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8 单元学习总结
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1)初步奠基(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结束。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宪法里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3)严重破坏(1957~1976年):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尤其是1966~1976年“文革”十年间,民主党派人士遭迫害,司法部门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发展完善(1976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基层民主选举等,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祖国统一实践相结合的三次理论发展
(1)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①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丰富和发展。
6
②这一理论来源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革命斗争实践,它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①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重大发展。
②这一理论开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③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创新和完善。
(3)祖国统一之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①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祖国统一实践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发展和创新。
②是依据我国国情(历史因素、现实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也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思路。
③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证明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也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构与新时期的发展
政治
制度
发展
历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初期建构
1954年,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大制度
新政协召开,制度初步形成;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时期以来的发展完善
1982年宪法和以后宪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982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的比较
联系
两者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不同
性质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6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职能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监督权
不同
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监督,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
人民政协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
产生组成方式不同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人民政协委员以协商推荐的方式产生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不同
法律
项目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历史条件
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
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性质
临时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经济建设方针
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合理调整工商业
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制定主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历史作用
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3.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议会制的区别
其一,性质不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则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掌权,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其二,代议制机关组成人员的阶级基础不同。西方国家议会选出的议员多数是有产者,或者是有产阶级的代理人。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代表机关的组成人员则都是根据人民意志选举出来的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6
其三,职权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和各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机构的职能作用,完成人民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总统(政府)、议会、司法三权分立,矛盾很多,难以统一。
其四,与选民关系不同。西方国家议会议员一经选出后,选民无权罢免。这说明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和不彻底性。而我国的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说明人民权力的至高性和权威性。
例题 (2014·江苏高考)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解题规范
初步分析
本题以1953年《人民日报》报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深度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对重大事件的时间把握。
逐项分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A项正确。
正确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B项错误。
排除
C
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故C项错误。
排除
D
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D项错误。
排除
答案 A
变式训练
1.(2014·上海高考)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 )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6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答案 D
解析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一国两制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2.(2013·天津高考)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B
解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可能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主义国家,排除A、C两项;当时的中国只能建立既有资本主义因素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的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3.(2013·江苏高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A
解析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故排除C、D两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主要是为了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答案为A项。
高分策略指导——史实阐释论述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这类选择题常见的题干表达方式为史实的叙述或评论,有时是夹叙夹议。呈现方式是既无图表又无引文。
解答技巧
6
此类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读题干,把握材料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史实叙述;然后准确定位史实的时空并思考题目的核心词;最后在结合上述审读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所学,对选项逐个筛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