 3、判断角的方法 和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二)四边形 1、长方形特点 ①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在一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 2、正方形特点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平行四边形特点 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三)基础练习 1、 一个角有()个顶点,红领巾有()个角。 2、 所有三角形都有()个角,()条边。 3、 ()和()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 正方形的( )边都相等,长方形()边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 5、 把锐角、钝角、直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四)变式练习 l 判断 1、 用放大镜看直角,直角变大。 2、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3、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只有两个角是直角。 5、 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 l 问答题 在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l 操作题 1、 在点子图中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2、 以给出的点为顶点,画一个锐角。 3、 在给定的边上画一个钝角。 (五)提高练习 1、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只剪一刀,剩下的图形可能有几个角? 2、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