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稿:“云实践”分享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代表学生会和大家分享“云实践”活动的进展与收获。为响应防护疫情的号召,学生会根据一中校园实际,提出“云实践”方案,得到德育处和团委的支持。新校园,新起点,同学们作为新校园真正的主人,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构建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非常重视这次云实践,把它看作推动学校改革的强大推动力。目前,德育处已经完成了两个年级300多份云实践研究成果报告的初步筛选,按照类别交由德育处、教学处、总务处三大处室深入研究,对同学们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将发动各年级班主任讨论,选择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具体落实到新校区的建设中。我看着大家的成果报告,满怀感激。字里行间,是同学们对校园现状的深刻体察,是对母校由衷的热爱,对新校园的热情憧憬,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责任与担当。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那些闪耀着青春智慧光辉的建议。教学方面,同学们提出理科课程适当添加实验课,提高多功能教室利用率;希望开设隔音教室,晚自习如果背诵作业较多可以到那里背诵;为住校生开放在正常就寝时间后的自习室。体育方面,提出增加健身器材,使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成为体育节运动会项目。有的同学考虑周全,预想了球场出现占场霸场等不当行为,更有同学用口语化的文字提出了“有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啥的希望不是摆设”。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同学们提出了“校园卡”的信息化校园畅想,学校论坛和校园电视台也令人耳目一新。广播站建设建议开启特约节目模式,播报学校的一些通知,学生会工作取得的成果等。数字化屏幕上,可以播放文教类与社科类节目,如各种纪录片,新闻联播,科技文化类节目等。生活方面,宿舍命名征集活动,文明宿舍摄影大赛十分温暖人心,更有同学提出浙江江南中学宿舍生活起居,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学生会的期许与建议,我们也会认真反省,仔细讨论。关于垃圾分类,厕所文化建设,食堂滚动式显示菜单及价目表,许多同学从细节出发,微小处体现出对校园的关怀。尤其是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了避免他人等候,食堂可以适当在多处放些配料,着实打动了我。其实,无论是个人、学校,每一点进步与创新,都来源于细节处一点点改变。虽然同学们怀有美好的初衷和高度的热情,但有一些建议还需要调整和完善,使之更加切合实际。学生会将会与相关同学协商,努力寻求最优方案。比如“信息化校园卡”的设想隐私问题、成本问题与必要性问题仍需深入探讨;“文明摄影大赛”与学生会现有的“校园随手拍”“冬日摄影”有重合之处,是否可以考虑合并。还有些同学提出的宿舍里希望上床下桌,已经与现实设计不符,我们的校友孟建民院士在设计时就秉持着功能区划分明确、不混淆的原则,在学习区就好好学习,到生活区就好好休息。至于如何满足同学们希望延长晚自习时间的想法,还需要多角度考虑,既照顾到有延时自习需求的同学,也照顾到希望休息不被打扰的同学。当然,更多的可能是难以面面俱到兼顾各方诉求,这就需要我们有大局意识,有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意识,有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意识,互相体谅,换位思考,求同存异,谋求问题的合理解决。比如:有同学提出“学分激励”制度,学校已经在设计制定“六全育人奖助学金方案”,激励大家利用“日新”大数据平台,从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志愿服务、微课题研究、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和参与心理剧这六个方面,人人参与,注重实践积累,年度统计积分,进行评奖,成为综合评价的一项指标。这就需要同学们注意日常参与活动及获奖情况的资料积累和保存,以免出现最近大批同学去德育处、教学处补三好学生证书或者运动会获奖证书的情况。通过此次云实践活动,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培养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我相信,我们的新校区会因为我们而建设的更加美好。而这主人翁意识,不仅是我们对一中校园的设想,更应成为于我们对祖国与民族的青年担当。借鲁迅先生的话与诸君共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