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鲁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记住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3.掌握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仪器、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独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实验,熟悉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培养分析、加工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其含量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相关知识
1.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2.化石燃料与二氧化碳;
3.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重点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难点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反应原理
方法、技巧
与规律小结
探究物质的一般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和应用。
进入深洞,要先进行灯火实验。
思维误区
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是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是不争的事实。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1.二氧化碳的循环
2.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的用途
4
教 学 过 程
知 识 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1.二氧化碳的循环
2.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的用途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一课时)
化石燃料的使用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危害,且不说空气污染问题,它的使用同样也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引导学生分析图片的同时思考人在生态环境变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长颈漏斗、锥形瓶、导气管、集气瓶。
步骤:查、装、定、收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入药品;
3.固定装置;
4.收集气体。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出,看是否熄灭。
小结:
1.CO2的循环;
2.CO2的实验室制法。
全面分析P106莫纳罗亚山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思考二氧化碳含量整体上升的原因、冬季和夏季含量变化的原因。P107活动天地找出二氧化碳年度含量变化的原因。
交流共享
思考全球升温会有那些危害,你感觉到冬季不再寒冷了吗?
结合课本图片P108活动天地,连接装置,装入药品,收集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并思考:
1.长颈漏斗为什么伸入液面以下?
2.导气管是否伸入集气瓶越长越好?
3.为什么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
教 学 过 程
知 识 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4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的用途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二课时)
复习:
1.二氧化碳的循环(来源和吸收)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药品、仪器、原理、收集方法等)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水溶性等)。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⑵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⑶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这一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进行光合作用;固态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舞台云雾等。
小结:
1.二氧化碳的循环和对环境的影响;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结合P109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记录。可自行设计并探究碳酸受热分解等实验。
交流共享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谈谈二氧化碳的用途。
小知识: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为-78.5℃。是常用的致冷剂,当它遇热而变为气体时,就把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无数的小水点,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仿佛仙境一般。在舞台上常用这方法制造仙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