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一.教学背景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两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
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计算的重要基础。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
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
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
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
树立创新意识。
二.教学片断
1、探究新知:14×2
(1)师:森林里除了大象爱劳动,还有一群小猴也特勤劳!(课件出示:猴子图)瞧,
它们在兴致勃勃地——
生:摘桃子。
师: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收获吧!(音乐同步出示:我采了 14 个。我也采了 14 个。)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出示:2 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桃?)
师:要求“2 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 谁能列出一道乘法算式?
生:14×2 或 2×14(板书:14×2 2×14)
师:14×2 表示什么?
师:这一题和我们刚才学习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相同吗?
生:不一样。这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你会口算吗?
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
师: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2
师:我们一起来看,采下来的桃子 14 个,14 是由 1 个十和 1 个 4 组成的。2 个 14 就是
2 个十和 2 个 4 的和。2 个十是多少?(20)2 个 4 是多少?然后合起来(动作)20 加 8
得 28,所以 14×2 的积是 28.
师:其实,这一计算过程,我们也可以用竖式表示。那么怎么列竖式呢?注意看老师写:
先写 14,再写“×”。“2”写在哪里?(写在 4 的下面。)然后用尺画上横线。
师:为了计算方便,笔算要用 2 先乘 4,用 2 乘 4 得多少?[板书:4×2=8] 8 写在哪里?
(在个位上写 8。)再怎么算呢?那这一步实际算的什么?(板书:10×2=20)20 写在哪
里呢?2 写在十位上,0 写在个位上。(在竖式里写 20,其中 0 用虚线写。)老师这里为
什么把“0”写得很轻?其实啊 0 可以不写“2”在十位上,仍然表示 2 个十。)
最后要怎么算?(板书:8+20=28,在竖式里写 28。)
(板书: 1 4
× 2
8 …… 4×2=8
2 0 …… 10×2=20
2 8 …… 8+20=28
师:谁能说一说笔算 14×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师:其实这个竖式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写得更加简洁一点,你们想学吗?
师:请小朋友看小黑板:
[小黑板出示: 1 4
× 2
2 8
师:谁能看着竖式说说在这个竖式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师:这道题是不是完成了?(写得数和单位名称)
三.教后反思
(一)重新认识计算教学的目标。
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的目标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计算技能,而忽
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使计算的学习变得乏味无趣,不利于学生
学习能力的培养。两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会新知识,不仅仅
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更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参与算理、算法
的探索过程,注意转化思想的渗透,使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以培养
和发展从而把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的目标。3
(二)计算教学方式、方法的新探索。
本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
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构建计算教学的新思路。
(1)注重让学生尝试探究、合作交流。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20×3 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出
现了 3 种,每一种都是他们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产生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
体现。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交流,使资源共享,相得益彰,使学生在合
作交流中拓宽思路,彼此受益。
(2)注重比较,求简、求优
我鼓励算法多样化,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在算法多样化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充分
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在主体精神的充分张扬中被激发起来,那么这么多种口算方法
如何合理利用呢?首先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再通过反思,从中
分析、辨别出简便的、有利于今后继续学习的最佳结果,培养学生学会“多中选优、择
优而用”的优化算法的能力,体现优化策略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