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中学模拟作文:“劳动课程”实施,乐观否?(名师解题+写作指导+满分样文)
01
高考押题作文
适用地区:全国卷地区,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天津等自主命题地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的重要内容。《意见》还明确,中小学要对学生每天课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大中
小学每学年设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高等学校
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
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
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
有人认为,劳动教育势在必行,孩子的素养需要全方位提升;有人认为,所谓
的劳动课程不过是走走形式,无法落到实处;也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切实的评价体
系做保障,这仅仅是一个口号……
对此,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你对“劳动课程”实施方面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
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02
名师解题 读懂材料
“劳动”是近两年的热词,去年全国卷就要求写作倡导“劳动”的演讲稿。而今年,
国务院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示,要将劳动课程纳入大中小学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育人体系。而且还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和评价建议。但是对于
“劳动教育”的落实情况,大家说法不一,莫衷一是。有的秉持乐观态度,有的则比较
消极。对于这样的现状,需要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可供决策者参考与采纳。这
也是本文写作的倾向和重点。
03
审题立意——指导写作
对于“劳动教育”的课程预想和实施,家长们是如何看待劳动教育课程的呢?调查
发现,参与问卷的全体家长均赞成劳动教育课。其中 88%的家长非常赞成,认为学生不
仅要学习好,还得多劳动,全方面培养;5%的家长表示赞成,但认为学生在学校可多劳
动,在家不强求;还有 4%的家长虽赞成,却认为当学生课业繁忙或正处于升学季时,劳
动难免造成孩子分心,可以忽略劳动教育课。也有的家长表示劳动教育课要避免成为形
式,避免变成家长需大量时间配合的课程。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还是赞成劳动教育的。毕竟核心素养的提升,必须学生经历
劳动的技能和历练。但是对于劳动教育的安排,各有各的看法。学校劳动,家庭劳动,
社区服务等,各种类型的劳动项目,个人的意见都有所不同。而意见不同之处,是我们
可以去探讨和纠偏的,也是文章可以深入下去的视角。
04
示范标题——开拓思路
1、《践行“知行合一”》
2、《劳动必修课 必修应必考》
3、《劳动课,是徒劳增负吗?》
4、《劳动,不才是核心素养吗?》
5、《“劳动”是一种刚需》
6、《非“劳动”无以致远》7、《“劳动”课程改革,还需创意举措》
05
时事热点——链接现实
1.劳动课程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
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眼里,劳动无足轻重。半月谈记者走访多所
大中小学了解到,不少学校没有开设劳动课程,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课程,但常常
纸上谈兵、形同虚设。
2.强调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型劳动
《意见》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相应地将劳
动教育分为生产劳动教育和非生产劳动教育。考虑到劳动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意见》又将非生产劳动教育分为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前者注重在学
生个人生活自理中强化劳动自立意识,体验持家之道,这也是学生健康发展、适应社会
生活的重要基础;后者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注重利用知识、技能、工具、设备等为他
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特别是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
德,例如:强调高等学校“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
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三类劳动教育内容不同,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从总体
上看,三者都很重要,不能偏废。
3.“劳动教育”纳入评价体系 初中生须做家务赚积分
“以前没有‘劳动实践’这个内容,今年增加了,在社会实践维度中占 15 分。”
