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父亲系段子--这是挣流量,不是正能量 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几则“女孩考上大学跪谢父母”的短视频在网上引发质
疑。随后视频拍摄者说,三个视频都不是真实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感恩
父母,传播社会正能量。正能量蕴含着“真善美”,传播正能量首先应该保证内容的真实性。
编造的正能量并不能称为正能量,有目的的正能量并不能掩盖其手段的不合理。看似出于
好意,实则是为了骗流量,最后的结果是消费公众的感情,动摇社会的信任。归根到底,
正能量是一方净土,万万不能掺杂使假,因为它承载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引领着一个国
家的精神进步,需要社会的共同守护。
考上清华跪谢父亲?胡编乱造不是正能量而是骗流量
(题目即论点,直击要害,发人深省。)
①近日,一段“女孩考上清华后跪谢父母”的视频在网上火了。然而,有网友发现,
该账号曾发布该女孩多条视频。她爸爸一会是“建筑工人”,一会是“植物人”。7 月 26 日,
拍摄者发布视频称被平台违规处理限流十天,他很委屈地表示:我是传播正能量,我有错
吗?(据 7 月 27 日《楚天都市报》官微)
②高考放榜期间,一些寒门学子金榜题名,感谢、感恩父母的消息,令人欣喜感动,
常常能取得不错的传播效果。这位拍摄者应该也是发现了这个机会,才炮制了这么一组视
频,蹭个热点赚个流量。
③单从视频本身看,可以说是演技做作、动作浮夸。对网络比较熟悉的人,大多能看
出虚假本质。但依然有很多善良的网友感动不已,泪流满面,甚至有人已经开始要账号,
准备打钱。
(开篇介绍“女孩考上清华后跪谢父母”的视频涉嫌违规被平台处理和限流。)
④视频被下架、账号被限流之后,拍摄者大喊委屈,表示自己从未说这是真事,只是
拍个段子,想让小孩子知道父母不容易,为的是传播正能量。还称一没开直播要礼物,二
没有要赞助,凭什么说是欺骗?这世上的欺骗,从不只有欺骗钱财一种。欺骗公众感情,占用公共资源同样是欺骗。当谎言被戳穿的一刻,相信没有人会觉得正能量满满,大家能
感到的只有愤怒和尴尬。
(视频遭受处理的原因:欺骗公众感情,占用公共资源。)
⑤为什么看似励志上进、感人至深的“段子”,会起到反效果呢?因为,真正美好的事
物,首先应该是真实的。在真善美之中,“真”排在第一位。虚假的、挠痒痒式的催人泪下,
不见真情只有煽情。拍摄者以影视剧类比,显然是狡辩。影视剧播放时,已明确告知观众
“纯属虚构”,但社交平台上的小视频,多数被认为是真实的人间百态。拍摄者既无事先说
明,也没及时澄清,浑水摸鱼的心态昭然若揭,就不用妄谈无辜了。
⑥摆拍博眼球的套路,无论以何种形式、在什么平台上传播,都令人反感和担忧。
⑦多数人所理解和感受到的正能量,其背后应是真实的、积极的,是自发的情感支撑。
如果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以调侃、夸张的形式去表现,本身感人的事情也可能会
变质。
(正反论证。指出真正美好的事物,首先应该是真实的。)
⑧所以,与其埋头在十几秒的短视频里寻找正能量,不如抬眼看看周围的生活。去看
看那些努力过好每一天的人们,看看那些并非情绪奔涌却真实动人的细节,自然就会感到
精神振奋、心情开朗,同时充满力量。心灵被真实的能量所充盈,也自然会更敏锐地发现,
那些虚假泛滥的“人造正能量”是多么空洞无聊了。
(呼吁关注周围生活,积极传播正能量。)
来源:2020 年 07 月 29 日 楚天都市报
【时代警语】
多数人所理解和感受到的正能量,其背后应是真实的、积极的,是自发的情感支撑。
如果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以调侃、夸张的形式去表现,本身感人的事情也可能会
变质。
【思维串联】【考点精练】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正确的是( )
虚假的、挠痒痒式的催人泪下,不见真情只有煽情。拍摄者以影视剧类比,显然
是 。影视剧播放时,已明确告知观众“纯属虚构”,但社交平台上的小视
频,多数被认为是真实的人间百态。拍摄者既无事先说明,也没及时澄清,
的心态 ,就不用妄谈无辜了。
A.辩白 浑水摸鱼 昭然若揭
B.辩白 趁火打劫 显而易见
C.狡辩 浑水摸鱼 昭然若揭
D.狡辩 趁火打劫 显而易见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当下,网络上涌现了很多正能量事例,比如奥利给大叔黄春生、患有脑瘫的外卖小哥
阿龙,在山野田间跳“曳步舞”的彭小英夫妇……他们之所以能感染很多人,正是因为他
们的真实经历和乐观的态度。同学们,你身边有这样的事例吗?请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
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交流。
【相关链接】
“女孩考上清华后跪谢父母”,怎么都是套路?
