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虽有嘉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重视诵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先贤圣哲关于“教学相长”这一哲理。‎ 二、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当堂成诵。‎ 三、教学难点 理解“教学相长”这一哲理。‎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让学生解释“玉不琢,不成器”,并说出其出处。这句话出自《学记》,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精美的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 ‎(二)介绍《学记》‎ 本课是从《学记》中节选的一段文字,编者以第一句话作为标题。《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 ‎【教学设计意图:储备文学常识,夯实基础知识 。】‎ ‎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2.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 是故/ 学/ 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 3‎ 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 ‎3.根据课下注解积累文言字词,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 ‎4.根据注释,翻译全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找出文章的主旨句,说说这篇短文讲了怎样的道理?‎ 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不可偏废。‎ ‎【教学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指导学生训练朗读,并对照注释翻译,感知全文主旨。】‎ ‎(四)理解研读 ‎ ‎1.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这篇短文的主旨与行文思路,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1)文章开头写“嘉肴”的目的是什么?‎ 先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2)短文是如何一步步,逐渐深入得出中心观点的呢?‎ 先将“嘉肴”与“至道”做类比,引出学习对于寻求“至道”的重要性。再由 “学”知“不足” 联想到“教人”知“困”,进而深入下去,由“学不足”而知“自反”,“困”而知“自强”,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最后再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进一步加强论证。‎ ‎(3)课文提出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教学相长,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4)“教学相长”这一观点如何理解?‎ 教学相长论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其一,教和学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有教才有学,二者相互依存。所以我们看到《兑命》中“教”和“学”字形上都用的是“学”字,正印证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我们现在理解的“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教”和“学”是两个主体;而课文所说的“教学相长”,“教”和“学”‎ 3‎ 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的,指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他教导学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学习,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既强调教育者自己要亲身学习,体验道,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自我反省,同时强调教育者在教的过程中,也会深化认识,发现自己理解上不透彻的地方,并努力改进。‎ ‎(5)“教学相长”在现代的意义是什么?‎ 教学相长是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指的是“我-你”师生关系的确立表现出的互惠的崭新特点。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启发老师,他们在课堂中共同展现着自身的价值,在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中共同生长、共同进步。‎ ‎2.再读课文,当堂成诵。‎ ‎【教学设计意图:深入挖掘文章所表达的观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相长”古今意义的不同,理顺课文的论证逻辑思路,完成教学重点。】‎ ‎(五)品味鉴赏 在写作手法上本文有哪些特点?(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 ‎(1)多用对偶句,节奏鲜明,韵律感强。‎ 文章共五句话,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句式整齐,两两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 ‎(2)论述思路有较强的逻辑性。‎ 首先以类比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着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然后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结论。‎ ‎(3)说理形象,意蕴丰富,耐人回味。‎ 本文并没有干巴巴地讲一个道理,而是先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引出道理,生动形象,所讲的道理对现代人仍然有启示作用。‎ ‎【教学设计意图: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注意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迁移运用。】‎ ‎(六)课堂小结 本文篇幅短小,短短百余字,却令人回味无穷。千载之下,亦能带给现代人朴素而深刻的启示。希望大家课余时间多读多背诵,在诵读中细细品味这篇短文的甘美之处。‎ 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