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家庭语言暴力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 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每个人来到这世界,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而后,他生存的环
境开始给他上色,他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在孩子的成长期,接触
的人主要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你再不听话,我把你扔了”,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你怎么就是学不
会”,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差劲,进而自暴自弃;“你怎么总是不去死”,类似极端的
语言更可能将孩子推入深渊。语言暴力不会在人身上留下伤痕,却会在人心里投下永不磨
灭的阴影,家庭语言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请父母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因为你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家庭语言暴力危害不容忽视
(题目即观点,发出警示。)
①“你心里没点数吗”“这点活都干不好,你还能干什么”“早知道就不生你了”“你是
猪脑子吗”……这些话是否似曾相识?在社交平台上,“中国式不好好说话”话题的阅读量
高达 800 多万,话题页面下是一条条“血泪控诉”。这些像刀子一样的话,不是发生在陌生
人之间,而正发生在家庭这个小单位中,产生于最亲密的人之间。这种“扔飞刀”活动,
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开篇列举发生在家庭最亲密的人之间的种种现象,引出家庭语言暴力话题。)
②有研究机构对多个平台上搜集到的 5000 多条有关家庭语言暴力的内容做了初步整
理和分析。分析发现,家庭语言暴力的施暴者中,父母是绝对的主力军,学习成绩是恶语
相向的主要焦点之一,贬低侮辱、嘲讽挖苦、习惯性打击否定是“惯用手法”。
(指出家庭语言暴力的施暴主力军、施暴焦点及“惯用手法”。)
③这些语言暴力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在留言中不少人表示,尽管时隔多年,但回想
起父母的某句话仍感到阵阵寒意,尝试去理解但不愿去原谅。也许只有在虚拟空间中,他
们才有机会或者勇气触碰内心这个隐秘的角落。还有的人,在长期的语言暴力和情感控制
中,变得自卑、胆怯、敏感,身心无法得到应有的舒展,他们将自己耳濡目染习得的那套语言暴力无意识地运用到与别人的关系中,也变得“不好好说话”,甚至无法建立起正常的
亲密关系,在这种痛苦中挣扎着成长。
(列举事实论述家庭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影响:对孩子杀伤力大,影响深远。)
④几年前,艺术家谢勇将“丢人”“是人就比你强”以及“怎么不去死”这些语句做成
模具,可拼凑成枪、刀和斧头,希望通过这种创意方式,让更多人认识到,无形的伤害拥
有持久的杀伤力。正如日本学者加藤谛三在《情感暴力》一书中所说,实施情感暴力的人,
不会觉得自己正在施加暴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语言暴力是以“为了你好”和“爱”
的名义实施的,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情感虐待,让接受者既难以反驳也无法发泄。
(指出家庭语言暴力的特点:是以“为了你好”和“爱”的名义实施的,占据道德制
高点的情感虐待,让接受者既难以反驳也无法发泄。)
⑤当然,这并非要否定或诋毁父母之爱,而是说,这些父母之爱在无意识中沾染了情
感控制或善意操控的意味,让人想要逃离。说无意识,是因为一部分不好好说话的父母真
的是言辞如刀而不自知,那种表达逻辑和说话方式真的就来自他生存的大小环境中,他不
过是“完美”沿袭了那一套东西而已。还有一部分父母不好好说话,则是源于对孩子过度
依赖的心理以及控制欲望,他们在责备和嘲讽中纾解焦虑感,获得安全感。
(分析家庭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父母无意识中沾染了情感控制或善意操控的意味。)
⑥重提家庭语言暴力,无意挑起代际冲突,只是想说,这种暴力不该因隐蔽而被忽视。
而且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单元,其内部的语言暴力所产生的影响很难说不会外溢到私域之
外的公共空间。面对家庭语言暴力,逃避有用,但并不可耻。随着更多的 80 后、90 后扮
演起父母的角色,有理由相信这个“心锁”链条会在更多的小家庭中被切断。而至于非暴
力沟通这门课,则可能需要我们,不论是作为父母的身份,还是作为子女的身份,都不应
放弃探索和领悟。
(呼吁期待,照应题目。)
来源:2020 年 07 月 17 日 光明日报
【时代警语】
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语言暴力是以“为了你好”和“爱”的名义实施的,占据道
