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稿:笃志,你知多少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笃志,你知多少。”什么是笃志?“笃志”一词最早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句话讲的是人要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提问。“博学而笃志。”?想要笃志先要博学,博学指的是广泛的学习摄取知识的层面,要广上知天文地理,下至花鸟鱼虫眼前的政治时事深厚的历史文化。无一不是我们要所要认识的。现代中国学术史的著名人物陈寅格,他曾被称为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陈寅格先生从小学习四书五经,地理文学在世界多国学习的,他精通多种语言,对历史古典文学领域也颇有研究。正是因为广泛的摄取知识才开拓了眼界,正是因为有了丰厚的这是底蕴,才能正确的认识这个世界,认识我们的社会。再说笃志,笃志的笃是专一的意思,笃志的志及志向,笃志合起来讲的是志向专一。就是说要立定志向,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志向是人一生的目标,它指引着人的一生。青少年应心怀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志向。鲁迅先生三改旗帜弃医从文,为的是寻找他心中真正的方向,寻找一个改造民族唤醒中国方法。在我们这一时代,科技占据着我们的社会,引领着我们的发展,我们的志向要与时代文明相结合,要能对国家发展提供帮助。随着时代的进步,像人工智能,生物基因,芯片技术等名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否有想过把自己的志向与这些新时代的产物联系在一起?是否想过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自己的志向与这些新兴技术结合到一起。手机中的芯片,需要用到先进的芯片技术,但我国对芯片的研发仍处于较落后阶段,80%的芯片仍源于进口。这是否启示我们将自己的志向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远大的志向不是一天就树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学生,虽然学习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但我们也不能只忙于当下。你是否有规划过将来,是否有思考过学业对将来会有何影响。当我们步入社会时才会发现,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我们一无所有。不要到那时才觉得迷茫,不要让迷茫拖延我们的脚步。你要记住,不能让生活选择了我们,而是要我们选择了生活。所以从现在,从这一刻,你就应该思考,思考如何用你的能力,用你的智慧去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而学习。你以为你现在正在干什么?你现在正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你有理想吗?你有志向吗?如果有,为什么不为之而奋斗呢?常立志,立长志,我们应如何坚持自己的志向呢?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两句曾国藩的话。第一句“人才高下使其智趣。”立志要立大志,我们的志向又有高度,这样才能长久的激励我们,让我们坚持到最后。第二句“耐苦耐冷,耐劳耐闲。”不论你的志向有多么远大,都要经受得起痛苦,接受得起劳累寂寞。在实现自己远大抱负过程中要学会坚持不懈,耐住性子,继续学习,充实自己。也许只有忍受痛苦和磨难才能到达最后的成功。笃志博学,质朴方正。笃志在我们校训中占据首位,这也是在激励我们,想要成功,先要胸怀大志。不论你经历失败,不论你走向辉煌,都不要忘记你最初的志向。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