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之说明文阅读(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之说明文阅读(附答案)

ID:353671

大小:37.6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9-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之说明文阅读(附答案) 【广西河池】 【甲】说明文阅读 还能不能愉快的吃烤肠? ①烤肠自问世以来,即使品味、质量毁誉参半,但依然在短时间内成为最受中国人欢 迎的小吃之一,创下过年销售 18 亿根的惊人记录。 ②熟透的烤肠色泽红润、通体饱满有弹性,让你感觉不吃下它就会对不起你的胃。烤 肠的外表为什么这般诱人?除了色素以外,主要还是亚硝酸纳的功劳。 ③亚硝酸纳的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肉制品中允许限量使用,主要起两个作用: 防腐和护色。亚硝酸纳可以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亚硝酸纳和肉中的血红素结合形成粉红 色的亚硝红素,烹熟后的肉便呈粉红色。 ④虽然亚硝酸纳对食品保存有一定好处,但它并不是善茬。人体吸收过量亚硝酸纳会 影响红细胞的运作,令血液不能运送氧气,让人因缺氧而死。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纳的致 死量为 22 毫克/千克,如:对于一个体重为 50 千克的人来说,食用 1.1 克就有可能死亡。 亚硝酸纳如果和胺类物质(由肉里的蛋白质分解产生)在胃里相遇,会变成强力致癌物质 亚硝酸胺。 ⑤亚硝酸纳虽然有毒,但微量的亚硝酸纳对人体是不会产生伤害的。所以国家对加工 肉制品中添加的亚硝酸纳的剂量有严格的要求:火腿肠、灌肠肉等加工肉制品中的亚硝酸 纳≤30 毫克/千克。欧洲研究显示,过量食用加工肉制品会使死于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72%, 研究界定加工肉制品每天摄入量超过 160 克为“过量食用”。所以加有亚硝酸纳等添加剂的 烤肠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有限度。 ⑥其实,撇开添加剂,我们来看烤肠的肉质本身,形势也不容乐观。论营养价值,烤 肠等加工肉制品比新鲜肉差很多。 ⑦综上所述,食用加工肉制品的风险毕竟存在,在解馋和规避风险之间如何选择,就 得你自己权衡了。 (选自《学语文之友》有删改) 7.下列对说明文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画横线句中的“之一”起限制作用,表明只是其中的一种。B.第③段画横线句属于生动说明。 C.第④段画横线句中的“一般情况下”改为“通常情况下”,不影响表达效果。 D.第⑤段画横线句中的“微量”一词不能删掉,删掉后不符合实际。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说明对象看,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B.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C.只要每天食用不超过三两,烤肠其实还是很好的营养来源。 D.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 C 【上海】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3—17 题(18 分) 植物也“聊天”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 就迅速地威胁警告,并释放毒素抑制对方生长。 ②你能想象吗?做出这些反应的是平时看上去仿佛很安静的植物。在看不见的地下, 植物也“聊天”,它们的世界很“热闹”。 ③研究发现,乡邻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对外交流。这种由化学物质主导 的对外交流,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的微环境,调节养分供给,甚至影响产量。以中国南方经 常相邻种植的竟然促进相邻的了花生和木薯为例,我们来看它们是怎么交流的。 ④木薯先从根部向土壤中释放出氰化物,近的花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就释放相应的 乙烯。在乙烯影响下,花生会主动缩减植株的繁茂程度,优先保证果实的养分供给。同时, 乙烯还能聚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到花生根部,提高花生对氮、磷等有效养分的吸收率, 进而提高花生果实的饱满程度和产量。 ⑤此外,植物还可以对外发送物理信号(声信号、点信号等)进行交流。澳大利亚生 物学家的实验证明将罗勒栽种到胡椒附近,胡椒的长势就会变得更好。即使用塑料布把二 者隔开,胡椒依然能保持这种变化,这是植物的声信号在发生作用。 ⑥不同植物甚至可以在第三方的帮助下进行交流。“菟丝子”就是一个热情的“送信使者”,比如当昆虫侵害某植物的时候,该植物就发出抗虫信号,通过菟丝子将信号传输给其 他植物,提醒它们戒备,增强抗虫力。 ⑦除了进行交流,植物还能通过感知邻居发出的信号来决定是战是和。如小麦一旦感 知到相邻的不同植物达到一定的密度,威胁自己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它就会开始大量分泌 一种物质抑制其生长,就像是拿起武器发动战争。反之,则和。对水稻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尽量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最大程度减少竞争,非 亲非故的水稻种植在一起则相反,它们的根系会扎得更深,极力侵入和挤压对方的生存空 间,抑制对方生长。科学家用确凿的证据表明,植物也有亲疏观念并具备相应的辨识能力, 对内相互协调,对外扩张领土。 ⑧科学家通过关注植物的“聊天”,破译植物语言,将适宜合种的植物相邻种植,抑制 病虫害,增加植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 13.第②段的“热闹”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14.本文③─⑥段一次说明的内容是(6 分)。 ⑴ ; ⑵ ; ⑶ 。 15.第⑦段中“极力”一词不能删除,为什么?(3 分) 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④段写到花生通过释放氰化物和乙烯与其他植物交流。 B.第⑦段写到不同品种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时可以通过产量。 C.标题交代了说明对象,并用拟人手法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D.文章的结尾指明了未来对“植物聊天”全新的研究方向。 17.第⑤段还需要加入下面的例子,请说明理由。(4 分)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花朵能发出微弱的电信号,表示已经被采过蜜了。 13.(2 分)交流方式多,交流次数频繁 14.(6 分)⑴植物能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交流 ⑵植物能通过发出物理信号进行交流 ⑶植物能通过第三方的帮助进行交流 15.(3 分)“极力”是用尽一切力量的意思,准确说明相邻而种、非亲缘关系的水稻之 间的竞争之激烈,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则无法准确说明这种竞争程度。 16.(3 分) C 17.(4 分) 评分说明:例子概括;指出不同国别;指出不同的物理信号;说明效果。 【答案示例】这个例子写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花朵能发出电信号,与澳大利亚生物学 家的发现——植物能发出声信号,是不同国家的研究成果,属于两种不同的物理信号,添 加后使说明更充分、更科学。 