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缚心的绳索 杨明浩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困惑与彷徨,他(它)们使我们的脑袋里时常蹦出小问号;他(它)们像一条条缚心的绳索把我们的心灵束缚住,让你不能挣脱,无法释然,甚至有时让你痛苦不堪。我也曾有过这样一个缚心的绳索,它曾经使我内心充满困惑。(议论式开头,耐人寻味,引出下文。牢记:开头不能有错别字、病句和修辞错误,考试会扣很多分的。) 我总在想:一个人究竟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呢?(设问,过渡。) 第一次接触这个问题是我在浏览《大学》时,第一次接触到三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要达到这三个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必须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呢?”给予我答案的《中庸》。“德”就是答案。“中庸写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的本性自由天命,但保持德才算作道,以至“反求者其身”,这乃是修身的根本要求。因为只有修身之人才会处理好德与才之关系,有才者不一定有德,有德者定有才【作者原创请勿抄袭】而只有这样修身的第一要素才可能达到,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作为议论文,没有突出主题,倒适合写一篇《读后感》,望你认真揣摩!)是的,从这些话中我瞬间明悟了许多。但修身不可盲目,以至于伤人克己,丧德增怨了。宋朝有个秀才他每天面对竹子,渴望以此来修身,但结果己然不成,因为他已经脱离了生活,圣者不鸣则己,一鸣冲天,非自悟也,而在于此而见彼,心此而思彼也。故才有陶元亮采菊东篱,悠然见山之高境也。而我们虽不可至此,但亦可凭己身之力,以垅亩亦可飞鸿鸠之力,砥砚品行;以穷且益坚之青衣之志,努力学习;以舍我其谁之大气魄大担当,奋发图强。肩负重任,以待来日,至此修身前途远大矣。 而太白张岱者给我之思甚远。 吾曾常想之:“若吾为一女子,生在明清,只嫁张岱。”当明王朝灭亡之后,山河已非旧日,而某些诗人则会有“人比黄花瘦”之类的的多怨之言了,而张岱非也,他以其孤高自傲之心性,不与世俗流合之思,在《陶庵梦忆》里写下了对明王朝的怀念,更有着对清王朝的排斥的那一份豪迈。而太自则更洒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对其通达之心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试问在哪样的社会环境下,但诗圣杜甫也要下言“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了,洒脱者恐也仅有太白,张岱等一手之数罢了。(不要将文言文和现代文混用,要表达方式一致为宜,明白?) 试问他们不为道德高尚,有品行的人吗?所以道德修养在社会环境下会更加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都要遗世(处事)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真正有道德的人永远会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有道德的人要加倍努力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至此,我终于想明白,解开了内心的绳索,我感到无比轻松,同时也会更加地努力提升道德修养。(卒章显志结尾,紧扣主题!建议:最好通过某一典型事例,写出感悟为宜,还要注意描写技巧的运用!望你今后作文,多在选材和不断加强描写技巧的训练上苦下功夫才行 ,多看老师空间里的优秀范文,你会有所借鉴和思悟的!春节期间不要只顾贪玩哟,千万要努力精进,届时我会和你一起努力,你可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