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备考:冻胀丘分布呈差异 解题思路方法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地理备考:冻胀丘分布呈差异 解题思路方法

ID:322878

大小:17.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地理备考:冻胀丘分布呈差异 解题思路方法 2020 福建线上质检 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 起的小丘。赛里木湖为伊犁河谷山间湖,盛行西北风。甲地为山间盆地坡面上的凹地(适宜冬季放牧), 凹地底部杂乱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冻胀丘;赛里木湖南侧的乙地山坡也发现了类似冻胀丘,且比甲地的冻 胀丘分布面积更大、阵列更整齐。甲、乙两地的冻胀丘内部结构有腐殖质层、冰层和冻土层等,冻胀 丘上冬季分别生长着牧草和牧草苔藓。图 10 示意赛里木湖周边的地形及甲、乙两处的冻胀丘景观照片。 (1)分析甲地的冻胀丘上没有喜湿苔藓分布的气候原因。(6 分) (2)分析甲地的冻胀丘分布杂乱的原因。(6 分) (3)分析乙地的冻胀丘分布范围较甲地更广的原因。(10 分) 解题思路 综合题解题时需要知识与情境信息相结合,最重要的就是找准找对材料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将材 料知识相关联,穷尽材料方可在解题时突破思维困境,方可柳暗花明,构建出正确的答案。特别对于 综合题,更需要将设问、材料、知识三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做题时可以先从设问入手,划出设问中 指向域中的的关键字,对关键字的判断一般可以从句中找出定语(即“的”字之前的词)或者有标点 符号的字句及有特殊符号的词,它们一般是解题的关键字,对于所给的背景材料信息一定要“穷尽材 料,榨干信息”,同时认真细读材料信息,因为“题干决定答题方向,关键词决定答题细节”。找出相 应的指令词、时间与空间等限制域以及应答域,然后获取相关材料,即从所给图文材料中画出与此设 问有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组织语言,书写的时候建议分条分行去写,这样条理更加清晰。 对于地理答题的建议总结如下: 题读三遍,字划关键; 进入角色,材问关联; 问题中心,常识放前; 素养立意,抛弃普遍;书写文字,清晰分点; 专业名词,必须出现。 本题中关于冻胀丘的形成材料中已经给予,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纠结这个,解题时需要理解的是每 个设问中的应答域和限制域。另外小蹊做完后再看官参本来是想给自己的思维不足做补充的,但发现 官参中的有些小点难以理解,希望大家共同交流,以解迷惑,不理解的地方小蹊在答案中用红色标出 了。 (1)分析甲地的冻胀丘上没有喜湿苔藓分布的气候原因。(6 分) 先找出该设问中的关键字:地点——甲地,地理事物之一——没有喜湿苔藓,限制词——气候。 没有既代表这个地方不适合,喜湿的植被不存在,其实就是等于告诉你这个地方干,苔藓一般在阴凉 的地方,所以这里可能热,综合起来应该是相对干燥。分析到这里就可以从甲地的地理环境入手去关 联这些因素了,同时分析时要注意从气候角度即从影响水分和温度等回答,注意穷尽材料信息。解题 时应实施倒推与正推相结合的方法去寻找相应的解释。材料中介绍甲地为凹地,代表海拔比周边区域 低,又提到了适宜冬季放牧,也就是说气温相对高,冬季风影响不到;材料中也提到了当地盛行西北 风,甲又位于湖的偏西部,从等高线上可以看出西北侧海拔相对较高,所以这里地处西北风的背风坡 ——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而气温高蒸发相对比较强也增加了当地的干燥;从甲所在的区域来看距 离湖泊相对较远,且地处西北风的上风向,可知这里受湖泊影响弱,大气中水汽含量相对较少;另外 甲地东部开阔 ,南部地势相对低,利于光照等都应考虑在内。 自编答案: ①水份少:甲地为西北风背风坡,降水少;距湖较远,且地处湖西侧,上风向处,湖泊水汽影响 弱; ②气温相对高:(凹地)海拔比周边较低;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明显; ③甲处南侧地势较低东侧开阔,利于阳光照射;气温高,蒸发相对强,加剧干燥程度; 共同因素导致这里的环境相对干燥,不利于喜湿苔藓生长。 官方给出的参考答案: (6 分)甲地距湖泊较远,水汽较少,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3 分); 甲地处于逆温层中,温度较高,蒸发较强(2 分);(这一点很难以认人想到,这里既然是逆温层,近地面气温低,为何说适宜冬季放牧呢?) 生长环境比较干燥(1 分)。(这一点应做为最后总结,不应该赋予 1 分) (2)分析甲地的冻胀丘分布杂乱的原因。(6 分) 找准入手关键词——杂乱,杂:丘的大小混杂(材料提到大小不一),乱:分布没有规律。结合材 料可知: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 形隆起的小丘。冻胀丘需要有地下水,而这里又是凹地,易汇集地下水;既然是冻结在薄弱地带,那 可能有的地方较厚,隆起不同这方面入手。甲地为山间盆地坡面的凹地,西北高山因为冻融作用,坡 面肯定有一定起伏,不平,会导致分布乱,高低不平的地表面高起与低洼处的面积不能匀一,这会加 剧乱,同时也会使冻胀丘的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不同,导致冻结程度不同。 自编答案: ①甲地处低洼凹地,土层中易产生积水,气温低时易形成冻胀丘; ②甲处易受冻融作用影响,造成凹地地表不平,高低起伏间分隔地表微观区域面积不同,形成冻 胀丘大小不一,易杂乱; ③高低差异的地表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冻结程度不同,多大小不一冻胀丘。 官方给出的参考答案: (6 分)凹地底部地面不平整(2 分); 低洼处易积水,土层含水量和地下水较丰富,容易形成冻胀丘(2 分); 凹地中相对低洼地面积大小不一,分布杂乱(2 分)。 (3)分析乙地的冻胀丘分布范围较甲地更广的原因。(10 分) 在了解了冻胀丘形成的原因后,我们知道,第一要有地下水——需要水分充足,第二要有地面的 冻结层和下层冻土——气温要更低。再来分析:条件类似的情况下,范围广,可能这个地方面积更大, 这一点在图上可以看出乙地相对平坦开阔,甲为凹地,面积受限,等高线上还可以看出来乙地海拔低, 地下水埋藏浅。接下来再分析两地之间水与气温的差异,乙地地处湖泊南,向北的坡向附近,明显的 阴坡,光照更弱,易冻结;从第一小题分析可知乙离湖泊更近,可能水较充足;坡向北当地又盛行西 北风——迎风坡,降水多水分足——乙地更潮湿,植被应较多,腐殖质多,易形成冻胀丘。自编答案: ①乙地地势相对开阔,与甲处凹地比,冻胀丘分布受四周高地影响少; ②乙地地处阴坡,气温较低; ③乙地离湖泊更近,且位于西北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相对充足; ④乙海拔较低,地下水水位相对较高,埋藏浅,易形成冻胀丘; ⑤乙地比甲地潮湿,可能多植被腐殖质,易形成冻胀丘。 官方给出的参考答案: (10 分)与甲地相比,乙地:坡面地形更开阔(2 分); 离湖泊更近,水汽更充沛(2 分); 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更多(2 分); 植被覆盖广,腐殖质层分布较广,土层含水量较多,冻土发育较好且分布较广(2 分);(这一条 大概不太容易得出,但实际上从第一小题就可以推测出了)。 地下水较多,容易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层(2 分)(个人认为这一点刚才已经说了这里水较多,应凸 显出地下水位浅,这样上面地层薄弱,更易冻结)。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