【湖北襄阳】 说明文阅读(7 分) 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①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作为消灭疫病的终极武器,疫苗有最低的 成本,更有先发制敌的优势,无疑成了公众的希望。 ②人类第一次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怎样诞生的呢?据专家介绍,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 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 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 3000 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 30%。在 18 世纪末,每年大约有 40 万欧洲人被天花病毒夺走生命。天花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汉代,古人称之为“痘疮”。晋 代的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 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在与天花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了一些 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 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 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 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③那么疫苗是靠什么开展工作的呢?专家认为,“狼来了”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当细菌 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它们会攻击细胞并试图无限繁殖。这种入侵被称为感染,而感染是 导致疾病的原因。当然,人体也不会对敌人的侵扰坐视不理,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 武器来对抗感染。人体第一次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也许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 有需要的杀敌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 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 ④如何在不让自己感染的情况下,又能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和 病毒?于是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 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 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来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被激活,并全力投入 成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 ”,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 药,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 ⑤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以设计出疫苗呢?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外界微生物入侵导致 的疾病,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设计疫苗来抵御,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 比如艾滋病,其病毒有极其特殊的逃避免疫系统机制,很难设计疫苗;有些病毒变异速度 很快,广泛传播,也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选文有改动) 20. 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人痘”为我国首创,也是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 B.“狼来了”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一种形象的说法。 C.疫苗设计针对细菌或病毒,模拟其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硬核”。 D.对于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病毒和变异速度很快的病毒,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 21.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也许”不能去掉,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文第①段开篇点题,引出说明对象;第②至④段介绍了疫苗的诞生,疫苗 的工作原理;第⑤段补充说明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有的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 【解答】(2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ABC.正确;D.有误,原文是“但 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此项“人类完全不能设计疫苗”说法绝对,与事实不符; 故选:D。 (2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 3000 年的时间,致死率 高达 30%”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有准确的说明效果,说明的是天花肆虐时间之早、危 害之巨;“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白浆,随决随生, 不即治,剧者多死”是引用说明,使说明具有权威性,真实具体;“在宋代,人们就把沾 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戎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 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是举例子,具有真实具体的说明效果,说明的是“人痘” 疫苗诞生的过程。任选一种说明方法,结合文章内容、说明效果作答即可。 (2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许”表猜测,即“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 使用所有需要的杀敌工具”是估计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去掉,说法就太绝对了, 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20)D (21)示例一:举例子,举宋代治疗“天花”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人痘”疫 苗诞生的过程。