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写:书写真实是为恐慌的武汉人民发声(附:文题详解及范展示)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 年 2 月 12 日,《新民周刊》刊登了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的《我的心是乱的,现
在没办法写作》一文,被困在武汉的作者在文中坦陈:“自己的心都是乱的,本来确实打
算写点东西,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一个身临其境作家内心状态的真
实写照,是有真性情、有良知的写作;也有人嘲笑他胆小懦弱,斥责其文风颓丧,灵魂怯
懦,作为作协主席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不顾舆论影响,传播负能量。
作为一名新冠肺炎疫情的亲历者,你对此有怎样的体会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情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即第一句话,
介绍情境的背景——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被困在武汉的李修文表明自己的心境。第二
部分主要展示不同的人对李修文做法的不同看法,是该情境的核心部分,也是考生写作的
出发点,是考生审题立意的核心,不可脱离情境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首先,考生的感想要由材料内容而来。其次,考生要有身份意识,以“新冠肺炎疫情的亲历者”的身份去写作,不可天马行空。“你对此有怎样的体会和思
考”,“此”既可以是对李修文做法的看法,也可以是对材料中两种看法的评价。
3.价值判断的限制。李修文在文章中展现了一位新冠肺炎疫情亲历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命题人旨在引导考生借此联系自身及社会现实进行各个层次的审视和思考。尤其在这样一
个特殊的“疫情”时期,如何解读李修文的文章,如何展现青少年的价值定位,如何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文题应有之意。所以立意时要旗帜鲜明,最好从正向立意,
行文论述的重心都不能偏离材料内涵,且要联系自身体验,结合疫情中展现的正能量,体
现优秀高中生的生活热情和激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放性
1.立意角度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材料内涵的丰富性上,这是一则充满思辨性的材料,
由李修文的文章引发人们不同的态度。其次体现在内涵组合的多样性上,即同意第一类人
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勇于面对现实,表达自己的真性情,是一种发声,一种安
慰”;也可以同意第二类人的看法,“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中国需要传递正能量”,还可以
辩证看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合立意。再次体现在任务指令的选取上,在体现共
有任务指令的基础上,可选任务指令让立意角度的开放性进一步扩大,考生的写作才能可
以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2.论证选材的开放性。对于疫情的关注一直都是社会的热点和焦点,疫情中所涌现的
层出不穷的正能量,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多方面、多维度的认知和体
验,联系现实,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深入思考,合理生发。只要与所选立意相关的内
容,都可以通过合理剪裁,贴切入文,为我所用。
3.文体的开放性。在表达方式的选取方面较为自由,文体选择也较为自由,据材料要
求来看,写体会,可以记叙;写思考,可以议论。只要文体特征明显即可。
解题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批判质疑和思辨能力,体现了新
课标“提升和发展思维”的要求。材料的内容是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坦陈在疫情期间的
感受,“自己的心都是乱的,本来确实打算写点东西,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针对此言,有两种声音出现,有人肯定这是有真性情、有良知的写作,也有人对其持否定的态度。考
生可以肯定李修文的坦陈态度,也可以否定之,还可以辩证地看待。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记录时代、鼓舞斗志才是作家面对灾难的态度。
2.书写真实是为恐慌的武汉人民发声。
3.书写真实乃是作家良知。
4.书写真实并非颓丧怯懦。
5.写真实之言,也是一种担当。
6.不能用一种声音淹没另一种声音,用一种思想代替另一种思想。
7.心存反思,何惧灾难!
……
偏题立意:
1.云卷云舒疫情移,花开花落真情溢。(脱离材料,不知所云)
2.愿山河无恙,望吾辈自强。(针对性不强,对所要完成的任务不明确,要回答作为疫
情的亲历者对李修文做法的看法问题)
……
下水文
灾难之下,反思何尝不是激励与勇气
贾雪霜老师
作为一名新冠肺炎疫情的亲历者,当我看到李修文的《我的心是乱的,现在没办法写
作》这篇文章时,我深受撼动。我不仅仅在其中看到了疫情之下的武汉当地人民饱受疫情
之苦的困忧之情,更看到了人们内心的那份真实以及对现实的反思。
有些网友斥责李修文懦弱,嘲笑其文章颓丧。
对此我也理解,在灾难之下,确实需要一些激励人心、催人昂扬的篇章。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创办的《新华日报》《抗敌报》等报刊刊登那些无畏敌寇、奋勇杀敌的文章,
以此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抗日战士协同保家卫国。我相信,如果没有这些,对许多人来
说,特别是对处于灾难中的我们来说,或许他们承受灾难以及对抗灾难的勇气会大打折扣。
但如果只有激情的笔墨,只有无所畏惧的前进勇气,却缺乏了真实的对现实悲情的补
充,那么这样的勇气和热情恐怕或多或少会麻木一些群众。如果没有萧红、鲁迅、巴金等
一大批爱国杰出作家对抗日时期下的现实悲情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恐怕不会有更多的知识
分子受他们作品中现实惨况的冲击而自我奋发以致救国图强。同样的道理,2008 年汶川地
震时,我们一边需要更多更富激情的文学作品来安抚并鼓舞震难下的悲苦民众,但我们同
样也需要一些讲述震难现实的篇章来唤起人民对于美好的追求,对于现实的反思,以及对
于承受和对抗灾难的勇气!
面对自我、反思现实何尝不是一种激励、不是一份勇气?
特别是在灾难之下,没有谁可以把现实的苦难抹去,而只书写激情与勇气。就像现实
主义与浪漫主义永远会并存,且没有谁对谁错,就像“无论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
好猫”的论断。在文学艺术创作上,文风更不是评价其最终思想的指标。否则,国内外许
多的文学经典都将被轻易地判为颓丧低俗之作。譬如众所周知的《红与黑》《包法利夫人》,
甚至《红楼梦》《水浒传》等。
反观李修文这篇《我的心是乱的,现在没办法写作》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饱
含担忧的心情在对武汉人民的苦难现状和不确定的未来进行深刻思索的。譬如广大网友对
于民众抢购双黄连的批评并以此制作段子来搞笑一样,作者直言不讳地斥责他们和鲁迅笔
下的“吃人血馒头”的人毫无区别。李修文还讲述了一些朋友和自己周边发生的不幸,现
实性极强,让人看后不觉颓丧萎靡,但也更能反思现实,反思灾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亲历者,我们应该勇于面对自我,乐于反思现实。如果不能感同
身受,就不要肆意地妄加指责。我们要多一些真实,少一些苛责;多一些反思,少一些冷
漠!
我们应按李修文所言“我们现在真的要从鲁迅出发,反思中国人的国民性”。反思现实
与灾难,避免“第三次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就算将来中国遇到别的灾难,我们也能以史
为鉴,直面自己的内心,反思现实,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