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6《我的老师》导学案
目标呈现: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难点:
1、真挚的师生感情。
2、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记事写人有主有从、详略得当。
一、预习热身
1、 资料链接
(1)、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 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2)、写作背景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因此振兴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1956年9月底,应《教师报》之约,魏巍写了这篇《我的老师》。
2、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不认识的字和重要词语,抄写在下面,并通过工具书疏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注上拼音,并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给多音字、形近字注音组词。
多音字:觉 : ( )
( )
形近字:磕 ( )
瞌 ( )
嗑 ( )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活动二、探究质疑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4、“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三、盘点提升:
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蔡老师的音讯,准备给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试写一段文字表达作者对蔡老师的思念、尊重和热爱之情吗?
2、同学们,在你心中也有一个自己尊敬、热爱的一位老师,请拿出你的笔写下这位老师,要求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方法去写。
四、我的收获
学完本课后,你的收获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