示例二:引用说明,引用晋代葛洪记载的一次天花暴发的语句,真实具体 地说明了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具有权威性。示例三:列数据,列举“3000 年”“30%” “40 万”等数据,准确地说明了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22)“也许”表猜测, 表明人体制造和使用杀敌工具所需要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若去掉,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 准确性。 【2020 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意,完成题目。(13 分)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莫砺锋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 好好继承发扬。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 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 学中文系任教 40 年的老教师,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也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 国古典诗歌。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 “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 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 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 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 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 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 对象。 ③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 “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 “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 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 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 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 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 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④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 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 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 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 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 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 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 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 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⑤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 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 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我自己就是在当知青的时候,在江南农村茅檐底下“结识”李、杜、苏、辛等杰出人 物,他们与我朝夕相伴,在冥冥之中引导我成为专攻古典文学的教师。而今我年臻 70,决 心把余生精力贡献给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普及,来报答那些异代知己对我的恩情。古代文学 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 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 篇引入千家万户。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 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选自《人民日报》,2019 年 12 月 17 日,有删减) 12.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宋词是我们领会传统文化精神的首选阅读对象?(4 分) 13.分析第④段画线句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 分)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①段在简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 入手,了解传统文化精神。 B.第②段引用清人叶燮的话是为了论证“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 生态度的可靠文本”。 C.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有力论证了“我们要以唐诗宋词为首选对象读古代典籍,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心论点。 D.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恰当地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深入细致 地剖析了论点。 15.如果为第④段再补写一个论据,还可以哪一个诗(词)人?请简要分析。(3 分) 答案:(1)(4 分)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其典范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传递到今天,能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 感;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若 只答第⑤段第 1 句话“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 得 2 分) (2)(3 分)运用举例论证,举杜诗作特点的例子,具体论证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 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具有说服力。 (3)(3 分)D (4)(3 分)能举出唐宋诗(词)人姓名,并说明其诗词特点即可得分。示例 1:王维的边塞 诗都是壮阔飞动之作,或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或愤慨于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 现象,或反映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或讽刺权贵……形象鲜明,笔墨酣畅。示例 2: 白居易认为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应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 会政治状况。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掲露、批评政治弊端,关心民生疾苦。 【2020 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最近一段时间,《龙岭迷窟》《我是余欢水》《清平乐》《传闻中的陈芊芊》等几部口 碑上佳的电视剧、网络剧闪耀大小屏幕,好不热闹。这几部剧集有一个共同点,即皆由网 络文学改编而成。事实上,网络文学已成为近年来影视改编的富矿和重要创意来源,而这 正得益于网络文学巨大的体量和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 ②经过 20 余年高速发展,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极具创造力的文学样式,日益成为新 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最新数据显示,网络文学用户数量已达 4.55 亿,网民使用率达 53.2%,网络文学创作者达 1755 万,累计作品 2442 万部。网络文学全新生产机制的出现, 让许多人心中埋藏的文学种子得以生根发芽,写作不再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梦想,而 成为有章可循、每个人都可一试身手的具体实践。这极大地释放了文学生产力。受益于读 者和作者的深层互动,网络文学题材类型更加丰富,内容多元化表现显著,已经形成都市、 历史、玄幻等 20 余个大类型、200 多种小分类,满足不同读者群体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③尤其是近几年,网络文学整体稳健升级,显示出强韧的内生发展力。一方面,现实 题材创作成为主流风向标。这既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倡导、市场和读者的期待,也是网络文学自身发展与变革的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走向现实题材的广阔天地,以新的 时代生活经验激发类型写作活力,创作出一批现实题材“爆款”,使网络文学总体艺术水准 明显提升、思想内涵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类型写作不断进化。一批作家在 既有类型传统基础上持续精耕细作,创作风格日臻成熟,向着精品化方向努力。此外,越 来越多 90 后、95 后新锐作家脱颖而出,不仅为网络文学新增体育、科幻等题材类型,也 以其轻松幽默的文风为网络文学注入活力。新生创作力量源源不断的加入,将不断夯实网 络文学创作的“金字塔”塔基,使网络文学保持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④凭借强大的内容优势和庞大的市场容量,网络文学已成为文化产业重要引擎。网络 文学与影视、动漫、游戏、有声读物、衍生品开发等领域广泛联动,形成文化全产业链,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圈粉”无数,中国网文“出海热”成为全球性文化现象。短 短几年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方式不断升级,完成从内容到模式、从区域到全球、从 输出到联动的进化,在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推进文明互鉴等方面迈出坚实有力 的步伐。 ⑤当前,网络文学精品率尚低与网络文学巨大阅读需求、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的矛盾 依然突出。总体上看,网络文学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在质量、品位、 价值观和导向等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平庸之作较多,历史虚无主义、伦理道德、凶杀 暴力、过度色情描写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出现历史观、民族观、边疆观、史学观错误。 老百姓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家长迫切要求加强网络文学管理,进一步改变网络文学生态。 ⑥新时代新使命,中国网络文学正处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网络文学当 在提高创作质量上持续发力,着力凸显价值引领,把更多正能量、高质量同时又充满想象 力的故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此,各方当共同推动形成有助于网络文学健康繁荣发展的环 境。主管部门当规范管理与扶持引导并举,切实加强版权保护,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加大 政策扶持力度。各地作协当积极倡导正确创作导向,推动实施精品工程,开展网络文学评 论引导,加快人才培养。网络文学企业当加强行业自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培育 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引领创作生产,坚决抵制侵权盗版和低俗内容。 网络作家当铭记文学创作价值与使命,进一步提升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以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回应时代关切和读者期许。(作者:张珊珊,发表于《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龙岭迷窟》《我是余欢水》等电视剧的热播,网络文学成了近年影视改编的 富矿和重要创意来源。 B. 丰富的网络文学题材类型,显著的内容多元化,让读者和作者在互动中受益,满足 了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C. 现实题材创作成为网络文学主流风向标,既有国家和社会的倡导、市场和读者的期 待,也有其自身发展变革的要求。 D. 网络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铭记文学创作价值,坚持培育和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论述网络文学体量的巨大和其内容生产能力的强大。 B. 第③段比较了“一批作家”与“新锐作家”在网络文学类型写作中的不同题材与风 格。 C. 最后两段先分析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为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D. 文章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紧紧围绕“网络文学”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批作家在网络文学的类型写作上不断进化。