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春教学设计(新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七上语文春教学设计(新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悟情。‎ ‎(2)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品析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强化诵读,感知内容,理清结构,把握情感。‎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理解并感受文章突出表现了春的什么特点。‎ 三、教学难点 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 四、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你说说下面这些古诗描绘的都是哪个季节的美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绘春赞春的散文。‎ 7‎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学者。毛主席曾点名称他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朱自清的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写得出色的有《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这些经典的美文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例如本文,作者就细致观察春天的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2.写作背景 《春》大致写于1928~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 ‎【教学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正音解词,扫除阅读障碍。(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字词学习内容)‎ 水涨(zhƒng) 捉迷藏(c‚ng) 酝酿(y”nni„ng) 应和(hˆ) ‎ 笼(lng)着一层薄(bŽ)烟 黄晕(y”n) 蓑(su)衣 鸟巢(ch‚o)‎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地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7‎ ‎【教学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巩固基础知识,准备阅读文章。】‎ 7‎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播放视频或音频文件范读) ‎ ‎【教学设计意图:熟悉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讨论问题,梳理文章脉络。(自由朗读,分组讨论文章层次的起止段落)‎ ‎(1)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按照这个顺序为文章划分段落并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 (急切、喜悦) ‎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 (喜爱)‎ 第三部分:(8—10)总写——赞春 (赞美)‎ ‎(2)为了展现春天美丽的景象,作者描绘了哪些事物?请你用“春____ 图”为它们加上小标题。 ‎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 ‎【教学设计意图: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 ‎(四)细读课文,理解研读 第一部分:盼春(学生边读边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哪个词语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到来? ‎ ‎“盼望着”“近”‎ ‎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 ‎3.“春天的脚步近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将春天拟人化了,春天像人一样慢慢地踩着步子款款而来,更加生动形象。‎ 小结:这是全文的总起,为全文定下了“欣喜愉悦”的感情基调。‎ ‎4.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作者期待美好的春天到来的情感。‎ ‎【教学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有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二部分:绘春 ‎1.阅读文章第2段:这一段作者展现了春天来临时的情态,作者是怎样写的?‎ 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描绘春景提供了美好的背景;然后描写山、水、太阳向人们展示春天的气息,作者选 7‎ 用词语“朗润”“涨”和“红”(拟人)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注意观察所写事物及其特点,修辞手法的使用)‎ ‎【教学设计意图:为学生分析示例,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文章的方法角度,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段落、举一反三的能力做准备。】‎ ‎2.阅读文章3~7自然段:作者通过描写不同事物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请你反复诵读这一部分,然后仿照老师对第2段的分析进行研读把握,最后争取能背诵这一部分。(运用上面所学的方法赏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每两个学习小组一幅图,分工协作)‎ 春草图:第一、二句从正面描写春草,第一句用拟人手法,“偷偷地”“钻”描写春草的生命力和带给人的惊喜,“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第二句由近而远,“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生机勃勃、繁盛的特点;第三、四句是侧面描写,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春花图: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树上——花下——遍地。其次,这一段文字非常讲究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儿们相映衬。再次,巧用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春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的美景。‎ 春风图: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又运用比喻,把春风比喻为“母亲的手”,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和煦;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中多样的味道;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感受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春雨图: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细密、闪烁、绵长。绵绵春雨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就连雨夜里的房屋也有了味道,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迎春图:“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这一自然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3.朗读第这部分,注意读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由整体感知转到局部感知课文;运用老师分析文章的方法 7‎ 独立研读,学会自己赏析作品。结合PPT,整理归纳,并以此提示学生当堂成诵。】‎ 第三部分:赞春 ‎1.文章在结尾部分用三句话热情地赞美了春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这种情感?这三句话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提问、讨论)‎ 不可以。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三句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春意越来越浓。先把春天喻为新生儿,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描写春的成长过程,依次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将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形象动人。‎ ‎2.赞春部分收束全文,“领着我们上前去”与开篇“春天的脚步近了”形成首尾呼应。‎ ‎3.根据这部分的内容和在全文起到的作用,用准确的语气朗读这部分。‎ ‎【教学设计意图:体会作者别具匠心的安排,了解本部分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训练朗读。】‎ ‎(五)品味鉴赏 ‎1.语言赏析 本文语言隽永、朴实,很有表现力与感染力。作者不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口语,使散文语言清新自然,也善于运用抒情味极浓的语言,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情味。‎ 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句中“偷偷地”和“钻”用得好,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作者却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新鲜的特点;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写树和花之后写地上的野花,野花虽然小而疏,却别有一番情趣。“遍地是”写出了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写出了野花的种类繁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比喻、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也写出了野花的可爱。‎ 7‎ ‎(3)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对称的语句,主要描写树叶和草的色彩。“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诉诸视觉,写得很细致,追求准确传神。‎ ‎ (4)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房屋写进本文中,与雨天黄昏的环境相配,显得很有诗意。用“静默着”来形容房屋,仿佛房屋有生命,有灵性,好像说它本来就是活物,只是暂时静默而已。‎ ‎【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品味文章语句中,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名家作品中字词运用的独到。】‎ ‎2.写作手法 ‎(1)借景抒情 作者精心描绘了一幅幅春景,运用大量准确生动的修辞,通过不同角度展现春天的新鲜、美好与力量,这些描绘寄托了作者热爱春天的情感。这种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细致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的写法,就叫做“借景抒情”。正是借助这种含蓄蕴藉的表达方式,每个读者也就自然而然地感到作者浓郁的情感。‎ ‎(2)结构严谨、精美,层次井然中又见跌宕变化 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主体部分的几幅画面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图画作为第五幅图画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主旨。‎ ‎【教学设计意图: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注意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迁移运用。】‎ ‎(六)课堂小结 当我们共同欣赏《春》这一艺术精品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诗意所激励。我们要欣喜地去感受《春》的诗情画意,也要从《春》中汲取力量,努力向前。‎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