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课题名称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考点
1、一个概念、一条主线
概念:科学发展观
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两个阶段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3.三项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四条措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难点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内涵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1、“小康社会的概念”和邓小平三步走目标
2、我国当前人民收入变化和人均GDP变化情况
3、我国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数据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等于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而不是单纯指经济建设目标.
2.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全面小康并不意味着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同步和同等程度的小康.有条件的地方可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老师设问:1、什么是GDP和绿色GDP?
2、结合数据和实际,从微观上概括我国居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从我国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数据总结出什么样的经济信息?
学生讨论,发言,总结
通过对比体会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
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其后果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①
1、辨析:误区警示: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GDP增速越快越好
2、提问:如何更好的区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4
情境创设
城市排水系统为何如此脆弱?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
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内容提示: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不同于人与自然协调的要求,人与自然协调主要是环境保护。
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内容提示: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内外、各方面利益关系。
3、总结点拨
识记、发言,理解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情境创设
1、全球四分之一的电脑由我国生产,但生产一台电脑我们只赚10个苹果的钱
2、中国消费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之比
3、我国三大产业情况对比
4、我国单位耗能数据与发达国家之比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乡差距,城市化水平不高;地区差距,东西部发展不协调;居
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2.怎么办?(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
①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
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
提高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1、设问:材料数据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解决?
2、本课题是高考重点考试内容,其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迫性,考查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的意义,或选择转方式的要求如科技进步和创新、扩大内需等角度结合教材知识阐述
(2)选择相关数据图如财政收入比例和居民报酬增长的关系考查
(3)转方式的具体实施措施做为答题素材,考查相关经济知识。
3、几点补充: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内涵
①
回答问题,总结,识记,做笔记
通过具体数据和材料让学生体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4
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
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含结构、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进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 诸多方面的内容。
②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的“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注重可持续性,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注重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③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各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和地区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方面。
(2)从资源配置角度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考虑市场决定性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
从经济生活主体分析:国家、企业、个人
(3)关于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的意义、措施
(4)关于结构调整:调整投资、出口和消费比例失衡的结构性问题、调整、完善分配政策,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外贸结构等
(5)关于城乡一体化:土地确权、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居民统一医疗保险等措施。
(6)关于资源节约型社会:从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分析。
老师
学生做题
4
总结,训练
巡视,规范学生答题,解答学生疑惑。
训练加深学生理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