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的导入艺术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定要讲求导入的艺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在上课的一开始注意力就被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上,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听课的效果。 为了保证导入活动的科学有效,在设计和实施导入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简洁性。导入对于一堂课而言就好比大餐前的开胃菜,如果导入设计的繁复冗长,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和学生精力,在接下来进入真正地“大餐”时间以后,学生就不见得能“吃”得下了。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地简洁明快,争取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收获最好的导入效果;二是趣味性。导入环节设计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趣味性的原则,在选择导入内容和形式的时候,尽量投学生所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导入功能的实现;三是针对性。导入内容和形式无论怎样千变万化,都是为了导入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服务的,如果导入本身脱离了教学内容,再精彩的导入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保证导入的针对性,这样才是实现导入功能的必要前提。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总结的几种化学课堂上常见的导入方式:一、提问导入法 提问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技巧,通过提问,可以直接触及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活动。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可以瞬间引起学生的心理关注,引发学生的思考行为,使得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例如,笔者在讲到“分子”的概念时,一走上讲台,就提了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蜜蜂会从很远的地方飞向花丛?为什么我们一走到医院的门口就会闻到一股药水的气味?为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一系列的问题冲击下,学生的思维也如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样奔涌出来,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相回答中,有关“分子”的概念和性质也就呼之欲出了。二、直观导入法 高度抽象性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学科特征,也是很多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由于很多化学概念和规律高度的抽象化,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相当较弱,导致很多学生对抽象的化学知识感到云里雾里、束手无策。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这样的知识呈现方式会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导入环节也能采用一些直观的导入方法,在直观视觉的冲击下,导入的效果也会非常理想。例如, “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属于微观世界的内容,借助于肉眼,学生无法直观地观察到核外电子的排布状况以及运动状况,这个时候,学生要想掌握这部分知识,只能借助于抽象思维的想象,这样不但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同时也令这一知识点显得非常的枯燥乏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讲到这部分的内容时,笔者决定给学生设计一种直观的导入方式,笔者通过两台投影仪模拟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状况以及运动的状况,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看到钠原子的核外排布状况,以及运动的状况,由于有了直观的视觉冲击,学生的思维开始逐渐变得活跃起来,整个课堂氛围也变得轻松有趣,带着浓厚的兴趣,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三、以旧引新导入法 在化学课堂中,以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的方法是一种最常见的导入方法,化学学科是一门系统化的学科,各个章节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讲新课的过程中,就可利用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作为导入的突破口,以旧的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这样不但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还能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知识整体化意识。例如,笔者在讲“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就带领学生先复习了一下之前讲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通过课前的复习,学生很快明白了气体制法的一般步骤,这样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学生显得异常轻松,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异常积极。虽然以旧引新导入法是一种看似平淡无奇的方法,但只要用得巧,一样可以发挥很好的效果。四、化学实验导入法 化学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化学实验与理论知识讲解相比,在视觉上往往更有冲击力,并且很多的化学知识通过语言往往很难表述的清楚,但一旦通过化学活动,就会变得异常简单。可以说,与语言讲解相比,学生对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化学实验更有兴趣,再加上初中阶段很多的化学实验都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这样就更增添了学生对化学实验活动的兴趣。在导入环节,如果教师能够以实验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也会收到非常不错的效果。记得笔者在给学生讲“铁的性质”这部分的内容是,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首先把除过锈的光洁明亮的铁丝在学生眼前展示,然后将铁丝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硫酸铜溶液,浸一段时间以后再取出,让学生观察铁丝表面发生的变化,这时候,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原本光洁的铁丝表面被一层紫红色的物质给包裹了起来。面对这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学生立刻产生了兴趣,大家纷纷在下面讨论起来。为了让学生保留好奇心,笔者并没有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顺势引出了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寻找答案。以上这个小实验在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占用的时间也仅仅只有几分钟,但后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个几分钟的小实验所起的作用是非常不容小觑的。五、趣味故事导入法 爱听故事往往是大多数学生的特点,学生尤其喜欢教师在课堂上讲的一些小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也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导入新课,给学生讲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借助于趣味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就给学生讲了一个“屠狗洞”的故事:在阿尔比斯山,有一个被称为“屠狗洞”的洞穴,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这个洞穴人走进去安然无恙,而狗一旦走进去很快就会晕倒,如果呆的时间过长,甚至会死亡。究竟这个洞穴有什么奥秘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底,有个探险家就走进洞穴进行了很多探究活动,他从洞穴的底部收集了几瓶气体并向其中的一个瓶子中灌入一些水,很快瓶子就瘪了下去,当他向另外一个瓶子中注入一些澄清的石灰水并轻轻摇晃,水立马变得浑浊起来。故事讲到这里,学生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以上这个故事导入的方法既带有一定的故事趣味性,同时在故事中又融入了与本节知识有关的情节,从而顺利完成了激发兴趣和知识铺垫的双重任务。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导入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还有很多的导入方法可以用,作为教师,我们要灵活把握这些导入的艺术和方法,努力以有效的导入来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