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的作用力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
要求
(1)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且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能用分子力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且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了解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离r0的数量级。
(3)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r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4)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r的增大而减小。
(5)了解r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很微弱,可忽略不计。
(6)物理离不开生活,能用分子力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
能力目标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思考,多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建立模型,简化计算和观察法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
重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
教学
难点
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
方法
讨论探究法、分析法、归纳法。(2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
教
学
过
程
环节一 明标自学
6
及
方
法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1、 我们把一碗黄豆和一碗绿豆倒在一个比较多盆里,搅和以后在分装在两个碗里,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2、
我们去一瓶酒精和一瓶矿泉水,然后把它们倒进同一个比较大的容器里,之后再分装回刚才的两个瓶子里,看看有会出现什么情况?
3、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4、 再来观察教材3页图7.1-3照片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5、 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然后抽去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运动到上面的瓶中去了,是上面的瓶中的气体运动变成了淡红棕色;上面的无色气体运动到下面去了,使下面的气体颜色变淡。最后发现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6、 酱油腌制过的鸡蛋可以变色,这说明 ,否则鸡蛋不会变色
7、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不但说明 ,同时也说明 ,否则分子便不能运动了。
【导读】仔细研读教材第8页,完成下列任务
【导思】1、分子间虽然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 ;用力拉伸物体,物体内要产生反抗拉伸的力,就是因为 。
【做一做】找两块纯净的铅压紧,之后我们要再把它们拉开可就相当困难了,这是为什么?
2、分子间有引力,但分子间还是有空隙,说明他们没有能紧紧吸在一起,这说明 。
用力压缩物体,我们会感受到物体内要产生反抗压缩的力(弹力),这就是物体内
的宏观表现。
3、研究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着 ,
他们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研读教材之后,请你把分子间的
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图画在右面的虚线框里。
【热点问题】①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此斥力随r的减小而迅速增大;②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此引力随r的增大而减小。
1、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
5、热学研究的两个方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6、统计规律的含义:
7、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统计规律的普遍性
教
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
6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1.分子之间有空隙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反映了分子间有空隙,否则分子便不能运动了。
另外,以下事实也可以说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1)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两者原来体积之和,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2)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空隙。
(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正是由于物体分子间的空隙增大或缩小而造成的,这是气体、液体和固体所共有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子,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说明:我们在前面估测分子大小时,常常把固体或液体分子看做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没有考虑分子之间的空隙。其实,那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设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真实的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
7.3–1
深入的研究表明,两个相近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即为两者的合力。为了便于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可以用弹簧连接着的两个小球间的作用力来模拟:拉伸时表现为引力,压缩时表现为斥力。它们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情况可用图7.3–1表示。
(1)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当分子间距离时(约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②当分子之间距离时,随着分子之间距离的减小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一些,故斥力大于引力,此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此时引力仍然存在)。
③当分子之间距离
6
时,随着分子之间距离的增大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一些,故引力大于斥力,此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此时斥力仍然存在)。
可见,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且当分子之间距离变化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发生变化,只是斥力变化要更快一些。
(2)解释现象
根据所学分子力的有关知识,结合实际,勤于观察、善于思考,能解释一些实际现象。如固、液体难以被压缩,玻璃破碎难以复原,再如高温铸造、电焊、和面、胶粘物块等等,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3.分子动理论
主要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环节四 当堂检测
例1 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当r>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加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 r<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当分子间的距离r>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D。
例2 两个分子从靠近的不能再近的位置开始,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
C.分子间的作用力在逐渐减小
D.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
一、选择题
1.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由两部分F引和F斥组成,则错误的是( )
A.F引和F斥同时存在
B.F引和F斥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
C.分子力指F引和F斥的合力
D.随分子间距增大,F斥减小,F引增大
2.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B.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C.分子力实质上就是分子间的万有引力
D.分子引力不等于分子斥力时,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
6
3.有两个分子,设想它们之间相隔10倍直径以上的距离,逐渐被压缩到不能再靠近的距离,在这过程中,下面关于分子力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变小
B.分子间的斥力变小,引力变大
C.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都变大,只不过斥力比引力变大的快
D.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引力和斥力均为零
4.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实验,哪个是错误的( )
A.两块铅块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排斥力
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引力
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块,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5.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
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者原来体积之和
B.用粉笔写字在黑板上留下字迹
C.正、负电荷相互吸引 D.磁体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6.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
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
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7.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它们会合成一块,而两块光滑的玻璃紧贴在一起,却不能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 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C.铅分子运动较快 D.玻璃分子运动较缓慢8
8.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功
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9.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剧增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没有空隙D.压缩时温度升高,产生膨胀
课堂小结
我们用事实说明了分子间是有空隙的。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力为零,但分子间仍然有引力和斥力,两者合力是零。分子力属于短程力。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只存在于相近的分子之间,当分子之间的距离超过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已经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课后
作业
整理导学案
板书
设计
分子的热运动
1.扩散现象
2.布朗运动
6
3.热运动及其特点
课
堂
反
思
6