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可能性》评课稿下面我对徐老师的这节数学课进行一下点评。本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徐老师做了精心准备,进行了巧妙的构思,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公交车鬼定律”这一现象展开教学,设计新颖,有独到之处,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设计了多个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见。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谈谈我的几点看法。首先,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把握很准。纵观本课,教师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有两点:一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性发生的结果。二是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根据课标要求,徐老师并没有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样的定量描述上,而是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了:“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通过对事件概率的分析,对事件作出预测。在生活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随机事件的特点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样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课标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第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既学知识,又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徐老师紧紧抓住感受事件发生的可性有大小的这一教学目标,设计内容。从公交车魔鬼定律,到游戏猜棋子,到摸棋子,到转盘游戏,最后是连一连等解决问题的练习,环环相扣,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想到分析再到验证得出结论的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知识逐步内化。过程清楚,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方法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感受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第三,是教学过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抓住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现象展开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节课这一特点体现尤为突出。课程伊始,教师通过新闻这一学生熟知的事物,抛出了公交车魔鬼定律这一生活现象,一句:“要等的车等也等不到,不坐的车却一辆接一辆”引发了学生无尽的思考。这就把本来十分抽象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回归到了生活当中。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主动思考、乐于动脑,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在学生学习完新知之后,教师也恰当的通过提问: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事件呢?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回归到现实情境中去,进而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教师重视知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联系实际的同时教师也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如等车的时候让学生联想你是不是也很着急;选择棋子是时你会选择少的吗,生活中有哪些和可能性有关的事件,这些都有效的结合了生活的体验,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进行学习,使所学知识更加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第四、巧妙设计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课程开始时对学生提出是所有人都运气不好吗?让学生体会这可能和可能性的大小有关。摸棋子游戏中设计了,既然有两种结果那我要白色,你要黑色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理论分析之后,问学生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结果会是这样吗?激发学生对结果验证的欲望。这一次次的悬念设计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发的产生了探究的欲望。第五,练习设计有梯度层次分明,尤其是最后一题问学生“棋子分别是三黑三白和两黑一白的两盒子中”,在哪个盒子里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发现了,可能性的大小和数量有关,但并不是数量多可能性一定就大。要看它占总数的比重,才能判断出可能性的大小。渗透了用分数的定量描述,使学生的认知更加完整。此外, 注重总结,适时做出小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也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本节课是有关概率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之中注重对知识的总结,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内化。当然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还是有几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第一,在复习旧知时,“学生分别说到了下一辆“一定”是370路公交车”;可能是370路公交车和不可能是370路公交车时,教师应在此处做出及时点评,帮助学生分析出哪种填法更合理,进而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之分的,而不能让学生理解为填什么都可以。第二、本课学生动笔较少,多数习题都是在大屏幕出示,让学生看屏幕去做。正因为这一点导致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不足,建议把所有习题都放在题卡上,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效果会更好。三、当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时,应用了分数五分之一,此时教师没有抓住学生的回答对事件等可能性进行准确分析,进而渗透定量描述的方法,而是按着自己的思路去感知可能性大小,点评不够到位。四、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多数学生没动起来,所以课堂多数时间呈现出一问一答形式,学习效率不高。另外、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也比较单一: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本节课教师的评价语言比较单一,教师对知识的评价较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评价较少。缺少生生间的评价。总体来看,在这节课中,徐老师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肋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在学知识的同时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成功的以上就是我的点评,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