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写作解惑:三个常见写景作文题目的典范佳作+写法剖析
01
“校园一景”写作范例与展评
【作文题目】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
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 字以内。
【微提示】
1.选取的“局部”之景,要凸显校园风景的独特处。写景时,可以多感官参与,多方面写
景。
2.运用静态和动态结合的手法,让景物与人的活动相映成趣。
3.遵循一定顺序,多层次描写。
【佳作展评】
格物小道
陈罗毅
校园的一角,立着一块大石碑,圆滚滚的,上书“格物致知”,它的前方就是格物小道。
清晨,地上是树木脱下的黄色衣衫,时而被风托起,在地上滑行;时而又舞到空中,展示它
们灵动的黄色。朝阳从湛蓝的天上洒下光辉,格物小道更是在阴影的半遮半掩中显得神秘。
我与同学在这里奔跑,左边是影,建筑的影;右边是光,朝阳之光。在光影交错间奔跑,丢
开一切的烦恼,仿佛身体要被清空,只留下欢乐。课间,两三学子并排走在小道上,有一搭
没一搭地聊着,耳畔只有风儿吹动树叶“沙沙”的旋律与同学的交谈声,鼻息中是桂花的芬香。
小径上的脚印、笑语、树叶、清香,不就是一首诗?这条小道,承载着格物致知的真理,更
承载着我们的青春,我们的中学时光。
【简评】
这个片段选取校园中的“格物小道”来写,从三个时段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来描
写小径独特的景致。清晨写落叶,突出小径的幽雅;朝阳洒下时写光影,突出小径的神秘;
课间写学子漫步,突出小径的诗意。幽静的小道衬以奔跑的身影,展现校园特色,充满青春
活力。写景有特色,语言美,渗透着作者心中对校园的热爱。02
“窗外”写作范例与展评
【作文题目】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
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00 字。
【微提示】
1.《窗外》的观察点应该是在窗前,属于定点观察。窗在高处,视野宽阔,可写更多;
窗在平地,看得更清晰。写一个窗外可以,写几个窗外,也是可以的。
2.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
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3.所写景物,要么按照观察事物的视野变化顺序,要么对应感情变化,这样才符合情理。
【佳作展评】
窗外
章艺恬
清晨,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我打开窗,抬眼望去,新的一天,窗外又是一幅新的图画。
太阳缓缓的升起,蔚蓝的天空中点缀着雪白的云朵,鸟儿穿过层层云朵,一声长鸣击破
了宁静。鸟儿扑棱着翅膀,停在了我面前的电线杆上。他们互相探着头,与对方打着招呼。
电线宛如五线谱,鸟儿是音符,来来往往的停留,奏出了一篇欢快的乐章。
顺 着 长 长 的 电 线 杆 望 过 去 , 一 颗 苍 天 大 树 矗 立 在 街 道 旁 , 宛 如 一 位 德 高 望 重
的 老 者 , 树 干 上 布 满 了 粗 糙 的 皱 纹 。 向 上 望 去 , 一 根 根 树 枝 都 被 苍 翠 欲 滴 的 绿 叶
包 裹 了 起 来 , 微 风 吹 过 , 带 着 些 许 土 壤 的 味 道 , 嫩 叶 也 随 着 风 翻 起 了 身 子 , 叶 片
上 的 露 珠 随 之 打 了 个 滚 , 滚 到 了 地 上 , 又 或 者 从 叶 尖 上 滴 落 , 掉 在 了 一 页 纸 上 。
树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安静地闭着眼,饱经风霜的脸上,躺着一道道皱纹,仿佛
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他轻轻地摇着手中的蒲扇,躺在长椅上,一会儿,睁开眼看向身旁坐在
凳子上的男孩,在捧着书断断续续地念着一段话,阳光从空中洒落,温暖地滋润着他们。 男 孩 的 读 书 声 忽 然 停 下 , 头 探 向 远 方 。 不 远 处 , 早 餐 车 上 挂 着 的 喇 叭 中 传 来
的 声 音 越 来 越 响 。一 股 白 雾 随 着 风 飘 过 来 — — 那 是 刚 出 炉 的 早 餐 冒 出 的 热 气 。香
味 从 窗 外 飘 来 , 冲 进 了 我 的 鼻 子 里 , 白 雾 继 续 随 着 风 飘 去 , 飘 向 那 边 的 阳 光 中 。
男孩也跟着早餐车跑去,他迈着短短的腿,饶有精神地向前跑去。他买了两个热气腾腾
的包子,把其中一个递到了老人的手里。老人呵呵地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也更明显。男孩
张大嘴巴,一口咬了一大半的包子,嘴角还挂着点汤汁。老人轻轻地拍着男孩的背,为他扇
着风,风一点点地将男孩包裹了起来,包裹在了爱中,连一旁的大树似乎也舞动起双手来了。
我喜欢这样一句话:用心看见的故事里的风景,比平日看到的风景更为艳丽。你看窗外,
用心地去感受,你会发现,它每一天都是一幅画,展现着平淡而美好的生活。
【写作复盘】
1.根据题目,想方设法打开思路,寻找多个窗外景色,比如自己家的窗外,教室的窗外,