他们精耕细作,创作风格更加成熟, 不断向精品化方向努力。 B.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受到广泛关注,已在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形象展示等 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C. 目前,网络文学体量巨大,但精品率低,还需在质量、品位、价值观等方面加以改 善,优化网络文学生态。 D. 主管部门只要依法规范管理,采取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就能推动形成有助于网络 文化健康发展的环境。 答案;C D D 【2020 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发射 杨欣 ①2019 年 4 月 20 日 22 时 41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 2019 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 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 ②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二十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 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该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 18 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 1 颗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 际首创。 ③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 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 1970 年,主要承担地球 同步轨道卫星、月球探测卫星等中高轨和深空探测航天器发射任务。自 1984 年 1 月 29 日 用长征三号运载火晋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以来,累计放飞“长 征”系列逆载火箭 129 枚,将 150 余颗(个)卫星和航天器送入太空。目前北斗三号卫星 已经发射了 19 颗,未来我国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达到 35 颗卫星。 ④那么,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卫星来为我们提供导航服务呢?人造北斗星座在大空中 是怎样运行的呢? ⑤北斗三号导航系统计划将发射 35 颗卫星展开全球组网,而这 35 颗卫星又分为三个 不同种类,工作在三种不同的轨道当中。其中包括 GEO 轨道,即地球静止轨道,第二个 IGSO 轨道是倾斜的地球同步轨道,还有 MEO 轨道,即中圆轨道。运行在不同轨道,卫星分工也 就各有不同。中圆轨道卫星距离地面 20000 公里左右,此处运行的卫星可以游走全球。地 球静止轨道和领斜地球同步航道高度在 36000 公里左右,这种高轨道一般是通信卫星使用 的轨道。 ⑥北斗系统可以扩大无线电测定功能,还可以实现星基增强功能。通过不同轨道上的 卫星相互配合,北斗导航就像在太空中编制出一张大网,既能覆盖全球,又保证能提供更 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目前,北斗已经应用于交通运输、气象测报、电力调度、森林 防火、应急搜救、通信系跳等多个领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方便和经济价值。专家指出, 从 2012-2018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年增长一直保在 20%左右,而北斗对产业的核心贡献率达 80%。预计到 2020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体产值将到 4000 亿元。 ⑦未来,万物互联,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市场巨大,其发展前景将一片光明。 (选自“央视网”,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 B.我国计划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 35 颗卫星分为三个不同种类,工作在三种不同 轨道中。GEO 轨道和 IGSO 轨道运行高度距地面较高,一般是通信卫星使用的轨道,在 MEO 轨道运行的卫星可以游走全球。 C.由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 成的混合星座设计的北斗三号系统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 D.北斗系统可以扩大无线电测定功能,还可以实现星基增强功能。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较小的一项是( )(3 分) A.此次发射是 2019 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 B.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 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C.中圆轨道卫星距离地面 20000 公里左右,此处运行的卫星可以游走全球。 D.目前,北斗已经应用于交通运输、气象测报、电力调度,森林防火、应急搜救、通 信系统等多个领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方便和经济价值。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采用时间顺序,依次说明了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时间、北斗导航系统的组网情 况,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市场前景。 B.第③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的研制单位,发射中心及始 建年,承担的任务、发射成绩和未来发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卫星要达明的数量。 C.第④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文的提供导航服务需要很多卫星,又引 起下文对人造北斗卫星在太空中运行情况的说明,使文意连贯,衔接自然。 D.第⑥段画线句子通过列举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斗系统对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 产业的贡献大,增强了说服力。答案:(1)C(从第②段从“采用……国际首创”一处可以看出表述有误,应为“混 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 (2)D(后面有“已经”一词,删去不影响句意的理解) (3)A(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没有时间顺序) 【2020 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题】 北冰洋的“无冰之夏” 叶盛 ①美国科学家近期在学术期刊《气候》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北冰洋很可能在 2034 年迎来第一个“无冰之夏”。 ②北极海冰并非一成不变,一年中会动态变化:夏季持续融化,在 9 月前后达到最小 面积;冬季持续结冻,在 3 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近几十年来,由于北极地区气温持续升 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积随之持续减少。 ③科学家们通过不同技术手段的观测和研究都支持了上述结论。以海冰年龄为例,1988 年 25%左右的北极海冰持续冻结 4 年以上,2013 年这个比例降到了 7%。在过去 60 年里, 北极海冰的厚度也在变薄。通过卫星观测,1979 年至 2000 年,北极夏季最小海冰范围平 均为 670 万平方千米。进入 21 世纪以来,这一数值在 2012 年达到最低,只有近 334 万平 方千米,又减少了一半左右。 ④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的各种生物。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之 一是在北极海冰上换气或休息的海豹,而北极熊在水下的活动能力远远不及海豹。因此, 海冰减少严重影响到北极熊的捕猎成功率,导致其种群近几十年来锐减。此外,海冰的融 化虽然对海水体积的影响要小于陆上冰盖的融化,但却直接影响着海冰区域的海水盐度。 这种盐度的显著降低会改变一些浮游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网。 ⑤北极海冰减少,还会反过来影响全球气候。由于液态水比冰的热容量更大,北冰洋 一旦在夏天失去海冰的覆盖,就会吸收并存储更多的热量,从洋流和大气循环等多个方面 扰乱现有的气候状态。 ⑥北极上空极低温的气团被一圈极地高速环流围绕着,不会轻易扩散。有研究发现, 海冰的消失会削弱这圈极地高速环流,导致北极的低温气团向低纬度地区扩散。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实际上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⑦北极海冰减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在航运方面,北冰洋航线成为可能,将大大 缩短从太平洋沿岸前往西欧和北欧的航海距离。然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能抵消海 冰融化相关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⑧北极海冰减少,也与地球倾角等因素有关。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曾比现在更为倾斜, 导致极地接受热辐射更多,北极很可能在 1 万年前就出现过无冰之夏。然而,地质学因素 的改变都是极其缓慢的,至少以万年为单位,因而从这一角度无法解释当下海冰面积的急 剧变化。 ⑨根据计算机模型模拟计算,北冰洋出现无冰之夏的时间点可能在 2030 年至 2040 年 之间,2034 年只是可能性最大的年份。由于气候是非线性系统,对模型的建立方式和条件 设定非常敏感,科学家们一般都比较谨慎保守。从以往实际发展来看,一般都会比预测提 早到来。 ⑩人类的碳排放是过去 200 年来影响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人类不在减少碳排 放方面做出实质性改变,全球平均气温在本世纪末将上升 1.5 摄氏度以上。在没有跨越式 科技发展的前提之下,这一温度上升幅度将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北冰洋的无冰之夏或许 只是一个开始。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北极海冰夏季持续融化,9 月面积最小;冬季持续结冻,3 月面积最大。 B. 北极海冰减少导致海冰区域的海水盐度显著降低,会改变一些浮游生物的生存状态, 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网。 C. 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其根源在于北极海冰减少。 D. 地球倾角的变化使极地接受热辐射更多,导致当下北极海冰面积急剧减少。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由北极海冰的变化讲到北极海冰减少的影响和原因,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 第③段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北极海冰在持续减少。 C. 本文④~⑦段都是在说明北极海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D. 第⑨段中运用“可能”“可能性最大”“一般”等表修饰、限制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文章围绕北极海冰减少这一中心展开,作者为什么以“北冰洋的‘无冰之夏’” 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答案】7. B 8. C 9. “无冰之夏”是北极海冰减少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加引号既表特指,又表强调, 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文章的开头、结尾形成呼应, 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解析】 【7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 A.“9 月面积最小”“3 月面积最大”表述有误,原文依据第(2)段“在 9 月前后达到 最小面积”“在 3 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 C.“其根源在于北极海冰减少”表述有误,原文依据第(6)段“近些年来,北美和欧 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实际上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D.表述错误,原文依据第(8)段“地质学因素的改变都是极其缓慢的……从这一角 度无法解释当下海冰面积的急剧变化”; 故选 B。 【8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根据第(4)段“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的各种生物”,第(5) 段“北极海冰减少,还会反过来影响全球气候”和第(7)段“北极海冰减少,也有有利的 一面”可知,本文④~⑥段说明北极海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⑦段说明北极海冰减少 对人类生活有利的一面。故选 C。 【9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题目和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内容“根据计算机模型模拟计算,北 冰洋出现无冰之夏的时间点可能在 2030 年至 2040 年之间,2034 年只是可能性最大的年份” 可知,“无冰之夏”是北极海冰减少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加引号既表特指,又表强调,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北冰洋的‘无冰之夏’”与 文章开头“北冰洋很可能在 2034 年迎来第一个‘无冰之夏’”和结尾“北冰洋的无冰之夏 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