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烦恼 吴荣誉 沉默寡言而心潮澎湃,渴望表达却欲言又止。我自认为这是性格上的缺陷,一开始我也默默地接受了这种定义。但久而久之,我便有些许消极和沉闷。 起初上中学,我觉得沉默比开放更适合一点, 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认为自己过分拘束了。因此,同学们都认为我不善言语,但我又何尝不想融入班集体呢?但对于我来说,交流对我确实是一件难事。对熟人来说,我也能有说有笑,对生人来说,我就会显得特别没存在感。按我目前的交友状态,做什么事一定都被动。遇到主动的人,算我幸运,遇到不是很主动的人,可能都不会有所交谈。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有一个潜意识让我去请教别人,但我却遵从自己的想法自己去解决。可能自强并不是什么坏习惯,但却少了不少社会实践的经验,下课时宁愿做着不想做的作业也不去交谈,这可能是一种学习上的激励,也可能是一种负面影响。在闭锁和开放之间,我总是不能客观地处理心理,做多了害伯被别人说疯疯癫癫,不说话却又显得没有存在感。在这一方面,没有谁能够来帮助你。就像《阿肖克的教赎》中有一句话:有时候能真正拉你起来的只有自己。空洞而又孤独。归根结底,我自认为我的烦恼可能改变很简单,但实践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些事说出来可以解决,而有些事需要慢慢改变。既然不知从何而起改变,那不妨让纷纷扰扰去翻天覆地。对大胆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做一个有个性的人,毕竟快乐是生活的资本。生活美妙,如果连这道理都不懂,又怎样探更深的道理呢?我需要改变,但我更愿意做原本的自己,但我看别的人勾肩搭背时,我又总是会动摇我的想去。它照亮了我生活的岁月,但也有一种说不清的悲哀。我也知道,纵使心有星辰大海,但终有一天要表现。我还是要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希望大家有一天能了解我,风也轻柔,还能在斜阳里疲倦地微笑,说,人生极平凡,也没有什么波折和忧愁,万物皆藏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