旅店的窗外,祖居地的窗外……选哪一个,或几个来写呢?选定自己最熟悉的一个:自己家
的窗外。
2.对一个个景点中进行梳理、回味,提炼出文章主题:用心地去感受,窗外每一天都是
一幅画,展现着平淡而美好的生活。
3.主题确定后,再次梳理、选定可写材料。按照主题中的“每天都是一幅画”,确定本文
“画面化”的基本写法。
4.分别描绘“鸟闹电线上”“大树立路旁”“爷孙树下闲”“送餐香味飘”“爷喂孙吃图”等图景,
着力表现生活的平凡、美好。
5.通读两遍,修改不通顺、不简洁的语句,定稿。
【写作点评】
先说大多人的困惑——很多同学怕写“窗外”这类地点具体、视角似乎不宽的题目,感觉
“实题”(即实物嵌入标题的题目)可写材料有限,而且,景物写不细、写不长。本文就很好
地为我们作出了示范。
再 说 本 文 突 破 选 材 束 缚 — — 本 文 开 头 、结 尾 都 删 去 ,其 实 就 是 一 组“ 清 晨 大 街
长 镜 头 ” , 也 可 以 独 立 成 篇 。 也 就 是 说 , 作 者 没 有 被 “ 窗 ” 束 缚 住 , 而 是 只 用 作 一
个 观 察 点 , 一 个 总 览 全 文 的 思 维 出 发 点 。 这 样 , 有 效 地 破 解 了 选 材 难 、 写 不 长 的
问 题 。 第三,再说说本文写景之妙——作者采用由景切入,过渡到人,最后人景同框。落实本
单元的训练重点,作者在第二、第三自然段的写景中,很讲究层次感,“探头”“打招呼”“五线
谱”“音符”“粗糙的皱纹”等拟人、比喻说法,增添了形象感。
最后,请大家一起想想:
——文章给读者很强的画面感,是怎么实现的?
——看看文章中间部分,你能说说什么是“击鼓传花”,或者“长镜头式”写法吗?
——还有,本文这种写法,很容易“走得太远、忘记来路”:作者是怎么忘记点题、扣题
了吗?
好的文章,多多揣摩,你会收获满满!
03
“我爱____季”写作范例与展评
【作文题目】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
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00 字。
【微提示】
1.题目中的“爱”确定了感情基调,必须贯穿始终。写景时要注意把感情融入景物,便于
后面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2.要抓住所选季节的特点,尤其是鲜明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
3.如果写一处景物,可以按照时间、方位、远近等顺序写。如果写很多景物,要使他们
有条理就要分类,一类一类地描写。
【佳作展评】
我爱冬季
施天乐
我 爱 冬 季 , 我 爱 江 南 的 冬 季 。
江南的冬,不如北方的冬那样狂野,一出门就将你冻个半死;也不像东南亚近赤道的地
方那般几乎不存在。江南的冬如同游丝一般的轻飘,感觉得到却又朦朦胧胧。 秋天和冬天,没有分界线,一如色彩渐变一样,不知从何时由金黄慢慢融化成了银白。
那不经意间,悄悄藏着个小秘密。
江南,雪是少有的,几乎不曾铺天盖地过,正如冬天到来一样,轻轻地。先是飘下一片
雪花,慢慢地,如柳絮般飘下来,一片,二片,三片……落在树上,手上,悠悠地便化作了
水,带着南方特有的内敛、含蓄,从不会如子弹一样砸下。这些飘舞的雪花,慢悠悠,慢悠
悠,落到地上,如同老奶奶织毛衣一样,一层、二层地织起来,很悠闲,一点点,一点
点……
冬天不太冷,像春天和秋天,又不像春天和秋天,总有那么一点差别,可又说不出来。
是叶吗?树上的叶子是少了一点,但绝对没有成为光秃秃的一片;是水吗?水是很少大面积
结冰的,而是一片结成若有若无的一层薄薄的冰面,不是那么坚硬,压根儿结不成可以载人
的冰;是气温吗?零摄氏度以下的日子是极少的,就是有,也只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罢了。正
是江南这种朦胧的天气,创造了江南这种朦胧的人,也正是江南这群朦胧的人,才更能适应
江南这种若有若无,却着实来到的冬天。
冬天,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它的温暖,而这种温暖则来自人类共同的母亲——太阳。在这
名义上最寒冷的冬天,暖阳的价值才被真正地发现。冬日的阳光不如春天明媚,不如夏天暴
晒,不如秋天干燥。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孕育着未来喷薄的力量,蕴含着心田暖暖的温情,
由皮肤传到骨髓,再由骨髓传向全身,如涟漪一般在体内荡漾,慢慢地,我和你和他,都拥
有了温暖。
这便是江南冬天的美,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一种讨人喜爱的情感。
【总评】
这篇作文围绕“我爱江南的冬季”这条线索,提炼出江南冬季轻飘、朦朦胧胧的特点,然
后从下雪、气温、阳光三个角度表达江南冬季的可爱。在写景中,作者突出视觉和触觉观察
到的景色,重点描述了雪花渐次飞舞的情状,身体逐步由外而内感受冬日阳光的温暖,非常
形象。
写作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这也是写活景物、写出事物人物特点的一个重要方
法。文中,先是把南方的冬季与北方的冬季进行对比,继而把江南的冬与春、夏、秋对比,
突出江南冬季朦胧、闲适、温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