某市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从 2020 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实行,目前只针对初中学
生。据介绍,“劳动实践”含家务劳动和学校劳动。家务劳动指买菜、做饭、洗碗、拖
地、分类倒垃圾、整理房间、照顾老人小孩等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实施时,由家长拍
照,学生上传照片到综评平台,每次劳动上传 1 张照片,每张次记 1 分,该项赋分累计
不超过 5 分。学校劳动由学校导入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劳动实践情况记录,该项赋
分累计不超过 10 分。各校根根据规定,“劳动实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维度积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主要有两个用处,一是作为初中毕业的认定依据;二是作
为普通高中招生依据。普通高中招生时,因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而不能毕业的学生不予录
取。
06
名言佳句——联想生智
1.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 ——卢梭。
2.至于我,生来就为公众利益而劳动,从来不想去表明自己的功绩,惟一的慰藉,
就是希望在我们的蜂巢里,能够看到我自己的一滴蜜。 ——克雷洛夫
3.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
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休谟
4.脱离劳动就是犯罪。 ——列夫·托尔斯泰
5.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活着的
和死去的)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
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
受。 ——爱因斯坦
07
满分范文——名师评点
“劳动课程”改革,还需创意举措
(镇海中学 高三学生)
之前,教育部对外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增补内容如是,“普通高中应在原来科
目基础上开设劳动课程,共 6 个学分,为必修学分。其中志愿服务 2 学分,在课外时间
进行,三年不少于 40 小时;其余 4 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
程内容统筹”。(事例引入,开门见山,引出本文中心论点)“劳动课成高中必修课”,一片哗然,引发了热议。当然,各种声音,甚嚣尘上。
有人认为,这是意识到要从根子上去培养学生,五育并举,劳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
有人不置可否,认为缺少了评价措施,劳动就是盖个章、弄个证明的事情,好比大学想
让毕业生落实“就业”,有的是路子,到头来居然还形成了产业链。(列举不同意见,
引导读者思考)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纠偏了唯分数论的风气,着实是一好现象。但是直接将劳动课
纳入必修课程,会不会徒然增加学业负担呢?如果升学率只是学校关注的唯一指标,没
有配套的高考改革,会不会仅仅还是个口号?事实上,多年以来,没有指挥棒的导向,
很多好的创举会沦为“空文”,比如大学里的劳动实践课,集体拔草就算是必修学分了。
(“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改革有所顾虑)
对于学生来说,劳动课难以考核,那么所谓的劳动证明就成了“鸡肋”。为了达到
一定的劳动时长,势必要打卡留有痕迹,于是将目光从劳动本身转向如何获取劳动证明,
以致所谓的劳动实践都浮于形式。另外,从获取志愿劳动的途径而言,不免会产生教育
公平等问题。在资源和途径等方面,也许城市里的学生志愿服务的选择会更多,而农村
的孩子即使劳动时间久、任务重,但因为证明材料问题而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在劳
动考核上,还具有许多难以操作的问题。(从实际问题入手解释“为什么”该项改革仍
然存在问题)
对于学校而言,在开设劳动课的时候,在硬件和软件上,是否有相应的配套设计呢?
毕竟,劳动课注重于实践,光光在课堂里多上类似于班会课一样的“劳动课”,或者称
为“劳动动员课”,怎么可能培养出劳动意识呢?(设问引入,引人思考,提出措施,
论述“怎么做”)
将劳动课纳入高中必修课的良好初衷,还需要很多接地气的举措,否则很难扭转当
今高中生劳动锻炼缺失的事实。其间,还要顾及到高中生群体的特性,也要顾及到让学
生在劳动中学会劳动。有人提出,人工智能才是必修课,像浙江省考查信息技术和通用
技术,才是真正的必修课创举。毕竟人工智能是我们应对未来生活必须的劳动生存技巧。
也有人建议,像如今的地摊经济,能否真刀真枪地去体验一番接地气的销售,养成一点
买卖的技巧。在劳动中观察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劳动。总之,将劳动的意识扎根于心,落实到行,路漫漫其修远兮。(总结全文,升华中中心论点,提出当下急需解
决的问题,有画龙点睛之感)
名师阅卷评点
这篇习作,从社会热点开始,将当下最关注的教育改革的内容作为文章的靶心,
进行聚焦论述。在论述的时候,他能考虑到将社会上对这一热点现象的不同声音,
将主要观点进行梳理。
然后,在本论部分,从三个视角展开论述。教育部门的视角,学生个人的视角,
以及学校课程的视角,从三个方面,以仔细的社会观察,把呈现出来的问题做了陈
述。文章的最后,他明确肯定了教育改革对以往劳动锻炼缺失的风气进行了纠偏,
但对于将劳动课程落到实处的问题还是保持审慎的态度,而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
设性意见。全文理据充分,说理脉络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