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论据:“年味”变淡 “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彰显文化自信。”这是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相应地,“传统文化”就成为了高考作文的一个热门考点。比如2016年北京卷作文题目中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2017年全国I卷作文题目“中国关键词”中的“一带一路”、“京剧”,这些考点无不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春节”又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围绕它做一些准备和练习。 日渐变淡的“年味” 英国BBC曾经拍过一个三集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盛典》。在影片的开头,外国人惊叹道: “中国春节,见证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移活动,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纷纷返回家乡与家人团圆。” 确实,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在国人心目中,“过年”是一个近乎神圣的活动和仪式,起码在过去一直如此。 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道: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地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成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神福们来享用……” 过年的传统习俗细致而繁琐,处处充斥着祥和的氛围和庄严的仪式感。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太多的传统习俗被人们轻视甚至抛弃,“过年”这件事变得越来越随意和平淡。 作家三皮皮在《年味变淡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的》一文中写道: “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延迟满足留到年初一;年夜饭越来越丰盛,也越来越吃不出不同;春节晚会还是年年都播,但已沦落成我们刷手机的背景音;没有小孩会熬一整夜守岁,人们年初一起床的时间是越来越晚;我不再是需要磕头的年纪,而接受跪拜的老人也已不在人世……” 当孩子们对过年的新衣和美食不再期盼,当许多节日仪式作为封建迷信被遗弃,春节在年轻人的心中正在慢慢变成又一个小长假。 是缺失还是进步? 2018年2月13日,农历戊戌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著名作家、民间文化保护者冯骥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年意淡化是文化的缺失》。文中说道: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最重要的当属除夕。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后的时光,是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因此一定要和亲人团聚一起:陪伴生养自己的父母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和同一血缘的家人枝叶相拥,尽享亲情。为此,春运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由故土、血缘、乡情汇集而成的巨大磁场,遍布大地山川每个城市和村庄。让这磁场产生效力与魅力的,既是感情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 …… “旧”年俗所以被淡化乃至被摒弃,一是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冲击;二是生活方式多样化,很多人不愿再遵循繁缛习俗;三是现代人缺少对年文化的充分了解和认知。于是,种种传统年俗被一样样地从春节中“撤出”,以至春节竟被调侃为“大周末”——缺少年意、缺少年味——恐怕这是当代中国人深深的集体失落!” 但是,关于“年味”的淡化,也有人持正好相反的观点。比如,微信公众号“共享主义”发文说道: 年文化,明显传承于农耕文明。这个时候,北方属于农闲时节。奢侈地一个多月过节,与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合拍吗? 我国历法早已法定为公历,法定的年是元旦。各行各业总结也是以公历年为界的,旧历年已被官称为春节。继续突出农历年味合适吗? …… 传统需要保护,但并不是是传统就需要保护。好多传统是很顽固的,真正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警惕其对文明进步的阻碍。比如春节放鞭炮,炸伤致火、污染环境、噪音扰民的坏处无人不知,明显是陋习,但根除很难,理由就是为了所谓的年味,同时也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迷信文化在作怪。 因此,我必须说:年意淡化不是文化的缺失,年意淡化是文化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