近日,一段“女孩考上清华后感恩父母”视频在网上火了。不过,这个点赞量超过百
万的短视频,被眼尖的网友发现蹊跷,考上清华的姑娘是同一个,她爸爸的身份却换了好
几个,一会儿是“工地上的工人”,一会儿是“捡瓶子的”,一会儿是“植物人”……
发现“不对劲”的网友,纷纷表示被视频欺骗了感情,原以为是“跪谢爸爸”真感恩,谁知竟是“究竟有几个好爸爸”的假感动。面对质疑,平台方认定该视频违规,对发布者
账号限流 10 天。而视频拍摄者则满腹委屈,对此解释称:“我只是段子手,想让小孩子知
道父母不容易,上学感恩父母,我从来没说过我的段子是真实的。”
诚然,短视频创作拥有一定的创作空间,但这绝不等于可以放任其弄虚作假,打着传
播正能量的旗号,消费公众同情心。如果真如视频拍摄者所言,这只是段子,其大可以注
明“本故事纯属虚构”,而不是打擦边球、编造故事,想方设法戳人泪点。表面上传播正能
量,撕下画皮,念的还是引流吸粉的生意经。
近几年,随着“短视频+社交”的崛起,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不断重塑。媒介形式的多
样化,让“短视频+社交”发布消息比权威机构媒体,有了更多更快抵达受众的可能。这一
趋势的“副产品”,则是为滋生假新闻提供了土壤,也让媒体关注产生失焦的可能,经常陷
入“制造冲突”“制造新闻”的无意义口水战。
正如@江苏网警转发时的按语,“希望大家能传播真正的正能量,而不是靠编造吸引毒
流量”。如果媒介信息一再被社交媒体虚构内容所解构,大众感动一再被虚假内容所欺骗,
严肃社会议题一再被造谣编故事所消解,这种“唯流量”“唯爆款”导向下,伪造“真实”
博眼球的趋势,不仅消费公众,更会让人们觉察被欺骗后,不敢再轻易伸出援助之手,对
他人悲欢不再轻易产生共鸣。
近年来,类似编造“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爸爸”、电商冒充“滞销大爷”悲情营销,还有
此前 B 站博主“虎子的后半生”被起底借癌症“卖惨”的争议事件,对“短视频+社交”时
代的媒介生态都有重要的启示。
随着公众媒介素养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伪造事实,炒作噱头欺骗公众情感的“毒流
量”越来越反感。无底线的炒作和制造爆款,或许能一时吸睛、短期涨粉。可一旦事实败
露,不是徒留笑柄、全网群嘲这么简单,更会失掉粉丝的信任、用户的支持。就像狼来了
故事里的放羊娃,满嘴谎言、不讲信用,结果只能自尝恶果。
为流量不择手段,“制造真实”“编造故事”的把戏,或许能博受众一时泪目,却注定
让受众最终怒目。重塑互信的网络舆论生态,除了需要社交媒体内容生产者秉持自律,更
需要对挑战公序良俗的内容进行清理整顿,重新营造适合发展的网络空间。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