德制高点的情感虐待,让接受者既难以反驳也无法发泄。【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几年前,艺术家谢勇将“丢人”“是人就比你强”以及“怎么不去死”这些语句做成模
具 , 可 拼 凑 成 枪 、 刀 和 斧 头 , 希 望 通 过 这 种 创 意 方 式 , 让 更 多 人 认 识 到 ,
(1) 。正如日本学者加藤谛三在《情感暴力》一书中所说,实施情感暴力的人,
不会觉得自己正在施加暴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语言暴力是以“为了你好”和“爱”
的名义实施的, (2) ,让接受者既难以反驳也无法发泄。当然,
(3) ,而是说,这些父母之爱在无意识中沾染了情感控制或善意操控的意味,
让人想要逃离。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心理学家库利有一个关于自我的定义:“对每个人来说,他人都是一面镜子,个人通
过社会交往了解到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自我。”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
的语言对你有什么影响?请联系社会生活和个人经历,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 400 字。
【相关链接】
和谐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包容与信任
日前,电影《少年的你》热播,影片描写校园暴力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凸
显现实观照;与此同时,“女童眼睛里被同学塞入大量纸片”“某中学生被同学扇耳光、殴
打”等相关新闻的出现,触发着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焦虑与思考。“校园霸凌”话题的社会热度不断飙升。
校园霸凌的出现与家庭教育的缺位有着密切的关联。不论是受害方还是施暴者,往往
在家庭中都没有得到作为少年儿童应该得到的家庭信任和依赖。加强有效沟通、优化家庭
氛围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当前,许多少儿节目不断深挖内涵,以镜头聚焦中国家庭教育现实,为青少年的家庭
教育问题提出些许启发。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少儿频道 2019 年精心打造的重点节
目《小鬼当家》第三季,以“关注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倡导换位思考,促进代际沟
通”为核心主题;秉承“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理念,节目让懵懂的少年们独掌家庭“财
权”一个月,孩子们经历了一段从只顾自己花钱享受到精打细算家庭日常开销的转变,开
始逐渐理解父母持家的辛苦以及对自己的巨大付出,以换位思考融通对立的代际观念。节
目对于家庭教育的呈现不只是停留在镜头后的“旁观”与记录,更是实践着营造和谐家庭
氛围可尝试的新方向,“换位当家”的模式既符合了综艺的可看性,又为家庭教育实际提供
了可推广的模式,让孩子更理解父母、更感恩父母。
家庭教育类综艺节目还关注了家庭环境的新变化,“二孩”政策的出现改变了当下的家
庭构成,在《我们长大了》《二胎时代》等少儿综艺中,家庭教育还涉及父母如何权衡对两
个孩子的关注与爱,家庭关系面临的问题更加立体复杂;只有当每个孩子受到平等的对待,
才能打消他们被遗忘、被冷落的恐惧。由此可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不是停留在理
念层面的号召,家庭教育需要引入更多的有效模式,审视更多现实问题,完善顺畅的沟通
机制,坚定孩子内心的信任。
家庭教育需要给孩子一个可以“说话”的平台,给父母一个听孩子心里话的机会。《小
鬼当家》其中一集便是聚焦苗族少年潘发清和母亲之间因为手机而引发的矛盾,二人的沟
通以母亲“都是为你好”的急躁批评和儿子的沉默无回应为模式;母亲禁止孩子玩手机,
孩子费尽周折用手机卖出了家中余粮、赚到第一笔钱,向母亲证明了自己的思想和能力,
母子之间才在哽咽和泪水中有了第一次有效交流;节目讲述的并不是个例,而是折射出更
多中国家庭的教育现状,弥合代际鸿沟、走出自身视角局限,是节目为亲子沟通拓展出的
一片新空间,可以让观众产生共情并引发他们思考如何改进家庭沟通效果。湖南卫视《少
年说》节目给了孩子们一个站到台上将平时不曾表达的喜悦委屈说出来的机会,父母亲人
在台下聆听时,亲子之间的心才有了贴近彼此的机会。“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父母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解决问题的
方法、对子女的期待,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从《小鬼当家》等一系列电视节目中,我们
看到了当家庭沟通环境借助节目设计由不顺畅变得顺畅时,父母的严格要求里有了包容,
孩子们的笑容里有了“家”的信任与认同。由此可见,有效的亲子沟通能够让孩子们自由
表达、放心依赖,让“家”成为可以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美好字眼,让家庭教育能够给予
孩子们面对外部世界的底气与底色。
来源:2019 年 12 月 03 日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